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视域下新工科创新创业课程设计思路探究

2020-02-22 08:05林媛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27期
关键词:新工科创新创业互联网

林媛

摘  要:信息化视域下创新创业课程教育的开发和设计对高职工科教学模式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课程上进行开发和整体设计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从“互联网+新工科”的内涵入手,对我国高职“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分析,以《药物分析》创新创业课程为设计案例,详细阐述课程设计理念及具体实施模式。课程设计理念以“选修+必修”的方式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以“创业课程+专业课程”的组合模式构成《药物分析》创新创业课程生态系统。

关键词:信息化  创新创业  “互联网+”  新工科

中图分类号:G 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9(c)-0190-04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and design of the education of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curriculum under the information-based view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the higher-level staff. However, there is less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and overall design from the curriculum, so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connotation of "Internet and New Engineering",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net+ "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hina, and takes the "Drug Analysi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urse as the design case, and elaborates the curriculum design concept and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mode. The curriculum design concept constructs the core course of the professional in the way of "elective plus compulsory course", and forms the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course ecosystem of "Drug Analysis" with the combination model of "Entrepreneurship Course and Professional Course".

Key Words: Informatiz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ternet+"; New engineering

從首次提出“互联网+”概念,到利用信息化推动经济转型,成为国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种趋势[1]。截止到2018年中,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已经突破40亿。因此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和信息技术,结合传统产业在网络领域创造新形态,并能够为学生寻找专业对口的工作或实现创业是实现高校“互联网+教育”与教育信息化2.0结合的一种方式[2]。其中不可忽略的是信息化教育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重要性。

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成为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个高频词汇,并且在未来仍是政府和教育部的重点工作之一[3]。其中,高校工科技术生又占总数1/3,在2016年工科毕业生人数就已超过538万人,专业点达到1.7037万个[4]。暴增的工科毕业生促使高职院校思考传统工科和“互联网+新工科”信息化教学改革模式。目前突出的问题是高职专业学科缺乏交叉,实行以传统工科教学模式为主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和《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人才需求相差甚远。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探讨信息化视域下新工科教育的内容、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将培养“互联网+”创新创业思维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能够发挥学科优势、专业优势进行创业,也更符合国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发展战略目标[5]。

从国家整体布局上,全面实施创新、突出创新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清华大学马永斌教授提出国内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缺乏系统设计、在课程安排、授课模式和实践方式上都有缺陷[6]。需要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中及时进行专业课程创新创业模式改革,达到适应“互联网+新工科”教学目标。因此,本文以高职化工专业核心课程《药物分析》的创新创业开发设计为例,提出合理的“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为信息化视域下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设计提供一种思路。

1  基于《药物分析》创新创业课程设计的案例分析

1.1 设计理念

创新创业课程的系统设计要求课程体系覆盖创业通识知识、专业知识和创业实践知识,融合课内课外教学活动,最终形成多层次创新创业专业课程。如图1所示,将各专业课程纳入一门课内进行系统学习,最终形成跨专业、跨学科、跨院校的课程改革体系。《药物分析》创新创业课程涵盖四个要素,即创业课程(A)、专业课程(B)、必修课程(C)和选修课程(D)。在课堂上学习内容为要素A、B和C交叉课程。要素AC交叉的是创业商业基础通识课、创业管理和创业方法等课程,主要由财务讲师面授或在线授课。要素AD交叉内容为创业特训、创业人才培养计划等课程,基于学生获得前置课程学分后才可进行学习。要素BC交叉的专业技能课程和创业实验等课程,由专业教师进行讲解,后续“互联网+新材料”和“互联网+生物工程”等课程针对的是有技能基础的学生,以专业课为主。

1.2 创业知识的多层次教学

创新创业的通识课程往往被局限在经管学院,或者毕业生就业课程才有所涉及。而在高职院校中交叉学科较少,专门请一些经济学专家进行讲座,对学生的创业教育需求是杯水车薪。加上现阶段国内普遍存在创新创业通识是非主流课程的思想。种种因素导致很多老师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做创新创业通识课程。

