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2020-02-22 15:19王兴立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时代政治思想

王兴立

(1.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医学技术与护理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2.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广东 深圳 518055)

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观点来看,新媒体是人们为了推动社会进一步发展,满足自身对于生产关系各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需求,创造和发明的承载着知识形态生产力的劳动工具。生产关系以总的社会关系结构为经济基础,经济基础直接决定了社会政治结构和社会文化结构,经济基础发生变化也直接导致了社会文化结构变化,属于社会文化结构范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随之发生变化。

过去十年,许多学者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上的观点基本是一致的,这些具体问题主要有教育主体地位动摇、“非社会主义”思潮的冲击、教师话语权薄弱、舆论导向功能弱化、教育理想信念的缺失、冲击了大学生对主流价值的接受、加剧了大学生的心理失控、各类信息真假难辨、部分大学生信仰迷茫等等。同时,也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传播学等方面提出了对策[1-4]。回顾过去十年,不难看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处于被动改变的状态。微博出现以前,网页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阵地,微博出现后,微博就成为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阵地。2011 年微信出现,直接取代微博成为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阵地。在未来,新媒体中又会出现新的事物,如人工智能、5G、移动互联网等,有学者称之为“万物互联”的新时代或智媒体时代[5]。面对即将到来的新技术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如何作出改变和调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回归本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只有将最根本的问题论析清楚,才能够作出准确的、科学的应对之策。

1 本质和现象: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1.1 关于新媒体的本质

以当代人的观念认知为基础,从时间维度来看,新媒体的“新”区别于过去以报纸、广播、宣传栏为主的传统媒体的“旧”。从空间维度来看,新媒体的“虚拟”区别于过去以实体为主的传统媒体的“实体”。但无论是时间维度上的“新”还是空间维度上的“虚拟”,都只是新媒体的表象而已,要了解新媒体的本质需要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进行分析。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传播艺术系教授潘忠党认为,“在探讨当下对‘新媒体’的界定标准时,可以首先回归数字化、网络化这两个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导出媒介对于人类传播和交往行动而言的可供性,将其作为衡量和比较不同‘新媒体’的整合概念[6]。”从这个界定标准可知,新媒体的“新”代表先进的网络知识和媒体技术,新媒体是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先进网络技术和媒体技术的媒介。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包括科学的论述,表明了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即一般生产力。由此可见,新媒体的“新”本质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这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可以通过劳动者和生产资料转化为直接生产力,而“媒体”本质是劳动工具,属于生产资料范畴,因此,新媒体本质是承载知识形态生产力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劳动工具。

1.2 新媒体改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形式

具有知识形态生产力的新媒体出现,必然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适应新媒体本质属性的改变,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回顾过去十年,可以看出,新媒体改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背景、教育环境、传播途径、教育主客体关系等等方面。但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这些都属于现象范畴,即新媒体改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呈现方式和传播方式。

1.3 新媒体不可能改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

新媒体虽然承载着一般生产力,但这种生产力不可能改变我国以物质资料集体所有制的生产关系,而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在现阶段不可能发生改变,即社会存在没有改变,这就决定了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不会发生改变。因此,新媒体时代带来了诸多挑战和机遇,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的政治文化教育不会改变,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促进人(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本质属性没有改变。

在新时代,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无疑要与社会发展同步,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新媒体时代,教育背景、途径、手段和方式都发生了巨大转变,厘清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现象,就厘清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哪些领域要继续巩固和加强,哪些领域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2 价值与真理:新媒体的工具性价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理性统一于实践

新媒体作为一种工具,它的使用价值是中性的、客观存在的,这也是高校能够使用新媒体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客观基础。马克思关于价值的论述中表明了价值具有主体性和相对性,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现实性,不同的主体对某个事物的属性、本质、结构的认识不同以及不同主体的需要不同,从而赋予某个事物不同的价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理性是指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所遵循的教育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及人的全面发展规律。新媒体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先进技术,高校是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遵循了新媒体这一事物客观发展的自然属性,运用新媒体创造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这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是新媒体的创造、发展的主动权并不在高校,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等新媒体软件均不是由高校所创造,而且高校在运行新媒体的效率上远不及其他行业。因此,高校要如何高效运用新媒体创造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价值,需要厘清两者存在的以下矛盾。

