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干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已经深入贯彻到学校教育当中。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专业教师,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贯彻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一直是笔者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经过课堂实践和教学反思积累,笔者归纳总结出影视综合实践课程教学中存在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个人在教学中应用的策略及方法,期望为影视实践课程育人目标的实现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角度。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策略方法;立德树人
一、影视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挥立德树人目标的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德树人”的开展应该在六个方面下功夫: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最新出台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纲要》指出中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该指导学生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其课程目标基本涵盖了立德树人总目标的六个方面。而影视实践课程又是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中最具有综合性、创新性和育人成效的组成部分,在立德树人与课堂教学一体化的背景之下,影视实践课程在践行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实施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明显的優势。
(一)视听兼备的课堂呈现提升学习兴趣
首先,“立德树人”育人目标要求在实际教学中需要通过具体的课堂内容和课堂呈现形式来作为载体。再好的课堂目标的达成也无法离开具体课堂内容去实现。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对具体课堂内容的了解、认识和理解最后内化为自身知识体系。实施立德树人首先应该将着眼点放在课堂内容的选择和呈现方式上。以我校为例,影视类实践课程在课堂呈现方式上较为多元化,图片、动画、电影、视频片段和微课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更容易被初中学段的孩子接受。只有提升了学习兴趣才能为实施立德树人的总目标开辟道路,影视类实践课程在这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营造真实情境,实现情境育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实施立德树人育人总目标的过程中也十分重要。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知识缺乏活力和说服力,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内容无法转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体系。在影视实践类课程中,学生在具体的情景去感受、体会、内化。比如我校开展的影视表演课程,学生在课堂上演绎课本剧《皇帝的新装》就是通过一个具体的情境来揣摩剧中人物的内心活动,人性的虚荣和固执在表演过程中通过学生自己的理解用语言、肢体和动作展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完成了一次“二次创作”,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诚实、随机应变等正向性格特征的可贵。再比如,学生在演绎课本剧《放牛郎王二小》,通过服装道具和美术布景来还原抗日时期的艰苦环境,增强和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和爱国情感,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三)影视类实践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众所周知,影视艺术是一门新兴艺术形式,也是一门综合艺术,融合了文学、戏剧、美术、音乐等多种艺术门类,而影视作品的生成也需要创作者运用综合素质来完成创作。影视实践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参与创作影视作品,在这一过程当中融合了很多知识技能态度方法的培养。以我校的影视实践课程动画梦工厂为例,学生在策划阶段需要具有一定的构思、叙事和讲故事的能力,与小组成员进行合作时还训练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在创作阶段,学生需要运用单反相机和电脑,培养了学生信息采集和处理的能力,在建构场景时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审美能力和构图的意识;作品完成阶段,表述能力、总结能力也是学生必备的素质。由此可见,影视实践课程本身的特点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二、现阶段影视实践类课程在教学中开展立德树人存在的问题
为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校在影视实践类课程中开展了“影像中的红色教育”主题课堂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理论和实践成果,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笔者从影视教学实践出发,结合课堂教学,总结归纳了实践基地视域下,影视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实施立德树人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偏重技术的学习,忽视了价值观上的引导
影视类综合实践课程虽然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范畴,不要求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和识记,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偏重技术的教授,有些教师要求学生掌握了解影视创作的技巧和规律,但忽视了学生的现阶段的理解能力。在影视类课堂上,学生往往是学会了影视创作的技术技巧,但不知该做什么内容的作品。在思想品德修养和爱国主义情怀这两方面的育人成效不显著,究其原因主要是授课教师掌握的跨学科知识不足,在影视以外的学科领域不能很好地为学生提供一个知识背景。
(二)主题性课堂的开展存在难度
为有效开展立德树人,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我校影视实践类课程从2018年开始就进行了主题性课堂的探究和尝试,通过几次课堂实践的积累,教师团队从中发现了主题性课堂实施的难度。主题性课堂上学生的构思和想法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比如在微电影课堂上开展的“反对校园暴力”主题课堂中,大多数剧本都是学生在学校遭受校园欺凌,最后在同学老师的帮助下走出阴影的故事结构。
三、兼顾学科教学和立德树人的教学实践
针对现阶段我校的影视实践课程在开展立德树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从前人的研究成果中发掘提炼了一些方法策略,并且运用在自己的影视实践课程当中。经过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论证,笔者从中总结了可以推广运用的三点教学策略,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代表性。
(一)增加学科之间的融合,拓展影视实践类课程的广度
学科间的融合发展是当今教育领域的一大趋势,打破学科间的界限,打造综合育人的“大学科”意识,影视类实践课程若想有所突破发展,也必然要经历一个融合的过程。首先,教师对多学科知识的内在融合。为适应立德树人总目标的要求,作为影视实践课程的任课教师首先应该具备多学科的综合素养,文学、历史、政治、社会、哲学、心理、艺术等人文类学科同影视创作的关系密切,教师应该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在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形态做好引领和指导,将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真正贯彻到课堂教当中。理工学科的知识也应该有所涉猎,在具体影视作品的策划和指导中,教师具备的科学素养可以很好地去指导学生剧本的细节设定,提升整体构思的真实性。其次,在课堂设计和架构方面,影视类课程可以和思想政治课、历史课、文学课和户外探究等课程组成主题性课程体系,实现多元学科的跨度和整合。比如探究某地人文历史的主题性课程中,影视类课程可以作为总结展示的环节,话剧、纪录片、微电影都可以用来呈现课程的成果。
(二)挖掘影视课程深度,注重人文价值引导
我校影视类课程偏重实践、创新,影视课程本身蕴藏的丰富的文本资源却被忽略了。为了更好适应当前德育要求,影视课程中有必要增加思想性、人文性较强的赏析课。无数经典优秀的影视作品可以作为课程的丰富资料,与普通学科的联系会更加紧密,比如语文、历史、政治课程等,还能更好地实现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目标。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可以在条件允许前提下进行小范围的尝试和探究。
(作者单位:潍坊市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