学校为了能够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改革,抽取财经专业部分老师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将《医药市场营销》《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等财经专业课转变为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纳入创新创业课程学分机制。如表1所示,课外选修课程《医药市场营销》32课时,《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48课时,两门选修课程作为《药物分析》专业课程的课外选修课,以网络授课形式,线上学习+线下考试的混合教育模式给与评价。在《药物分析》授课计划中增加4课时《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使学生了解创新创业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为专业课程拓展和创新创业工作需要打下必要的综合基础。再增加4课时《职业规划》,使学生对自身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规划。除此之外,专门针对所有学生进行经济学基础通识课程讲解,对想成立创新创业团队的学生,学校提供相应平台,专门成立创新创业领导小组,请专业教师进行辅导。学校构建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形成规范系统的创业通识课程,为学生创新意识综合培养提供良好基础。

1.3 专业知识的跨学科发展

“互联网+新工科”涉及信息工程、机械控制、自动化、生命科学、纳米材料等多个领域,因此需要我们在课程设置时就考虑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药物分析》作为化工专业核心课程,设置96课时,包含8课时职业规划和创新创业基础通识必修课程(见表1)和88课时《药物分析》专业必修课程(见表2)。其中,88课时《药物分析》专业课程包括食品药品微生物学(4课时)、仪器分析技术(4课时)、药物分析与检测技术(68课时)、药品质量检测技术(8课时)、食品药品现代分离技术(4课时)。这些课程均与《药物分析》专业课程密切相关,通过课堂学习对药品生产开发、储存销售等环节均有所了解。

除专业必修内容,专业选修课程优先选择“互联网+新材料”、“互联网+生物工程”“互联网+医药销售”等课程,并以选修和竞赛的方式进行。如图2所示,《药物分析》创新创业专业选修课程包含现代纳米技术(32学时)、人工智能(48学时)、食品标准与监督(32学时)等线上课程。在线上+线下学习结束后,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想法进行创新创业竞赛项目指导。

2  “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系统的实施模式和问题

现有的创新创业教学片面地认为只需要增加学生创业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实习机会即可。在固有思维模式下,学校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不受学生认可,没有将专业课程和创业课程进行融合。这就导致高校专业教育和创业间的割裂,现有专业设置无法培养出具有创造力、具有创业意识的人才。因此信息化视域下创新创业课程顺利实施的基础是先从思想上进行转变,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和教学目标中融入创新创业课程教育。重构传统工科、理科知识,加入“互联网+”工程领域知识,完成思想上的交叉融合,以培养具有“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教学目标[7]。

知微见著,以M校《药物分析》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发设计为例,提炼创新创业课程设计的思路。在教学成果展现时,学生提出使用艾叶或薰衣草提取物掺杂手工皂、将海藻提取物加入润唇膏,在祛痘爽肤水中加入茶油金银花提取物等创新创业思路并取得优异的竞赛成绩,为“互联网+新工科”课程开发提供可行性。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又有新问题产生,例如现有创新创业教育没有合理的考核方式,如何考察学生创新能力成为难题。创新能力考核无法量化,若将课程设置为等级制,不进行闭卷考核又对考试标准和课程大纲提出新要求。鼓励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团队,制作商业计划书作为期末成绩的主要评分内容,又要求专业教师自身具有相应的综合评价能力。虽然在实施过程中仍有问题产生,但是进行专业课程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开发设计是高职教育的必然趋势,也是信息化视域下高职工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一个新方向。

3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研究信息化视域下“新工科”内涵和创新创业专业课程开发设计模式,提出以“选修+必修”“创业课程+专业课程”组合课程模式可能是高职院校工科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以M校《药物分析》创新创业课程开发设计为例,涵盖创业课程、专业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四要素,包含创业创新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下,打破常规传统工科单一化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融入职业规划、创新创业基础通识课程会是新工科的课程标准内容。

参考文献

[1] 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架构与理论价值[J].教育研究,2015,424(5):56-63.

[2] 赵军,杨壳岩.“互联网+”环境下创新创业信息平台构建研究——以大學生创新创业教育为例[J].情报科学,2016,34(5):59-63.

[3] 马永斌,柏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6(6):99-103.

[4] 薛成龙,卢彩晨,李端淼.“十二五”期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回顾与思考——基于《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20-29.

[5] 许涛,严骊,殷俊峰,等.创新创业教育视角下的“人工智能+新工科”发展模式和路径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8(1):80-88.

[6] 马永斌,柏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生态系统的构建途径——基于清华大学创业教育的案例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137-150.

[7] 陈诗慧,张连绪.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国际模式、经验及借鉴——基于美国、德国、日本等三国的比较[J].继续教育研究,2018(1):115-120.

猜你喜欢
新工科创新创业互联网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