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地区乡村环境治理的马克思生态正义观审视

2020-02-21 15:39张映芹李晓路
社科纵横 2020年8期
关键词:荒漠化西北地区马克思

张映芹 李晓路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陕西 西安710119)

一、中国西北地区乡村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

(一)自然资源过度开发

我国地大物博,西北地区更是幅员辽阔,资源丰富,自然资源中有很多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比如天然气、煤炭、石油、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等,这些资源形成缓慢,几乎不可再生。自然资源中还有很多是很稀缺的资源,比如耕地资源、淡水资源、森林资源、玉石矿产资源等,都在不同程度上遭受到过度的开采和使用。例如,2017年前后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开发矿产资源、运行水电设施、偷排污染物,严重破坏了祁连山生态环境,加剧了水源地东西两大河上游雪线上移、冰川退缩、草原退化、林木减少和径流量锐减等问题,为西北地区各省区生态建设敲响了警钟。

(二)贫困地区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西北地区深处内陆,降水较少,气候本就干旱,再加上人口加速增长对土地的压力,直接导致了土地荒漠化。另外,人类不合理的开垦方式、粗放经营、过度砍伐森林等都加剧了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近些年来,甘肃省、青海省等地被发掘了很多名贵的中草药材,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人们乱挖中药材、毁坏林地,森林覆盖率直线降低,使得原本就脆弱的生态系统更加不堪一击。

西北地区黄土高原土壤抗蚀力差,极易流失,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均为贫困山区。这些地区降水量少,植物生长困难,农作物种植在山地斜坡上,产量很低。贫困地区农民广种薄收,越穷越垦,越垦越穷。山坡地自然植被毁坏,土壤中养分流失,土地产出下降,贫困状况加重。青海省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2100平方公里,因水蚀、风蚀、冻融造成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3.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6%,每年流入黄河泥沙8814万吨,输入长江泥沙1303万吨。宁夏水土流失面积3.5万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71%,每年流入黄河泥沙1亿吨。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总面积7.98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达6万平方公里,约占该地区总面积的75%,陕北每年输入黄河三门峡以上河段泥沙量8亿吨左右,占该段黄河泥沙总量的50%。

(三)雾霾天气成为最大的气候污染问题

近年来,雾霾天气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气候污染问题,尤其是在工业生产方式和清洁能力落后的西北地区乡村,雾霾对人们的危害就显得更突出了。雾霾天气很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和肺病,并使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和肺病的发病率短期内迅速剧增,“人民群众的安全无小事”,在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道路上,民众的安全是我们的首要关注点,因此雾霾问题如何治理是我们务必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问题。

(四)水资源污染严重

西北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缓慢,而西北地区水污染的负荷量又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例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均没有较好的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系统。农业作为西北地区的主要产业,灌溉方式不合理、土壤肥力低,产生的农业废水也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因水资源污染,生活受到影响的人数占西北地区总人口数的55%以上,水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二、西北地区乡村生态环境恶化的危害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在经济发展落后状态下加速恶化,不仅使西北广大地区更深地陷入生态恶化与贫困加重的恶性循环中,也使中部和东部更广大地区生态环境及经济发展受到危害。如果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得不到改善,继续恶化下去,将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威胁。

(一)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使本地区经济发展困难加重

农牧业受灾损失增大产出效率下降。近年来,西北各地旱灾、风沙及沙尘暴发生频率明显増高,大面积地区出现连年干早,农作物严重减产。干旱风蚀造成土地沙化,土壤更加瘠薄,水资源更加短缺。农田基本建设及水利设施的必要投入压力及投入成本上升。农牧业投入产出效率下降,经济发展困难压力增大。

贫困地区脱贫难度加大。西北地区贫困人口90%以上生活在生态环境恶劣的高原、山区、沙漠等地带。生态环境恶化使贫困地区农牧业生产雪上加霜,农田单位面积产量和草原载畜能力下降,农牧民收入増长缓慢甚至下降。贫困农牧民温饱不稳,一遇灾害就容易返贫或加剧贫困。

(二)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对全国其他地区造成危害

西北地区水源减少、沙化东扩、沙尘暴肆虐对东部地区造成的严重后果表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更大危害在于其损害的向外扩延。西北地区处在全国水源、上风的位置,其生态环境恶化对处于下游、下风的全国广大地区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不利影响很强。

西北地区江河源头水量减少,造成下游广大区域断流缺水。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发源自青海的水量分别占这三大河流水量的49.2%、25%和15%。近二十年来流出青海境内的黄河水量减少了23.2%。上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断流21次,主要是黄河源头水量减少所致。黄河断流,造成黄淮海河流域严重缺水,电站、油田、厂矿遭受很大的经济损失。长江洪水泛滥,也与长江源头地区生态恶化有关。

江河源头和上游地区水土流失,给下游及全流域地区造成损失和威胁。青海省流入黄河、长江的泥沙越来越多,造成两大河流泥沙量增大。黄河上中游地区的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等省区水土流失面积和数量很大,陕北黄土沟壑地区水土流失尤为严重。水土流失对黄河、长江全流域河道、电站、水库、各种水利设施、农田、城镇造成全面损害和威胁。

