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脑功能的影响

2020-02-19 06:07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1期
关键词:脑电功能区脑瘫

陶 康

江西省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江西九江 332000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儿童疾病。脑性瘫痪是一种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患病原因多种多样。小儿脑瘫的患病时期一般为出生前~出生后1 个月。小儿脑瘫表现为运动障碍、肌肉僵硬、姿势与常人不同,可能会伴随癫痫、智力、语言、视力及听力方面的障碍[1-3]。小儿脑瘫痪的临床分型为手足徐动型脑瘫、弛缓型脑瘫、共济失调型脑瘫、痉挛型脑瘫和混合型脑瘫。其中痉挛型脑瘫发病率最高,占全部患儿的60%~70%。痉挛型患儿多见四肢和双下肢瘫及偏瘫型脑瘫,伴随活动时肌肉僵硬[4-5],即肌张力异常。患儿肌肉僵硬,医学上是指肌张力较高。根据患儿肌张力的大小,可以将痉挛性脑瘫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痉挛性脑瘫[6]。目前临床上治疗痉挛性脑瘫的主要方法是进行康复训练。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是通过神经电刺激患儿从而重建肢体生物力线,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7]。本研究旨在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及脑功能的影响,探究一种更为优化的治疗痉挛型脑瘫方案,为广大患儿及其家庭带来福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6例痉挛性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 例。实验组中,男17 例,女16 例;平均年龄(8.33±1.32)岁;体重指数25.7~35.1 kg/m2,平均(30.20±1.12)kg/m2。对照组中,男17例,女16 例;平均年龄(8.72±1.53)岁;体重指数26.1~35.6 kg/m2,平均(31.10±1.23)kg/m2。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儿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患儿均确诊为痉挛型脑瘫[8];②患儿均能坐立,方便进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排除标准:①其他肌肉疾病、脑部疾病及视觉类疾病患儿;②严重认知障碍的患儿。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康复训练。对照组进行康复训练,主要为运动康复训练法。运动康复训练法介绍如下。①翻身训练。对于不能翻身的儿童,首先令其平躺,由康复医师辅助患儿翻动其下肢,拉外侧上肢使其带动躯干翻转;②爬行训练。康复医师应辅助患儿摆出正确的支撑方式。在距患儿1 m 处,利用玩具、零食等吸引其注意,并呼喊其名字,或拍手发出响声来诱导其向前移动,可根据患儿情况适当调整间距。③坐位训练。将体积较小的患儿放置于宝宝椅中,用布条穿过椅背系在患儿腰部,避免患儿前倾碰撞桌面发生意外。对于因痉挛而坐位困难者,令其靠墙,康复医师坐于患儿前方,用双腿轻轻压住患儿双腿,使其分开并保持伸直状态,然后医师抓住患儿的前臂协助其坐起,并保持坐位5 min。④站立训练。对下肢不能正常着地的患儿,对其进行适当按摩或佩戴矫正器。刚开始训练时,在护士看护的情况下令其靠墙站立,同时避免其发生意外。⑤步行训练。患儿采取坐立状态,按照前后方向摇动患儿双下肢。待患儿腿部肌肉习惯后,使患儿手扶平行杠,康复治疗师固定其一下肢,诱导其另一下肢屈膝,抬脚,然后按照足跟、脚掌的顺序着地。为足下垂患儿配戴下肢矫形器,并用步行器练习步行。训练方式的选择需根据患儿的年龄所处阶段及病情进行全面考虑[9-10]。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使用大连华康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NBB-1 型脑电生物反馈仪,采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以单通道测量头部前额叶脑波,实时、动态、直观监测和记录患儿的专注度、放松度及δ、θ、β、γ 频段8 个波段脑电参数,并通过蓝牙展现脑电参数的变化。治疗前,治疗师应与患儿进行交流和安抚,以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意外。治疗时,用酒精棉擦拭患儿瞳孔正上方距离眉部2.5 cm 左右处的皮肤,同时将酒精棉擦拭干净后的电极片贴在此处。将参考电极放置于两个电极正中间,按动仪器开关后,即对患儿进行电刺激仪治疗,根据患儿情况调整刺激时间和电流强度[11-12]。治疗师对实验组患儿进行一对一训练,包括短时记忆力、注意力维持、辨别能力、视觉追踪、实时任务训练等。每周训练5 d,1 次/d,30 min/次,连续治疗3 个月。

