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超 邓 蕊
在健康养生方面,道家高度赞扬“婴儿”的品质,提倡人们在生理、心理和精神方面都保持阴阳和合、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等的饱满状态[1]。道家思想引导我们面对现实欲望时重视人的自然本性,然而《红楼梦》演绎至上奢侈的生活方式以及各阶层人类错综复杂的融合,导致书中的人类群体整个笼罩在庞大的奢侈、攀比、享乐等氛围中,这些极端情绪也是造成许多人物生病甚至死亡的原因。由此可见,道家倡导“婴儿”的专一、无欲、纯朴及不贪念等状态对于身心健康的人格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红楼梦》林黛玉、王熙凤及贾瑞三人的疾病现象出发,结合道家“复归婴儿”思想,分析其精神层面的病因死由。
《道德经》在第十章中说:“槫气致柔,能婴儿乎?”这句话对保养健康有哲学指导意义。意思是说,在休养生息方面要凝聚精力以达成最柔和的心境[2]47,要求我们如婴儿般保全本性,持守天真。另一方面,“专气致柔”也指达到婴儿精神状态的具体实施手段:把注意力凝聚在心灵深处的某一点,使精神状态既安静内守又能抗拒源源不断的外部刺激[3]。然而作为封建大家庭的牺牲者之一:林黛玉却心性过于多疑又常钻牛角尖。过强的精神负压常使她的心理状态被过度的悲喜牵动,长期脆弱敏感的心境给健康带来负面影响。道家指导我们通过林黛玉的死亡学习如何治疗与掌控精神不凝以及忧思过度的心理疾病。其思想“复归婴儿”提倡恢复身心平衡的健康需求要学习婴儿动时精神旺盛,不动时心静如水的心理状态;又要学习其温柔怀抱新鲜事物,不僵硬执著于事物一端的本性。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贾宝玉托晴雯送帕给林黛玉,林黛玉是这样反应的:这里林黛玉体贴出手帕子的意思来,不觉神魂驰荡:“宝玉这番苦心,能领会我这番苦意,又令我可喜,我这番苦意,不知将来如何,又令我可悲,忽然好好的送两块旧手帕子来,若不是领我深意,单看了这手帕子,又令我可笑,再想令人私相传递与我,又令我可惧,我自己每每好哭,想来也无味,又令我可愧。如此左思右想,一时五内沸然炙起。”[4]335林黛玉只身在贾府这个大熔炉里生活,封建婚姻制度的强压与精神洁癖的性格剥夺了她的安全感。她大部分的精神力量都投入到与贾宝玉的爱情中,但她又生性敏感,从送帕这个情节来看“神魂驰荡”是她杂念丛生的表现,因此精神凝聚遭到破坏。而她所感受“可喜”、“可悲”、“可笑”、“可惧”及“可愧”这五个“可”仅仅一瞬间就使她几乎把所有情绪都尝遍,这种状态也可说明她的心境安宁被环境牵动破坏。这种形神不合的状态频繁出现,使她“五内沸然炙起”,长期便成为伤害身体的缘由。《道德经》第十章关于养生有如下观点:“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营”可理解为有形的躯体,“魄”可视为无形的精神。旨在说明形体与精神能否和谐统一且凝练一体,是身体健康的关键[2]46。可见在道家看来,为了追寻完备的健康状态,饱满的精神对于身体健康而言不可忽视。
《红楼梦》第三回,赖头和尚这样描述林黛玉之病:“若要好时,除非从此已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惟宝玉更是不可见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4]26黛玉幼时性格纯真并且生活环境朴素,虽然瘦弱但其精神状态还没有与婴儿时期相离甚远。但到贾府生活并与宝玉产生爱情之后,压抑敏感的状态使她逐渐丧失婴儿的精神品质。由此可见,黛玉精神不凝主要是失于“营魄抱一”。杂念的积累使她损失了婴儿性格单纯、精神凝聚的特性;形神不合的状态是导致她生病并且步入死亡的缘由之一。