土地沙化和沙尘暴对全国广大地区环境造成沙尘污染。西北地区沙化面积不断扩大,侵及东部地区,沙尘暴刮进北京,吹至沿海,对广大城镇多村经济社会及自然环境造成重大不良影响。

三、马克思生态正义观对西北地区乡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解读

(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态正义观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论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不能凌驾于自然界之上的生态正义观点。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应当是和谐统一的关系。对于自然,人类要有敬畏认识。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非常渺小的,万不可随意夸大人类的作用。对待大自然,人类既要合理地开发、合理地为人类所用,同时更要注重对大自然的维护和保护。对于不可再生资源、对于珍贵稀缺资源,人类要注意保护切不可过度开发。

例如大量农耕土地的过度商业性开发,必然会使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失地农民的养老、医疗、就业、子女教育、子女就业等相关问题就越来越显得重要和迫切,这不仅使土地的可持续问题遇到了挑战,也使失地农民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问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自然危机的根源是社会问题,生态危机不是人对自然的一般性支配所引发,而是人对自然的特殊对待所引发,社会发展必须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可持续的发展。

(二)人与自然相异化的生态正义观

马克思认为,人对自然的活动是通过工业活动来展现的,人的工业活动是一把双刃剑,工业活动会带来物质的富裕,也会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即自然的异化。关于工业活动所带来的异化现象,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是用“非人化的充分发展”来描述的。人对自然的活动有时是理性的,有时是非理性的,非理性的人对自然的活动必然会带来人的异化,也必然会带来人与自然的对抗,比如掠夺式的资源开发、资源破坏和资源浪费。过度的工业开采带来的是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生态失衡、河流干枯、泥石流频发、绿色植被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等。

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虽分类为自然灾害,但也并不完全是由自然变化而引起的,人为因素也是原因之一。人类对于草场多度放牧、森林资源的大量砍伐、耕地的破坏、煤炭资源的开发,必然带来更多土地的荒漠化和沙漠化。人类为了获得珍贵虫草而对青藏高原上的绿色植被乱开挖,必然带来的是更多优质草原的荒漠化和沙漠化。耕地荒漠化、草原荒漠化、绿色植被的人为破坏,这些都是人类行为理性的缺失所导致的。要想加强西北地区乡村环境治理,最为关键的是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要从制度改革上和社会变革上下功夫,正如生态学家福斯特所言“只有我们愿意进行根本性的社会变革,才有可能与环境保持着一种更持续性的关系”,要有社会变革的决心,才能彻底治理环境问题和解决环境问题。

(三)人与自然矛盾解决的生态正义观

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不是单纯矛盾的关系,而是统一的关系。即使二者有矛盾,二者的矛盾也仅仅是暂时的,人与自然的统一才是二者的理想状态,人与自然具有不可分割性、统一性、和谐性。马克思认为,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就必然存在生态危机的可能,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才能消除生态危机。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提到,生态危机和生态恶化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私有制度。马克思明确指出,要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危机和生态矛盾,必须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才能使人的本质得以最终实现。马克思是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出发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马克思也是从社会制度与生态危机的关系出发来思考生态危机的解决途径,马克思的生态学理论为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提供了一套全新的分析方法———制度整体主义分析方法,这正是马克思生态学思想体系所特有的一种制度分析方法。在处理我国西北地区乡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时候,同样可以从制度入手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四)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正义观

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必须是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的可持续的发展,社会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和开发一定要遵循适度的、可持续的开发原理。早在19世纪中期,马克思就高度肯定了人类的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性和依存性,这也正是马克思的伟大绝妙之处。从生态学意义上讲,马克思所言指的人的自身扬弃必然就包含着对于人类剥夺大自然、破坏大自然等非正义行为的扬弃,这正是马克思从生态学意义上为世人、为后人所昭示的深刻哲理。马克思认为,对自然界的开发应当是可持续的,而不应该是断裂式的一味掠夺。

例如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一定是保护意义大于开发的意义。土地开发不能过度,必须是可持续的开发和利用,切不可透支性地开发。如果透支性开发,土地肥力下降,不仅影响当代土地种植者的经济利益,而且还会影响下一代土地种植者的经济利益。土地开发对于农业发展意义重大,农业开发主要用于生态农业的开发,有利于土地的增值和保值。因此土地开发中不能只要经济利益,还要兼顾社会责任,失地农民利益保护与生态利益保护问题都很重要。土地开发如果过度,必然会引发很多可持续问题。

四、马克思生态正义观对中国西北地区乡村环境治理的启示

(一)对于资源过度开发的治理措施

生态系统的保护力量有三种:生态自身、人类与国家。防止自然资源过度开发,最为有效的力量无疑是国家力量、政府组织。

首先,西北地区各省、自治区应该以当地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为依据,出台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以构建科学合理的工业化格局、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明确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划定重要生态环境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等生态红线,科学有序开发各类资源,严格控制资源开发强度。

