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五台山佛教文化发展的新价值体系

2020-02-22 02:39张春雨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五台山藏传佛教佛教

张春雨

太原市青年宫,山西 太原 030002

佛教因其教义强调因时而化、因地制宜度众生,故从传入中国之初便开始了本土化。如果没有本土化,便不会有中国佛教如今的发展。在中国经历了漫长的本土化发展之后,佛教已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时代,引导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成为当下我国宗教工作的重要内容。佛教中国化这一古老而又崭新的课题有别于西方学术界所讲的宗教世俗化,是顺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国化,是与时俱进的中国化。宗教中国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拼图之一,也是具有稳定性的重要一步。

五台山在佛教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历史上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过重要影响。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发展对统战工作有着重要价值,是促进统战工作开展的积极因素。事实证明,佛教在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国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国家统一方面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首先,五台山佛教发展印证了中国宗教的“五性论”,需要谨慎对待;其次,五台山在处理宗教和民族问题时可以起到桥梁作用;第三,五台山与藏传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渊源,是西藏与内地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所,对涉藏工作有着积极正面的影响,可以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巩固西藏与内地的联系;第四,依托五台山的国际影响力,可以加强对外文化交往交流,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文化软实力,加强与海外华人华侨的联系。

一、中国宗教“五性论”与五台山佛教

佛教作为中国五大宗教之一,充分体现了中国宗教“五性”的基本特点。20世纪50年代,时任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提出中国宗教“五性论”,即宗教有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和长期性,这是中央对中国宗教认识的一个新高度,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科学论断。60年代初期,李维汉遭到批判,宗教“五性论”也随之被否定。80年代后,宗教工作重回正轨,宗教“五性论”再一次被肯定,如今依然作为党和国家处理宗教问题、制定宗教工作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佛教在中国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信众数量庞大。周恩来曾指出:“中国的宗教徒有几千万,如果加上在家里信教而不到寺庙去的就更多,差不多有一亿了。”如今,中国佛教信众已达近2亿人。宗教工作关系到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好信教群众工作是宗教工作的根本任务。就五台山而言,每逢初一、十五、佛教节日和传统节日,朝拜信徒不计其数,众多信徒到访造成五台山景区拥堵。由此可见,五台山在广大信教群众中具有特殊吸引力。信教群众身处各行各业,做好五台山佛教工作,可以有效团结信教群众,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佛教在少数民族中有着广泛信仰。一些少数民族群众信仰藏传佛教或南传佛教,例如,藏族和蒙古族大部分群众信仰藏传佛教,而西南地区的傣族和德昂族中大部分群众信仰南传佛教。很明显,宗教的民族性在这些民族当中非常突出,是他们精神文化的重要部分,佛教对这些民族生产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虽然宗教与民族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但是在一些民族中,宗教问题往往与民族问题交织在一起。历史上,宗教曾作为一些民族内部团结的纽带和反抗压迫的旗帜。可见,宗教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稳定。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宗教既可以成为民族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曾是民族隔阂与冲突的诱因。山西作为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内陆中西部省份,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但是,五台山却聚集了数量众多的少数民族,这其中包括了一定数量的僧人和朝山信众。五台山数千僧人当中拥有包括汉族在内的13个民族,而信徒当中以汉族、蒙古族和藏族的人数较多。五台山不仅是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的象征,还是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中心,有团结各民族广大群众的作用。

