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香
【摘要】综合实践课程能够有效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增长学生的实际经验,所以日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特别是在小学阶段,综合实践课程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因此,文章重点论述了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如何借助资源实现自主拓展。
【关键词】小学教学;综合实践;资源;特色教育
在当前的小学教学中,综合实践课日益受到一线教育者的重视。开设综合实践课程,不仅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也能够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对教学效率也有着促进作用。因此,学校在开展综合实践课程时需要因地制宜,利用各类资源促使其实现自主拓展。
一、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体验活动
在小学阶段开展综合实践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形成服务社会以及奉献社会的理念。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需要在开展综合实践课程的过程中,积极为学生渗透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从而让学生拥有积极的人生观,最终形成奉献社会的价值取向。与其他课程不同的是,综合实践课程以实践为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活动机会,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例如,在教学《我是社区小主人》一课时,教师首先需要明确这一课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社区,让他们能够逐步形成为社区服务的理念,强化其社区小主人的责任意识。因此,教师可以按照学生所住的区域对他们进行分组,让同一个区域内的学生对本区域内的社区进行调查,调查范围包括明确社区内的公共设施数量,如社区内车棚、公共厕所、电话亭、商店等的数量,还需要明确社区内的草坪面积、环境绿化面积、社区内种植的树种类型等。此外,社区的调查还涉及小区附近的公共建筑数量,如幼儿园、小学、银行、医院、公交车站等。在活动中,有的小组发现社区内的环境绿化面积过少,甚至主动提出为社区植树的想法,这就是一种良性的活动反馈。这充分说明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形成了社区小主人的责任意识,比教师单纯讲解的效果要好得多。
为了更好地落实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开设相应的体验活动,让他们能够在互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相应的价值理念,促使其成为具有社会奉献精神的人。
二、利用影视资源,实施思想教育
教师不仅要为学生传授相应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在小学阶段,教师为了更好地开展思想教育,可以借助影视资源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综合实践课程也是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要媒介。因此,在综合实践课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思想教育目标确定播放内容,以此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如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教师可以播放爱国题材的电影、电视剧或者纪录片。
例如,在教学《走进顾炎武》一课时,为了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思想教育,加深对顾炎武的了解,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纪录片《顾炎武》,让学生了解顾炎武的人生历程。在观看过程中,学生逐渐了解到顾炎武的事迹及思想主张,包括他在历史上的贡献、哲学思想、代表作品等。学生能够从顾炎武的身上学习到一些宝贵的精神品质,同时顾炎武的生命历程对学生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利用影视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比教师单纯的说教更有意义,也更加高效。例如,有的学生通过观看《顾炎武》这部纪录片,意识到读书不能只局限于理论,而应该积极实践,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有的学生意识到读书需要坚持,不能半途而废,而且要和其他人交流,如此才能避免孤陋寡闻。通过观看影视资源,学生不仅对顾炎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而且在思想上受到了良好的熏陶。
三、利用生活资源,开放课程教学
给学生一支画笔,他将描绘出美丽的图画;给学生一片空间,他将还你一片蓝天;给学生一棵树苗,他将送你一片绿意……这些都说明,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在开设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单纯地为学生讲解书本知识,而要深入学生的生活,让课程走出教室,有效连接课内和课外,让课程教学更加开放,进而给学生更多自由的学习空间。特别是对综合实践课程而言,教师更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学生确定相应的课程主题,如此才能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光盘行动我参与》这一课时,教师为学生设置一个较为开放的讨论话题。不论是在校内,还是在家庭生活中,浪费食物这种不良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如下话题:“同学们,请问你的身边有浪费食物的现象发生吗?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呢?”这样的话题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于是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说:“我和爸爸、妈妈在外面餐厅吃饭的时候,看到有的小朋友不好好吃饭,碗里剩着很多米饭。家长既不要求孩子吃完,也没有任何批评。”还有的学生比较坦诚,红着脸站起来说:“我有时候吃饭就喜欢剩一些,确实没有注意过这个问题,看来自己平时浪费了不少粮食。”通过互动交流,学生对浪费现象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知,而且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师所开展的“光盘行动”活动中,用实际行动来表明自己的立场。
教师积极利用学生的生活资源,将综合实践课和学生生活相联系,让每个学生都乐于参与其中。正如案例中教师的做法,只有链接学生的实际生活,其才能提升综合实践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
四、利用微课资源,实现教学目标
在小学综合实践课中,如果教师能够积极利用微课资源,将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节省教学时间、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请爱护心灵的窗户》一课时,其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让学生能够像爱护自己的身体那样爱护眼睛。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上课前为学生制作相应的微课视频。在微课视频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详细介绍眼球的构造和不良用眼习惯可能导致的后遗症,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认识到保护视力的重要性。比如,有的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以后,对视频中的一个细节产生了深刻的感受,他是这样进行描述的:“我之前没有认识到保护视力的重要性,直到我看了老师制作的这个视频,才明白当一个人视力下降以后,不仅给别人增加负担,也会给自己的生活增加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还有的学生在观看后表示:“以后我肯定按时做眼保健操,再也不熬夜看书了。把眼睛熬坏了,是怎样都换不回来的。”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学生意识到保护眼睛视力的重要性,意识到良好的用眼习惯将有助于今后的学习,他们也会从行为上约束自己。
五、利用信息資源,打破课程局限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小学教育领域不再局限于照本宣科这一教学模式,而是引入了更加高效简洁的信息资源作为教学辅助手段。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教学时间,也有助于打破既有课程的局限,让学生能够从一个更加宏观的角度对知识进行认知。特别是对于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而言,如果教师能够积极利用信息资源,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不仅能够提升其学习效率,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扩展视野、提升知识涵养。
例如,《奇妙的指纹》一课的活动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探究人体指纹的相关特征,让学生借助实验和文献资料等方式对指纹进行更多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电教设施为学生模拟实验过程,或者为学生介绍有关指纹的科学知识,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增进对指纹特征的理解。有的学生在观看中了解到,每个人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指纹,即使是同一个人的10只手指也有着不同的指纹,指纹就像一张张身份证,有着独特的构造;还有的学生了解到,指纹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指纹能够有效进行身份认证,也能够锁定犯罪嫌疑人。
案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指纹的相关知识,特别引入多媒体等信息资源。学生通过这些信息资源,不仅了解到指纹具备的独特特征,而且对指纹的用处也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总之,小学阶段开设综合实践课程,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没有真正踏进社会之前,就掌握一些社会常识和社会经验。因此,教师要积极发掘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感受生活、认识生活、了解生活,进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成为真正德行兼备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袁克华. 关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生活化的有效措施[J]. 中华少年,2019(24):82.
[2] 陈洁. 和儿童生活来一个拥抱——浅谈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选材[J]. 试题与研究,2019(2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