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琼
【摘要】在教识汉字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進行理性思考。一个个汉字,不是一个个抽象的符号,它们是有声音、有画面、有情感的。一个简单的汉字承载着丰富的内涵,并将使用汉字的人们的情感联系起来,由理入趣,相得益彰。教师应以此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让学生记忆深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激发兴趣
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做好识字教学,才能让学生尽早开启阅读大门。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只是让学生机械识记、反复抄写,或生搬硬套、故作高深,让学生认为识字是一种负担,被动而无趣。笔者近几年一直和中、低年级学生为伴,为了能让学生爱上学习、快乐识字,平时用心钻研、留心积累,现将自己的一点心得整理如下。
一、设置情境,俯仰皆拾
1.融入故事,身临其境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单个词语是孤立的、枯燥的、难记的,教师如果把这些字词编进一次经历、一个故事或一首小儿歌中,学生就会学得兴趣盎然,甚至举一反三。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识字5”中的两组汉字“沙滩、贝壳、脚丫”和“海风、海鸥、浪花”时,教师可以创设带学生去海边游玩的情景。教师可以结合声音和图片让学生想象自己光着“脚丫”在“沙滩”上奔跑,捡“贝壳”、吹“海风”、看“海鸥”、踏“浪花”的情景。通过一趟快乐之“旅”,学生不仅认识了这几个词语,还对大海产生了无限向往,于是教师适时提出让学生再找一些跟大海有关的字词,学生说,教师板书、注音,这样学生又积极主动地认识了一些新的字词。
2.理、趣结合,印象深刻
随着学生认识汉字的增多,在教识汉字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一个个汉字,是有声音、有画面、有情感的。一个简单的汉字承载着丰富的内涵,教师应将理性和趣味结合起来开展教学。
例如,在分辨“渴”与“喝”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联想到口渴需要水(三点水旁),喝水要用嘴(口字旁);学习“炙”时,理解是“火”烤“肉”(月肉旁),就很好记了。教师可以通过介绍汉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知道四点底是由火焰的形状简化而来,明白了这样的意境,学习“蒸、煎、熟、焦”等一系列汉字时,学生脑海里就会浮现生动的画面,记忆将更加深刻。
二、形式多样,妙趣横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识字教学第一阶段明确要求:“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学习独立识字。”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学习汉字的快乐!
1.猜谜激趣
在教学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青、请、情、清”这几个汉字时,笔者以字谜的方式呈现汉字。笔者一边反复带领学生读谜面,一边引导他们探求谜面下隐藏的答案。学生似在迷宫里寻宝,每猜出一个字都兴奋不已,不断地要求笔者“再来一个”“再来一个”。笔者又拓展了“小树旁一只羊”(样),“门口走过一个人”(闪),“两个好朋友土堆手拉手”(坐)等字谜,学生不仅很快记住了读音,还认清了字形。
甲骨文“竞”字像两个头上有刑刀标志的奴隶在搏斗。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谜面“兄弟站立,赛场比试”。再如,“初”的本义是制衣的第一道工序裁剪,所以教师可以设计谜面“拿刀裁布”,理解了这些谜面,学生就可以轻松地区别“竞”与“竟”,也不会把“初”的衣字旁错写成“礻”字旁。
2.吟诵韵文
这种识字方式在部编版一、二年级的课本里运用较多,如《日月明》《姓氏歌》《对韵歌》等多首儿歌,都是用朗朗上口的韵文教学生识字辨义。
像这样的集中识字,还时常出现在园地字族文中。如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5”的识字加油站“有饭能吃饱,有水把茶泡,有足快快跑,有手轻轻抱,有衣穿长袍,有火放鞭炮”,声旁归类,以字族文歌谣形式呈现“饱、泡……”等六字形声字,右边表音,左边表义,让学生了解形声字构字之“理”的同时,感受汉字字族文之“趣”。
3.借助图像
汉字本来就是由图形演变而来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经常借助图片带领学生认读汉字、记清字形、理解字义。例如,在教认“弯”时,教师可以出示一张“弓”的图片,弓背的弯曲可以让学生直观地记清字的音、形、义。
教师如果在教识汉字时能引导学生发现一个个看似平淡无奇的汉字中蕴含着的不尽道理,学生就会对汉字产生一往而深的情感。例如,在教识双耳旁的生字时,教师首先通过图片让学生发现双耳旁躺下就似山崖的形状,学生便能轻松理解很多双耳旁的汉字的字形、字义。“阳”就是在山崖上的一轮圆日,“阵”山崖上有战车,跟战场有关系。再如,学习“疾”这一生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病字头横过来看,就似一个人躺在病榻上,“矢”为箭,原意为人被快速的箭射伤,引申为“快速”的意思。这样教师在引导孩子学习《翠鸟》一文中“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这一句时,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疾飞”是“形容飞快的速度,犹如飞射的箭一般”。
每个汉字都承载着丰富的内涵,教师在教学生识字时,如果能引导学生想象汉字的画面,丰富汉字的意境,就能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拓展天地,走进生活
1.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刚走进小学校园不久的低年级学生,对一切都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例如,贴在教室墙上的一张小小的课程表,他们每天都要端详无数遍,一开始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教师能从中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而自己什么也看不懂。为了满足学生想看懂课程表的欲望,笔者让他们拿出书包里所有的课本摆在课桌上,然后把课本名称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找出对应的课本,通过几番训练,学生很快就记住了“道德与法治”“美术”“数学”等比较复杂的汉字。一年级下册的语文园地中要求引导学生写上展示从其他课本上学到的汉字,笔者在班级的备用黑板上给每位学生一块“领地”,让他们每天把自己从其他课本上学会的新字写在上面,每天比一比谁积累的生字多,这在班级掀起了一股识字热潮。
2.融入生活,无处不在
在这股热潮的引领下,有学生建议把每天在上学、放学路上,从各种招牌、广告、车厢、路标等地方认识的汉字,包括看电视或零食包装袋上认识的汉字都写在他的“领地”里,笔者欣然允许。现在班级内大多学生每天都能积累5至10个汉字,这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范围。
识字教学看似简单却意义重大,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趣”,关注“理”,识字教学才能真正达到“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提升语文学科素养”的课程目标。教师应做好识字教学,让每位学生都拥有一把打开语文之门、开启阅读世界的钥匙!
【参考文献】
[1] 陈朝华. 趣理相通 认用并重——提高学生识字效率的有效策略[J]. 新课程(上),2017(06):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