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娟
[摘要]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刻认识实践的重要作用,想方设法搭建各种平台、创造各种机会,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写作、综合学习等实践活动;同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将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掌握学习的内在规律。只有持之以恒,不断展开语文实践,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实践;语文素养;感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01-0023-01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一、勇于实践,行动才能出真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鸭子之所以能够第一时间感知春水变暖,主要是它们一直在水中游。这一现象告诉人们:想要获得真知就要进行实践。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应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但是,很多时候,不少教师怕浪费教学的时间,或者其他原因,不敢放手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导致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缺失,变成了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
例如,教学习作《难忘的“第一次”》时,教师要先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唤醒学生的回忆,让他们进行小组交流,说出“第一次”的经历和真实感受;然后,再把交流的内容用书面文字表达出来。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只是把题目布置一下,然后就让学生开始写作文,忽略了口语交际的环节。教师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没有读懂编者的意图,结果肯定不理想。在写作前,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不仅没有浪费时间,反而能活学生的情感,为接下来的写作进行准备。学生之间的交流,会进一步激起他们的表达愿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表达“第一次”的真情实感,这种效果是简单的写作达不到的。
这说明教师不仅不重视口语交际,而且对作文也不重视,忽视了写作的基本规律。这些教师宁愿把有限的时间放在试题上,这是非常错误的。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实践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
二、不断感悟,从感性到理性
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学生会产生很多的感受。这些感受有的可能是肤浅的、零碎的甚至是错误的。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教师不愿意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原因之一。但是,语文教学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学生感受的碎片化、不正确而不开展活动,而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感悟、归纳、概括,以获得正确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写作过程中,一些学生不能围绕中心进行选材,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凑字数。对这类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虽然多次强调,但学生就是不能够很好地掌握。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是因为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缺少思考、缺少提炼,只图省事。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教师也没有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考。
写作总是有一定的目的的,而中心思想的表达是记叙文写作的目的。当指导学生写作一篇写人的记叙文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选择什么素材更能够表现人物?哪个素材更新颖?哪些话可以写,哪些话没有必要写?怎样表达才能更加简洁明了,更加生动具体?……”总之,材料的选择、表达方式的选择等,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地思考、感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提升,从而掌握写作表达的技巧。语文其他方面的学习也离不开这样的一个过程。如果学生经历了这个过程,掌握了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那么他们的学习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持之以恒,能力形成必由之路
对任何规律的认识,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任何技能的掌握,都要经过不断地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不怕困难,勇于实践,我们才能获取真知,感受真情;不断感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我们才会把握规律,让认识更加深刻。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就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不管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都要坚持下去,这样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如,學习写作,学生不可能只通过一次观察、一次感悟、一次练习、一次修改就能有很大的进步。这些“一次”,只是一个开始,或者是一个过程的一次经历。只有通过若干次的实践,才能在成功中收获经验、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并在成功、失败的不断历练中提高自己的认识,获得深刻的启迪,提高习作技能。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提升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在整个过程中会遇到瓶颈问题。这时候,教师要进行引导,引导学生或进行阅读,或进行反思,这样才能突破瓶颈,从而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总之,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实践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想方设法搭建各种平台、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进行语文实践,并指导他们,让他们在实践中有所收获,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编 韦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