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黄宏艳,金婷
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 深圳 518081
自然分娩作为最理想、对母婴最安全的分娩方式,与剖宫产相比,更为快捷、简单,产妇在生产后并发症较少且恢复较快。近年来自然分娩孕产妇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初产妇存在对生产的恐惧,生产过程中存在紧张、焦虑的负面情绪,导致产后疼痛加剧,因此术中选择合适的镇痛方式有助于减轻产妇疼痛,缓解产妇焦虑情绪。硬膜外分娩镇痛因其起效快、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因此成为目前临床上主要镇痛方式之一[1-2]。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与局麻药联用能够有效延长镇痛时间,并且具有清醒镇静、抑制肌颤的作用[3-4]。本研究旨在探究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镇痛镇静及氧化应激状况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间收治的102例足月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产妇分娩过程中镇痛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2例。纳入标准:①均为足月初产妇;②无相关麻醉禁忌证以及血流动力学紊乱;③病历资料完整且能够随访调查。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②疼痛敏感者;③治疗依从性较差者。观察组产妇年龄22~36岁,平均(26.1±2.5)岁;体质量61~83 kg,平均(75.3±8.1)kg。对照组产妇年龄22~35岁,平均(26.3±2.6)岁;体质量63~81 kg,平均(75.1±8.5)kg。两组产妇的年龄、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产妇均接受血压、心电图的连续监测,并给予胎心率持续监护。均取其右侧卧位,于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将硬膜外导管置入,并留置4 cm。对照组:给予产妇罗哌卡因实施硬膜外镇痛。当产妇宫口开至2~3 cm后,选取罗哌卡因10 mL(生产厂家:河北一品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0 mL:75 mg;批号:国药准字H20113463)联合生理盐水5mL注入。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复合右美托咪定实施硬膜外镇痛。选取罗哌卡因10 mL及生理盐水5 mL,同时复合5 mL右美托咪定(生产厂家: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 mL:200μg;批号:国药准字H20090248)注入。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记录产妇实施镇痛前(T1)、实施镇痛后10 min(T2)以及实施镇痛后30 min(T3)三个时间点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以及胎心情况,分析产妇分娩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以及谷胱甘肽(GSH)水平,同时记录产妇实施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产妇的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胎心比较 观察组产妇实施镇痛前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镇痛后10 min及30 min,观察组产妇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施镇痛前后,观察组产妇的胎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胎心比较
表1 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胎心比较
images/BZ_68_207_2866_2273_2988.png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50 52 8.5±0.5 8.6±0.5 1.010 0.315 4.3±0.7 5.2±0.8 6.037<0.01 3.1±0.5 3.7±0.7 4.964<0.01 1.1±0.3 1.1±0.2 0.000 1.000 2.7±0.6 1.8±0.5 8.243<0.01 3.7±0.5 2.5±0.6 10.951<0.01 138.2±8.9 137.7±8.4 0.292 0.771 136.8±7.3 137.3±7.5 0.341 0.733 137.1±7.6 135.6±6.6 1.066 0.289
2.2 两组产妇分娩后的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产妇分娩后SOD、CAT、G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NO、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分娩后的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比较
表2 两组产妇分娩后的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比较
images/BZ_69_207_276_2273_334.png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50 52 626.2±30.5 401.8±30.1 37.391<0.01 181.1±15.8 302.3±25.2 28.969<0.01 481.6±25.4 347.9±22.1 28.393<0.01 254.2±35.8 391.3±41.9 17.735<0.01 328.2±20.1 249.8±25.3 17.285<0.01
2.3 两组产妇镇痛期间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产妇实施镇痛期间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与对照组的1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9,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镇痛期间不良反应比较(例)
2.4 两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比较(±s,min)
表4 两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比较(±s,min)
images/BZ_69_207_1442_1203_1502.png观察组对照组χ2值P值50 52 384.7±73.2 379.2±75.4 0.374 0.709 35.9±9.4 33.5±7.6 1.421 0.159
产痛是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正常生理现象,但长时间的疼痛感会引发产妇恐惧、焦虑的心理状态,从而导致肾上腺素水平升高,肾上腺素升高后则会抑制子宫的收缩,不利于产妇的顺利分娩,甚至影响母婴结局[5]。为此,如何有效缓解产妇的分娩疼痛,成为临床重点关注的问题。目前,临床中较为成熟的镇痛技术是硬膜外分娩镇痛,由于其安全性高、见效快、易操作,且对母婴的影响较小,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6]。罗哌卡因是分娩镇痛中常见的硬膜外麻醉药物,属于酰胺类局麻药,可通过阻断钠离子流入神经纤维细胞膜内,进而对沿神经纤维的冲动传导产生可逆性的阻滞,具有镇痛及麻醉的双重效应,尤其适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技术。右美托咪定属于新型相对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研究发现,右美托咪定配合局麻药物使用,可有效降低局麻的使用量,使得患者的镇痛时间延长,还可加快患者的分娩过程[8-9]。
本研究对产妇不同时间段的VAS疼痛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实施镇痛后10 min及30 min,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的VAS评分明显低于采用罗哌卡因实施硬膜外镇痛的产妇,且产妇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较高,但实施镇痛前后,所有产妇的胎心比较无明显差别。分析其原因,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α2受体激动剂,具有良好的镇痛、镇静以及抗焦虑的效果。在围分娩期使用右美托咪定,能使产妇保持镇静清醒,无呼吸抑制,胎盘转移率低,子宫肌层收缩强度及频率得到加强,有利于加快经阴道分娩产妇的产程进展[10]。同时,茶酚胺类的释放会受右美托咪定的抑制,伤害性刺激的应激能力减少,使得内环境保持稳定的状态,避免子宫血流量的改变,保证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平稳[11]。罗哌卡因对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和对胎儿的影响较小,因此常合并其他药物共同使用[12]。本研究证实,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实施分娩阵痛,能有效解产妇术后的氧化应激反应,阵痛起效较快且持续时间较长。
酶类的抗氧化剂作为机体内抗氧化主要防御机制,能够降低有害活性氧[13]。SOD是能够促进分子氧酶产生的酶氧化剂,CAT是能够保护酶活性的抗氧化剂,GSH是DNA合成中修复受损DNA的重要参与因子,而MDA则是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物,能够造成脂质氧化,加重组织损坏程度[14]。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分娩后SOD、CAT、GSH水平明显高于采用罗哌卡因实施硬膜外镇痛的产妇,NO、MDA水平明显低于采用罗哌卡因实施硬膜外镇痛的产妇。究其原因在于,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能使产妇的心境保持平和状态,同时能够提升酶类氧化剂的活性,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的氧化应激受损[15]。本研究还对产妇镇痛期间的不良反应以及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实施镇痛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与采用罗哌卡因实施硬膜外镇痛的产妇无明显差别。表明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的不良反应小,且不会影响产程及新生儿,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硬膜外分娩镇痛有助于产妇术后镇静,减轻产妇氧化应激反应,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