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雯
摘 要:在很多艺术创作过程中,留白都是一种重要的创作手法。留白这一概念最初起源于绘画,是指为了生成某种意境或者体现某种意象,在作品中相应的位置留下空白。而对于舞蹈创作来说,适当留白可以营造一种虚实结合、相衬相生的独特意境。基于此,文章就舞蹈创作中的留白进行简要研究。
关键词:舞蹈创作;留白;创作手法
在舞蹈艺术创作中,留白作为一种影响创作质量的特殊手法,对于舞蹈艺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留白通过对舞蹈动作的编排、舞台空间的布置、背景音乐的剪辑等方面进行设计,不仅可以塑造更加丰满的人物形象,还可以营造更加唯美的舞蹈意境,为舞蹈艺术创作的意境营造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基于此,本文将简要分析留白在舞蹈艺术创作中的意义,并对留白手法在舞蹈艺术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一、留白及其在舞蹈艺术创作中的意义
留白最初来源于中国水墨画、书法的创作理念,在艺术创作中可以发挥出产生意象、营造氛围、引发思考和想象的作用。留白在舞蹈艺术创作中的运用慢慢变得越来越广泛,在舞蹈创作中有意识地运用留白手法,可以有效地构建出虚实结合的特殊意境。留白具体可以表现在编排舞蹈动作、剪辑背景音乐、表演者在舞台的走位、舞台空间横向纵向布置等多个方面。在创作中刻意地留下空白打破了传统固定的创作模式,可以营造舞蹈创作虚实相生、似有似无的意境,使舞蹈创作更加具有意蕴,令人回味无穷,为观众带来充分的想象空间,使其产生无限联想,从而体现舞蹈艺术作品的意蕴美。
二、留白及其在舞蹈艺术创作中的发展趋势
不同艺术方向的积极拓展使得留白已经成为一种更加成熟的艺术表现手法,而当前的艺术形式中舞蹈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将留白的艺术形式与舞蹈进行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对舞蹈的意境进行提升。当前很多舞蹈的创作者对新型舞蹈进行创作时已经可以很好地对留白的方式进行有效的利用,从而对舞蹈整体的美进行更加深刻的表现。但是,从具体的应用方法上进行分析则可以发现一些实际性的问题,对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来说,留白的方式并不能广泛地进行应用,只可以针对于较为固定的场景应用,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对于留白创作手法的实际应用性进行提升将是较为重要的工作。
三、舞蹈艺术创作中的留白手法
(一)人物形象塑造的留白手法
舞蹈艺术创作的核心就是塑造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在舞蹈创作中,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进行一点留白可以给观众留下想象的空间,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凸显人物性格,使其生动有趣,从而借助人物形象把作品的中心思想和内涵传达给观众,传递情感信息,与观众产生共鸣。而若想要将人物形象进行进一步的塑造,那么就需要对舞蹈进行意境的营造。对于舞蹈中的人物来说,只有通过意境的有效衬托才可以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饱满,人物更加鲜活。
比如《中国妈妈》的创作,需要将母爱作为主题,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可以将憎恨时的家恨悲痛、接纳时的拒绝挣扎、养育时的母爱真情、送行时的依依不舍进行突出表现。分析妈妈这一人物形象,舞者在进行人物塑造时,一次次回头、一次次伸手来表达人物心情,从而表达出孩子对母亲的身影拼命追寻,之后通过孩子与母亲拥抱在一起的一系列动作表现母爱。在这一情节的创作中,舞者主要在人物的腿部动作和手部动作进行了设计,对于身体和面部表情的设计进行了留白处理。适当的留白可以迅速让观众感受到人物的性格,并且表达出母爱可以战胜仇恨,同时激发了观众的观看兴趣:母亲与孩子接下来会怎样发展?母爱有国界和地域限制吗?同时对于人物形象本身的构建来说,可以采取意境与人物形象相结合的方法。意境是虚与实的结合,通过实际的行为与虚拟的动作感受可以使整个创作得到升华,更好地对母亲的形象进行歌颂。虚与实的结合与留白的具体作用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既可以让观众的感受更加深刻,也可使观众对于创作者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惊叹于创作者的伟大,这些积极的作用都是利用留白所产生的效果。作品的创作者以及舞台的表演者和观众之间就通过意境的展开进行了有效的连接,让不同的感情得到融会贯通,从而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就是剧中母亲的形象,这才是达到艺术创作最高水平的集中体现。如果可以在整个剧中获得一定程度的教育或是对于人物的想象有着更加深刻的了解,那么就达到了艺术创作的要求。
