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树华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词阅读,感受拟人体科普小品文的语言特点。
2.进行比较性阅读,体会实现不同表达目的的说明效果。
教学过程:
一、做读者:读明白了
1.读懂“鼠”字。
出示甲骨文、篆书、楷书的“鼠”字。
中国汉字太有意思了,一看就知道“鼠”字是个象形字,哪些形状特别明显?
(指导书写“鼠”字)
2.检查预习效果。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1)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总是在高处活动。
(2)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
(3)松鼠的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宽敞,可以自由进出。
小结:只有细读课文,抓住关键词,才能真正读明白课文。
二、学作者:说明白了
1.关于课文内容。
(1)松鼠,一种远离人群的小动物。试想,一个对它很不熟悉的人,最想了解的是关于它的哪些方面呢?
(浏览课文,逐段提取信息。)
小结:高明的作家总是知道读者的需要,根据读者需求在写文章。
(2)作家布封把对松鼠的情感藏在了一
句话中,读出来了吗?
2.关于文本表达。
(出示)叶圣陶:“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
文中说明白了吗?我们以第1自然段为例,看看作家布封用什么妙招把松鼠写得如此讨人喜欢。
(1)读出生动。
关注形容词,人的美好样子:
清秀 闪闪发光 矫健
轻快 玲珑 美丽 漂亮
关注动作词,人的美好动作:
躲 歇凉 直竖 坐着 往嘴里送东西吃
关注程度词,人的美好感觉:
格外 老是 一直 最不像
小结:用拟人体的方式表达,让我们喜欢上了小松鼠。
(2)读出特点。
课文读过几遍后,即便闭上眼,松鼠的外形也在我们脑中了。松鼠给我们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出示各式作品中松鼠尾巴的造型。
出示第1自然段中描写尾巴的两句话。
出示不同动物的标志性形象,如骆驼、大象、袋鼠、公鸡等。
(3)分享朗读。
做一回朗读者,分享布封写得明白且美妙的文字。从第2~4自然段中挑一处你最想读的进行分享,并说说想法。
我是朗读者
大家好!我是________。我想把這一句读给你听:________。
(4)读出比较。
描写松鼠的说明性文本很多,比较着读读,感受会更深刻。同桌讨论交流。(出示)
感受不同作品中的“松鼠”。
①松鼠体形细长,体长17~26厘米,尾长15~21厘米,体重300~400克。
——《中国大百科全书》
②松鼠的前爪非常灵巧而且很长,所以抓力极好。后爪上的脚垫可以保持脚趾温暖。尾巴对保持平衡至关重要,还相当于一把遮阳伞,甚至还是个保暖毯。
——《动物世界》(解说词)
③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
百科全书:平实、易懂。解说词:无需外形介绍,着力介绍身体部位作用。课文:生动,感人。
小结:不同文体,不同功能,不同效果。
三、知编者:编明白了
《松鼠》是一篇经典老课文,今天学的新课文中,编者在编写时进行了一些改动。删去了一些语句,小组讨论编者为什么删减。(出示)
第1自然段中删去的语句:
“它们虽然有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动物,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
第3自然段中删去的语句:
“松鼠不爱下水。有人说,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
“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要是被惹恼了,它还会发出一种很不高兴的叫声。”
交流:内容不聚焦的、不够准确的、不利于表达松鼠可爱的语句不宜写。
小结:要让读者“读明白”,首先是内容上“不白说”,还需要言语上“说明白”。
教学思考
统编本小学语文自三年级始的各册教材中均专题安排了习作单元,与普通单元相比,习作单元自成体系,对写作要求进一步凸显,有其独特的编排意图和教学价值。
习作单元的课文如何教阅读?固然会教如何写作,但更要从写作的角度来教阅读,从阅读中学习表达方法,提升写作阅读力、写作鉴赏力尤显重要。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与普通单元相比,则更重在引导学生体会其表达上的特点,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而在理解内容、积累语言方面不作太高要求。一句话,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为提升习作素养而来,为形成写作角度的阅读素养而去。统编本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习作单元,“说明白了”是本单元的内核。两篇精读课文《太阳》《松鼠》,从不同角度实现说明文的教学功能——从阅读中学习掌握说明方法的“恰当性”。由此,“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为单元教学主目标。《松鼠》一课的教学设计落脚点更为简要与集中,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略读”课文的教法了。重点聚焦“生动说明”这一项,无意于其他。
读明白了吗——从文体特点角度来教阅读