佛教虽然在中国经历了长期的本土化演变和发展,但终究是由外国传入的世界性宗教。相较于当下对国际关系影响最大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而言,佛教的全球性较弱,但是地区性极强。佛教在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有着数量众多的信徒,被一些国家奉为国教。近几十年来,中国在宗教方面的国际交往不断发展、日益增多,这有利于团结世界上爱好和平进步的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多领域的交流与发展。五台山自古以来便是世界各地佛教信徒朝圣的中心,可以利用其宗教优势发挥积极作用,开展对外交往活动,促进国际交流。但同时要注意的是,在国际交往中要保持五台山佛教的独立自主性,警惕敌对势力利用五台山的宗教地位进行渗透,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佛教自传入中国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经过长期的传播和发展,已与中国社会和中华文化相融合。加之宗教本身就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联系广泛、极其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可以把人们凝聚起来,形成一种社会力量。同时,宗教又与社会文化相联系,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处在不停的互动之中。佛教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还涉及社会政治问题、群众关系、民族关系和国际关系,等等。由此可见,佛教复杂性的程度之高。五台山不同于其他佛教圣山的地方在于:五台山地区早已形成了以寺庙群为中心的村落。这些围绕寺院群开展生产生活的自然村落与寺庙共存数世纪之久,早已无法分割。即使过去存在的剥削制度被消灭,如今大多数村民仍旧与寺庙经济联系紧密。因寺庙而兴盛的旅游业不仅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持续稳定的经济收入,还为当地政府提供了可观的税收。并且,五台山佛教的宗教地位有着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联系着国内各民族佛教信徒以及海外的佛教信徒。五台山佛教发展的问题绝不是简单的地方性问题,而是极其复杂的全国性问题,开展工作时需要慎重稳进。

宗教的出现和发展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认识根源、心理根源和自然根源。假如人类无法摆脱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压迫,社会无法克服宗教存在的全部根源,那么宗教在人类社会中就会长期存在。目前,宗教在中国仍有存在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又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因此,宗教在中国不仅会长期存在,而且还会按照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继续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中发〔1982〕19号)强调,“对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问题的长期性,全党同志务必要有足够的清醒的认识。那种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经济文化的一定程度的发展,宗教很快就会消亡的想法,是不现实的。那种认为依靠行政命令或其他强制手段,可以一举消灭宗教的想法和做法,更是背离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的,是完全错误和非常有害的”。自汉代佛教传入五台山起,五台山佛教的发展经历了数次大起大落。历史证明,佛教既不会被一举消灭,也不会在短时期内自行消亡。佛教在五台山会长期存在下去,继续对当地社会和群众、中国社会和中华文化产生影响。

二、五台山在处理宗教和民族问题中的桥梁作用

清朝时期,五台山便是中央政府联络蒙古地方与西藏地方的纽带,也是内地与边疆地区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中心,促进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往来,起到了沟通桥梁作用。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五台山在清朝时确实在处理民族和宗教问题上起到了积极作用,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民族交往,维护了地区稳定,巩固了祖国统一。五台山佛教在清朝时迅速发展壮大,进入鼎盛时期,表面原因有二:其一,清廷对藏传佛教的推崇;其二,皇帝亲自造访五台山。但归根结底,是因为五台山佛教的宗教地位蕴含了深深的政治价值。

清朝政府延续了传统的儒家思想作为国家层面的政治意识形态去管理国家,这一策略可以加强与中国传统士大夫的政治联系,改善与汉族同胞的关系,有助于民族团结。最重要的一点是巩固了其作为中华大地统治者的正统性。在宗教层面,清王朝也积极利用佛教因素提高其作为统治者的正统性,例如支持藏传佛教在五台山的发展。康熙皇帝关于五台山的大多数铭文石刻并非记录某项具体活动,而是清晰地勾勒出清朝延续了历朝历代参与五台山发展的长久历史。清朝皇帝多次对五台山的造访不仅加强了当时中央政府与五台山的联系,也继承了中央政府对五台山佛教发展支持的历史传统。事实上,清朝皇帝有意识地通过对五台山佛教发展的支持来呈现与明王朝在统治者身份上的延续性。清朝皇帝同历代封建统治者一样,以“真龙天子”自喻,是作为“天选之子”管理国家的。所以,清朝皇帝的五台山之行还有一项重要活动——举办祈福佛事法会,通过神佛的“加持”祈求江山永固、国运永祚。清朝皇帝在五台山兴办法会,使得五台山一跃成为皇家奉旨道场,这在当时广大蒙藏佛教徒和汉族佛教徒看来,清朝在宗教方面延续了作为中华大地统治者的正统性。