(二)动作语汇设计的留白手法
对于舞者来说,动作是语言表达的载体,在舞蹈艺术创作中,舞者通过特定的肢体语言与动作语汇设计向观众传递情感、表达作品的内在思想。在舞蹈动作设计方面,通过适当的停顿或者有节奏的间断可以形成一种特殊的信息传达信号,把舞蹈的“动”与“静”结合起来,形成视觉上的刺激,让舞蹈表演更加富有层次感,可以更好地加深观众对作品的理解。
比如在古典舞剧《孔子》舞蹈动作语汇的设计上,为了遵循历史,使人物形象具有“诗意化”的美感,舞者在设计上采用了“采薇”“玉人”“执羽”“熏香”四种动作语汇表现手法,每个动作都有一定的节奏,在各个表现方法之间进行了短暂的留白处理,通过典雅、轻巧的动作与端庄肃穆的语汇的对比,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使舞蹈艺术创作的意境更加凸显。具体来说就是对舞蹈中的动作进行分解,可以从舞蹈的整体出发对不同的动作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舞蹈的动作变化方面以及不同动作所要传达出的特征方面来对动作进行呈现,同时可以让不同的动作进行一定程度的停顿,这就是留白手法的精髓所在。在应用留白手法的过程中,创作者需要很好地拿捏停顿的时刻,而在进行停顿之后创作者一定要明确适宜停顿的时间以及恢复动作的方法。这样留白的创作手法提升舞蹈意境的同时,还可以使得舞蹈的整体性不遭到破坏。在停顿的程序结束以后,还需要通过合理的变化来使舞蹈本身的层次感进行提升,这不仅是艺术表现手法的重大突破,还是创造出更好意境的根本方法,对于整个舞蹈的情绪表达以及人物构建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三)舞蹈音乐作品的留白手法
背景音乐可以为舞蹈艺术创作提供一个更加有感染力的艺术表现氛围,是舞蹈艺术的重要支持部分,有声与无声的穿插交替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加舞蹈表现力与作品的情感色彩。
比如,《中国妈妈》开头采用无声音乐进行听觉留白,首先在舞蹈开场以后并没有进行相应背景音乐的放映,而是在这一时间用无背景音乐的形式为观众进行呈现。然后舞台之上只有妈妈、女儿、姥姥三个主要人物,刚开始的时候三个主要人物坐在椅子上,舞台呈现出一种祥和的画面。但是在看似平静的背景之下其实隐藏着巨大的危机,舞蹈形式的冲突也随之进行展开,通过妈妈与女儿之间的动作,表演者运用更加激烈的舞蹈形式来对具体的争吵细节进行演示。听觉上的空白以及视觉上的巨大冲击带给了观众更好的心理感受,让观众能够更加顺畅地融入舞台背景的构成中,视觉和听觉之间的强烈对比也使得观众能够关注舞台形象之间的落差美。而在激烈的争吵动作完成后,需要姥姥这一形象通过具体的动作来显示整个过程的结束。这时背景音乐适宜地响起,让全场的观众再次感受到由于强烈的对比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可以使得观众的感官体验变得更加具体。总体来说,背景音乐与搓手、哈气保暖、劳作时不断回头、拥抱孩子、背起孩子的舞蹈动作带来的视觉冲击互相衬托,更好地表现出人物的情感,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也给观众带来了更好的感官体验。
四、结语
舞蹈艺术作为一种具有艺术表现力的抒情表达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艺术价值。在舞蹈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好地扩大作品的表现力,促进情感的良好表达,应加强留白手法的应用,更好地营造舞蹈意境。留白作为一种重要的创作手法,为舞蹈艺术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在舞蹈艺术创作中合理运用留白手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武梦琪.舞蹈艺术创作中的未知结构:以舞剧《孔子》為例[J].戏剧之家,2020(1):84-85,87.
[2]陈思源.试析传媒发展现状下舞蹈艺术创作的创新途径[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9(12):103.
[3]郭兆军.新时期舞蹈艺术创作的创新方向探索[J].黄河之声,2020(7):148.
作者单位:
浙江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