《庄子·在宥》云:“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5]209这句话对身心健康的保养有如下启示:不要去扰乱心神的视听,只有守持精神的宁静,才可获得身体的健康。另外,只有静虑清神,不使身体有过多负担,不耗费精神,才可以健康长寿[5]218。老子曰:“治人事天莫若啬”,此处“事天”也有“槫气致柔”中“槫气”之意,这句话强调保养身心时保守精气、凝聚力量、爱惜精神的重要性[6]181。此外,道家思想“天门启阖,能为雌”也有类似的健康指导,建议我们在保养身心中面对流转的众多杂事与万千思绪时,做到平心静气,致虚守静[2]51。
《红楼梦》对林黛玉的病症成因有这样一段描写:“那王大夫诊了好一回儿,……说道:‘六脉皆弦,因平日郁结所致……这病时常应得头晕,减饮食,多梦,每到五更,必醒个几次。即日间听见不干自己的事,也必要动气,且多疑多惧。不知者疑为性情乖诞,其实因肝阴亏损,心气衰耗,都是这个病在那里作怪。不知是否?’紫鹃点点头儿。”[7]603
从王太医给林黛玉看病的描述和病案可知,黛玉常常“多梦,每到五更必醒个几次”,睡眠不足导致她抵抗力下降,精神状况不佳。而六脉弦迟说明林黛玉的病症由肝气郁结和气血不足所致[8]。关于黛玉性格成因及疾病发展,可从其生活背景寻究病源。林黛玉从小丧母并投奔于外祖母,长期寄人篱下使她为人处世谨慎小心,加之与贾宝玉爱情不得正果的压力,使得林黛玉长期将郁气内化,终究伤害自己的性命。中医认为林黛玉的长期忧思劳心性格使她易出肝郁气滞之症[9]。导致林黛玉精神状况不调的一部分原因是她对无瑕疵爱情的执着以及对身世命运的妄念,《红楼梦》中将林黛玉描述为“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意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4]25可见林黛玉自幼要强。又说她:“心较比干多一窍。”[4]33又可见她心思细腻。不如意的生活使性格内向的她常怀忧愁万千,虽然才情智慧源于此“窍”,但是肝郁气滞也常多源于此“窍”。
老子云:“涤除玄鉴,能无疵乎?”,道家对我们的人生提出疑问:在生活中是否可以透过错综复杂的细节,真正地看到自己的内心[6]34。 “无暇”是道家对婴儿纯粹品质的赞扬。而林黛玉却因为长期敏感与充满担忧的心理状态使她精神负担过重,如此一来也使她“无暇”的心灵逐渐蒙上灰尘。《红楼梦》第六十四回,宝玉劝解黛玉也有这样一段:“只是我想,妹妹素日本来多病,凡事当各自宽解,不可过作无益之悲。”[4]609但林黛玉却偏偏常“听见不干自己的事,也必要动气,且多疑多惧。”[7]603庄子云:“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10]11南怀瑾对此解释道:这里的“藏”可用佛学中的一个概念来解释,那就是“执着”。道家认为,若对重要的事物过于精心的安排,过于想要抓牢,反而会使其更容易失去[10]11。庄子认为:若像婴儿一样若有若无地自在把握,反而可以得到真正所需[10]92。正所谓有得有失,身体与精神状态是一个拉扯又融合的状态,只有做到两者兼顾,才能达到全身心健康的状态。
道家指导我们保养身心要顺其自然,不刻意追求增减,尤其是要抛却心中的妄情、妄念、妄想,追寻自然的本性[10]229。然而面对生活环境的压力,我们常需要为不如意之事投入精力,所以借鉴林黛玉之例,需要我们不过于执着于事物,要懂得排遣精神负担,要做到“涤除玄鉴”,要洗清杂念,摒除妄见,使心境处于静定的状态,要关照内心的本明,最终使肉体和精神生活臻于和谐的状态[11]50。这也是道家思想“复归婴儿”达到不妄念与无暇状态的哲学要求。