清朝初期,藏传佛教在中国西藏和蒙古等边疆地区势力强大,虔诚的信徒众多,佛经教义成为蒙藏人民日常生活的精神核心。上层宗教人士在政治上独揽大权,控制着地方政权,经济上掌握着大量社会财富,文化方面又掌握着寺院教育体系。如何处理好宗教问题成为清朝政府的首要任务,处理得当会成为维护统治的积极因素,而处理不好便会成为危及国家统一和稳定的不安定因素。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达到维护国家统一的目的,对边疆各民族实行“怀柔”政策。清朝官方提出的“兴黄教,即所以安众蒙古”,体现出了清朝政府因俗而治之策,藏传佛教也确实在清朝治理蒙藏边疆地区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清王朝考虑到藏传佛教格鲁派在边疆地区的盛行,以及对蒙藏民众的影响,便采取了推崇格鲁派的政策。清王朝不仅支持格鲁派的发展,还不断提升格鲁派僧人的政治地位。清朝政府授予藏传佛教格鲁派喇嘛管理特定地区佛教事务的权力以及相应的名号,例如掌管清朝内蒙古地区佛教事务的章嘉呼图克图,以及掌管五台山佛教事务的扎萨克大喇嘛。此时的五台山,得到了中央政府前所未有的关注,中央政府对五台山佛教发展的支持也超过了之前的历朝历代。清朝皇帝对藏传佛教和五台山佛教发展表现出的强烈兴趣,实际上是寄希望于通过一系列佛教政策来加强对西藏地区和蒙古地区的统治管理。历史学家Natalie Kohle指出,对已全面接受并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清朝统治者而言,对藏传佛教发展的支持,并非真正出于个人兴趣,而是政治的权宜之计。希望在内地创造一个全新的藏传佛教中心以拉拢蒙古亲近中央,使蒙古与西藏保持一定距离。也有学者认为,乾隆皇帝并非真正信仰藏传佛教,而是利用藏传佛教维护其统治需要。清朝统治者通过一系列政策使藏传佛教成为政治工具,维持其统治中国的最高权威。

清朝皇帝与藏传佛教上层僧侣建立起的个人关系是清朝佛教政策的另一个重要支点,其中清朝皇帝与格鲁派喇嘛的关系尤为密切。清朝皇帝与达赖喇嘛的初次接触始于清崇德二年(1637年),清太宗皇太极邀请第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造访盛京(今沈阳)。尔后,第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与第四世班禅额尔德尼·罗桑却吉坚赞共同遣使前往盛京谒见皇太极,使团在盛京受到皇太极隆重的礼遇接待。此时的皇太极已经征服了漠南蒙古,希望通过利用藏传佛教的影响力来争取全蒙古。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清朝正式取代明朝成为中原的统治者。清顺治三年(1646年),第五世达赖喇嘛派人携礼物请安致书顺治皇帝,在信中称顺治皇帝为“真命天子曼殊师利之化身”,这是达赖喇嘛对清帝作为中原统治者身份的确认。清顺治九年(1652年),第五世达赖喇嘛离开拉萨,携数千人赴京朝觐顺治皇帝,驻锡于北京黄寺。此后,在西藏地方政府与清朝中央政府的往来信件中,称清朝皇帝为“文殊师利化身”几乎成为定例。“文殊”又称“曼殊”,与“满洲”接近,在清朝皇帝加以利用之下,满清统治者的身份被神化,拥有了神圣的宗教性。

