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三位一体”音乐素养的培养探讨

2020-02-21 08:52荀雅丹
大观 2020年12期
关键词:音乐素养三位一体高职院校

荀雅丹

摘 要: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企业对学生专业素养的要求,已经由掌握传统基础理论知识转变为掌握知识应用技能、创新实践技能等的硬性要求。特别在高职院校音乐课程教学中,原有以教师为主的“讲授式”课堂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引入多元化课外教学内容与方式对学生进行基础声乐理论、舞台演唱实践、审美体验等的培养,成为现代化音乐课堂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文章围绕学生“三位一体”音乐素养,提出具有指导性、实践性的教育方案,以提高声乐课程教学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声乐课程;“三位一体”;音乐素养

高职院校音乐专业课程教学作为一门集舞台表演、艺术感受于一体的教育,需要通过基础声乐理论知识、课内外舞台实践等内容的结合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声乐演唱、器乐实践训练,不断提高学生“三位一体”的音乐素养。在这一音乐人才培养要求下,高职院校教师应以《音乐基础理论》《西方音乐史导学》《音乐鉴赏》等教材为基础,对学生展开音乐教学情境、教学内容与方式、课堂互动等的创新设计,为其提供自主探究感受与课外实践的机会,实现对学生声乐理论、歌唱与演奏能力、音乐鉴赏能力等的培养。

一、“三位一体”音乐素养的主要内容概述

高职院校有关学生“三位一体”音乐素养的教育,是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学校基本公共设施建设、加强教学管理的发展策略。特别在高职院校全面素质教育深入推进背景下,面向社会市场环境,迎合企业专业化人才需求,开展学生多元化音乐素养的教育培养,是未来不同音乐课程教学的发展方向。当前高职院校音乐课程“三位一体”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是基础声乐理论知识素养。高职院校音乐课包括一系列音乐发展背景、声乐基础理论等内容,因而对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教学,首要任务是帮助其掌握声乐理论。如在国内外不同音乐作品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介绍不同音乐类型的发展历史、代表人物,使学生了解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等音乐唱法类别。之后围绕某一乐段的音程、音高、旋律、节奏等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音色、音准、音域、音高的理论教育,深化其对基本乐理、乐曲整体结构的认知和理解。

二是器乐演奏、音乐演唱技巧素养。高职院校音乐专业课程的教学,不仅涵盖一系列音乐曲目、声乐演唱等的教育内容,还存在多种器乐演奏的人才培养方向。如以钢琴、吉他等器乐为主的演奏教育,通过向学生讲解音乐常用语汇、读谱方式,引导学生参与不同乐器的演奏实践,培养学生经典音乐作品弹奏、演唱练习的素养,使其对歌曲整体结构、旋律走向等进行深入分析,增强学生在课内外表演实践中的演唱技巧。

三是不同音乐的审美感知素养。高职院校学生音乐审美感知、鉴赏感知等素养的培养,是音乐课程教学需要重点关注的另一方向。在音乐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的发展战略指导下,教师可以引入国内外经典的音乐作品,从每一首作品思想内涵、艺术风格、演唱表演的鉴赏分析角度,培养学生发现美、理解美、演绎美的能力,构建起学生独特的音乐审美观念,这样才能保证其在音乐作品演唱表达过程中,对音乐思想内涵、艺术情感的准确呈现。

二、高职院校学生音乐素养培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明确的音乐人才培养教育目标

高职院校相比于国内一流音乐学院而言,其在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往往缺少明确的课程教学规划和教育培养目标,这是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职院校音乐专业课程教学并不是培养拥有顶尖音乐素养的演奏家、歌唱家或音乐鉴赏家,而是要迎合社会对音乐艺术人才的实际需求,培养更多具有专业音乐理论储备、纯熟演唱及表演实践的技能人才。但从当下高职院校音乐课程教学情况来看,以音乐教材内容为主的“讲授式”教育,仍旧在整个教学流程中占有较大比例,教师将音乐教学任务完成作为主要教育目标,学生则按部就班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这严重制约着学生音乐表达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的养成与发展。

