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洁 李维龙
(1.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组织人事处,湖南 岳阳 414006;2.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教育信息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6)
2018 年4 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教技〔2018〕6 号)提出,要把信息化应用水平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1]。因此,对教师在教育教学方法、手段,信息化教学观念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职业教育要适应当前的科技和产业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在学校的发展中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职教师必须要加强信息化技术学习,强化信息化教学理念培养,通过不断学习及其它各种有效途径努力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适应信息时代发展。
信息化是人们利用电子工具,对信息进行识别、传输、储存、再分配的一个过程,其核心是网络。信息化教学是指通过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引起教育系统全方位的变革,从而实现传统教育形态向信息化教育形态的转变[2]。即教师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教学准备、教学应用、资源建设等服务,能较好地将课堂扩容,更新教学资料,提高教学效率。
职业能力是指职业中各种能力的综合体现。教师职业能力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所需的能力,主要表现在能够将书本上的知识通过教学设计、使用一定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的能力,促使学生知识的积累及素质的养成;能在实施教育过程中与同事、学生、家长等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以及教学管理能力、创新研究能力。
信息化素养是职业教师的必备素质之一,如何提升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至关重要。只有不断提升教师自身信息化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亦能为信息化教学奠定基础。在提升自身信息素养的前提下,教师可以运用新的信息技术实施教育教学,并根据高职生兴趣特点等提升高职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及知识面,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当前高职生见识和眼界越来越广,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在某种程度上,倒逼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掌握新的信息技术,获取新的知识,以更好地传道、授业和解惑。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快,信息知识更是呈几何倍数暴增,高职教师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培养终身学习意识[2]。
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智能环境的改善,逐步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使教师从“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国务院《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发〔2017〕4 号)提出,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和管理模式创新的过程中,以创新促发展,推动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教学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形成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3]。因此,高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强化信息化教学理念培养,结合新的信息技术,创建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信息化给教学带来的利好。
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在进行信息化建设,很多信息化项目都已经开始实施,但限于现有基础比较薄弱,信息化硬件没有全覆盖,多媒体教学设施不够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化教学的实施和效果,集中表现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不及时、不完整,也不能实时更新,导致信息化教学软件无法跟上。信息化教学改革实施多年,教师对此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但由于受信息化软硬件和技术的限制,并不能较好地将信息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于实际教学,不能较好地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从而导致信息化教学只有皮毛之功,没有浓墨之效。另外,高职院校对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培训不够重视,没有进行系统的培训及考核,这也制约了教师信息化能力的提升。
目前,高职教师基本能够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但仍有部分教师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其认为传统教学也能教好学生,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一些教师认为信息化教学只是展示个人信息化技术的舞台,没有深入将信息化教学与专业、课程等有效融合,也缺乏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部分教师对多媒体技术不熟悉,在实际教学中很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运用网络信息化手段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决策的学习能力。
随着各类教师信息化职业能力大赛的举行,大部分教师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但由于受传统教学的惯性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并未充分融入信息化手段,仍然以多媒体PPT 授课为主,如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手段难觅踪迹。部分教师即使自己具备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但因教学任务重,时间和精力都不够,也很少对教学中的信息资源加工、处理、整合、优化及创新,教学效果自然不佳。
目前,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学比较火热,但整体来说还是处于教师自愿状态,信息素养基础好的教师可能在使用信息化教学,信息素养一般的教师会根据情况来进行信息化教学[3]。信息化教学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普遍教学任务较重,科研及专业建设等相关工作也要占据教师很多的时间。加之,很多学校对于信息化教学只是提倡教师开展,并没有硬性规定,在工作量认定或职称评聘方面缺乏相应的激励政策,更没有制度监督,这使得教师普遍积极性不高,信息化教学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3]。
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开展离不开信息化硬件的投入,硬件是基础,软件是关键,只有信息化软硬件资源齐备,信息化教学才能水到渠成。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情况,加大对信息化硬件的资金投入,通过加强校园互联网、信息化实验室、智慧图书馆等相关硬件基础建设,以及各类网络教学平台及移动学习平台在内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开发建设工作,加大优质资源的建设力度,引进优质数字资源和引导教师自主开发教学资源,依托硬软件来营造有利于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的环境,为建设智慧校园打下扎实的基础,为信息化教学提供服务,以此提高教师信息化职业能力。
随着信息化教学的飞速发展,出现了信息化新技术、教学新理念、教学新模式,这给高职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高职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信息化教学观念、加深对信息化教学的认识,这些都是新时代高职教师所需具备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4]。
全面提升高职教师教育教学职业能力关键在于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很大程度上在于创新信息化课堂形式。在各类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整合多种信息化资源,如微课、慕课、APP 学习软件的应用等,综合运用大量信息化技术,能达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有机融合,构建信息化教学模式,亦能帮助教师掌握更多的信息化技术手段,以优化课堂设计,使专业教学更形象化。同时,高职教师需学会使用一些常用的教学软件,比如PS 和剪辑软件,进而全面提升职业能力。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校内信息化培训来强化教师的信息化意识培养,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要注重教师信息化教学理念与思维的创新,并鼓励教师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新信息化教学媒体的学习与应用,在教学中做好教学引导者的角色,使其具备良好的信息化教学意识,积极参与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如微课课程资源的制作、相关视频的剪辑等技术,在确保教学有效开展的同时,实现教师信息化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对不同层次的教师应分别进行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的信息化培训,对不同专业增设不同的信息化培训内容,使信息化教学培训更符合专业的需要,达到专业信息化教学培训有的放矢[3]。
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的培训内容应包括信息化意识、信息化教学思维、信息化应用技巧、信息技术等相关教学内容,以逐步提升高职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提高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从而实现教师专业能力的全面提升,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完善的教学服务,培养更多高素质、高能力的现代化人才[5]。
科研能力一直是高职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短板,高职教师的职称评定对教师的科研方面要求很高,且竞争激烈,而职称评定关系到每一个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倒逼高职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现如今,高职教师普遍科研动力不足,导致科研成果质量不高。通过建设信息化科研资源库,将高质量的科研资源和网络科研资源进行整合,给广大高职教师提供有效的信息化科研资源库,必将有利于教师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同时也能进一步激发高职教师的科研动力,从而提升教师科研方面的职业能力。
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全方位的,包括信息化资源和手段的应用,更包括重新整合课程内容,重新规划教学设计,因此,学校应增加教师实施信息化教学课时的系数,举行信息化教学比武,对比赛结果进行宣传报道,并给予一定奖励,形成一套自上而下的激励机制[6]。另外,科学、合理的监督评价机制必不可少,高职院校应建立信息化教学课程评价体系,进而全方位、全过程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7]。比如评价教师教学方式与内容时,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及信息化教学意识等内容融入其中,激励教师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学习与应用,使其更好地参与到教育信息化建设之中,达到良好的信息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学改革的一剂良药,给职业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高职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抓住机遇,以信息化教学为契机,助推高职院校的教学内涵建设。同时,高职教师应直面教育信息化的挑战,直面高职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构建良好的信息化教学条件,培养与时俱进的信息化教学理念,革新信息化课堂教学形式,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信息化教学素养,努力提升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为高职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