乾隆皇帝对藏传佛教表现出了强烈的个人兴趣,曾奉第三世章嘉呼图克图·若比多吉为师学习佛法,其身着僧衣的唐卡画像至今仍悬挂于布达拉宫内。画中的皇帝身着比丘金刚装束,头戴修行帽,手持莲花,高坐于莲台之上。当时的金瓶掣签仪式都需在布达拉宫供奉着《乾隆皇帝僧装像》的唐卡前举行。目前,仍留世的乾隆皇帝着僧衣形象的画像共有七幅。乾隆皇帝的宗教形象不仅增加了其在蒙藏地区人民心中的亲和力,还巩固了其作为统治者的神圣性。乾隆皇帝深谙藏传佛教在蒙藏地区的势力和影响力,他以宗教形象成功地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位超越一切世俗、拥有无上智慧的政治领袖,大大增加了蒙藏地区人民奉其为最高统治者的接受度。蒙藏地区人民虽视清朝皇帝为文殊菩萨的化身,但这仅仅是以宗教语言习惯表达对皇帝的尊敬。清朝皇帝对这一称号的接纳可以拉近与蒙藏人民的距离,增加亲近感,是一种顺水推舟的政治手段。在获得“文殊师利化身”称号之后,清朝皇帝朝拜作为文殊菩萨道场的五台山也变成顺理成章之事。

三、五台山佛教在涉藏工作中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作出重要指示:要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反渗透、反分裂斗争,形成维护稳定的铜墙铁壁。同时,必须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必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要深挖、整理并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进一步的交往与交流。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广大藏族同胞中信仰藏传佛教者众多,做好西藏工作就要处理好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其核心内容还是群众工作。五台山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与交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一,五台山有着特殊的宗教地位;第二,五台山与藏传佛教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是西藏与内地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第三,五台山拥有数座知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以及一定数量的藏族僧人。

佛教在传入西藏之后,经历了与西藏本土宗教和文化碰撞融合的过程。在融合过程中,佛教被赋予具有西藏地方文化特色的新属性,进而形成了如今特点鲜明的藏传佛教。在长期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佛教又反作用于西藏当地的社会和文化,对藏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和西藏社会生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朝圣在藏传佛教的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宗教意义,对于佛教徒而言,朝圣是宗教生活中必行之事,也是最神圣的事。五台山作为与文殊菩萨有着紧密联系的佛教圣地,从古至今就是广大藏族同胞的朝圣中心之一,每一位朝圣者都渴望得到文殊菩萨的加持,获得无上智慧,离苦得乐,不住轮回。五台山寺庙数量众多,加上朝台所耗时间,藏族朝圣者需要花费一段时间才能完成朝礼五台山的行程,这给远道而来的朝圣者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并了解山西的人文情况。此外,不同于其他独处一山的佛教圣地,五台山早已形成了围绕寺庙群的村落社区,当地百姓世代居住于此。当地居民依托快速发展的旅游业,积极发挥本土和自身优势,从事相关服务行业,如民宿、饭店和佛教用品店,这与朝圣者的五台山之旅息息相关。也有一些藏族同胞选择来五台山发展生活,他们一方面为前来朝圣的藏族同胞提供各种信息,另一方面也为当地百姓和全国各地的游客带来了具有浓郁西藏文化特色的产品,各民族间的交往与交流就在这样一来一往的日常生活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如今,五台山吸引着全国各地、各民族的同胞前来发展创业,落地生根,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在不经意间已融入日常生活当中。

自一千多年前藏传佛教传入五台山后,西藏的众多高僧大德便与五台山建立起了联系。在藏传佛教的传统当中,转世者与有修为的喇嘛都会得到信徒的顶礼膜拜。历史上,众多藏传佛教中的重要人物都曾朝拜过五台山,许多喇嘛也曾长期居住于五台山,他们有的因为中央政府委派来此管理佛教事务,也有的因为个人修行需要。这些喇嘛来自藏传佛教中的不同教派,并非局限于某一具体教派。例如,明朝时期,萨迦派第五代祖师八思巴与格鲁派释迦也失曾先后朝礼五台山。此外,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被视为文殊菩萨的化身。自清朝起,格鲁派得到了清廷的大力支持,在五台山迅速扩张、发展,如今五台山所有藏传佛教寺院均为格鲁派寺院。清朝时期,中央政府任命扎萨克大喇嘛掌管五台山全山佛教事务。同时,章嘉呼图克图也曾驻锡于五台山,掌管部分藏传佛教寺庙的事务。藏传佛教格鲁派中,两位地位最高的宗教领袖——达赖喇嘛和班禅喇嘛也与五台山有着不解之缘。清朝时,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朝拜五台山,曾在栖贤寺(今观音洞)一山洞中闭关修行。1908年,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朝拜五台山,并在菩萨顶居住六个月。1925年,第九世班禅额尔德尼·曲吉尼玛朝拜五台山,居住在菩萨顶近两个月。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与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分别于1980年和2004年朝圣五台山。