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规律与新媒体商业价值之间的矛盾

以淘宝、微信、快手为代表的新媒体创造者和使用者遵循“资本家追求最大利润”的商业逻辑。不仅如此,大量的用户(包括大学生)为了追求这种商业逻辑成为了微商、直播主播、淘宝店主等,他们关注经济效益,迎合消费者需求,建立庞大的网络社会关系网,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遵循的是人文规律,不是为了追求金钱利益最大化,而是追求学生利益最大化,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实现自我价值,而且具有鲜明的政治方向性和主导性,即坚定不移地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教育大学生、感染大学生、引导大学生,最大价值地运用新媒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立体的、全方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元价值观与新媒体中多元价值观之间的矛盾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是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一元价值观的教育。而由于新媒体使用者的主体多元性,促使了使用目的的多元性,最终导致了在新媒体的中性工具价值上附加了多种价值观,例如拜金主义、市民社会、普世价值、宪政、历史虚无主义等西方思想和错误思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的社会主义一元价值观与这些西方思想、错误思潮、价值观同时共存在新媒体中,必然会产生巨大的矛盾冲击。

2.3 大学生日益增长的主体性需求、个性化需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人学论中表述了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要求[7]。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阶段,他们追求自我,希望在实践中获得主体地位,渴望得到尊重和认可,发挥自己独特的能力和个性,而新媒体正好“越过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大大地满足了大学生主体性需求和个性化需求。虽然,近几年,高校开始重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并纠正了一些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符合当代大学生特性的内容和做法,但仍没有完全得到当代大学生的认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由此可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尚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主体性需求、个性化需求,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由于本问题的解构建图基于成本矩阵构建,每个元素均为一个节点,故将信息素τij置于每个节点上,代表第i个车组担任第j个车次的期望程度。在初始时刻设 τij(0)=K(K为常数)。

新媒体的工具性价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理性统一于实践,这与马克思认为价值与真理统一于实践的观念是一致的。使用新媒体作为(生产资料范畴)实践工具改变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文化范畴)观念,应该要明确政治方向。在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规律前提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媒体多元价值观中的核心地位,在实践中最大程度地运用新媒体的工具性价值,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时代价值。

3 “新”与“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旧事物的矛盾中发展

信息爆炸和海量资源是新媒体时代最典型的特征,新媒体在信息容量和传播效率、教育时效、教育方式、媒体支撑和创新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在新媒体中,各种思潮接踵而来、各种主义此起彼伏、各种思想参差不齐、各种政治主张针锋相对,但这并不意味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新技术、新平台和新方式“照单全收”,而是在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理性选择,取长补短,持续发展。任何事物都是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中创新和发展的,既不能全盘接受“新”带来的内容和方式,也不能固步自封和全盘西化,既要继承传统和前人的智慧结晶,又要吸收新事物的精华,这就要求高校要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理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新”与“传统”这对矛盾双方的关系。

3.1 “新”与“传统”的同一性

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规律表明,事物总是在矛盾双方的斗争中发展的,新旧事物之间既有斗争性的一面,也有同一性的一面。“新”与“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矛盾的双方,既有斗争性,也有同一性。首先,两者具有同一性,两者相互依存,主要表现为:一是两者的本质是同一的,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文化教育,这是两者共同的基础,并且相互渗透。二是两者的方法论和世界观是同一的,都是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和世界观去实践和创新。三是两者指导思想是同一的,都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四是两者的目标是同一的,都是为了促进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五是两者的基础内容是同一的,都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内容。

3.2 “新”与“传统”的斗争性

两者具有斗争性,斗争性是普遍存在的,在形式上有着多样性。主要表现为:一是教育主体上存在斗争性。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一主体性,从宏观上看,这种单一性表现为党和国家作为教育的单一主体性,掌握绝对的话语权。从微观上看,这种单一性表现为教师作为教育的单一主体,大学生作为教育客体,主动权大多掌握在教师手中。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趋向于双主体,主体间性理论表明主体间性是指“人在交往中生存,因而人的世界是一个交往的世界。作为主体的人们在交往中表现出来的主体间性,实际上是一种交互主体性,具有交互主体性的主体和主体共同面对特定的客体或客体世界,成为某种共同主体[8]。”即教师和学生都是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二是在传播方式上具有斗争性。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自上而下、有组织、有规律的传播,是一种理性传播方式,具有很好的方向性和针对性,是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有效的传播方式,但其在传播的辐射力、社会传导力和感化力上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平行的,甚至是无组织、无规律的传播,是一种感化性传播方式,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接受程度高,社会辐射力和感化力强,但是方向性和针对性较差。三是教育环境存在斗争性。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以实体为主,即教室、校园、宿舍等,环境成份较为简单而少变,实体环境中的人员构成明确,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虚拟为主,即微博、微信、抖音等,环境成份复杂且多变,虚拟环境中的人员构成具有不确定性。

3.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与“传统”的矛盾运动中发展

矛盾运动是任何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新媒体已经是被广泛使用和广泛认可的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从“传统”向“新”发展,就很可能会面临被淘汰的困境。现实状况也是如此,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越来越不尽如人意,与其被动地在等待中完成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不如主动地紧跟时代步伐完成与新媒体融合。前者是被动式,代表新事物从旧事物的外部侵入并替代,后者是主动式,代表旧事物从内部开始进行更替并发展。因此,在新时代,高校要在认清“传统”和“新”的矛盾基础上,坚持两者的同一性,即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新媒体时代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同时,也利用两者的斗争性,主动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新媒体社会传播功能、辐射功能和感染功能,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的广度、宽度和深度。同时,坚持传统的理想传播方式,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性和有序性。

