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叙事学校本课程的审美素养培养探究

2020-06-09 05:04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叙事学小说文本

程 晟

中学叙事学校本课程的审美素养培养探究

程晟

(佛山市南海区石门高级中学,广东 佛山 528225)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能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健康的审美品位,并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中学叙事学校本课程是由叙事内容、叙事交流、叙事视角、叙事时空和跨媒介叙事五个板块相互交叉渗透而成的立体化课程体系。实践证明该体系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实现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

中学叙事学;校本课程;审美素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学生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得到积累和建构起来的。这种实践活动落实在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培养中就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该研究力争让学生能系统的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对相关作品的阅读感受和审美体验,进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一、构建中学叙事学校本课程的必要性

教育部2017版《语文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在“学业质量水平”的描述最高级别5级中也明确写到:在鉴赏活动中,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鉴赏文学作品,能具体清晰地阐释自己对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形式以及作品风格的理解。[1]

小说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重要的一环。在高中语文课程的整体设置中,小说的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2017年语文高考大纲的变化,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都成了必考题,那也就是说小说成了高考的必考文体之一。以小说为代表,高中语文教学以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为主要构成体系。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中也明确写到,根据小说的艺术表现方式,从多个角度欣赏作品,了解小说的一般规律,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与见解。2017版《语文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中“学习任务群3”中引入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极大的拓宽了学生阅读的载体,适应了新时代的要求,也丰富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让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极大提升。

目前传统模式化的小说三要素解读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方案要求。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在自身学识的约束下,教师缺乏对小说深层次解读的能力,小说教学理论严重滞后于理论研究成果,使得小说教学存在单一化、贫瘠化的特点,传统小说三要素的解读方式导致了对小说叙事性特点的忽视,也使得小说教学效率低下,枯燥无味。

小说类型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充实,大量的意识流小说、先锋小说开始选进语文教材,比如《墙上的斑点》、《十八岁出门远行》、《家庭女教师》等等,面对这些新的小说文本,基于三要素的小说课堂教学无疑将会用碎片化的方式解读文本,无法让学生真正读到其中的深度与厚度,如此谈何审美能力的培养。

王荣生教授在《小说教学教什么》一书中明确表明小说教学应该把作者的写作手法教给学生,改变学生传统阅读的图式,然后给学生们新的阅读知识,让他们由此去开辟新的小说类型的阅读,以篇达类。[2]这与温儒敏教授所提倡的教师应该实施“1+X”的教学方法的观点是相吻合的。也就是在课后,学生能够自觉应用人物视角等叙事学理论去读同类或者相关的作品。

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以及教学改革的需要都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从教学现状上来说,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陈旧化,套路化已经远不能适应教改需求。此其一。

20世纪80年代叙事学传入我国开始,许多学者就已经尝试将西方叙事学与我国的叙事传统结合,使之更适合我国的国情,当下我国叙事学理论研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一系列理论著作为高中小说阅读教学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理论基础和文本分析典范。

在叙事学蓬勃发展的同时,结合叙事学理论为小说阅读教学提供宝贵意见的研究也兴盛不衰。随着叙事学发展进入后经典叙事阶段,叙事学研究的对象从叙事性较强的强调“虚构” 的小说文本扩展到了诗歌、散文、戏剧等。在后经典叙事学那里用叙事学专家赫尔曼的话来说,“‘叙事’概念涵盖了一个很大的范畴,包括符号现象、行为现象以及广义的文化现象。”[3]即所谓的泛叙事:文学叙事、心理分析叙事、历史叙事、法律叙事、电影叙事、歌剧叙事、音乐叙事、表演艺术叙事,以及图画叙事等。

由此可见将新近的叙事学理论与高中教材中的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和跨媒介文本相结合并落实到具体教学过程中去已经成为可能。此其二。

学校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按照具体条件和学生的需求,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开发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发展教师的教学个性和业务特长,根据时代的需要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也是教育界的共识。因此,自主开发能凸显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系统是符合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要求。此其三。

综上所述,构建中学叙事学校本课程,把新近的叙事学理论“下放”到高中阶段,适应了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需求,适应了提升教师素养的需求,适应了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需求,对于学校语文特色教学的形成,打造学校品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构建中学叙事学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

教育部2017版《语文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中关于实施建议明确提出语文教师要发挥自身的潜力参与到选修课程的建设中去,形成与教材相呼应的开放的教学格局。[4]由此本课程从以下三个角度入手:

1.建构科学系统的中学叙事学教学内容序列

从语文课堂教学的角度而言,把高中教学目标进行分层细化很有必要。同时合理的拆分训练要素,形成不同层次但任务非常明确的阶段性目标,进而为开展技能训练做好准备。在这个逐步走向准确、规范、周密的操作中保证每节课都能掌握某个知识点、原理或者技能。进而提高审美素养。本课程基本遵循“细读文本→文本导读→原理讲解→课后延伸”的训练程序展开。