以上历代达赖喇嘛和班禅喇嘛中与五台山关系最深的是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1908年,土登嘉措在前往北京的路上来到五台山,朝礼文殊菩萨,驻锡菩萨顶。在此期间,土登嘉措参访了五台山各大寺院,为当地信徒讲经说法,并会见了外国使团代表。同年7月,土登嘉措离开五台山,前往北京,但他与五台山的缘分并未由此中断。土登嘉措返回拉萨之后,他命人在扩大布达拉宫白宫和夏宫罗布林卡的时候,增绘了关于五台山的壁画。19世纪,绘制有五台山五方文殊的唐卡在蒙藏地区非常流行。由此不难看出,五台山作为佛教圣地在藏传佛教文化中的重要性。1908年的五台山,由于土登嘉措的到来,一度成为各地区藏传佛教信徒的朝拜中心,也是土登嘉措与各方政治势力代表会面的地方。其实,五台山作为中央政府与蒙藏地区代表会面之地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17世纪,五台山便作为中央政府官员与蒙藏地区代表会面的首选。一方面是因为五台山的地理位置优势,与北京和蒙古地区相距较近,也是西藏至北京的必经之地。另一方面是五台山气候常年清凉,在当时的生活条件下,能让来自寒冷高原地区的蒙藏人民感到舒适,迅速适应。更重要的是,会面期间,来自蒙藏地区的代表们作为佛教信徒可以朝礼文殊菩萨,因此,五台山在这一层面拥有独特的政治地位。

四、五台山的国际影响与对外交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国与国在政治和经济贸易方面相互依存,联系越来越紧密,逐步形成了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新世界。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离不开世界这个大舞台。而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围追堵截之下,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进而扩大国际生存发展空间,变得尤为重要,这是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

中华文化作为一种抽象无形的力量,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和中国政府。Tim Oakes指出,中国的文化管理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如今在日益增长的国际对话当中,文化管理成为和平发展的重要环节,在政策制定和实践当中呈现出了全球性的文化转向现象,文化被视为建立稳定的经济价值链和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重要资源和因素。在这样的国际大环境下,中国的和平发展、和平崛起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助力,让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对外交流交往的软实力走向世界,进而让世界了解中国。中国要想成为一个强大发达的国家,并不能仅依靠扩大经济规模和发展军事力量,也需要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传承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价值观和精神世界的构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之一。虽然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文化根基,但目前并非文化强国,文化软实力在国际上的发展趋势与深厚的文化历史并不成正比。刚刚结束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其中就强调要把我国建设成文化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要显著增强。中华文化承载着中国社会和人民的方方面面,是文化多元化最好的典范。中华文化中的包容性、接纳性、吸收性以及进步性塑造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格局。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强大的能量储备,但要找准方向,找到突破口,才能有所作为。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事关国家发展大计,中华文化需要走出中国,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那么践行文化自信就显得尤为重要。国人首先需要学习了解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样才可以更好地继承中华文化中的精髓,并对中华文化从内向外产生坚定的信心,才能在面对各种苦难时从容不迫。既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要弘扬新时代的文化精神,这样才能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促进多领域、全方位的文化交流交往,让文化成为世界各国和平交流沟通的媒介。包容、和平与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理念,要把传统文化中的理念精髓与国际形势相结合,向世界各国传达中国希望同世界各国一道和睦相处、和平发展的意愿,进而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创造更大的国际空间和良好和谐的国际氛围。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经久不衰,在经过数千年的沉淀与发展后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可持续性,究其原因有二:一为包容,二为与时俱进。