由于痉挛性脑瘫治疗周期长,在治疗前务必向患儿家长解释原因,做好沟通。时刻观察患儿家长的心理变化,及时与家属沟通,增强其治疗信心。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3 个月后3 个月的平衡功能、痉挛状况、智力情况以及运动功能(D、E功能区站立与步行功能)。①采用Berg 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评价两组患儿的平衡功能,共0~65 分,分值越高表明患儿的平衡功能越好。②采用综合痉挛量表(composite spasticity scale,CSS)评分评价两组患儿的痉挛状况,分值为1~16 分,分值越高表明患儿的痉挛状况越严重。③采用中国比内测验进行测试两组患儿的智力情况。在患儿做智力测验时有以下注意事项。测验前,准备好所需工具。施测时,先根据患儿的年龄查到其相对应的试题,如2~5 岁患儿从第1 题开始作答,6~7 岁患儿从第7 题进行作答等。根据要求,按照题号熟读指导语,要求接受测试的患儿能够准确读出或边读边说。接受测试的患儿连续有5 个题目不通过时,停止测验。通过1 题记1 分。各试题附带的答案,有的是唯一正确答案,不可牵强附会;有的则只是代表性答案,凡符合该答案含义,即使语句与答案不同,也可以通过。将患儿答对试题的分数与指导者认为患儿能通过的试题的分数相加,即为该患儿的测验总分。分值越高,表明患儿的智力水平越好。④采用小儿脑瘫粗大运动评定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88) 评分评价两组患儿的运动功能。评价D 功能区共13 个项目,每项0~3 分,总分为39 分;评价E 功能区共24 个项目,每项0~3 分,总分为72 分。D、E 功能区站立与步行功能分值越高,表明患儿的运功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平衡功能和痉挛状况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BBS、C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个月后,两组患儿的BB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CS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3 个月后的BBS 评分高于对照组,C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平衡功能和痉挛状况的比较(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平衡功能和痉挛状况的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BBS治疗前 治疗3 个月后CSS治疗前 治疗3 个月后实验组对照组t 值P 值33 33 36.12±2.78 36.08±2.97 0.030 1.020 44.32±4.04*39.98±3.91*3.981 0.000 10.72±1.34 10.78±1.39 0.230 0.723 8.12±1.23*9.51±1.18*4.280 0.000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智力情况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智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个月后,两组患儿的智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3 个月后的智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智力情况的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智力情况的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3 个月后实验组对照组t 值P 值33 33 64.98±10.12 64.72±10.02 0.231 0.079 78.12±10.38*67.03±10.34*1.598 0.000

2.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D、E 功能区站立与步行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个月后,两组患儿的D、E 功能区站立与步行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3 个月后的D、E 功能区站立与步行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的比较(分,±s)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的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D 功能区治疗前 治疗3 个月后E 功能区治疗前 治疗3 个月后实验组对照组t 值P 值33 33 20.56±4.38 21.23±4.53 0.582 0.321 30.97±2.98*27.02±3.02*3.920 0.001 35.81±4.92 36.42±5.14 1.021 0.080 65.23±8.31*53.15±7.92*3.986 0.004

3 讨论

大脑在运行过程中,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传递信号,一种是化学信号,另外一种是电信号。在不同的脑波频率下,人体处于不同的状态。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利用训练项目显示不同波段的脑电波强度,改变脑电波型,强化对大脑有利的波形,抑制对大脑不利的波形,从而改变脑功能[13-15]。

本研究对两组痉挛型脑瘫患儿治疗前及治疗3 个月后的平衡功能、痉挛状况、脑功能(智力测试)以及运动功能(D、E 功能区站立与步行功能)进行比较。治疗前,两组患儿的BBS 和CC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个月后,两组患儿的BBS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CS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儿的BBS 评分高于对照组,C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的智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的智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儿的智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能明显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脑功能。治疗前,两组患儿的D、E 功能区站立与步行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个月后,两组患儿的D、E 功能区步行与站立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儿的D、E 功能区步行与站立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在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方面有明显的效果。

综上所述,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明显提高患儿的运动功能与脑功能,是千万脑瘫患儿家庭的福音。

猜你喜欢
脑电功能区脑瘫
认知控制的层级性:来自任务切换的脑电证据*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工作记忆负荷对反馈加工过程的影响:来自脑电研究的证据*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陕西省未来五年将建粮食生产功能区2700万亩
陕西省未来五年将建粮食生产功能区2700万亩
乒乓球运动员在经验相关图形识别中的脑电相干性分析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比较不同麻醉方式下二氧化碳气腹对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