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方,杨明艳
(1.玉溪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玉溪653100;2.滇西科技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临沧677099)
佤族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样。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大量神话传说、诗歌、音乐、舞蹈等文化。尽管佤族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着时代的落差,不能够直接对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但是在佤族文化蕴含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两者有相互契合的部分,这使佤族人具备了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条件和心理条件。结合佤族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部分对佤族进行教育,不断增强佤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力。
1.佤族向往国家富强、社会和谐的理想生活。佤族属于“直过民族”,在沧源解放前,佤族以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方式生存,实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贫富差距较大,佤族人的吃饭问题都很难解决,特别是在每年的春节后至秋收前,靠吃山茅野菜为生。每当外敌入侵时,阿佤人奔赴战场,保卫国家。1954年后,佤族直接由原始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废除了头人和富裕家庭的特权,社会安定和谐,加之党和政府给予一定补助,佤族人民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佤族特别珍惜和谐生活的来之不易,认为团结和谐是神的意旨,人与自然、社会各个方面都要和谐,否则就是违背神的旨意。沧源县少数民族较多,有佤族、傣族、拉祜族、彝族等,在沧源部分地区佤汉、佤拉祜、佤傣共居,他们相互理解、包容。例如,勐来村是多民族聚居的村寨,是一个佤、傣杂居的村寨,公路把村寨分隔两半,公路上边居住的是佤族人,公路下面居住的是傣族人,该村寨的村民既会佤话,又会傣话,佤傣两个民族和谐相处。佤族人特别向往国家富强和社会和谐的理想生活。边疆和才有国家兴,边民富才有边防固。兴边富民、社会和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和谐相契合。
2.佤族人民向往民主、文明的社会生活。佤族人做事非常民主,“江河会改道,百姓能选官;家家有神灵,寨寨有头人”;“躲着议价会吃亏,躲着生病易病死。”[1]选举官员要顺民意,不能随便乱选,当选官员后要为民做事,寨主也是由村民选出来的,一寨之主选出来后,村民听从寨主的安排。村规民约的制定和废除都由全体村民来协商决定。在佤族人家庭中也有民主思想,遇事会把家庭成员聚集在一起,商量对策,大家觉得可行之后才可以做。佤族有许多关于文明的故事、谚语、歌曲,“司岗里”、“钻木取火”、“千人拉木鼓”、“崖画”等是响彻沧源的佤族文明,佤族有两句古老的歌词,“鸡叫头遍黄鹂还写字,天刚亮明山鹄就讲话”,这里“讲话”就是讲课,这句话描述的是一对刻苦学习的学生和辛勤工作的老师的真实写照,佤族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教育,提倡“言传身教”,把“禁忌”和“格言”当作教材传授给学生,佤族的民俗禁忌非常多,涉及祭祀、饮食等各个方面,他们都要遵守的。沧源崖画是佤族文明的又一体现,沧源崖画记载了佤族神奇的杂技表演情景,有飞人、肩上立人的杂耍,还有杆顶、杆上爬人等杂技表演,生动地反映了佤族的生产生活。
1.热爱自由,追求平等。佤族的自由观体现在恋爱、交往、宗教信仰等方面,佤族人认为,自由恋爱双方如意即可结婚,实行一夫一妻制,父母包办的较少,但这种“自由”也不是毫无限制的,是在伦理道德和传统习俗下的自由。佤族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也是自由的,有信仰的人和无信仰人的交往不冲突,可以成为好朋友。佤族的自由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由观存在关联性,但也存在差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由内涵比佤族人的自由内涵更广。佤族崇尚平等,“椽子从来不比脊梁大,官人从来没有百姓贵”、“不要轻视孤儿,不要指望贵人”。[1]为官者、寨主只是在处理事务时有一定权利之外,和普通百姓一样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通过百姓挑选出来,如果做错事情,百姓可以罢免其职位,集体重新挑选。在佤族社会中,人和自然也是平等的,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应保护和顺应自然。“既然万物都是有生命的,有神灵的,无论其体积大小,力量的强弱,那么大家也都是平等的。”[2]这些都体现出佤族崇尚平等的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观形成对接。
2.坚持以公正、法治的原则处理民族事务。“江三木落”的传说是佤族文化中“公平”、“正义”的体现,“江”为秤的意思,“三木落”是《娥玢与三木落》传说中的男主角。“江三木落”就是“三木落的称”,当时人们认为三木落秤过的东西相对公平。在《阿佤人民唱新歌》中歌词的结尾,用江三木落结尾,就是说明我们党的政策和三木落的秤一样的公平。在佤族传统社会中没有法律,但是阿佤人利用道德伦理、民俗禁忌来约束自我。在佤族村寨中,有一套约定的习俗,什么时间段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生态保护意识特别强,其中竹文化,把竹看成佤文化的“神”,尊崇它,不可随意乱砍乱伐。随着县志的颁布实施以及各项自治条例的颁布落实,佤族人的法律意识逐渐变强,在原有的村规民约和传统习俗的基础上,再落实法律法规,增强了佤族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
