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馨月 张宇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这一精神的指引下,以上海市为先导,全国高校开启了一场“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改革热潮,各个学科和专业都经历了或者正在经历思想和精神的唤醒、深化和升华。
在这一背景下,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改革尤为必要。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英语专业学生由于自身专业的限制和影响,有以下三方面特点:
第一,英语专业学生广泛接触英美国家社会历史与文化,易受西方世界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影响。英语学习中不可避免地要大量接触西方文化,显然会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鉴于中西文化之间的明显差异,若处理不当就可能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不当影响(周静 2019)。通过课堂思政改革,可以将思政要素融入英语专业课程,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导向。
第二,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亟待提升,思辨能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等亟需加强。长期以来,英语专业中存在着过度强调“工具性”或“职业化导向”的倾向,从而导致了一定程度上的“空心化”(仲伟合、王巍巍 2018),这无益于多元文化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也无法帮助学生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综合能力提升目标。课程思政改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一现状,为英语专业课程提供切实的思想性。
第三,作为跨文化传播和讲好中国故事的天然参与者和主讲人,英语专业学生肩负着弘扬中国文化、搭建中外交流和沟通桥梁的重要使命。但是,母语文化及其英文表达在教学中处于边缘地位(段传铬、汪艳辉,等 2019),“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在英语专业并不少见,不利于中国文化的表达与传播。这种现状也为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对于英语专业教学十分必要,课程思政的建设和实施能有效地解决当前英语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使之更适应新时代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基于这一认识,以“英美时文选读”课程为例,探索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
2017年12月,新出台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 2017)首次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从思想层面上看,“课程思政”是一种创新的教学理念,“其实质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高德毅 2017)。教育的本意是教授人和育人,所以任何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都不能仅限于教授和传播专业知识,育人同样是教育不可割离的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决定培育什么样的人,也是高等教育不可割离的一部分。事实上,一线专业课教师从入职后的第一堂课开始,除了传授知识之外,一直在有意无意地进行思政教育。“课程思政”的提出是在无意识和下意识的基础上,显性和强化专业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的意识,让思想政治教育从随意的活动成为专业课堂中有计划、有目的的科学教学理念和行为,成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专业层面上看,“课程思政”是在专业课堂的微环境中有针对性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必然途径。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转化总是离不开宏大的社会语境和国家的人才需求。只有在思政教育的标尺之下,教师才能明晰要传播什么样的知识,学生才懂得要获得什么样的能力,课堂才能够有效培育符合国家需求的人才。只有在思政教育的指导下,知识才能够转化为真正需要的能力。因此,“课程思政”是高校教师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内在德性,转化为自己精神系统的有机构成,转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或能力,成为个体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基本能力和方法(邱伟光2017)。
从宏大到细微、从国际到国内、从社会到个人、从概括到具体,思政要素可以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这是课程思政的理论统领,是“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理论依据,同样也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符合国家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首先要能够识别和屏蔽意识形态领域负面思想的侵蚀,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同时要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前进方向了然于胸,方能有的放矢,发挥才能,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出力。
第二,国际国内重点时事和国计民生热点话题。这是课程思政的背景支持。宏大的社会历史背景、宽广的全球视域是国家发展的时空语境,也是个人成长的坐标体系。对重点时事和热点话题的理解、分析和讨论,既有利于学生把握国家发展方略,也有助于学生培养社会责任和人文情怀,并在思辨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的基础上,参与国家建设和全球治理。
第三,个人情感关照、职业发展和人生企划。这是课程思政的切入要点。作为有思想、有情感,并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社会个体,大学生在面临学业和就业压力的同时,对情感、事业和人生有着讨论、表达、寻求认同和帮助的需求,这就是课程思政的理想切入点和接触面。由此引发的思考和讨论,达到的思想进步和精神升华,巧妙地避免了显性教育的刻意和刻板,更好地实现了隐性教育的“润物无声”。
课程思政与专业课教学有机结合的关键是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材中寻找和挖掘思政要素,并在此基础上补充相关教学材料。总体来说,应该以专业教学内容及主题为框架确定思政要素挖掘方向,以教材内容为切入点确定具体思政要素;通过思政要素的挖掘,尝试引导学生从中国视角审视专业学习,在专业学习中聚焦于中国问题。
“英美时文选读”是为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共32课时,分8周讲完,每周4课时。使用的教材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Well Read 4。这本教材的一大特点是按照主题组织阅读材料,共8个章节,涉及经济、环保、科技等社会文化的8个主题,为英语阅读教学和训练以外的课程思政提供了丰富的原始材料和话题切入点。
