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健
摘 要:通过对农村中职生命教育发展的现状及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农村中职特定群体学生实施生命教育实践路径的几点思考,为农村中职生命教育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新时代; 农村中职; 生命教育; 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1-115-001
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帮助学生成就生命的美好,并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强农村中职学生对于美好生活目标的引领,凸显生命价值尤为重要。
一、新时代农村中职学生生命教育现状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社会的变化,网络的普及,特别是即将进入5G时代,农村的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中职学校的教学对象也从90后,转向了00后,这些学生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而成长,他们的视界角度、思维方式、行为模式有了很大的改变。而社会的快速变化发展,产业的升级调整、人才结构模式的改变,使本身经历过中考失利的学生而言,其自信心更加不足,面对未来工作竞争压力、技术科技洪流等影响,无形中增加了中职学生的焦虑、悲观的情绪,从而出现自杀、伤人、杀人等漠视生命的违法行为。
在此,每一个中职学生都要思考:在一场无法预测的人生旅途中,怎么使自己过得有意义;面对多元化的社会,怎么保持自己的价值理想;面对网络世界的链接,怎么厘清虚拟与现实的边界;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怎么保持自己的理想追求等等。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教育使基于生命、通过生命、为了生命的事业。因此,生命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保护生命安全、矫正生命的初级层面,更要基于学生生命的内在诉求,充分挖掘生命潜能,培养生命积极力量,使生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二、农村中职学校学生生命教育面临的问题
1.存在生命教育认知的偏差和教育环境的缺失。作为教育对象的农村中职学校00后学生,其价值观和兴趣爱好都是非常多元、对事物的包容度更高、对自我认知和他人认知都更早熟与理性。但对于遇到困难时的耐挫能力等不强,可能会以偏激的手段展现出来。而农村中职教育仅关注学生的技能的提升,或仅停留在对于学生安全的考量,忽视对于生命内在的提升,缺乏主动地加强干预和重视,缺少必要的容错空间和生长平台。
2.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师资队伍专业性不强。农村中职学校课程建设中,缺乏专门的生命教育的课程体系,只在中职德育中、班会课中体出现生命教育的影子,抑或在其他课程中穿插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内容分散、割裂,没有形成体系。同时教师对于生命教育内容的把控、理解与解读,存在着不同的差别,缺少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针对性帮助。
3.生命教育活动内容的单一和评价机制的缺乏。在农村中职学校,更偏重与学生技能的培养,忽视了软实力(包括心育、道德、人文等)的培育,注重成績和就业,忽视了学生内在的生长。这种功利性的教育培养出的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学校的社团、主题活动等在形式、内容上又过于偏重活动的本身,没有外延的拓展,缺乏有效的评价方式。
4.缺少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效沟通和联结。学校在应试环境下,生命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容易被边缘化,生命教育全面化和专业化普及不高;家长更多地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以及考试分数的高低,很少能够在家庭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理念,导致孩子在早期呈现的漠视生命、言语行为暴力等信号没有得到及时的干预和重视。社会对于生命教育没有主动的介入和提供必要的平台。三者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合力。
三、探析新时代农村中职生命教育的路径
1.改善家庭的环境,家长要注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交流,注重挫折教育,加强家校、社会的联结
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在言语教导孩子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同时,身体力行的陪伴孩子一起参加活动。在活动中,提升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学会感恩、敬畏生命等,共同体悟生命,进而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同时要加强专题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多种方法和途径,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结,拓展生命教育的宽度和深度,形成符合农村中职学生生命教育的评价机制,使学生的成长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2.学校要从多方面加强对中职学生的生命态度教育
受课程的限制,独立开设生命教育课程比较困难,可以按照条件整合现有资源,把生命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把生命教育融于学生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课程中加大生命教育的渗透,以达到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教育效果。对于承担课程的教师队伍,要制定培训计划,提升教师生命教育理念和专业素养。同时可以探索“互联网+”教育的优势,依托社团活动平台,拓展网络互助等生命教育方式,丰富生命教育活动,加强线上和线下资源整合,协同互助提高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广泛性。
3.社会要营造良好的生命教育环境
生命教育是全方位的体系,学校的生命教育实践是在社会中进行的,健康的社会环境对于学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随着信息化、网络时代,5G的高速发展,特别是自媒体的出现,使很多资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学生仅凭热情追踪所谓的时尚,物理的围墙业已失效,学校的生命教育会在“时尚”面前垮塌。因此政府部门需要加强信息的监管,在社会营造一种健康有序的生命教育大环境。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中职学校生命教育开展有起步,但仍不甚理想,有实践但仍有缺失,面对教育对象和社会环境的主客观因素变化,农村中职学校生命教育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相信在倡导美好生活向往的过程中,中职学校学生生命教育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关注,会有更多的力量加入生命教育实践探索之中。
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9—2020年度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中职班主任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XHYBLX2019046)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十八大以来主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70
[2]张慧.新时代背景下生命教育实践路径的几点思考,现代职业教育,2018(22)
[3]叔本华,韦启昌译.人生的智慧,2017年3月第5版
[4]李瑞盟.中职班主任如何开展生命教育,教育现代化,2017-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