1.佤族具有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敢于吃苦耐劳的民族精神。佤族人的爱国情怀从古至今一直没有改变,在“班洪抗英”事件中,17个佤族部落举行“镖牛誓盟”,发表《告祖国同胞书》,佤族人有钱的出钱,有力出力,捍卫了中国领土的完整,抒写了阿佤山全民抗英的辉煌诗篇。“班洪抗英事件”、“黄果事件”、西南民众义勇军等事件涌现出一批胡玉山、胡玉堂、胡忠华、保洪忠等民族英雄,显现出佤族人民顽强战斗、保卫祖国的英勇事迹。佤族是一个勤劳、能歌善舞的民族,阿佤人认为劳动光荣,懒惰可耻,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劳动强度较大,时间较长。佤族居住的地方多为山地,勤劳的佤族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几十余年的努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因劳动而演变出来的节日有“新米节”、“播种节”、“劳作歌”等。[3]其中“新米节”是谷米开始成熟时,佤族人庆祝丰收的节日。此外,佤族大多舞蹈动作也是根据劳作时的动作创造出来的,佤族女人头发随着舂米的运动飘扬,为了使头发不遮住眼睛,把头发甩到后面,显现出翘臀的动作。佤族人特别崇拜牛,牛是财富的代表,走进佤族村寨,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牛头挂着,牛头挂着较多的家庭说明家里比较富裕。
2.佤族人把诚实守信、团结友善作为为人处世的原则。佤族做人做事讲究诚信,人在做,天在看,讲诚信是神灵的旨意,不能违背、诚信对人。佤族人做人坦诚,想什么就说什么,说真话,做实事。在佤族村寨不会发生一起盗窃事件。佤族神话传说“娘不洛”意为长生不老的药,是古人对生命的爱惜,对生命爱护的一种表现。“考班格”是佤族向往美好家庭、坚贞爱情和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佤族有许多善待自然的传统习俗和保护自然的村规民约,每个村寨都有一片神林,神林的树谁都不能砍,也不得随便进入神林。佤族拜树神,表面上是对神的崇拜,实际体现的是一种现代的生态观。保护树木,神林就会保护你,破坏了树木,神林就不加保佑,在神林肃穆中让游客感受到环保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文化在开发中得到保护。友善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为尊老爱幼。佤族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特别尊重老人,在家中听从父亲,没有父亲则听从兄长,这体现了佤族人孝亲、敬老。
在沧源调查中,可以明显感受党在佤族人民的心目中具有很高的威望,他们时刻将“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挂在嘴边,记在心里,群众对党的工作非常支持,这一切的取得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引导和教育。佤族人民宗教信仰多元化,政府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如永和社区是佤族信仰基督教的较多社区之一,当地政府在村寨里粘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标语,每个基督教教堂都挂有国旗,让教堂教徒时刻认识到宗教信仰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佤族人民能有今天的安定祥和的生活是党和国家给予的,要听党话,跟党走。居住在永和社区的佤族人民没有因为信仰而与其他地区的佤族或者其他民族发生过冲突。中国共产党对基督教教徒的教育使得教徒认识到他们的信仰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佤族人民在情感上是爱国的,生活团结和谐,敬业奉献。
沧源县委宣传部门通过文艺宣讲、双语宣讲和道德模范巡讲等方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的方针政策编排成文艺节目,结合节庆等不同的时间节点和村内的具体实践情况来展开。为了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每个村都建有文化活动室,定期开展讲堂。还组织发放宣传单、张贴画、海报、送对联等等。佤族人民特别崇拜毛泽东,他们认为是毛泽东把佤族人民带入社会主义社会,毛泽东特别伟大,大部分佤族人民的家里都挂有毛泽东的像。佤族人民在享受政府带来的文化大餐同时,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丰富,内心获得了幸福感,这说明了政府的工作得到了佤族人民的信任和认可。
沧源县从幼儿园开始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让小学生认识到自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学校利用民族伟人、领袖、名人名言上墙、上报纸方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节假日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清明节”组织学生扫墓,瞻仰烈士陵园;“建党节”举办歌咏比赛,歌颂党的丰功伟绩,开展“相约中国梦”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比赛等等。沧源县小学生必须掌握“四个一”、“五个文明”,学校以耳濡目染的方法让佤族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政府、社会及各方力量的大力宣传下,培育和践行工作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我们也看到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教育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想目标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需要我们在如何让佤族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上下功夫。
