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庆娥
课程改革在不断地推进,各种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老师们眼前,致使老师们总是很迷茫,感觉语文课是千头万绪,无从抓起。因为我们的语文承载着太多的“使命”: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言语能力、丰富精神世界、传承民族文化……作为一名课改的参与者和执行者,我总是不停地追问自己语文课究竟应该怎样上?什么样的语文课称得上一节好的语文课?我也在不断地努力去改变自己,尝试突破。
在一次镇教研活动中,我执教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教学时我把落脚点放在了“想”这个字上。因为我发现这篇课文语言最大的特点就是抓住人物的心理进行描写。我决定从辨析词语的意思入手,将“发愤”与“发奋”进行辨析比较,学生发现了“发愤”这个词语直指司马迁的心情,这样就自然地将学生的视野聚焦到了人物的心理描写上。接着我引导学生找到描写司马迁心情的句子,并且联系上下文获取有关信息,找到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原因。第三段中三个“想”字出现在了学生的眼前,这是司马迁内心变化的表现,抓住“想”字联系前两节,让学生思考司马迁还想到了什么?通过这个话题引领学生深入品读课文。最后为了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我选择了两个活动场景让学生练习迁移运用,而另一位老师则是站在与我完全不一样的角度进行的教学。
师:这是一篇写历史人物的文章,知道作者写了司马迁多少年的人生经历吗?
生:一生。
师:全文500多字,却写了司马迁的一生,作者是怎么做到的?
生:选择最突出的事件来写。
师:作者选择了哪一件事来写?这件事里最聚焦的哪一段文字?
学生进行圈画、交流。
师:读了司马迁心理活动的描写,在名节、生命、《史记》三个中排排顺序,你觉得谁排第一,谁排第二,谁拍第三?
生:《史记》、名节、生命。
师:你有疑问吗?本来一个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而在司马迁这里却是三个中最不重要的。为什么?(师补充历史背景)
师:从作者前面的谋篇布局中你读懂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学生做批注。
师:这两节跟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有关系吗?
指导学生做批注,完成朗读练习。
师:发现最后一节与发愤的关系了吗?
生:发愤的结果。
师:关注本段的数字,13年(时间长)、52万字(著述之丰)。鲁迅称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从两个方面评价司马迁,一个是从历史学家方面,一个是从文学家方面。
师:500多字围绕一个中心“发愤”,写尽了司马迁的一生。你从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得到了什么启示?板书(精心选材、细节描写、层次清楚)。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语文的收获。
对于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课可能从一个角度去看并不怎么样,而从另外的角度看可能就是一节好课。正如白居易所说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我们听课的时候总是习惯地站在老师的角度,往往关注教师的一言一行,而很少去关注学生的学和学到了什么?就《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节课的教学,我在设计之初并没有关注这节课学生能获得了什么?下课后仔细回想起来,经历了四十分钟,学生不过是默了六个字,可能写了几句言不由衷的批注,读了几遍书,写了一段话。
好的老师要能够站在一个很高的角度去整体把握文章的脉络,深度剖析问题,交给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关注学生能从这节课上学到些什么,让学生在四十分钟的学习中收获满满。
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是教师跟学生一起去探究文本生成的价值和意义。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价值观的引领,但是这种熏陶和引领应该是贯穿于品味、欣赏、探究语言文字的过程当中。
1.关注语用,构建语用视角
语用,指向语言文字的运用。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梳理和整合各种知识,充分注意到语言文字使用的规律及特点,不断形成自己对语言文字的特殊敏感意识,并能在不同环境中灵活运用。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作为高年级的课文,文本解读的重点应该放在探究发愤这个核心词语,前两个自然段是写发愤的深层的根源,第三自然段是写怎样发愤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写发愤的结果。第三自然段应该聚焦的司马迁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在教学中要想让学生批注出高质量的内容,怎么办?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如何写司马迁的心理活动的。例如“把写司马迁心理活动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把写司马迁行动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圈画好句子后,要特别关注写司马迁心理会的句子。体会司马迁心理活动的复杂,用精炼的词语在旁边写上自己独特的感受。”通过这样的引导,孩子很容易就写得深刻了,不会总是写一些直觉思维,写出来的词语是经过逻辑思维加工的。
总之,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老师的落脚点是要引领学生去欣赏探究,谋篇布局。在教学中要注意“提领而顿,百毛皆顺”,通过主题话题的提示,引领学生深入品读课文。
2.聚焦语言文字,关注学生发展
现在绝大多数的阅读教学,都致力于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试图通过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达到语文能力的培养。尽管品悟文本的过程中也设计到语言的表达形式,但是基本上仅限于“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类的问题。阅读教学仍然停留在教材教上。有人曾这样评价语文课“模模糊糊一大片”,所以我们必须“让语文课清晰起来”,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要把中心转移到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上来,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走“带着学生学语文”的路子。“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要学会用这个“例子”教,教给学生清晰的语文知识,发展学生的语文智能。
3.回归本真,提升学生能力
语文课应该是充满“语文味”的。所谓的“语文味”就是师生从语言文字当中品味出来的情意、哲理、魅力。具体来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语文课的最大问题,不是怎么教的问题,而是教什么的问题。语文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中来,再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孩子的智慧出在手指尖上。学习语文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用笔去思考,学生在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的时候,其实也是他们自己阅读内化和生成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尽量安排学生动笔去写,发现细节去批注,模仿写法去创作。学生学会了用笔去思考,在学习交流时不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经过逻辑思维后的沉淀,精彩的课堂发言见证了学生能力的提升。
语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同时也是改进教学的契机。因此只要大胆尝试,勇于挑战自己,我们的课堂教学就能充满激情与智慧,充满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