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敏芳
“基于学习者视角的‘支架建构”,这里的“支架”是指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习的路径、方法,形成多角度、多样态、可视化的助学系统,助推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完成个体建构、学伴建构、场域建构,并在学习过程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样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过程,找到相应的教学策略,进一步优化“支架建构”,使学生能更好地发展语言、发展思维。
笔者在语文教学中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形成了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较为系统的“支架建构”策略,本文以复述教学为例,就“支架建构”的设计依据、实施策略和实践思考三个方面谈谈基于学习者视角的“支架建构”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追本溯源,设计“支架建构”有据可依
在设计“支架建构”时,要充分考虑学习者在现阶段学习中的达成目标、学习情况和所学文本的特点,从而把准导向,踏准起点,定准节点。
1.依据学习者的达成目标,把准导向
关于复述的要求,每个学段都有各自的特点,且相互之间呈现出螺旋上升的状态,从“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到“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这一过程体现了年段特点,也体现了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层递过程。“支架建构”,就要依据学习者的达成目标,把准导向,才能使所设计的支架不随意、不刻意,更富有科学性,也符合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
2.依据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踏准起点
研究年段学习目标及内容,以及各年段之间的相互联系,定其位,明其链。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要关注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这里的学习情况包括富有共性的班情与学生个性化的学情,“支架建构”要呈现出多样的选择,以适合不同理解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如在复述教学時,有的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强,善于抓住文本的主要内容,并且还会加上合理想象,以肢体语言辅助表达;有的学生则重于自我感悟,但不能很理想地外化表达;有的学生则还不能全部读懂文本内容,语言的条理性、准确性尚需提高……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在复述教学的预设中,要给予不同的层次设计。
3.依据学习者的学习教材,定准节点
教学知识本身有着其内在的体系。同一个知识要点,在不同的年段也有着不同的具体要求。以复述为例,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文要素之一为“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为“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相关的表述为“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学生在不同的年段,所学内容不同,要求也不同。因此,定准学习节点,是“支架建构”科学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循序渐进,运行“支架建构”有“径”可循
1.思维可视,提升效度
在教学中,对于教学重点的把握,教学难点的突破,“支架建构”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如二年级下册的《蜘蛛开店》一课,课后习题1为“根据示意图讲一讲这个故事”,这个图式支架是适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的,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故事的脉络图,能把故事讲述得有条有理。再如五年级上册的《牛郎织女(一)》中的课后习题2“课文中有些情节写得很简略,发挥想象把下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怎样才能让学生把这部分内容说具体呢?教师在充分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调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范例,就能帮助学生仿照例子把故事情节说完整,提升复述的效度。
2.情境可现,增强深度
学生有着丰富而具象的形象思维,在“支架建构”中,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帮助他们更好地投入学习,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在活动中悟法。如在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一课中,故事情节为“了解民情→惩治首恶→兴修水利”,其中“惩治首恶”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充分彰显了西门豹的智慧,这是故事复述的主要部分。在体会“说说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办法好在哪里”这一主问题之后,设置情境——“如果你就是这些老百姓中的一员,回村后,要把在漳河边上看到的这件事说给同村没有看到的人,你会怎么讲?”这一任务驱动就很好地创设了学生语言表达的情境,故事复述有对象、有导向,使复述有了深度。
3.“悦”读可觅,拓展广度
语文学习的“支架建构”要充分引导学生把语文融入课外阅读,在有趣的、有情的、有延展的“悦”读里进一步提升语文素养。在复述教学里,教材分别在三下、四上、五上复述单元的学习后安排了三个“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讲历史人物故事”和“讲民间故事”,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学生把课内习得的复述方法运用到课外,同时,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故事阅读、故事复述、故事演绎贯穿童年的语文学习,拓展了广度,打开了文学宝库的大门。
三、深度学习,实践“支架结构”有感可悟
1.深度卷入,丰富学习体验
学习是一种复杂的体验活动,学习者只有全身心投入其中才会学有所得。“支架建构”的目的就是能够寻找到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让每个学生深度卷入,在层递感的学习活动中,产生深度的体验:体验于思维受阻处,感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体验于学有小成处,感受“一览众山小”的高峰体验;体验于思维的拓宽处,感受“海阔凭鱼跃”的酣畅淋漓……深度卷入,丰富学习体验,“支架建构”下的学习让学生有令人惊叹的表现。
2.真实经历,丰润学习过程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主动思索者,他们在课堂里经历学习,使学习真正发生。就复述教学而言,学习者需要熟知故事内容,理清故事条理,确定故事主次,运用在“支架建构”中学到的方法,进行有目的、有选择、有效度的使用,同时,需要具备良好的表述能力以及评价能力,在一次复述之后,还需要思考如何根据自评和互评的建议进行修改,使复述趋于完善。这一学习经历可作如下描述:“熟知故事→理清条理与主次→选择复述方法→练习并完善复述”,而与之相应的“支架建构”为“渗透阅读方法→筛选内容→关键信息、‘悦读地图等→复述表达”,学生完成复述的过程,也是丰润学习的过程。
3.智慧碰撞,丰盈儿童思维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关注学习的“支架建构”,让学生深度卷入学习,真实经历学习。在学习中,学生作为独特的个体融入其间,既能表达学生个体认知见解,又能与学伴一起相互促进,班级内也就形成一个积极向上、交融畅达、智慧碰撞的学习场域。在开放、融通的场域里,学生的思维得到呈现,他们的生命成长也得到了适切的来自课堂的阳光雨露。这样的课堂具有“不可替代”性,教师让“精心预设的这一课成为学生缺此就成遗憾的‘唯一”,这样的“支架建构”下智慧碰撞的课堂,丰盈着儿童思维,也提升了其童年生活的品质。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连元街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