“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策略①

2020-02-23 00:02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微时代思政时代

彭 杰

“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策略①

彭杰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在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被无限扩大,同时也面临着创新才能更为高效的处境。本文以微时代思政教育创新为课题,剖析了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优势,分析了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遭遇的挑战,提出了建构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经验借鉴。

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

在网络微时代,学生能够摄取的信息来源及资源十分广泛,其在价值认知领域、思想态度方面正在产生差异化的变化趋势。也惟其如此,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适应性挑战,其更需要在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寻求思想政治教育更高效的执行路径。

一、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优势

1.拓展了思政教育资源空间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一门大课程,其所涉及面广,意识形态教育、价值观教育、思想教育等都是重要组成内容。传统思政教育仅仅圈囿于课本教材与教师教育经验,其与时代的链接,与最新思政理论的结合相对滞后。也正由于此,微时代微媒体将课本教育与教师宣讲教育拓展至网络界域。学生可以根据需求在网络资源中选取并下载相对应教育资源。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课程教育需求,将网络公开课中优质讲座ppt及视频等资料作为教育的参考,将网络中的思政教育事件作为课堂教育的典型案例。如此,思政教育课堂的可依从资源更为丰富。

2.推动了思政教育方法革新

传统思政教育以课堂教育为主,教师是唯一的教育主体,思政教育过程就是课本知识与教师经验向学生单向传递的过程。这样的被动接受,极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降低思政理论知识引力。微时代背景中,微媒体的出现,让学生见识了更多的思政教育理念与模式,教师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思政教育的滞后性,迫切需要汲取网络先进教育理念与前沿理论,创新教育方法,善于在公众舆论中对学生三观培育形成良性引导。可以说,微时代微媒体的出现间接对思政教育方法的创新形成强力内驱。

3.夯实了思政教育条件支持

在非虚拟教育模式下,思政教育对教育场地、设施等相关条件的依赖性较高。尤其是在理论书籍、教育光盘等方面的投入属于持续性投入。加上教师专项培训等经费投入,更凸显了思政教育发展投入之规模。微时代,思政教育被赋予更多的教育资源与教育模式,尤其是微信微博等平台的兴起,为大学生接受虚拟思政教育提供了基础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环境虽然投入不高,但能够最大程度满足其教育需求。此外,微媒体还为教育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活动资源,增强了学生对于思政教育学科的学习参与兴趣。

二、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1.主流价值理念培育遭遇冲击

现代网络的发展,为国民获取更多更丰富的信息提供了方便,可以说这种信息的选择具有极大自主权。但与信息流通相匹配的信息监管却始终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互联网相对复杂的信息倾向于低俗化、庸俗化与西方化的不在少数。由于学生对错误虚假或不良信息的辨识能力相对薄弱,由此给学生的自主选择造成极大的困惑,并侧面对学生价值观等造成影响,学生价值理念一旦迷失,就会在政治信仰或意识形态上产生潜在摇摆风险。这些都对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更大考验。

2.思政教育模式遭遇挑战

微时代,新兴媒体给予学生以更方便充足的学习获知空间,其丰富的思政教育知识与典型案例,都是传统思政课堂教育不能比拟的。当前,不少学生通过微媒体app便可以实现固定课程的选择性学习。尤其是微博、微信公众号或腾讯公开课等,其课程资源相对丰富充足,交流方式更为便捷新颖,打破了传统思政教育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固有模式,其减少了教育灌输行为的发生,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能够在微媒体中接触到更多名师资源,传统思政教育教师不再是教育的唯一主体,而是学习选项之一。这就间接推动了思政教育模式的适应性变革。

3.思政教育队伍素养亟待提升

微时代新媒体应用之广泛,使得不少专注于业务精进的教师在微媒体意识树立上,微时代信息技术培养上显得较为滞后。不少教师依然遵从于传统的课堂授课,对微媒体的运用意识与选择认知不到位,对学生思政学习的兴趣点捕捉不到位,导致教师素质与学生需求不相适应。同时,很多学生通过微媒体所能够接触到的知识量与知识广度甚至比教师还要有优势,这也是教师亟需进行适应性互联网素养培训的原因所在。

