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引领下专业企业学院国际化育人

2020-02-16 05:46成秀萍唐祥金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国际化一带校企

成秀萍,唐祥金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215104)

教育对外开放程度,是衡量教育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核心观测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九个坚持”的新理念新思想,强调坚定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自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从而为教育国际化明确了“提质增效”的方向性目标。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举措,“一带一路”是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顶层设计,也是新的路线图,更是在更高站位、更深层次、更广视域深化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抓手。新时代高职院校专业企业学院国际化育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要有新境界,服务中国智造企业“走出去”要有新作为,但个中最重要的是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关键在坚定需求导向,核心在坚持校企双主体实施,核心要义在筑牢“专业企业学院”等校企平台,以进一步凝聚各方新共识、规划合作新愿景、寻求合作新空间,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1]

一、坚守育人初心:回答好新时代专业企业学院国际化“做什么”之问

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教育最核心的价值和最根本的作用,在人才培养。教育对外开放的落脚点在专业,初心使命在育人,工作重点也是在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交流之中不断地拓展和提供服务。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心相通的深层基础在文化,关键在教育,重点在青年。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强调:“我们要积极发展教育事业,通过普及教育,启迪心智,传承知识,陶冶情操,使人们在持续的格物致知中更好认识各种文明的价值,让教育为文明传承和创造服务。”[2]这就阐明了教育在“一带一路”共建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支撑性作用,也阐明了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时代价值。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进一步支持打造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和“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升级版。江苏坚持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丝路贸易”促进计划和重点合作园区提升计划等,顺利实施。2019年新增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项目289个,比上年增长23%;中哈物流合作基地、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淮海国际陆港等“一带一路”经贸合作龙头项目,总体平稳、提质培优。[3]基于“专业企业学院”等平台载体,专业(群)国际化育人在江苏务实推进,并在专业群与产业链同频共振之中双向发力,既以通用的国际专业标准协同共育当地所亟需的产业大军,又以校企量身订制的本土专业标准合力培养“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既以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人才红利强有力地支撑江苏智造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又助推这些“走出去”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华丽转型并自信满满地走向世界制造业舞台的中央。[4]为做特做亮江苏职教“郑和计划”等国际化品牌,江苏90所高职院校中受批30所正式抱团组建“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合作联盟,进一步借力江苏省11个行业指导委员会更好地服务江苏企业“走出去”、进一步面向国际推广江苏职教高水平专业(群)国际化育人标准和核心课程标准,进一步集聚全省资源优势与“一带一路”国家有效开展境外学历培养、师资培训、员工培训等。[5]

伴随着我国与“一带一路”65个国家和地区教育与合作的纵深推进,沿线国家正日益成为来华留学生的主要生源地和赴境外合作办学的主要集聚地。跨国界、跨时空、跨文明的访学游学、合作办学、语言和科技及文化交流、孔子学院和孔子学堂等形式多样的共建项目,也正相继落地生根。江苏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上,“放大向东开放优势、做好向西开放文章”的战略部署,还有抢抓江苏自贸试验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家门口”的叠加机遇,都为江苏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等,明确了定位、找准了方向。[6]以“一带一路”和全球视角审视专业国际化育人质量,首要的是始终把牢校企校地特色和优势,源源不断地为“走出去”的江苏企业提供具有较高的汉语水平、一定的岗位技能、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精英和高品质的技术技能服务。据不完全统计,仅江苏高职院校目前就有15所已经在“一带一路”国家设立25个境外办学机构和项目;牵引和拉动了高水平专业(群)全方位融入“一带一路”教育市场博弈和国际产能合作,全面深化与政府、企业、院校、NGO等多边合作和交流,全力引领江苏高职以内涵式发展和特色化提升而走进世界职业教育中心。在这方面,“双一流”和“双高”高校及专业(群),始终在领航领跑,舞动“龙头”并引领专业国际化育人往高处立、往亮处看、往深里走、往实里建。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http://www.jsahvc.edu.cn),依托得天独厚的行业背景和最强的“农牧业”专业优势,牵头组建了全球首个“国际农牧业高等职业教育联盟”,[7]吸纳了中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埃及、南非、埃塞俄比亚、柬埔寨等40个国家和地区的139所高职院校、农牧企业、研究机构合作共建,携手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在联盟内共同开展区域(国别)农牧业行业人才需求调研,共商行业标准和专业标准,共推农牧业职教成果与职教名师评选,共同担负国际农牧类专业技术技能大赛和学生交流、教师互访合作项目,共享跨界融合的教学资源、协同研究和孵化的成果,共育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农牧类国际化人才;既有助于增进各方协同合作的稳定性,也提升了各方“责任共担”意识,最终把“共商共建”持续引向深入而行稳致远。

