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涛
渭南市中心医院 (陕西渭南 714000)
随着医疗体系的完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作为一种高效的治疗设备,其具有输出能量大、辐射能力强的特点,在临床实践中针对不适合手术的肿瘤患者,采用该类设备治疗可有效杀死肿瘤细胞,对肿瘤治疗和医学科研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多选择6~10 MV高能射线。该设备能量输出极为密集,且穿透力较强,能够有效地照射、杀死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防止扩散,控制病情,但其具有较高的辐射性,不仅会对健康的细胞组织造成损伤,而且会严重危害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1]。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辐射,在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建设使用中,需从机房防护建设质量、防护门设计、检测设备安装设计、医务人员专业水平等多个方面进行规范[2]。本文重点阐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辐射的影响因素及防护策略。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辐射包含瞬间辐射和感生放射性辐射两种类型,相较于较难控制的感生放射性辐射损伤,瞬间辐射易被防护[3]。在临床治疗实践中,为了实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辐射的有效防护,必须了解影响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辐射的主要因素。
在治疗过程中,X线照射剂量、照射面积、照射时间及辐射范围是影响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辐射强度的主要因素[4]。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自身的能量输出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相同照射范围下,中大型加速器的输出剂量明显高于小型加速器,并且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加速器辐射强度会有所增加;当照射面积扩大时,辐射场的强度会有所减小,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降低趋势并不具备规律性,即辐射强度与照射面积递减无直接联系;在相同剂量和面积下,当加速器照射时间不断延长时,辐射场的强度会逐渐降低,有研究表明,在照射5 min后,加速器辐射场强度的降低趋势最为明显[5];此外,在照射部位的机头处,辐射场的强度明显大于其他部位,距离照射机头越远,辐射的强度越弱,且在距离>150 cm后,辐射强度下降趋势增大[6]。
基于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较高的辐射性,医院在放射治疗科建设及加速器机房选址过程中,应确保机房位于较为偏僻或者独立的位置:机房周围要拥有足够的空间,在满足医院未来发展需要的同时,为辐射衰减提供足够的距离;应禁止闲杂人员,防止造成附带伤害[7]。基于此,在选址设计中,应严格按照《电子加速器放射治疗放射防护要求》和《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的要求确定机房位置,为后期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应用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辐射防护中,应注重机房防护与布局管理,如在加速器布局中,尽量将加速器机房设置在地下室或一层,同时采用混凝土对机房四周及屋顶进行浇筑,因混凝土密度和厚度均会对机房防护效果造成影响,所以在建设时应严格把控机房四周及屋顶混凝土浇筑质量,混凝土浇筑密度需保持在2.35 t/m3,最薄浇筑区域的厚度不得低于1 m,主防护墙浇筑厚度应结合加速器输出剂量确定,通常需保持在2 m;在浇筑过程中,需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及保水性,确保连接紧密,密度合理,整体坍落度<160 mm;此外,需在机房的入口设置防护门和迷路,确保防护门与加速器保持连锁状态。
为进一步提升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辐射防护质量,应构建合理的辐射安全系统:医院放射治疗科应不断完善自身的辐射安全防护体系,同时设计辐射安全报警系统,通过防护灯、警铃、剂量控制、闭路电视连锁等系统,确保加速器的安全可靠;放射治疗科室应制定严格的监测计划,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刻度管理,确保监测设备运作良好,并做好监测结果的有效记录;此外,应有效管理辐射环境,设置辐射防护监督员,对设备的使用过程、防护质量进行监督,建立持证上岗制度和加速器使用档案,做好加速器使用事故的应急管理,实现肿瘤疾病的有效治疗。
加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使用人员的防护培训与管理,有效降低加速器辐射对使用人员的危害。为此,医务人员应注重把控以下要点:在实际工作中正确佩戴个人剂量仪,实现个人真实辐射累积情况的准确掌握;在日常工作中,医院应建立加速器使用制度,对设备使用人员和维修人员进行全面管理,确保设备使用的规范性,以降低加速器的辐射伤害;此外设备使用后,机房内部有被电离的臭氧离子,其对人体具有较大的危害,因此应先通风5~15 min再进入,以保证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实践过程中,医务人员只有充分认识到加速器辐射的危害性,并在日常工作中做好防护管理,才能保证加速器工作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而提升肿瘤治疗效率,推动现代医疗事业的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