《道德经》第二十章对“婴儿”有这样的定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咳。老子将众人与悟道之人做深刻的对比描述:当社会上普遍弥漫一种灯火辉煌、熙熙攘攘的氛围时,所有人都追寻美味及名誉并享受其中。而悟道之人总是可以独善其身,不追求浮华的名利,如此就如婴儿般纯净[2]102。《红楼梦》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极端享乐的场景。在《红楼梦》的人物判曲“聪明累”中将王熙凤的结局做了这样的描述:“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4]56。出生于四大家族之一的她从小享受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而她又天性要强,为了争名逐利,不择手段与处处心机成了她生活的主旋律。而道家认为,真正懂生活的人却宁愿独自体验宁静致远的生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同孩子般享受最纯朴的快乐。王熙凤的人生结局是病死于“血山崩”,面对王熙凤的病死现象,道家建议保养身心应“见素抱朴”,应学习婴儿纯厚朴实、天真开朗的状态。同时还需运用“绝学弃智”的思想内涵来学习婴儿不用巧智伪智去耗费心神的自然无争的生活态度。
王熙凤出自《红楼梦》中四大家族王家,是王夫人侄女,贾琏之妻,一手管理大观园的家庭内务之事。《红楼梦》借冷子兴之口称她为“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4]22。然而王熙凤的命运却是一生要强,结局潦倒。书中对于她的疾病是这样描述的:“谁知凤姐禀赋气血不足,兼年幼不知保养,平生争强斗志,心力更亏,故虽系小月,竟着实亏虚下来,一月之后, 复添了下红之症。”[4]518-519大观园里的富贵奢华虽给了她上等的物质享受,但是也是造成她疾病的罪魁祸首之一。第七十二回借平儿与鸳鸯的对话关于她的疾病也有如下叙述:“只从上月行了经之后,这一个月竟沥沥淅淅的没有止住。这可是大病不是?”鸳鸯听了,忙说道:“嗳哟!依你这话,这可不成了血山崩了吗?”[4]677“血山崩”在中医中称为崩漏病,指在非正常经期经血淋漓不尽或暴下不止[9]。
由上可见,王熙凤之死与长期肝郁化火之症有密切的联系。老子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无论是使人眼花缭乱的色彩还是扰乱听觉的旋律还是使人产生麻木的味觉刺激,道家认为这些表面奢华的感官享受容易扰乱人类本应宁静的心智[2]60。 而王熙凤生活于钟鸣鼎盛的环境,物质的极大享受使她身心和谐被破坏。道家认为“知足者富”[2]151,这与“植而盈之,不若其已”[2]38的现实指导意义不谋而合,都强调知足、适度的生活方式。王熙凤常常用尽心思把金银钱财揽入囊中,四十三回尤氏这样玩笑过她“这么些婆婆、婶子来凑银子给你过生日,你还不足!又拉上两个苦瓠子作什么?”[4]412。由这段描述可以看出,王熙凤不仅对物质有着过度贪婪的追求,而且在与人相处时常常步步争赢唯恐落后。《道德经》对于贪生逐利有这样一句警示:“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2]204。王熙凤的血山崩是“肝郁化火证”的表现之一,她的行为方式与精神状态是导致身体内部长期气郁、七情内伤、肝郁化热、热伤冲任的原因之一,同样也是她产生迫血旺行,月经不调和崩漏病症的罪魁祸首[9]。而争强好胜的性格使她忧思耗尽与操劳过度,这也成为她最终病死结局的加速器。
道家指导我们在面对极乐享受时做到“见素抱朴”即保持原有精神状态的自然本色[12]。这同样也是道家所描述的婴儿状态。《道德经》第七十五章云:“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6]220道家强调适度的欲望,虽追求快乐但不可享乐。道家对快乐和享乐有不同的见解:快乐使自己追求精神适意、安宁与自足;而享乐却表现为追求极端的心理刺激,会使安全感和自足感丧失[13]58。可见纯真质朴,知足不贪是形成饱满精神状态的重要品质,从王熙凤的例子中也可以看出,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环境里,身心和谐发展是达到健康长寿的手段也是必然要求。