三、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体系建设

1.准确定位导向,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

微时代微平台等拓展了教育的疆域,给予教育以丰富多样的教育理念。像“以生为本”理念、“分层教育”理念等。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理解教育理念对于思政教育课程执行的导向价值,遵循微时代微平台的即时性、互动性特点,结合本校本课程本班学生实际,准确定位并更新教育理念,科学勾勒思政教育总轮廓。整体来说,新的教育理念需要满足三方面特征,即:一是突出交流互动,要能够引导思政教育实施师生、生生即时交流,帮助教育者与学习者都能突破课堂界限,积极主动参与到思政教育的执行中。二是突出学生需求,倡导通过即时对话动态了解学生需求、学生素养差异等,“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分层或分组化的教育格局,推动思政教育中师生素养的共同提升。三是突出合作共享,倡导微时代思政教育能够做到信息的无障碍、实时化沟通共享,增强学生在思政教育体系中的话语权,让学生敢于表达,让教师乐于让位,从而使得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

2.善于思考借鉴,注重成效,创新教育方法

微时代教育背景下,学生的知识视野在不断开阔,其更为崇尚生动趣味的教育。作为思政教育者,要深切了解并理解这种需求,不断借鉴微平台名师教授的教育模式方法,对现行教育方法进行创新改造。要强化两种教育方法的创新运用,一是开放式课堂教育方法,即采用“课前交流了解需求”→“课堂开放自主讨论”的教育流程。其中要注重将课前学生需求及难点等引入课堂焦点问题设计中,通过问题的引导、教师的指导,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二是即时性课后交流,要有效延续课堂教学内容,及时摄取、指导及解决学生在思政教育课堂的教育难题;利用学校官方微博或公众号等,为师生、学生之间建构交流平台,也可开辟思政教育论坛,给学生以表达教育诉求的机会,不断为思政教育高效化创新思路与方法。

3.坚持细处着手,强化合作,推新教育内容

微时代思政教育信息层出,其更新频率较快。故而教育内容上要做到在传统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汲取网络信息,以使得教育内容不断丰富推新。一是要始终坚持将国家方针政策作为思政教育内容的总纲。微时代,思政教育更要注重对学生政治意识与爱国情操的引导与培养,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并始终成为国家思政教育政策的坚定学习者与维护者,能够切实做到以科学的意识形态、价值观为指引,积极提升自我素养,紧跟中央步伐,践行推进中国梦。二是要强化思政工作内容的互通性,即在不同院校之间建立思政信息沟通机制,对在教育执行过程中的好资源内容进行及时共享,形成共有思政教育资源。同时,向学生打开优质资源申报通道,让学生在思政学习或网络资源接触中积累优质的思政教育信息,并及时向学生上报。好的资源可以在评定后发放资质证书鼓励。三是要强化思政反面教育案例的摄取。尤其注重积累思政教育工作中学生身边发现的典型案例,具有代表性的教育问题等,并将其纳入思政教育内容中,引导学生对照个体思想行为,优化自改。

4.重视培养质量,强化要求,塑新教师素养

“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不仅关系到高校的教育水平,还直接影响着国家未来发展”[1]。而培养人才的关键就在于思政教育队伍的素质质量。在微时代,我们要明确思政教育工作者肩负的使命,持续关注国家政策教育要求,积极了解新媒体时代学生教育需求,主动融入微媒体教育平台,成为互联网思政教育团体的一部分。一是要明确微时代思政教育整体要求,要培养双素质教师人才,即能够深度了解理解思政教育理论及知识要求;能够掌握并灵活运用互联网技术,并将其运用在实践教学中。具体而言,就是要强化思政教师互联网信息素养,要在专业知识上成为名师,更要在信息技术层面成为优师。二是要重视培训手段的多元化,针对不同素养教师分层实施。要联合兄弟高校,召开专业的有深度的思政教育专题讲座,按照不同层次教师设立不同的专题,为教师提供多元化的业务教育需求;要尝试“培养”与“自进”相结合,引导思政教师强化互联网知识技术的自主学习,并将在应用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局域内交流探讨,实现思政专业素养与互联网专业技术的双提高。三是重视良好教育习惯的培养。思政教师要将微媒体的运用成为教学手段的常态化补充,要善于利用微媒体交流的即时性,做到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无障碍。这种方式也能够使得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实时控制管理学生舆情,降低不良思想在学生群体中蔓延的风险。此外,教师还应具备教育创新能力,尝试对现有思政教育模式进行解构与优化,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科学性与高效性。

微时代环境为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但同时也对思政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准确定位并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推新教育内容,塑新教师素养,才能不断适应新形势下思政教育发展的需求,为学生思政素养培养提供机制保障。

[1]宋洁.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转换与方法创新[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5):89-90.118.

①本文系内蒙古高校大学心理教育专委会课题《新形势下品牌团体心理活动对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培养的影响研究》的研究成果。

彭杰(1983—),男,汉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硕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2019—10—21

G641

A

1673-4564(2020)01-0086-03

猜你喜欢
微时代思政时代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e时代
e时代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