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文权
长期关注旧改工作的我,平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和关心居民的获得感。2019年初,我收到一封八十多岁的高龄老人来信,反应老旧小区改造后,老人的卧室和厨房分到了一起,但卫生间却分到了三楼,起夜极为不便,还曾摔倒,希望能调整。我立即到老人家了解情况,发现情况属实,即向居委会和房管局反馈并与之沟通,经大家共同努力,老人的房子得到了合理调整。
又如2019年6月,一小区的供水水泵重新换装后,工人将架子固定在梁和柱子上,一供水就引起房屋共振,小区居民每天24小时处于低频噪音中,严重影响休息。我察看后,立即联系有关部门整改,房管部门迅速着手进行重装,一件扰民的事情得以圆满解决。
2019年5月,在市检察院关于公益诉讼執法检查调研中,我参加了四川北路德邻公寓旧址调研的现场会,针对公寓内部原结构、老设施的破坏重新修复提出建议。到工地后,我将有近百年的老地砖、破损砖用手拾起归集,这一举动感染了建筑工人,大家纷纷一起清检。作为代表,我率先做力所能及之事,把爱惜文物之心通过小行动传递出去,得到了极好的效果。
我进社区参加《上海市居民委员会工作条例》的执法检查调研时,居委会只讲党建引领作用发挥得好,基本不提条例中居民自治制度的不足处。我立即引导他们:此次到社区是调研条例在实践中如何完善,请大家多谈问题。随即“小巷总理”们纷纷开始反映问题:“小巷总理”工作任务太重太杂等。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后,我多次到自己居住的小区和其他社区听反响、观实效、查薄弱环节,发现湿垃圾破袋难是一个难点。我综合居民、物业、有关部门的建议,提出了增设湿垃圾桶,鼓励使用可降解垃圾袋,有条件的社区可请保洁员统一破袋等建议。
(作者系市人大代表,上海而今迈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