二、坚定需求导向:回答好新时代专业企业学院国际化“依据什么做”之问

“一带一路”主要面向教育和青年,顺应青年学生群体的教育及其在加快和扩大对外开放进程中的内生需求,自然就是新时代专业企业学院国际化育人的主要目标方向。“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双方的需求,固然是贯穿专业企业学院国际化育人全过程的题中之义,要首先置于“大外交”格局之中做好顶层设计,要放在“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总要求之中系统重塑,要从“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全局高度全面提升,摸清各自家底,平衡双方需求。截至目前,我国已与24个“一带一路”国家签署了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共有60所高校在23个沿线国家开展境外合作办学项目,16所高校与沿线国家高校共建了17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仅2017年“一带一路”国家来华留学生共有31.72万,占来华留学总人数的64.85%;2018年仅高职院校全日制来华留学生规模达1.7万人。[8]以上这些可视化、可复制、可推广的国际合作机构、项目、平台等成果,既源自“一带一路”国家对教育对外开放的实际需要,又统筹规划我国高校与“一带一路”国家重点共建的专业,更最直接地惠及这些“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让其在华能学得好、回国可用得上、能发挥好作用。坚持把国际合作双方的互利共赢挺在最前面,持之以恒地打造与“一带一路”建设密切相关的特色或优势专业,不断提升专业国际化影响力及其服务发展能级,为率先建设成为“地方离不开、业内都认可、国际可交流”的高水平专业(群)而合力书写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奋进之笔。[9]

作为“一带一路”国家最关切最现实的一大问题,教育加快和扩大对外开放最直接地惠及各国人民。但仅仅从教育开放的视角探究“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双方需求,还是远远不够的。新时代专业企业学院国际化育人,应跳出教育看教育,更多地从所对接的产业和所合作的企业来着眼,紧紧依据当地“走出去”行业企业的内生需求而合作订制专业与人才,才有可能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建在需求链上,也才有可能真正成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不竭的“活水”。究其活水的“源头”,正是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友好交往史、已走出去的领先企业及其合作机制的推陈出新、合作平台的有序运行。作为市属的国家“双高”建设单位,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http://www.siit.cn,以下简称“苏工院”)始终放大“工业”特色和“工科”优势办高职,始终植根苏州、融入苏州、服务苏州,持续深化“学院理事会”框架下三层次企业学院育人的“苏工”范式,并得到了孙春兰副总理和教育部等方方面面的认可。[10]基于苏州市优秀企业学院“高创电信学院”这一平台,该校顺应“京东方”(https://www.boe.com)及其南非公司和海信(https://www.hisense.com)等中非机构对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战略需求,2019年9月校企联合招收和共育独立建制的“高创(南非)学徒班”,共同研制教学和实习方案、共创“6个月校内理论研修+ 6个月企业跟岗实践”的学徒制培养模式、共推校企双带头人和校企双班主任制度、共组校企混合式教学与管理团队、共建“智能车间”工匠育训中心和教师实践工作站、共同打造专业国际化育人的“师生企命运共同体”。该学徒班学成回国后优先服务“京东方”等在非的中资企业,传承中非友谊、传习中国技术、传播BOE等中国名企文化及其优质产品,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京东方等“苏州智造”名企在国际舞台上发声发力,探索并贡献新的可供借鉴的“苏工”方案。[11]