目前中国五大宗教中,除道教为本土宗教外,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均为外来的世界性宗教。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国际影响力有限,传播范围具有明显的文化局限性,主要存在于华人社会当中。其他四大宗教都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在全球传播广泛,信徒遍布世界各地。但这四者当中唯有佛教与中华文化融合度最高,在中国社会传播的历史久远,而且较其他三者而言,佛教的宗教情绪比较温和。佛教传入中国后,不断与本土文化碰撞、包容、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随着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断推动宗教中国化进程,佛教的中国化势必会再上一个台阶,与时俱进。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力日益增强,中国正面临越来越多针对中国宗教政策的无端指责。以基督教价值观为主导的西方社会,长期抹黑中国政府的宗教政策,并企图建立以基督教为核心的政治联盟对抗中国,限制中国的发展,打压中国的国际生存空间。而当下中国佛教的发展是中国政府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维护基本人权的真实写照,这有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声誉,改善国际形象,更是对西方敌对势力的有力回击,不给敌对势力提供利用宗教人权问题指责中国的借口。此外,佛教还可以作为连接祖国大陆与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华人华侨的纽带,也可以加强中国与亚洲其他佛教国家的联系,在文化的交往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五台山作为一个享誉世界的佛教圣地,一直是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佛教徒的朝圣中心,尤其受到东亚国家佛教徒的青睐。数世纪以来,五台山的存在使得东亚诸国的佛教徒不必远赴印度求取佛经,他们会选择朝圣五台山,在朝礼文殊菩萨求得加持的同时学习佛法,求取真经。如今,五台山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得到极大的发展,五台山佛教也随之发展,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络绎不绝。同时,五台山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在西方社会得到了广泛关注,吸引着无数学者和游客。五台山的发展代表着中国佛教的真实情况,也向世界呈现出一个开放、包容、和谐的中国形象。而且利用五台山佛教的国际影响力还可以积极开展与亚洲佛教国家在文化层面的交往交流,加强联系,推动文明对话,通过佛教文化加强中、日、韩及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友谊。而且,五台山在港澳台地区的声望极高,有较强的影响力,可以在五台山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密切港澳同胞与内地的关系,拉近台湾同胞与祖国大陆的距离。

佛教是中国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软实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它具有跨民族、跨地区的影响力。五台山作为中国最神圣的佛教圣地之一,不仅塑造了中国佛教版图,其影响力也辐射到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综合五台山特殊的宗教地位以及历史事实,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在新时代的中国有着更深层次的政治价值,对当下的宗教和民族统战工作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尤其是在涉藏工作中,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结语

20世纪80年代,中国佛教开始进入复兴阶段。在国家的支持和帮助下,佛教得到了极大的恢复和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地区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进入新时代,佛教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代。在发展文化旅游带动经济的同时,要妥善处理旅游业与宗教民族统战工作的关系,形成良性循环。五台山佛教的发展与统战工作有着紧密联系。五台山作为中国佛教圣地的代表之一,宗教地位特殊神圣,在各民族佛教徒心中有着神圣地位,因而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对妥善处理宗教问题有着很深层次的联系。中国的宗教问题往往与民族问题交织在一起,宗教工作与民族工作相互依赖,五台山特殊的宗教地位,在处理两者关系问题上可以发挥积极影响,起到桥梁作用。此外,五台山与藏传佛教有着悠久的和谐发展史,五台山在涉藏工作中可以发挥其历史优势,延续并继承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中心的历史角色,为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国家统一作出应有贡献。宗教交往和宗教问题在当今世界的外交工作中仍是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可以借助五台山在国际社会的声望,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往交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和谐的国际氛围。

猜你喜欢
五台山藏传佛教佛教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五台山
佛教艺术
五台山掠影
往五台山(外一首)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藏传佛教寺庙管理的思考
现代藏传佛教系统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