在对经典文本段落的细读过程中,通过有效教学策略,让学生逐步掌握叙事内容、叙事交流、叙事视角、叙事时空和跨媒介叙事等叙事学中已经比较成熟,被专家学者普遍接受的,在文本解读方面结出累累硕果的概念和原理,进而帮助学生形成一整套系统的以叙事学理论为依托的文本批评图式。

每篇课文目录如下:

§第一课“很久很久以前……”是多久?§第七课太阳底下无新事§第十三课经典恒久远,一篇永流传。 §第二课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吗?§第八课照妖镜、显微镜、望远镜、哈哈镜、三棱镜……§第十四课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活该。 §第三课文中的“我”≠作者,那=谁?§第九课说时迟那时快……§第十五课“温暖”的渣男最致命 §第四课“引人入胜”与“恍然大悟”§第十课于无声处听惊雷§第十六课新闻事件与小说文本 §第五课把故事进行合并同类项§第十一课隐形的翅膀——想象§第十七课口头里,文字中,舞台上,银幕里的白娘子 §第六课向内心更深处漫溯§第十二课午夜的酒与清晨的粥§第十八课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2.建构课内专题化练习与课外课题化学习有机整合

专题化的课内练习中,学生通过课堂笔记、堂上互动、组内交流、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形成学习手册,并以此作为学分认定的依据之一。同时,课外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自行选定课外学习篇目,以课堂所学之叙事学知识进行文本的解读和探讨,以整本书阅读为目的,选择较小的切入口展开课题的探究,形成论文并在学期末进行答辩。通过者即可得相应的学分。

3.建构系统化的文本细读阐释示范

既然是需要建构叙事学理论知识的系统化,成为学生手中的利器。那么教师在讲解示范的过程中就要有意识的用整体的理论框架去指导学生展开探究,特别是随着课程的推进,学生所掌握的概念,原理越来越完善之后,就更加需要教师全方位的整合。以茨威格所写的《家庭女教师》为例。

首先是双视角的使用:小说以俩姐妹的视角展开故事:从妹妹无意间撞见秘密,小姐妹深夜秘谈。紧接着到餐桌上察言观色,门外偷听谈话。接着是母亲对女教师训话并辞退女教师。姐妹俩商量送花以表达自己的关爱之情。最终女教师留下信件然后消失。限知的俩姐妹视角产生悬念。读者的好奇心和参与心就被激发起来,推动阅读内在驱动力。同时,文章中还有隐含叙事者这一全知视角。开篇读者就是在全知视角的带领下被隐含作者引领进文本之中的。结尾部分则直接打断故事进程,用不可遏制的深情对此前建构的具象化的生活进行充分的价值评判。这就是双视角这一叙事技巧的精彩之处。

其次是叙事空间。很明显作者有意识的塑造了两姐妹生活的一个封闭,逼仄,黑暗和狭小的空间。空间的特性与充满活力与好奇之心,对生活本该充满热情的两姐妹的特性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反讽的艺术效果。同时,上述空间也是其父母与表哥为代表的成人世界相呼应,深刻揭示出了成人内心世界的保守,阴暗与龌龊。

再次是叙事时间。梳理一下就可以发现,故事发生的时间应该提前到家庭女教师来到这个贵族家庭,接着是表哥在各种场合刻意追求这位小姐,继而这位小姐陷入爱恋之中并有了身孕。但作者并不是严格的遵循时间顺序来写,而是通过姐妹俩的对话把这些故事简单交代清楚。这样的处理可以保证小说整体结构的紧凑与简洁,同时也落实到作者的写作重心是两姐妹,而不是要讲述一个始乱终弃的故事。

由此,经过上述整体性的叙事学分析引导,学生更能明白和感受到文本分析的精彩与有效。

通过这样的设计,将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探究有机结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叙事学分析理论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小说阅读解读方法,而且能迁移到其他具有叙事性质的文本中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审美素养。

三、中学叙事学校本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

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抓住课堂教学的要点,采取有效的模式操作策略。所谓有效教学策略,是指学生和老师在和谐的教学生态环境中,本着尊重人的发展规律的原则,以有效的课程资源和策略为中介和手段,朝着预期或者非预期的目标出发,实现符合党和国家育人要求的活动。