所有文章都以读者读明白为前提,若是读不明白,即便写得再华丽,读者也只能悻悻然。这样的文章不值得提倡。叶圣陶先生曾精要概括为“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作为语文教学,我们当说:读课文当以“读明白了”为首要。读书也许被学生认为不是难事,但要读透就要关注文体特质了,或重视事物推介,或重视情感宣泄,或重视事件描述……说明文当以读懂说明事物为首要。第一句判断:“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总是在高处活动。”学生发现与课文有出入,不应该“总是”,而应该是“经常”,一下子就了解了松鼠的日常活动场所。第二句判断:“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学生发现松鼠走路的特有方式,了解到它的特有活动习惯。第三句判断:“松鼠的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宽敞,可以自由进出。”学生发现松鼠的窝口应该“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松鼠为何要给自己的生活如此“不便”,原来是它的“聪明之举”,学生说这样“既能防止雨水灌入,一个锥形的盖子就能避开雨水了,窝内保持干净”“还具有安全感,窝口小,不容易受到伤害”。紧促且紧张的文句判断,一下子将学生的阅读变得精细、精准。说明文的阅读尤为须心细,不能遗漏或者偏解一个字、词,甚至标点。教学中用“根据课文信息判断正误”环节一举两得:检查预习情况、检查内容理解程度,从而让学生充分体会说明文阅读需要抓关键词句。
写明白了吗——从言语特点角度来教阅读
读者需求是写作的第一要义。因此,任何作品的表达如若为读者需求往往能实现更好的阅读。本课立足言语表达特点,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更好地阅读。一是关注读者需要。教学中设置了一个假想环节:“作为一个不熟悉松鼠的人,最想了解的是关于松鼠的哪些方面?”让学生从读者角度来构想最需要了解的有关松鼠的信息,当学生罗列出读者需要了解松鼠的饮食、活动、外形、个性、习惯等方面时,笔者进一步追问“若是只留一项,内容可能是哪个呢”,学生纷纷表示需要了解松鼠的外形,“长什么样是最想了解的”“若不是不知晓外形,即便见到也不认识”。继而便开启了从写作角度进行求证式的阅读。这是对文后第一条教学任务“默读课文,把从课文中获得的有关松鼠的信息分条写下来”的有效落实。“看看作者是怎么解决的?”则是教学中落实“写明白”的第二层面,让学生打开课文,快速提取信息,进而发现布封是一个通晓读者需求的高明作家,他依次写了松鼠的外形—生活场所—活动—本领—繁殖,将松鼠的外形放在了“第一”的位置。文章有什么,这是一般性的阅读理解,属于低阶思维过程;需要写什么,这是有见识的阅读评价,属于高阶思维过程。二是关注读者习惯。教学中设置了发现布封言语的魅力环节。以第1自然段为例让学生发现表达秘密。第一类,学生发现了“清秀”“闪闪发光”“矫健”等一系列表达人样子的词语;第二类,发现了一系列表达人动作的词语,感受布封言语的亲切与生动。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品读这段文字,进而感知到第三类词语——表达感受程度的词语:“总是”“一直”“老是”“最不像”等一系列表达人感觉的词语,品出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这些词都是从儿童视角看出的松鼠模样,亲切、自然、可爱。三是关注读者反应。教学中设置了不同文体的比较式阅读。分别设计了百科全书类、解说类、文艺小品文类描写的松鼠,进行比较阅读。学生读出了百科全书的平实、简洁,但易懂;电视解说,着力于松鼠的功能,主要从功用上表达出内心的敬佩;文艺小品的生动、亲切,所以感人、讨喜。学生体会到不同文体不同的表达特点,不同的表达效果。基于读者意识,从言语特点角度来教阅读,是习作单元阅读教学的新领域。
编明白了吗——从编写目的角度来教阅读
从编写者的角度来教阅读应该是阅读的崭新视角。所有课文都是编者在关注单元要素的基础上,做出的合理编写,如常常会在原文基础上做部分删改。每一处删改都饱含着编者的立意与取舍。教学中,呈现了原文第1自然段中删去的关于松鼠食物习惯,第3自然段中删去的松鼠不爱下水、叫声等内容。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发现了较为全面的信息,如在松鼠外形描写中关于松鼠的食物描写:“它们虽然有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动物,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大家感觉:第一,第1自然段主要描写松鼠的外形,这一句放这儿“不搭”;第二,这篇课文是表现松鼠乖巧、讨人喜欢的,这一句写出了它“捕捉鸟雀”,让人读了“不是滋味”。再如第三处,写松鼠的叫声“比黄鼠狼还要尖”,给人感觉,松鼠也不可爱……通过比较,学生发现编者删去了段落不聚焦的语句、内容不准确的语句、不能表达松鼠讨人喜欢的语句等。进而,引发学生探究编者修改原文的缘由:自然体会出作者感觉不确认、不严谨的不写,作者认为不美好的不寫。进而明白说明文的呈现内容均以“不白说”这样的写作为底线。教学继续往深处走,在文本编写中发现尚有表达不够清晰的语句。学生反复朗读“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这句话,感觉这句话中存在阅读歧义“冬天蛰伏不动的到底是松鼠还是山鼠”,从而产生再次修改完善表达的想法与实践。体会编者的不易,尝试修改,真正领悟“文章不厌百回改”的写作之道。
如此教学,只为紧扣本册习作单元的教学指向:“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读明白了,指向于关注说明文关键词的阅读感受;写明白了,指向于文艺小品文生动表达的阅读体验;编明白了,指向于文章修改的阅读实践。如此这般,笔者所理解并践行的习作单元精读课文的阅读教学,理当在提升基于表达的阅读“眼界”与阅读“出手”,终究是阅读,而非只是写作;或者说,从写作角度出发,而非只教写作。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