《红楼梦》六十五回借兴儿之口描述王熙凤的性格与为人处世:“提起我们奶奶来,心里歹毒,口里尖快。……他说一是一,说二是二,没人敢拦他。又恨不的把银子钱省下来,堆成山,好叫老太太、太太说他会过日子。”又说:“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4]622-623从这里可知王熙凤做事虽雷厉风行,但争强好胜、贪欲过多的性格也使她枉顾了自己性命。
老子认为“绝学无忧”。“学”在《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中做了如下解释:学到了不断增加生活的技能征服世界的手段、扩张的本领以及傲视群雄的心志,“益”即欲望会越来越大[2]211。可见道家不提倡这种“学”,此“学”是一种对巧智、伪智的掌握,“学”成后只会使欲望无止境地膨胀,为自己徒增烦恼。《道德经》第三章云“恒使民无知无欲”,此“知”也是巧智、伪智的意思,这段道家依然强调要拒绝过分的欲望[2]17。警幻仙曲中描述王熙凤命运判词有这样一句“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4]56,可见王熙凤的疾病大多在“知”太多。老子说:夫唯不争,故无尤[2]37。王熙凤早年“霸王似的一个人”[4]423,却在死后草席裹身,可见一生争强好斗的她实在没有做到“功遂身退”。
通过王熙凤之例可以看出道家认为我们修身养性时要保持平静祥和的心态,尽量顺从自然之意,对待事物要做到张弛有度。正是“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之理[6]16。 而“绝学弃智”符合道家对婴儿的定义:追求生理上的安饱,又不忘消除巧伪的心志。基于此,“复归婴儿”要求我们力求做到恢复心理状态的真挚朴素[11]57。王熙凤工于心计的性格最后却使自己反身受其害,《庄子·天道》云:“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庄子强调在发展精神健康时也要行无为之道,如此便可以从容自如,便可以忧患不留止于心,便可以长寿[14]。
《列子·天瑞篇》记载:“其在婴孩,气志专一,和之至也,物不伤焉,德莫加焉。”[15]39列子将人的生命分为四个阶段:婴孩、少壮、老耄、死亡。其中婴孩的状态最符合于道。列子认为,婴儿精神与心意凝聚可达到合而为一的状态,且婴儿不易受欲望影响使之涣散、迷乱,这是中和至极的表现[15]39。《红楼梦》悲剧人物之一贾瑞的死亡与其病时心理与精神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贾瑞是贾代儒的长孙,从小受到严格的封建教育,但他天性贪生好色,在道德的捆绑与横流的欲望双重挤压下使他丧失了婴孩专一、质朴的特质。这也是导致他生病与死亡的缘由之一。为了避免其心乱神迷导致精神萎靡,应学习道家提倡的“知足知止”来收敛心神;另一方面,面对纵情纵欲导致病死结局时,更应学习“知和知常”的思想来为健康敲响警钟。
《红楼梦》关于贾瑞病死的前因后果是这样描述的:“自此满心想凤姐,只不敢往荣府去了。贾蓉两个又常常的来索银子,他又怕祖父知道,正是相思尚且难禁,更又添了债务,日间工课又紧,他二十来岁尚未娶亲,迩来想着凤姐,未免有那指头告了消乏等事,更兼两回冻恼奔波,因此三五下里夹攻,不觉就得了一病:心内发膨胀,口中无滋味,脚下如绵,眼中似醋,黑夜作烧,白昼常倦,下溺连精,嗽痰带血。诸如此症,不上一年,都添全了。”[4]118