1.可视化策略

良好的情境设置能快速地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心理学早就揭示了这样一个普遍的规律:在感知到的所有信息中,视觉通道获取的信息量最大,达到83%左右,是最优势的感觉通道。[5]以此为基石,那些经过精心的设计、精美的画面、恰当的音乐、专业的配音、有趣的动画等等手段无疑就可以大大的营造强烈的情境感,从而调动学习者大脑的丰富感知,为接下来进一步的思考提供强有力的帮助。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用适当的可视化手段进行问题的讲解或者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归纳是非常适宜的。

比如胡亚敏教授在《叙事学》一书中通过图形手段讲解了《百年孤独》一书中开头段落的叙事时间的艺术魅力。《百年孤独》第一句是这样写的:多年之后,面对着行列队,奥雷连诺上校将会想起那久远的一天下午,他父亲带他去见识了冰块。在这句话里,叙述者站在某一个时间不确定的“现在”,讲述“多年之后”——“ 将来”的事情,然后又从这个“将来”回顾“那久远的一天下午”。理论的解读比较枯燥。而利用可视化的图画手段就清晰明了很多:

这样一图示,学生就能够非常快速的发现作者打破了传统故事情节线性时间的特点,把叙事时间变得模糊含混,过去、现在和未来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了一起。阅读面广的学生也就能据此去分析莫言等其他作家作品中对叙事时间处理的精彩绝妙之处了。

2.问题探究策略

“问题探究教学”是以层递式问题为课堂中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围绕问题主动建构新的知识体系,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和交流讨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求解、发展与延伸、迁移与总结等,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审美体验的能力。

比如在用叙事学理论去分析故事情节的时候,我们把故事情节通过逐层提问的方式完成教学过程:

问题一:主人公的“目标”是什么?

问题二:他的“阻碍”是什么?

问题三:他如何“努力”?

问题四:“结果”如何?(通常是不好的结果。)

问题五:如果结果不理想,代表努力无效,那么努力的“意外”可以改变这一切吗?

问题六:意外发生,情节如何“转弯”?

问题七: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学生在对上述问题进行层层探究的过程就可以发现感悟出结构主义学家所归纳出题的结构母题,进而感受到叙事学的魅力,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

3.跨媒介策略

“跨”是指打破的意思,按照凌逾教授的解释,跨媒介特指“文字叙事吸取图像、声音、影像、舞蹈、音乐叙事的灵感。”[6]早期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就已经有了打破诗歌与绘画之间的边界进行合作融合的意味了。现在集听、说、读、写、音、像、文为一体完成叙事,达到表达目的,这是后经典叙事的命题之一。其中影响最大的当然就是小说被改编成电影。既然各媒介可以呈现互文关系,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跨媒介进行手段的转化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也就成为可能。

同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认知理论早已经被全世界的人接纳。他把智力分成语言、逻辑数学、视觉空间、运动、音乐、人际交往与自我认知共七种能力。当教育的肯定方式与评估活动只限于固定的一种,不可改变的时候,并且进而因此导致学生认为自身能力不足的时候,可想而知学生的学习会有多糟糕。而且这不符合科学的教育观。先贤韩愈都认为“术业有专攻”。改变单一狭隘的能力观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具体到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就是允许学生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展示他们的认知水平,检验的结果也应该充分考虑多元能力的表达。这就是所谓的检验多元化策略。

由此,课堂教学过程完全可以用跨媒介的方式进行讲解或者检验教学成果。比如在讲授茨威格的《家庭女教师》一文的“叙事视角”时,学生分组改编“姐妹偷听”一节为3个电影分镜头,绘成手稿,阐释导演意图。老师制定评分标准对手稿进行评分。该活动用“绘制电影分镜头手稿”这一形象化手段让学生感知叙事视角,并理解叙事视角对主题的呼应关系。进而利用这把钥匙打开欣赏小说的另一扇门。

中学叙事学校本课程的设立和实施带动了学校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结合高考实际与高中生身心发展实情,把近年来高校里新近的叙事学理论落实到高中语文课堂里。形成了一套具有新意,紧跟文学发展,紧扣高考改革的中学课程改革模式。相信在以后的时间里,继续结合学校自身实际,结合高考改革步伐,在培养学生审美素养以及其他学科核心素养方面予以更精准的改进,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中学叙事学校本课程体系将更加科学成熟。

[1][4]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出版社,2018.

[2]王荣生.小说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谭君强.叙事学导论—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5]何华.认知心理学理论和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6]凌逾.跨媒介香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019—07—15

G633.3

A

1673-4564(2020)01-0113-05

猜你喜欢
叙事学小说文本
一部女性成长与救赎的见证录——《证言》的女性主义叙事学阐释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叙事学与文体学双重视域下的小说“三要素”教学模式重构
叙事学与文体学双重视域下的小说“三要素”教学模式重构
后经典叙事学在国内的传播研究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