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新,申国强
(吉林市人民医院 吉林 吉林 132001)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脑恶性肿瘤,在颅内肿瘤中的占比在35%~60%之间,主要有星形细胞瘤、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等类型[1]。疾病发作时多以恶心、呕吐、头痛、癫痫和视物模糊,其严重性与肿瘤大小、所在位置和生长速度有关,发展至晚期可出现偏瘫、失语、失明等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为此需重视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工作。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可清晰显示脑胶质瘤病变结构和代谢特征,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可测定代谢产物浓度,可对MRI检查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在此前提下,我院对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均给予MRI及1H-MRS扫描,以利术前准确诊断,详情如下。
本次实验研究对象为72例脑胶质瘤患者,时间在2016年3月到2019年3月,包括38例男性患者和34例女性患者,年龄在20~70岁之间,平均(46.27±2.85)岁,病程3~12个月,平均(8.12±1.16)个月;低级别胶质瘤患者42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30例。纳入标准:(1)经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胶质瘤[2];(2)患者年龄不低于18岁;(3)了解研究详情,签署知情协议。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类型脑组织病变者;(2)近期用过影响检查结果药物者;(3)沟通认知能力有限,配合度差者。
MRI平描:使用飞利浦3.0T MR扫描仪进行常规T1W1和T2WI序列扫描,参数:层厚:5mm,间隔1.5mm,矩阵和视野分别为256×256和230mm×230mm;增强扫描:以0.01mmol/kg的剂量输注钆喷酸葡胺,从矢状面、冠状面等平面进行T1抑脂扫描。1H-MRS:上述检查完成后,对患者实施多体素化学位移1H-MRS成像扫描:参数设置:重复时间和回波时间分别为1500ms和135ms,依据肿瘤大小确定感兴趣区体检,前后、左右径控制在8~12cm之间,体素为:1.0×1.0×1.5cm,成像时间为432s,扫描前进行匀场、调谐与水抑制操作,参数设置:重复时间和回波时间分别为1500ms和135ms,共采集4次扫描结果。
1.3.1 脑胶质瘤MRI平扫及增强扫描 比较低级与高级胶质瘤周边水肿区水肿例数和瘤体强化程度。
1.3.21H-MRS扫描 比较低级别与高级别脑胶质瘤瘤周水肿区及病变区胆碱/肌酸、胆碱/氮-乙酰天门冬氨酸水平。
经软件SPSS22.0统计处理文中数据,无序分类资料(MRI扫描结果)以百分数(%)表示,χ2检验,变量资料(1H-MRS)诊断价值由(±s)和t值表示,P值不足0.05提示存在统计学差异。
42例低级别脑胶质瘤常规MRI扫描结果显示:33例患者出现水肿,概率为78.57%,无水肿例数为9例,概率为21.43%。30例高级别脑胶质瘤常规MRI扫描结果显示:25例患者出现水肿,概率为83.33%,无水肿的概率为16.67%(5/30),不同级别水肿概率间无统计学差异(χ2=0.253,P=0.614)。低级别胶质瘤无增强21例,概率为50.00%,均匀增强13例,概率为30.95%,不均匀增强8例,概率为19.05%,低级别胶质瘤强化概率为50.00%(21/42)。高级别胶质瘤无增强16例,概率为53.33%,均匀增强9例,概率为30.00%,不均匀增强5例,概率为16.67%,高级别胶质瘤强化概率为46.67%(14/20)。不同级别胶质瘤间增强扫描结果无差异(χ2=0.077,P=0.780)。
高级别脑胶质瘤病变区胆碱/肌酸值为(3.48±0.96),胆碱/氮-乙酰天门冬氨酸值为(3.34±0.87),低级别胶质瘤病变区胆碱/肌酸、胆碱/氮-乙酰天门冬氨值分别为(1.75±0.49)和(1.81±0.52),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t=10.013,P=0.000;t=9.317,P=0.000)。低级别患者瘤周水肿区胆碱/肌酸值为(1.61±0.35),低于高级别胶质瘤水肿区胆碱/肌酸值(2.26±0.31),低级别与高级别胆碱/氮-乙酰天门冬氨酸值分别为(1.35±0.27)、(1.42±0.32),对比无统计学差异(t=8.141,P=0.000;t=1.004,P=0.159)。
脑胶质瘤是常见的神经外科病变,年发病率约为3~8/10万。该疾病的产生与先天遗传因素和环境易感因素密切相关,也受多发性硬化疾病、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的影响。该疾病发生后产生的症状表现与占位效应和所影响脑区功能相关。一般来讲,患者疾病恶性程度不同,症状产生速度也存在明显差别。
MRI是常用的疾病诊断方法,低级别病变患者通常表现为T1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与正常脑组织界限清晰,瘤周水肿程度低;高级别病变患者信号不均匀,通常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伴随出血者,也可出现T1高信号;肿瘤强化程度不均匀,界限模糊,瘤周水肿明显,可能与脑部炎性病变和脑缺血性病变混淆[3]。1H-MRS是一种通过化学位移现象对物质的分子成分进行检测的影像学技术,该技术在活体器官生化改变和组织代谢的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是从生化和能量代谢两方面进行病变研究的,是对常规CT和MRI检查的补充。1H-MRS技术的应用可为检查人员提供更多的代谢信息,也在疾病监测和预后评估中起着重要作用[4-5]。
数据研究显示,不同级别胶质瘤的水肿概率、强化程度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常规MRI多期增强扫描对不同级别脑胶质瘤术前分级评价能力有限。1H-MRS扫描,比较低级别与高级别胶质瘤水肿区胆碱/氮-乙酰天门冬氨酸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级别胶质瘤病变区的胆碱/肌酸值高于低级别胶质瘤病变区测量值(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项观察指标可以有效协助胶质瘤分级判断,可见作为主要观察参考指标,1H-MRS扫描可以作为常规MRI扫描对胶质瘤分级评价的良好补充。
综上所述,联合应用常规MRI扫描和1H-MRS扫描可以提高不同级别胶质瘤术前分级的准确性,应用价值较高,具有重要临床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