从以上贾瑞之病的描写可以了解到:贾瑞虽被王熙凤三翻两次捉弄,但还是觊觎王熙凤。虽对受到惩罚之事不甘心放弃,但接连心驰神往又接连受到心理与生理打击使自己身心憔悴;不仅如此,贾瑞还被贾蓉抓住把柄戏弄,面对钱财的勒索,自己无法承担压力从而产生心理焦躁。综合以上两个方面可以看出,贾瑞在压力重重的心境下终患上疾病,这是他“多藏厚亡”的必然表现。道家认为无论是精神还是身体上,人类可以承受的事物是有限的。若一味地积累物质财富而不知足,无间歇地积攒压力而不释放,只会使身心自食其果。关于贾瑞,《红楼梦》还有这样一段描述:“原来这贾瑞最是个图便宜、没行止的人,每在学中以公报私,勒索子弟们请他;后又附助着薛蟠,图些银钱酒肉,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约,反助纣为虐讨好儿。”[4]97可见贾瑞的贪婪、狠毒之心不在王熙凤之下,之后被贾蓉勒索钱财之事又怎能说不是此事的报应。
疾病不是一蹴而就的,正所谓想要抓住的多,失去的也多,道家认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6]141。 “知足”要求思考行事做到“恰到好处”;而“知止”要求做到“适可而止”。过度的欲望会混乱心扉,使心情浮动而急躁。长久如此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发展[6]141。老子云:见欲而止为德。邪生于无禁,欲生于无度[13]30。贾瑞既贪财势利无所下限,又贪色享乐无所克制,这些性格品质对他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道家强调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与身体素质,应学习婴孩“气志专一”的精神状态,同时还应节制过度欲望达到“知足常乐”的心境。
关于贾瑞之死,《红楼梦》有这样描述:“拿起‘风月鉴’来,向反面一照,只见一个骷髅立在里面,唬得贾瑞连忙掩了,骂道士:‘混账!如何吓我!我到再照照正面是什么。’想着,又将正面一照,只见凤姐站在里面招手叫他。贾瑞心中一喜,荡悠悠的觉得进了镜子,与凤姐云雨一番,凤姐仍送他出来。到了床上,‘哎哟’了一声,一睁眼,镜子从手里吊过来,仍是反面,立着一个骷髅。贾瑞自觉汗津津的,底下已遗了一滩精。心中到底不足,又翻过正面来,只见凤姐还招手叫他,他又进去。如此三四次……”[4]119脂砚斋评价此段有警醒世人的作用,可用此来唤醒心之愦愦(烦恼、忧愁)[4]119。道士称风月宝鉴之镜可专治“邪思妄动”之症。贾瑞却不顾道士之言正反皆照,一时因鬼怪受惊,又一时贪念性欲妄自伤身,几次下来精力耗尽。可见贾瑞之病大多由贪生纵欲引起。
不知克制收敛,对生理体验纵欲过度是贾瑞“益生曰祥”的必然结果。道家认为纵欲发泄而不顺从自然会导致自身遭遇祸患。追求身心需求是人的天性,道家不是要我们泯灭欲望,而是在生活中保持节制有度,不要过多贪念。此外《红楼梦》第十一回交代王熙凤十一月三十日冬至差人去瞧秦氏,而贾瑞见王熙凤正是在这之后几日。中医认为冬至开始是一年之中最冷之日,阴气重,阳气不足。此时的保养应减少身体能量的消耗,多以温补为主[16]。但贾瑞却过度消耗自己的精力,放纵自己过度贪图欲望的享受。
《道德经》第五十章云:“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常损耗精力对元气有损,而过剩欲望会使人性命有损[2]216。道家用“知和知常”的哲学思想来警示我们因纵情纵欲导致的身体疾病。道家强调保养身体时不要过度追求刺激享乐,应努力达到阴阳二气和合的状态,并且以遵循常道,自然的状态养生[11]118。道家认为婴儿对现实事物无贪念、无过度欲望,婴儿的精神状态是人生阶段中品性最高的状态[15]39。所以反思贾瑞的结局时,我们应注意在休养生息时要兼顾身体和心理健康和谐以及遵从自然的养生之道。
道家思想讲究在保养身体及修炼人格的过程中要做到身心合一,不纵欲、不贪念;不用伪智、巧智来耗费心神。同样,道家也认为心不散乱、清醒明觉、坚持有度守中是达到婴儿精神饱满状态的必经之路。此思想在当今社会对身体健康的保养有可取之处:社会的复杂化、物质享受的丰富化易使人的精神面貌受到影响,所以我们应运用道家“复归婴儿”思想来平衡应对心理及精神健康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