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姚锡长 张文娟
从2008年开始语言学的相关机构就向社会公布每年的流行语,展现了社会变迁对大众话语的影响。通过流行语,人们可以把握社会发展新动向。但在现实生活中,对流行语的解读缺乏政治的视角,特别是社会心理视角,似乎流行语与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思想政治教育无关。这是流行语解读的短板,也由此开辟了一条在流行语的解读上实现创新的路径。
在研究社会精神生活同社会物质生活的关系时,俄国普列汉诺夫第一次从唯物史观的视角提出社会心理的范畴。社会心理随着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流行语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关心的时代主题,但颜色革命和局部战争不断,发展下行压力仍未得到缓解,反对恐怖主义的斗争仍然很艰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仍然困扰着“地球村”。特别是随着西方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新兴经济体的兴起,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中国与美国之间的矛盾呈现出新态势。就国内而言,在西方经济危机的阴霾下彷徨,在中国梦的引导下,我国迈进了新时代。国内外局势的变化是社会心理形成和流行语流行的客观环境。
社会心理是生产力、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直接反映,可以通过与社会各个阶层面对面地交流、突发事件引起的社会反映、传统媒体和信息平台提供的音讯,甚至是深入到群体的生活和工作中等多种方式来把握。作为社会心理的语言载体,流行语代表了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心理,成为认识社会心理的桥梁和中介。
一定的社会存在会在人们的心理上产生反映,但要形成一定的言语把这种社会存在如实而又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刚开始在一定的社会人群里流传,通过网络和有影响的事件传播,并获得较多人的认同和共识,最终成为年度流行语。信息化为满足人们对世界的好奇感,提供了广阔平台和便利条件,“脑洞大开”便应运而生;需要过硬的质量和过硬的本领,所以才有深入到质量和内涵的“颜值”及其测量表。“流行、创新、文明”是流行语综合评价的三原则。而未上榜的流行语如“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等,也是社会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不同类型的流行语的对照比较中,才能对社会心理有较为全面地把握,这些流行语并非全都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好处,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流行的原因,寻找和把握解决社会病态和问题的对策。
流行语的评选在对其内容及其意义进行分析的同时,还需要从结构形式上解析流行语, 从而准确地把握社会心理形成和传播的轨迹。流行语从形成学的角度具有以下四个特征:第一,“互联网+汉语”。即网络信息技术与汉语的有机融合。第二,省略和浓缩并重。流行语具有高度的抽象概括性。第三,英语汉译。即将英汉两种语言用生花之笔表达出来。第四,重复、双关语等多种修辞法。
流行语就是这样通过多种形式的重新组合,使自己在原来意义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含义和思想,从而展现出社会心理历史过程性和丰富多彩性。
把握流行语的真正含义及其意义,必须首先阐明流行语及其他所反映的社会心理与社会思潮和思想理论的关系。一定的社会思潮经过理论家的凝练提升为思想理论,人们在思想理论的宣传中面对的是思想实际即社会心理,是社会现实在人们头脑里留下的印象和痕迹。
因此,本来作为社会心理的提升和抽象的思想理论,它的直接根源是社会心理,但在宣传中却往往越过或无视社会心理及其流行语。如果不了解“获得感”,人民群众对更高水平和质量的生活的期望是什么就不能认识到。不知“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怎么理解当代中国人职业和工作选择自由度的扩大,也不知道如何引导青年对这种选择自由的理性把握。 如此看来,如果对流行语一无所知,宣传教育者就很难达到宣传教育的预期目的。
思想理论以抽象的方式揭示了事物内部及其事物之间的本质关系,但就其内容而言,则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思想理论的话语体系需要转化为人民群众能够接受的通俗易懂的大众话语,当然,这种转变不是使思想理论由理性认识降低到感性认识,而是思想理论的深入浅出,而接受科学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文化基础,需要兼顾科学性和人民性的教育和宣传,从而达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预期目的。
社会心理有待于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角度看,社会心理具有感性认识的特性,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过程中,流行语对感性认识和社会心理而言,既是语言载体又是风向标。注意用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教育群众,用正确的舆论导向来引导人民群众,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当前各种不健康的社会意识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和腐蚀群众,因此更有必要加强正面的思想教育和发挥正确舆论导向的作用。
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社会心理及其流行语在社会存在与意识形态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普列汉诺夫认为社会结构包括生产力的状况,被生产力所制约的经济关系,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生长起来的社会政治制度,社会中人的心理,反映这种心理特性的种种思想体系。“社会心理”是我们在分析社会发展变革问题时不可忽视的理论视阈。从马克思对“日常意识”的思考,到普列汉诺夫“社会心理”概念的提出,再到列宁晚年对俄国民众“文化心理”的关注,无不体现着他们对社会心理这一重要问题的深刻见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一直关注社会心理,根据其制定、执行贯彻路线方针政策。进入改革开放时代以来,邓小平提出以党风带动社会风气,江泽民倡导“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习近平把群众的期待当作党的奋斗目标。今天,重温无产阶级理论家的社会心理理论,挖掘其深层的时代价值,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流行语是社会心理的语言载体和集中体现,社会心理通过流行语的形式表达出来,两者构成了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心理理论,社会心理是思想体系的直接来源,思想体系不仅应从思想内容上吸收流行语的丰富营养,而且还需要从语言形式上借鉴流行语的流行风格;社会心理有待于上升为思想体系,意味着感性认识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环节,赋予流行语以确切的内涵和严密的逻辑关系,上升为思想体系;思想体系的宣传教育需要从社会心理出发,关注流行语才能把握住社会心理这个思想体系宣传教育的最大实际。
流行语作为社会心理乃至于社会思潮的载体,不仅是进行思想理论宣传教育所必须关注的社会心理基础的突出表现,还是把经验总结、凝练、提升,进而进行思想理论创新的素材。
社会的变化、时代的变迁,往往在社会心理和流行语中得到快速地体现。社会心理及其突出表现的流行语反映了社会发展变化的新内容,代表了人民群众特别是草根族的新要求、新期待。而流行语中一些过激的呼声也促使我们及时而敏锐地觉察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为一种感性认识,流行语为社会心理、社会思潮上升到理性认识提供了生动素材。
思想理论创新从流行语形成的路径中也能获得一些启示。从构成要素来看,流行语是中国传统文化、互联网语言、西方语言、中国元素等诸多因素有机融合的结果。从形成过程看,往往起因于非常偶然机会,经过千百人的口口相传脱颖而出。从流传角度来看,流行语都经历过由小范围到大范围,由个别群体到社会群体这样一个逐步扩大的过程。从形成工具和平台来看,信息社会化提供的互联网技术为流行语的形成和传播提供了舞台。从语言质量上看,文明是流行语的质量标准和正能量的可靠保证。作为理性认识,思想理论更注重“文明”,但往往缺乏“流行”“创新”,而作为感性认识的流行语却三者兼之,因此,流行语是一座可供思想理论的创新和宣传教育开发的丰富宝藏。
流行语的可塑造性。思想理论的创新和宣传教育本来可以从流行语中获得借鉴和启示,但流行语并没有进入思想理论宣传教育工作的视野,很少有人从流行语的视角来探讨,甚至对此不屑一顾。在思想理论宣传教育中,无视流行语,一定程度上就是对社会心理及其思想基础的无视。可想而知,不知道受众心里想什么、需要什么,你口吐莲花,讲得再天花乱坠,也很难入耳、入心、入脑。
综上所述,流行语的流行对思想理论宣传教育,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思想理论宣传教育如何达到流行语的流行度,流行语如何像思想理论宣传教育传播正能量,是宣传教育战线每一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