4 个人与社会:促进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动指南,它认为社会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来源于个人的活动,而个人的活动和发展要以社会发展为前提和背景。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社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分离了大学生与现实社会的关系,这是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所有困境的根源之一。因此,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处理好意识形态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充分发挥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作用力。

4.1 意识形态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无论在哪个时代,无论是在哪个国家,意识形态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是不变的,它代表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这是新时代我国主流的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是当代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体,是当代我国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而新媒体作为客观存在的事物,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客观存在的,给人们思想、工作、生活、需求带来的改变也是客观存在的。在新媒体社会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不主动与新媒体融合,那就是切割了意识形态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忽略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建立在社会发展的客观前提下。因此,高校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社会辩证统一起来,以新媒体对社会的促进作用和对大学生思想冲击的变化为社会背景,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这与马克思主义认为“不能“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体对立起来”观点是一致的[9]。

4.2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动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10]。由此可知,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必须和社会价值趋向是一致的,正是因为新媒体带了社会环境的改变,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和个人价值实现路径也发生了改变,只有实现了社会价值最大化,个人价值的实现才具有了可靠的社会保障。因此,高校不能把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行为规范当成孤立、一成不变的实践活动,不能让大学生个人发展脱离社会发展,而是要与时俱进,主动与新媒体结合,在大学生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寻求最大的公约数,指导大学生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相统一,个人努力方向与社会发展方向相统一,最终实现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双赢。

5 “真”与“假”: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去伪存真

前面讨论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四个问题,基本上为理论层面的辨析。而“真”与“假”的讨论是针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具体问题而开展的辨析。毋庸置疑,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了诸多挑战和问题,而众多的挑战和问题之间又存在着因果关系,其中关于“真”和“假”的问题,是根本性问题。所谓“真”指的是新媒体社会中,与客观现实社会、主流意识和主流价值观相符合的信息和资源,而所谓“假”指的是新媒体社会中,与客观现实社会、主流意识和主流价值观不符合的信息和资源。

5.1 新媒体中掺杂“假”的信息与资源

从社会环境上看,新媒体改变了社会环境,打破了国际意识形态的斗争格局,各种思潮、观念和思想鱼龙混杂,大量的非主流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夹杂其中,甚至有些伪装成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实着传播和宣扬非社会主义的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最近几年,虚无历史主义最为猖狂,这是“假”的信息与资源之一。

5.2 大学生对新媒体中“真”与“假”难以辨别

从个人而言,新媒体的强势发展和影响,自媒体发展迅速,大大加强了个体的话语权,扩展了个体言论自由的空间,降低了个人对意识形态的影响门槛,最终导致了谣言、低俗娱乐、淫秽信息、不爱国的言论、媚俗语言等等“假”的信息和资源的产生。而大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和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往往对新媒体社会中“真”和“假”难以辨别,使得错误的思想先入为主,降低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认同,这也是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根本性难题。要解决“真”和“假”的根本性难题,高校要从原则和实践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去污留真。1979 年3 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11]。四项基本原则主要是针对粉碎“四人帮”后,社会上和党内出现的一些思想动向,造成了一部分人思想混乱而提出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北京西单“民主墙”,“民主墙”就相当于当时的新媒体,个人言论自由在短时间被放宽后,除了“真”的言论外,还出现了反党反社会主义、推崇西方民主思想等“假”言论,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为这种当时的“新媒体”的自由设定了限度,划清了“真”与“假”的本质区别。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和智慧,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同样适用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判断什么是“真”和什么是“假”的基本原则。

二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去伪存真。马克思认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12]。由此可知,在具体的“真”与“假”的问题中,要通过实践辨别。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的“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只有通过调查研究,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在每一个具体的“真”与“假”的问题上作出论断。新媒体时代,高校应以实践为抓手。一方面支持大学生参与到主流媒体的运行和管理中,增强大学生在主流媒体的主体性,促使大学生为主流媒体发声,在实践中,不但主动去辨别新媒体社会中的“假”信息和资源,而且还主动地去传播“真”的信息和资源。另一方面,要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调查、三下乡、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既要增加大学生的社会体验,又加强大学生在具体事务中的辨别能力和媒介素养。

6 结束语

本文就目前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五个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但新媒体是一个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事物,未来还会出现新的媒介形式和传播方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将会面临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下一步的研究中,一方面要及时关注新媒体的发展,以问题为导向,对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另一方面,理论研究应与实证研究相结合,要针对问题,开展实证研究。

猜你喜欢
时代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