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类高校党工学联动机制探析

2020-02-22 04:31:13李英震大连民族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社会主义论坛 2020年6期
关键词:教职员工工学工会组织

文 李英震 大连民族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我国工人运动事业是中国共产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工会组织的工作是我党治理国家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工会是一种群众性的组织,是将党组织与教职工联系在一起的桥梁和纽带,它在推动高校教育改革和实现党的战略目标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民族类高校如何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推动党工学联动机制创新,发挥好工会组织独特作用,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民族类高校党工学联动的重要性

民族类高校党工学联动是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需要。

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要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核心内容。民族类高校少数民族师生比例超过60%,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是民族高校所有单位和部门的共同任务。做好民族类高校的民族团结工作,首要的任务是实现各民族师生之间的相互认同,最基本的是尊重各少数民族师生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党工学在创新联动中,学生是服务的对象,工会在做好学校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师生交流交往交融工作中起着“粘合剂”的作用。工会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通过座谈会、知识竞赛、演讲等多种形式活动的开展,有意识地引导各民族师生互相尊重,相互认同,把各族师生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学校党委的中心工作上来。

民族类高校党工学联动是维护师生合法权益的需要。工会是全体教职员工乃至各民族师生利益的直接维护者。无论经济如何发展,社会如何进步,教职员工和各民族师生永远是民族高校的主人,他们的“主人翁”地位永远不会改变。当民族类高校教职员工合法利益受到侵害时,工会就会通过政治、法律、行政等手段来维护他们的“主人翁”地位,从而团结和引导最广大教职员工和民族师生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不断为党的民族教育事业努力奋斗。

民族类高校党工学联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工会组织通过开展各种先进的校园文化活动,把师生文化生活丰富起来。这项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可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创新功能、规范功能和凝聚功能。同时,广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对民族学生传播优秀的思想文化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民族类高校党工学联动是增强学校凝聚力的需要。

民族类高校凝聚力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发挥多方的主观能动性。民族类高校党工学联动,在增强学校教职员工、民族师生凝聚力上作用明显。高校工会在校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开展工作,这一组织和参与形式可保证工会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推进;工会组织作为联系领导、教职员工以及民族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具有自身的优势,能够在增强凝聚力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各民族学生占学校人数的90%以上,作为学校的主体,是民族院校开展工作的最直接对象。工会组织在了解教职工心理诉求和发展状况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可直接提升广大教职员工凝聚力。党工学联动也为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平台,为各民族学生创造更多相互了解的机会,使各民族学生在交往中相互帮助,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在交融中相互尊重。

探索民族类高校党工学联动创新机制

民族类高校构建党工学联动创新机制是坚持党对工会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根本要求,是推动民族类高校党委、工会和学生共谋发展、共促和谐的重大举措,是党工学互相促进、资源共享、形成合力的有效载体,是解决党工学任务不同步、党工学工作融合不够以及工作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等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

协商议事机制。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深深扎根,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从中央到县区各级的政治协商工作均由各级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来完成。而在高校当中这项职能就责无旁贷地由工会来承担,这就要求在高校中应该构建一个类似于政治协商会议的协商议事机制。尤其在民族类高校,来自全国56个民族的师生,由于民族成分和所处地域的差异,他们对学校的要求也会有所差异,通过组织党工学三方协商机制,能够很顺畅地把民族师生的诉求传递到学校党委,为党委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激励相容机制。激励相容机制就是通过激励的方式实现党委、工会和学生几个方面在工作上实现相互融合。在党委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工会桥梁纽带作用,把各民族师生团结在党委周围。构建激励相容机制,就是给予在学校重大改革中为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纳的师生员工表彰和奖励,还可以视情况给予课题立项和经费资助。建立有效的激励相容机制,不仅是民族类高校工会组织的工作任务之一,也是民族类高校吸引人才的必要举措,还是民族类高校留住人才的迫切需要。

文化引领机制。大学文化,是大学思想、制度和精神的精华,是大学生思想启蒙、人格塑造和心灵净化因素的结合体。它是在长期教育管理实践的过程中,经过漫长的积累,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它以大学师生为主体,以教育实践为基础,渗透在校园一切活动之中,是大学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的总和,是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类高校的工会工作中要始终兼顾大学文化建设,工会组织开展的一切工作都要尽可能地涵盖这个要素,通过组织教师参与各种活动,引导教师加强师德建设,形成良好的师风,再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在学生中形成优良的学风。

关心关爱机制。新时代民族类高校的工会组织,必须要构建能够温暖人心的关心关爱机制。民族类高校工会组织在开展工作时,必须以全力服务师生为己任,使广大师生和党组织构建密切联系,充分了解师生的实际困难,使广大师生成为党的群众基础。

猜你喜欢
教职员工工学工会组织
教育部:加强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工作
科教新报(2023年17期)2023-08-12 09:28:10
打造有温度的工会组织——记北京服装学院工会工作
工会博览(2022年14期)2022-07-16 05:48:20
盐工学人
学校如何预防性侵害未成年人——以美国教职员工入职审查制度为例
工会组织要善于“春风化雨”
当代陕西(2020年20期)2020-11-27 01:43:48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高校退休教职员工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今日财富(2018年31期)2018-05-14 12:12:15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红土地(2017年2期)2017-06-22 10:23:42
敬重教职员工是实现“中国梦”的社会需求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1:3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