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祺
【摘要】听障学生的教育作为一种特殊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律动课程是帮助听障学生重新树立自信以及培养良好性格的主要教学方式。文章通过分析律动教学的概念及意义,围绕日常的教学实践提出律动课程教学的全新思路,为律动课堂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听障学生;律动课程;新思路
一、律动课程的基本概念
“律动”这个词是由希腊语“Ryhmos”发展演变而来的,原来的意思是指节奏、韵律。最初,著名教育学家达尔克罗兹认为:人类对于音乐的本能反应体现在肢体动作以及心理状态上,他主张特殊教育的教师通过除去听觉的其他多样方式来指引学生感知外界的事物。后来这些观点逐渐成为律动教学的核心要义。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特殊学生的教育已经被列入了重点。律动课程的实践也逐渐受到大家的关注,在特殊学生的歌曲学习、组织教学以及各学科的学习中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融合,而且得到了不错的效果,它不仅激发了听障学生对于律动课程的兴趣,更能通过律动课这个媒介感知世界,改变自己的性格,增强自己的学习。
二、律动教学对听障学生的意义
听障学生,是指在听力方面与正常学生有较大差异的学生。这种听力缺陷,不论是由先天缺陷还是由后天疾病造成的,都对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具有听力障碍的学生在语言能力上通常也会显现出较大的问题,他们无法听到外界发出的声音,无法通过听觉去感知世界,无法正确学习语言,所以也不能用口语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与其他正常学生有较大差异。对于这些学生来说,需要有专门的学校来为他们提供针对性课程,以及需要专业的教学人员指引这些学生从小形成健全的人格与良好的性格,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助益。而律动教学恰恰是建立在特殊学生的这些特征上的,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弱点,利用学生可以感知的方式,如学生的视觉、触觉、振动觉等方面的感知能力,帮助学生努力像其他学生一样正常地学习和生活。
三、如何在听障学生教育中利用好律动课程
1.充分了解听障学生的学习能力
听障学生与正常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明显差异的。听障学生的感官器官存在着缺陷和疾病,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向外界传达自己的感受,所以教师很难将复杂的、抽象的理论知识传授他们。因此,教师在进行律动课的教学设计之前,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接受能力。例如,教师在开始讲课之前通過简单的游戏及与学生进行交谈的方式发现学生的学习能力、模仿能力、感知能力,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做一个简单的评估,之后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另外,在每次教学过程中都要及时关注学生的感受,听障学生通常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多与学生沟通,打开学生的心扉,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律动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观察学生学习动作的进度,并在课后进行反思,研究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要根据这些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有效训练,让学生在每天律动课的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2.使用适当的教学方式
律动课的价值在于充分利用听障学生的视觉、触觉以及残留的听觉等来感知,用律动的方式来培养他们的动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旋律的感知,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通过开发艺术潜能的方式来弥补缺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在律动课的实践中,教师应当注意学生的学习和展示才是课堂的主体,同一个舞蹈动作的学习,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不同,教师可以让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展示并予以赞扬,然后让这些已经掌握了本堂课基本要点的学生帮助其他学生继续掌握,通过不同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关心。
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好视觉、触觉、振动觉和残余听力四个方面,来帮助听障学生更好地学习律动课。
第一,视觉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图片、视频直观展示方式,让学生感受来自舞蹈旋律的魅力。例如,在进行教学少数民族舞蹈时,笔者发现简单的舞蹈展示并不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这次的舞蹈与之前学习的舞蹈有何不同,所以教师可以从网上寻找资源,下载相关视频,发现学生在观看过程中都表现出了较高的热情;在放完视频之后,教师向学生讲解了有关舞蹈当地的特色、风土人情,学生的注意力都很高,在之后的舞蹈学习中的效率也比之前更高。
第二,触觉方面。律动课的最初需要对学生进行基本功训练,教师要懂得让学生通过感知自己的肌肉拉伸、与同伴的互相模仿来感知自己的动作是否标准。如在教学古典舞时,教师发现学生的动作比较僵硬,这是因为学生在跳动过程中感受不到自己动作的柔韧性,将学生每两人一组,分为四组,让每组学生先由一名学生开始跳动,让另一名学生通过观察和对比发现自己与组员动作的区别,交换进行教师发现学生在自己组员帮助下的进步要远远高于教师的指导,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也就轻易攻克了。
第三,振动觉方面。教师在教授学生进行击打乐器时,要让学生懂得利用自己的身体来感知节奏,如右手在敲击小鼓时给出固定节奏,左手用手语来数节奏拍子,让学生通过振动感知音乐跳动的节奏,逐渐熟悉音乐,并跟随音乐进行一些简单的身体律动。另外,教师在教学生数节拍时可以通过轻轻拍学生的手掌来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并进行多次练习,时刻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节奏感应,帮助大家形成统一的节奏。振动觉的感知,可以使学生对节奏和韵律的掌握更加迅速。
第四,残余听力方面。很多听障学生并不是完全听不到外界的声音,也可以听到一些微弱的声音,这时教师应先让学生熟悉舞蹈动作,在学会动作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学习说话,通过舞蹈动作和旋律的配合,让学生完全学会,在学完之后,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种方式是最常用的手语舞蹈的教学,教师要把文字通过手上舞蹈的形式让手语的表达看起来更加大方得体,让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的展示、视频的演示及感知振动的节奏来熟悉手语舞蹈。
四、结语
总之,在律动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通过各种学生可以感知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减轻因听力较差带来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懂得欣赏自己。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多带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接受自己,感受来自他人的鼓励;教师要多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多与外界接触,让学生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集合各种友善的力量帮助听障学生适应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参考文献】
[1] 纪云玲. 提高听障学生语言能力的有效策略[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32(03):104-106.
[2] 彭琳. 律动教学表现性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05):168-16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