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成
(福州市长乐区医院消化内科,福建 福州 350200)
在临床中,胃溃疡发病率极高。就目前而言,主要治疗手段为抑酸、抗菌药物应用,并配合相应的胃黏膜保护剂,效果显著。本文选择120例胃溃疡出血伴HP阳性患者,分别予以其兰索拉唑、泮托拉唑以及奥美拉唑治疗,对比治疗效果。
在2019年6月-2020年7月共选取胃溃疡出血伴HP阳性患者120例,对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兰索拉唑组、泮托拉唑组以及奥美拉唑组,各40人。
兰索拉唑组:男/女=24/16人,年龄23~68岁,平均(42.58±6.2)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3.1±0.2)年。
泮托拉唑组:男/女=22/18人,年龄22~68岁,平均(41.92±6.5)岁。病程1.5~5年,平均病程(3.4±0.3)年。
奥美拉唑组:男/女=23/17人,年龄24~67岁,平均(40.26±6.3)岁。病程1.5~6年,平均病程(3.2±0.4)年。
数据对比,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1)经过胃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快速尿素酶实验及组织切片检测幽门螺杆菌阳性、粪OB阳性转正常,确诊为胃溃疡出血伴HP阳性患者。(2)对药物无过敏情况。(3)同意参与治疗,在伦理委员会批准后,签署相关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慢性疾病。(2)不存在胃切除史。(3)认知、精神障碍。(4)中途退出。
兰索拉唑组:兰索拉唑,配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果胶秘。内容:要求患者以口服形式服用兰索拉唑片30mg,每日2次。同时配合果胶秘胶囊200mg,每日2次,饭前半小时口服;阿莫西林胶囊1.0mg,每日2次,配合克拉霉素0.5mg,每日2次,饭后口服。
泮托拉唑组:泮托拉唑,配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果胶秘。内容:要求患者以口服形式服用泮托拉唑肠溶片,40mg,每日2次。配合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胶体果胶秘胶囊,剂量、服用方法与兰索拉唑组相同。
奥美拉唑组:奥美拉唑,配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果胶秘。内容:要求患者以口服形式服用奥美拉唑肠溶片,20mg,每日2次。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胶体果胶秘用法与上两组一致。
对三组患者实际情况予以密切观察,确保其服药按时,避免出现漏药、误服。根据根除HP指南四联的方法,当处于连续两周治疗后,将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果胶秘停用。应用抑酸剂继续治疗4周,基于共6周治疗后停药2周对患者进行胃镜复查,完成尿素酶实验和组织切片检测。对比患者治疗情况、HP清除率以及不良反应。
观察内容:治疗效果、不良反应、HP清除率。
观察指标:(1)临床效果:分为三个等级。痊愈:完成治疗,基于胃镜检查,溃疡病灶愈合完全,临床症状包括腹痛、反酸以及黑便完全消失。显效:完成治疗,基于胃镜检查,溃疡病灶愈合50%以上,临床症状包括腹痛、反酸以及黑便基本消失。无效:完成治疗,基于胃镜检查,溃疡病灶愈合50%以下或者无任何愈合效果,临床症状包括腹痛、反酸以及黑便,无好转。(2)不良反应: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过敏反应、头晕头痛、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四肢麻木、失眠嗜睡、皮疹等。(3)HP清除率:借助尿毒酶实验和组织切片检测完成。
结合表1,完成三组对比,数据差异不明显,χ2为1.024,P>0.05。
表1 临床效果对比[n(%)]
结合表2,数据对比,奥美拉唑不良反应率更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不良反应对比
针对HP清除率,治疗前三组HP均为阳性,P>0.05,治疗后,兰索拉唑组HP清除率为62%,泮托拉唑为83%,奥美拉唑组为92%,奥美拉唑组效果更加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临床中,胃溃疡十分常见。受到自身胃液的影响,胃黏膜出现受损现象,进一步造成黏膜肌层组织损伤,最终出现胃溃疡[1]。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其主要病因,同时胃酸分泌以及非甾体抗炎药物异常等也涵盖其内[2]。就目前而言,临床中多使用药物实现胃溃疡的病情控制与治疗,通过帮助患者进行溃疡面愈合,使其病情不再反复,病因得以消除,最终病症得到有效控制。基于胃溃疡患者,其治疗需要围绕抑制胃酸、抗幽门螺杆菌展开,要求药物应具有保护黏膜、促进胃肠动力的功效。其中,最常用药为质子泵抑制剂。借助H+、K+、-ATP酶抑制剂,能够抑制氢离子、钾离子交换,使胃酸分泌异常的情况得到有效缓解。除此之外,质子泵抑制剂可完成对幽门螺杆菌的清除,因此针对各类胃溃疡,均能起到显著疗效。
综上所述,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对胃溃疡出血伴HP阳性患者治疗具有良好效果。同时,在治疗效果相同的情况下,奥美拉唑应用的安全性及HP清除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