三、坚持校企双主体:回答好新时代专业企业学院国际化“怎么做得更好”之问

诚然,契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双方的需求,是项目化地落实“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前提。直面新时代“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新期盼和新挑战,除了继续秉持“亲、诚、惠、容、通”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之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双方还应选准选好合作对象并扶强扶优可落地的共建项目,不因彼此的发展阶段和历史文化因素而制约合作的规模、质量和进度,而是在相互交流、碰撞、调适、磨合和交融之中,唱响“互融”主旋律,协同创新“政府主导、校企主体、服务当地”的专业企业学院国际化育人路径,共推“项目化”合作模式的机制化和长效化建设,以进一步激发企业在践行“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中的重要主体作用。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双向投资和往来贸易,稳中有进;个中最活跃的主体正是企业。据商务部2020年8月20日发布的统计数据,中国企业1-7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02.7亿美元,同比增长28.9%,占同期投资总额的17%,较上年提升4.5个百分点。[12]仅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七年来已累计投资340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30多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超过32万个。“走出去”的中央企业在海外分支机构的员工共38万多名,其中85%是当地员工。事实也是如此,无论是共建“一带一路”海外分校、专业化研究院(研发中心)、联盟集团、国际课程开发中心等合作平台,还是不断共享双方优质资源来拓展国(境)外学历教育、输出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的教学标准及实验室建设标准、合作开发国际化课程和扩大国(境)外专业培训等合作项目,专业企业学院及其所深度合作企业始终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像亨通集团(http://www.hengtonggroup.com)和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http://www.inovance.cn)这样的江苏省第一批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13]不仅“看着世界地图做企业、跟着‘一带一路’走出去”,而且对“一带一路”国际市场及其变化非常地熟悉和敏锐,对国际合作双方的独特禀赋、合作意愿和“最大公约数”也都了然于心,一以贯之地坚持以真挚的人民情怀全程参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四技”服务,就近与同根同源的地方院校“苏工院”合作,于2014年先后搭建“亨通学院”和“汇川机电学院”等企业学院平台,面向长三角联手共建“智造车间”工匠育训中心、教师实践工作站和协同创新服务中心,共同画好“人才共育、资源共享、过程共管、责任共担”的同心圆。

正是紧密携手“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http://www.cnmc.com.cn)这一业内最早“走出去”的央企等战略性合作伙伴,并深度共建“中赞职业技术学院南工院机电分院”,全国唯一的公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http://www.niit.edu.cn),以其最具优势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该专业群已先后5批次选派10余人的校企团队远赴赞比亚,为中资企业订单式培训本土化技术技能应用人才800余人。更重要的是,校企合作研制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标准和18门课程标准,2019年3月20日被赞比亚职业教育与培训局认定为国家标准(赞比亚国家教学标准编号410),这实际上是我国首次进入主权国家国民教育体系的专业教学标准,迈出了为全球职教高质量发展而贡献中国职教方案、中国职教智慧的第一步。[14]同样,也是长期深耕“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https://www.avicintl.cn)这样的全球性控股型名企,国家“双高”建设单位“南通职业大学”(https://web⁃manager1.ntvu.edu.cn)积极响应该公司要求,从最具特色的“建筑专业群”和“南通职大——智聚装配式建筑产业学院”择优选派了“土木工程”专业的校企混编团队,全程参与肯尼亚教育部“大中专师资培训项目”,既传授最前沿的实用新型土建施工工艺,又师带徒地传承南通“建筑铁军”的职业品格;既手把手培育工匠之师,又潜移默化地传承“鲁班精神”。这种“跟着通商走出去”的师资培训项目,深受肯尼亚政府和同行的好评,并被该国国家电视台多次图文报道。[15]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中国民营百强企业“红豆集团”(http://www.hongdou.com)及其合作伙伴之一的国家“双高”建设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http://www.wxic.edu.cn)。早在2010年5月起,校企双方就携手赴柬埔寨王国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一同共建共管“新商科”国际化人才育训合作项目,一同申办了首个海外校企合作股份制应用型本科大学“西哈努克港工商学院”,一同助力西港特区迅速发展成“一带一路”的标杆和“互学互鉴、互惠互利”的样板。[16]

四、结语

2014年至2019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的贸易总额超6.2万亿美元,年增长率达6.1%。“一带一路”虽源于中国,但却属于世界,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开放包容、惠及民生的国际合作平台,也是当今世界百年大变局中的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部分,“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自实施以来成果丰硕。与“一带一路”国家双边教育合作,育人初心,始终如一。共建与“一带一路”建设密切相关的“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等学科专业、共育技术技能人才、共担技术支撑和培训服务、共推示范性重点项目等,需求导向的基调,一如既往。校企联手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应用型高校和职教机构共筑企(产)业学院等共享合作平台,产教融合的理念,一以贯之。但目前就整体而论,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专业标准对接与兼容,亟需增进。双边教育合作渠道不够畅通、机制与平台不够完善,亟需突破。“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缺乏应有的资金支持及融资能力,亟需加强。对标新时代“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升级转型,唯有永葆“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定力,锚定更为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合作方向,进一步开拓国际交流新领域、畅通双向合作新通道、搭建开放互动新平台、共享专业国际化育人新成果,真正念好“创、精、高、融、特”五字诀,[17]就一定能筑牢“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就一定能为赋能“一带一路”倡议而注入新活力、为有效打造教育对外开放升级而激发新动力。

猜你喜欢
国际化一带校企
聚焦港口国际化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