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汉字“根”的遐想

2020-02-18 06:27卢通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0年1期
关键词:汉字教学统编教材文化传承

卢通

[摘要]汉字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教学汉字,不仅要教给技能,更要从中渗透文化。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贝”的故事》一课为例,浅析借助拓展学习,推促识字教学与文化传承有机融合。具体策略为察汉字之形,勾勒汉字画面;析汉字之理,演绎汉字故事;拓汉字之蕴,丰富汉字文化。

[关键词]统编教材;汉字教学;文化传承;拓展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01-0083-02

汉字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相比其他教材,统编教材不仅注重识字写字技能训练,而且还透过汉字造字规律,从中了解其背后的传统文化,将其识字写字与文化传承有机融合。本文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贝”的故事》一课拓展性学习为例,浅析其策略,以便让其识字教学焕发传统文化的光芒。

一、察汉字之形,勾勒汉字画面

汉字,是音、形、义的有机统一。但其根源还在于形,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物象”演化而来,具有一定的画质感。因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借助汉字外“形”,帮助学生与具体直观图像联系,以便在习得汉字的同时,也能从中感知文化,助力语文素养形成。

(一)从画面到汉字,在比较中理解字义

【课例】课堂导人:

(多媒体出示贝壳及其抽象画面()

师:这些动物,你们都熟悉,它们就是贝壳。现在老师再出示一个甲骨文,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字?

(多媒体出示甲骨文“ε9”)

生:好像是“贝”?

师:说说为什么?

生:从样子来看,这个字的外形,与贝壳外形差不多,特别是张开的样子。

师:你说得很对,观察也仔细,这个甲骨文的确就是“贝”,主要描述的是贝壳张开的样子。

【思考】第一学段学生思维较为直接,容易对画面感兴趣。在导人中,教师从画面人手,引导学生借助观察进行识字,不仅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帮助他们理解字义,巩固字形,从中感知汉字的魅力。

(二)从演变到汉字,在感知中追溯起源

【课例】汉字演变

(多媒体出示“贝”字形演变过程)

师:这是“贝”字形演变过程,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从金文开始,“贝”字有了什么变化?

生:下面多了两笔。

师:你们想象一下,这个像什么?

生:像触角,贝壳的触角。

师:想象非常丰富。现在的“贝”字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篆文、隶书、草书,一步步演化过来的,书写非常方便。

【思考】汉字漫长演变的过程,其实也是文化发展的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汉字演变过程,通过比较,分析,不仅便于准确把握汉字结构,而且还能从中理解字义,为其正确书写与规范运用做好铺垫;当然更重要的是,透过汉字演变,感知其背后文化,为其素养提升创造条件。

二、析汉字之理,演绎汉字故事

汉字是文化的基因。每一个汉字,都有一个发展过程,都可以说是一个故事。通过追溯汉字起源,了解汉字演变过程,不仅可以明晰其表,而且还能让学生在故事中成长,在故事中体验识字快乐。

(一)借助部件明晰单字之理

【课例】讲解“贫”字

(多媒体出示)

师:“贫”这个汉字,偏旁也是“贝”,我们先来看看它的演变过程,大胆想象一下,猜一猜它的意思。

生:在篆文当中,它的上面,就像一个房子。

生:它的下面好像是个刀,把“贝”给分开了……

师:你们不仅观察仔细,而且想象丰富。的确,在篆文中,上面部分好像一个房屋,下面好像一把刀,把物体分开,我们可以编一编故事。

生:贫的意思就是穷……

【思考】汉字独特的构字方式,尤其是会意字,本身就是不同部件意思的综合体。具体教学中,可以通過先行拆分部件,接着逐个理解,然后进行综合分析,以便从中猜测汉字大致意义。借助这种搭房子的形式,相融汉字不同部件意思,不仅可以助力记住字形,而且还能理解字义。

(二)借助想象明晰字组之理

【课例】拓展识字

师:大家基本上了解了“贝”的起源及其意思。现在这里有一些以“贝”为偏旁的汉字,请你们猜一猜,想一想,说说自己的理由。 (多媒体出示:婴

贪 败)

生:婴,中间是个小人,头上有很多贝壳,说明大家都很喜欢他。

生:败,一边是个贝壳,一边是人,在拿棍子敲打贝壳,说明败家。

【思考】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针对汉字而言,可以触类旁通。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字理出发,从单一汉字出发,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类推,使其感知汉字之间的联系,便于从单个汉字学习拓展延伸到一组汉字。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识字形式,而且还能在更深层次理解汉字构造文化。

三、拓汉字之蕴,丰富汉字文化

每一个汉字都是文化的浓缩,都是文化的结晶。进行识字写字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认识汉字,书写汉字,运用汉字,更重要的是透过汉字,让学生从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知汉字的魅力,让汉字教学焕发文化的芳香。

(一)激活链接,体验文化广度

【课例】小组活动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初步学习了“贝”这个汉字,你们想一想,归纳一下,通过小组方式,进行探究“贝”究竟与什么有关呢?,然后每个小组推荐代表发言。

(小组讨论,归纳)

小组代表:“贝”字与贝壳有关,还与钱财有关,与商品购买有关……

【思考】从“贝”字到文化,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拓展性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还便于从中拓展文化的广度,推促他们对文化的认同。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而且还能助力理解拓展汉字,赋予文化内涵。

(二)巧设活动,感知文化深度

【课例】课外实践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贝”的故事,了解到贝壳原来是作为钱进行支付的。现在请你们回家,通过咨询父母,或者询问爷爷奶奶,了解我们几十年来,究竟靠什么方式支付钱?

【思考】设计这一活动,主要是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社会经济的发展,了解到从粮票到现金,到信用卡,再到手机支付,在感知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让学生从中感知文化,体验文化,丰富自己的人文积淀,推促自己的言语交际能力发展。

总而言之,汉字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教师要跳出单个汉字教学,站在文化传承的高度,在教学生进行识字写字的同时,更要通过汉字拓展性学习,让他们从中感受到浓厚的文化传承,感受到汉字的魅力,继而从中爱上汉字,为其学好语文,提高个人素养奠定基础。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汉字教学统编教材文化传承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浅谈零基础留学生的汉字教学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试论怎样利用汉字中的文化因素进行对外汉语汉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