其次,还要健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符合各省区跨越式发展要求的环境准入政策,制定实施生态文明目标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完善环保收费制度,提高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收费标准。要通过政策创新、探索建立自治区生态补偿、污染责任保险、绿色信贷、排污权交易和排污费改革等新机制。

最后,政府应该鼓励和号召群众遇到破坏环境的行为,都要挺身而出,勇于劝阻并积极举报,以遏制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形成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合力。

(二)对于土地荒漠化问题的治理措施

马克思的人不能违背破坏自然规律的生态观点对解决环境破坏问题有借鉴价值。例如青海冬虫夏草的挖掘,使得青海的美丽草原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虽然政府一再下令,严禁采挖虫草,但是在巨大利益诱惑下,每年秋冬季都有大量牧民违禁采挖虫草,结果令青海大面积的草原植被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荒漠化防治的核心在于人与自然的协调。

治理土地荒漠化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二是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三是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我国西北地区各省、自治区在具体的治理过程中,第一,要有明确的整治目标,即贯彻国家环境和资源法规,建立既防治荒漠化,又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防治体系,求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第二,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第三,要有健全而完善的治理实施系统,这是因地制宜实施治理措施、完成荒漠化防治目标的基本保证。第四,建立早期预警系统,是预防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治理荒漠化的同时,必须首先意识到任何有效的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三)对于雾霾等气候问题的治理措施

雾霾等恶劣天气对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重要的影响,关乎人民群众健康的问题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治理雾霾必须要做到全社会共同努力,协同治理。

第一,要转变政府经济建设和结构调整的思路,加快发展方式转型,要把追求GDP指标与追求环境治理指标对接起来,全面推行和鼓励企业清洁生产。第二,要推进环保管理体制改革,强化企业环境保护意识,完善空气污染治理相关法规体系,坚持污染排放控制与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城市规划和重大项目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改善气候质量。第三,要加大政府在废水治理、废气治理、雾霾治理、土地沙漠化治理、土地盐碱化治理、森林乱砍伐治理、水土流失治理、草原牧区乱开发治理等方面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从政府层面重视和落实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和治理措施,同时,发挥好法律的重大作用,依法严格治理和打击各种环境污染问题。第四,要学习发达国家治理空气污染、废水污染、废气污染的先进技术与先进管理经验,学习发达国家在城市交通污染问题方面的治理经验,积极推行减排政策,大力向民众宣传环境保护、能源节约、资源节约等环境保护知识。第五,要发挥好新闻媒体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作用,依靠新闻媒体,积极宣传国家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环境保护措施以及环境保护工作所取得的已有成效,对不合理的行为运用舆论的力量,进行舆论监督与约束。

(四)对于水资源及其污染问题的治理措施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社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配置水资源,制定相关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法律和政策。第二,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利用水资源,在农业产业结构方面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提高经济效益,工业产业结构上要尽量避免高耗水、高污染的企业模式。第三,在西北地区乡村农业发展过程中,要逐渐建立节水农业体系,地表水、地下水联合利用;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方式,进行平原水库改造,保持或增加有效库容;进行渠系改造整理、渠道衬砌防渗及低压管道输水,尽量减少输水损失,实现农业的稳产高产。

根据马克思生态正义观的内容,要正确把握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处理好整体与局部、近期与长远利益关系,合理规划水资源。只有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对于跨区域协同治理措施的思考

对于环境污染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是生态补偿,解决的原则是谁使用谁补偿。例如我国用水矛盾日益突出,流域上下游间用水关系和用水利益的平衡成为稳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流域上下游保护与补偿的博弈中,地方政府生态补偿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对流域上游水环境保护处于失效状态,必须通过地方政府间有约束力的协议及与中央纵向财政转移支付相结合的模式,实现生态补偿的最大效用。所以,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应从流域整体利益出发,视情形将国家和地方政府作为共同的生态补偿主体,并通过流域地方政府间有约束力的生态补偿协议规范政府保护与补偿行为,以上游政府保护成本和下游政府收益为参照确定生态补偿标准和国家与地方政府生态补偿分担比例,完善生态补偿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推进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顺利实施。

治理水污染还应当完善污染补偿制度,即谁受益、谁污染,谁补偿。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许多城市将生活垃圾转移到乡村换取的是城市环境的美化,然而一些处于城市边缘的、要处理城市垃圾的农村地区的居民,却要饮用不干净的水,呼吸着垃圾填埋后的臭气。另外,西部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源头,西部在保护大江大河方面付出了许多人力资源、资金资源与物力资源,但西部保护江河环境的成果主要被东部发达地区无偿使用。西部贫困地区的生态足迹为生态赤字,而东部地区的生态足迹为生态盈余,因此,东部应当反哺西部,用资金、资本支持西部的发展和追赶。

猜你喜欢
荒漠化西北地区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荒漠化地区复合生态系统管理——以阿拉善盟荒漠化治理为例
防治土地荒漠化 推动绿色发展——写在第二十五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我国召开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
近60年西北地区森林资源变化分析与思考
三集一体机在西北地区适用性分析
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续10年实现“双缩减”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