(二)音乐课程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式陈旧落后

多数高职院校音乐专业课程教学的开展,更加注重对音乐教材理论、作品案例等的讲解,而忽视学生主观需要与社会人才需求等,所以部分院校音乐课程出现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式陈旧落后的问题。虽然高职院校教师开始利用多媒体软件、PPT课件等网络设备对学生进行课堂知识的现场演示与讲解,但缺乏课外教育资源引入,以及缺少微课、慕课在线教育和多样化教学情境创设,使得基础声乐理论教育、音乐表演实践教育过于形式化,不能引起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师生之间缺少有效的互动交流,得到的音乐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效果较差。

(三)音乐表演实践、审美课程内容涉及较少

一方面,在高职院校音乐课堂中,缺乏有关学生音乐表演实践的实训室,也没有为学生提供吉他、钢琴、小提琴等实践乐器,学生很难开展乐器实践训练、音乐作品演唱等学习活动;另一方面,对于高职院校音乐专业课程的审美教学,很多教师往往围绕不同国家的音乐文化泛泛而谈,缺少对学生专业音乐素养、音乐创新意识的引导,也没有在课堂中对学生音乐鉴赏、音乐艺术创作等的学习进行跟进。

三、高职院校学生“三位一体”音乐素养培养的创新实施策略

(一)构建以学生为主的“三位一体”教育体系

首先,要摒弃传统“讲授式”基础知识内容传达方案,根据课内外现有音乐教学资源,进行重难点音乐知识的模块化设置。对于不同音乐作品的课程教学,可以将其分为音高、音阶、音程、旋律、节奏等教学模块,向学生展开基础乐理、乐曲和声、乐段曲式的层次化教育。其次,高职院校音樂素养教育的课程教学,需建立专业实践应用人才培养的发展目标,加强学生音乐语汇、读谱技能的指导教育,帮助其形成对音乐编排方式、演唱或弹奏技巧的清楚认知,构建起学生音乐课程学习完善的知识体系,以便于后续音乐作品演唱、器乐演奏教学的开展。

(二)创新音乐课程教育内容和教学互动方式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三位一体”音乐素养的培养而言,教师要引入课外多元化音乐教育资源、教学实施方式,对原有课程中基础理论知识、教育实践内容的比例进行调整,不断创新音乐课程、表演实践方案,只有尽可能地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积极性,才能得到良好的学生音乐素质培养效果。在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增加更多音乐作品案例、歌唱表演技巧等内容,对学生展开课内外不同风格音乐的启发、引导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音乐课程学习的基础知识并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而高职院校音乐课程的实践教学方面,可以引入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网络在线教育,利用多媒体软件,检验学生音乐理论与表演实践的学习状况,与其一道进行线上交流、问题解答,并为学生提供课外演唱或表演机会,提高学生音乐表演舞台表现力、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三)注重学生音乐实践表达和审美素养教育

在“三位一体”音乐素养培养教学的开展过程中,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知识学习、音乐实践内容学习的指导,还需设置经典乐段赏析环节,进行不同音乐作品旋律走向、声乐演唱、情感表达的全面分析,深化学生音乐知识学习的鉴赏力、审美能力。之后创设诸如音乐晚会、音乐节等多元化实践环境,邀请专业指导教师、著名音乐人等对学生音乐演唱、文艺展演进行客观评价,从多个维度对其学习结果做出考评,使学生在音乐课程学习中加强反思,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音乐学习的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传统高职院校音乐专业课程内容的教学,通常以基础理论知识的传达为主,对普通学生音乐表演实踐、审美素养提升起到的作用较小,学生不能在某一音乐作品表达中展现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难以完成对学生综合音乐素养培养的目标。因此,围绕“三位一体”音乐素养培养的战略理念,结合课内外多种教学资源、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基础乐理理论、音乐演唱及表演实践等的教育,将进一步深化学生音乐专业技能掌握,增强其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感知能力、舞台表演能力,保证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昱.依托音乐素质教育的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中国民族博览,2017(12):30-33.

[2]纪开存.高校音乐素质教育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6(4):116-118.

[3]杨琳.浅谈改进高职院校音乐素质教育管理的对策与措施[J].艺术科技,2016(5):412.

[4]侯捷.高校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大众文艺,2013(8):234.

作者单位: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音乐素养三位一体高职院校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多元融合打造音乐戏曲教学崭新课型探究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