例如,第一单元的阅读文章均围绕“电影”这个主题,涉及电影的发展历史、宣传作用及经济利益等内容。电影是现代社会各个国家讲述民族故事、对外宣传、传播文化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新时代的中国提升全球影响力指明了方向。如何通过影视作品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当代中国,是英语专业学生现在必须思考且将来必然要面对的问题。他们肩负着搭建中西文化交流桥梁的责任,是中国故事的天然参与者和主讲人。而且影视作品中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如何被外国观众更好地理解、接受并认同和喜欢,也是英语专业学生要面对的影视翻译难题。从这个角度来说,“讲好中国故事”是本单元较为适切的思政方向。
第一单元的阅读文章涉及美国、约旦和印度三个国家与电影的故事,这种“国家—电影”互动的视角成为确定思政要素的依据。据此,补充了一篇《流浪地球》的英文报道作为思政要素的载体。所补充材料与教材中原有材料呈并列关系,在相同主题下充实了阅读内容,给予学生更多的语言输入和阅读技巧练习,提供更多的中国文化相关的表达方式;同时,该材料可以自然延伸向“讲好中国故事”的思政探讨,实现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
与第一单元相同,其他各个单元从国家大政方针到国内外热点时事及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都在同一主题的文章中充分挖掘了思政要素,并补充了相关内容的阅读和视频材料,使专业教学和课程思政有机结合。
课程思政旨在实现专业教学和课程思政的无缝对接和隐性渗透,使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与思政教学融为一体。具体操作时应该注意融合的渗透性和交互性。
首先,是融合的渗透性。专业教学和思政教学内容互为渗透,技能训练和教学评价有机结合。思政教学不是专业教学内容之外另行增加的全新板块和教学内容,二者在主题上具有一致性,在内容上具有连续性,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而且,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应该与专业教学的技能训练互为关联、合二为一,以思政教学带动专业训练,以技能训练检验和巩固思政教学的效果。
其次,是融合的交互性。对于互联网和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来说,课堂和教师不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唯一途径。学生积极地参与观点分享和构建,表现出强烈的表达欲望,这都使高校课堂的交互性得到了进一步彰显,尤其是关乎思想和精神碰撞的课程思政,必须给予学生多渠道、多视角、多形式的交流和互动。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自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王睿 2019)。因此,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既包括教学媒介如教材、学习APP、视频、音频等的融合,又包括教学方法如阅读、讨论、辩论、案例分析、翻译、配音的融合,力求打造多媒体、多形式,丰富、立体,融合时代性和实效性的专业课程思政课堂,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熏染和启发学生的思政学习和思考。
仍然以“英美时文选读”课程第一单元的课堂思政教学为例,展示微观课堂中专业教学和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第一单元的教学共4课时,其中思政环节设置在第3、4课时。这一环节的总体课堂模式与其他环节相似:以阅读材料为主要教学内容,以课堂活动形式为阅读训练和课堂讨论的结合。课堂环节的相似性为思政要素的融入提供了课程形式上的保障。
具体教学分为三个阶段:阅读前的讨论、阅读技巧与主题理解训练、阅读后总结。从阅读训练层面来看,第一阶段是第二阶段的热身,为阅读训练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准备;第二阶段实现从阅读技巧到内容理解的过渡;第三阶段是内容理解的自然延伸。从课程思政层面来看,第一阶段引出思政要素,第二阶段通过阅读素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第三阶段实现对思政要素内涵的进一步深化。
第一阶段以思政教育主题(“讲好中国故事”)为核心设计讨论问题,从而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课堂讨论。首先,教师导入讨论问题:最值得推荐的“中国故事”,并通过线下和线上APP等方式的结合直观呈现学生对“中国故事”的既有印象。然后,通过视频呈现“中国故事”的传统形象,尝试揭示其中潜在的刻板印象,引导学生从时代视角和国际视角审视“中国故事”,体会其时代性和使命性。
第二阶段以阅读材料为载体,将思政要素和专业技能训练有机融合在一起。在阅读等专业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可以自然地为学生提供素材,让他们体验“中国故事”的讲法;通过文本分析与讨论等活动,可以在训练学生阅读、听说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引导其对思政教育内容进行深度思考。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表格、图示等方式呈现阅读材料的对比,努力揭示《流浪地球》中“中国故事”的层次性:一方面,引导学生注意中国元素在表层和深层的结合,既有直观的中国地标,又有深层次的思维方式和家国情怀;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注意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既包含中国特色,又体现命运共通。基于此,本阶段中,通过对文章主题、结构等要素的讨论,引领学生在完成阅读训练的同时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初步思考中国故事的丰富内涵。
第三阶段可以考虑引入更多的“中国故事”,在更多实例中复现“中国故事”的层次和内涵,强化其时代性和使命性。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本专业在“讲好中国故事”中的角色和分工,树立专业自信,培养他们作为新时代中国故事讲述人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课程思政延续至作业环节。比如,要求学生为与思政要素相关的影片做字幕翻译,使其可以直观感受“讲好中国故事”的挑战。这样,一方面可以实现翻译技能训练与思政教育内容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中国故事范例,与课堂思政教育内容形成呼应,实现课堂思政的延伸。
以“英美时文选读”课程为例,探索思政要素的挖掘,以及阅读教学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可以看到,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首先需要专业课教师深入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和意义,了解和把握国家大政方针、国内外热点时事和大学生关切的话题,做到“言之有物”,避免刻板空谈。其次,在课堂的组织与实施中,专业课教师要注意专业内容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的渗透性和交互性,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媒介和教学活动,让英语专业学生在聆听与交流互动中体悟和实践,获得思想和精神的引领和升华,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国家建设所需要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坚定文化自信,成为中外沟通交流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