1.系统性认知程度较弱。佤族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程度总体相对较弱。在佤族群体中,有一部分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模糊,这就从侧面反映出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和宣传力度的不够,影响着佤族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的偏差。在当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多以“填鸭式”、“口号标语式”进行,缺乏吸引力,宣传手段单一,照本宣科的教育方式使佤族人民对理论学习产生厌倦。在农村地区,村干部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对于高度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不透彻,大多都以读的方式对百姓进行教育。
2.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与当地佤文化的结合。目前正在做的图解移风易俗效果还是不错,但是应该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用“大众化”的语言、“佤语”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群众来说,理论化和抽象化程度较高,与现实相差甚远,关注程度自然会减弱,在实践中践行的可能性就很低。为此,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话语转化”,转化为当地百姓较容易接受的语言。
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性不强。知行合一,只有先达到“知”的层面,才能达到“行”的层面。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部分群众因忙于工作、劳务,没有时间和精力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他们产生的实际效果不是很明显,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度不太高,践行的主动性就被弱化了。
1.人才匮乏,知识欠缺。走访调查发现,当地人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缺乏高素质的人才。以S村党支部为例,全村1000余人,64名党员,党员文化程度为本科和专科人数最少,最多的为初中文化,这反映出在佤族农村地区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缺乏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关注度。在M村,大部分年轻人读完初中、高中就到城里或者外地打工了,留在村寨中生活的大多为老年人、妇女和小孩,青年人外出务工的现象比较突出,出现了文化断层。
2.经济实力薄弱,难以追求精神生活。沧源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佤族一般居住在山地,平坝较少,交通较为闭塞,种植技术落后。在偏远地区经济条件薄弱,水田很少,山地较多,自家种的水稻也只够自家食用,山地种植砂仁、茶叶、佛手甘和核桃等作物,产量一般,不足以养足一家人,家里的青壮年一般都到县城或者外地打工来养家糊口。经调查,2016年,在沧源县城附近的永和社区农民年收入9228元,在部分农村地区农民年收入8000年都达不到,云南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20元。“十三五”规划中,沧源S乡预计在2017年末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865元以上,从这些数据反映出了沧源佤族地区的经济实力较弱,村民因疾致病和因病返贫的现象普遍,使得群众难以追求精神生活。
3.宗教多元和价值观多元。沧源县有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基督教,另外还有一些村寨的部分群众保留着原始宗教信仰,全县依法登记的宗教场所有128所,有信仰群众33956人(不包括原始宗教信众),占全县总人口的19.3%。[4]沧源佤族的多元宗教信仰也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沧源每个宗教信仰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有自己独具特色的价值观和生产方式。二是有些信仰原始宗教的村寨会做一些迷信活动。
4.基础教育落后。沧源县地处云南省的西南边陲,全县基础教育从整体上来说较为薄弱,师资引进困难,投资力度不足,教学方法和效果与其他地区差距较大,特别是在乡镇的中小学师资缺乏,一位老师承担多门课程,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课大多为其他课程教师兼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科班出身的老师在小学教授思想品德课程的寥寥无几,间接地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质量。
沧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要认真加以对待,既需要理论创新,还需要与沧源佤族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针对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经济环境。“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治本。”[5]加快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条件,佤族人民才能够有精力来学习和追求精神层面的知识。针对沧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帮扶措施和解决方案,为贫困户建档立卡,扩大就业,增加佤族人民收入,发展旅游业,促进沧源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优化当地资源有效配置,着力改善民生,解决人民之所需、所急,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等问题,时刻为民众的利益着想,让佤族人民深刻体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好处,党的关心和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得到百姓的拥护和认同,深入民心。
2.政治环境。首先,加强党的领导,党员起到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佤族党员的示范作用,党员思想要纯正、作风优良,不能有丝毫的腐败,组织优秀党员干部外出培训、考察,整合多方资源,助推沧源发展;其次,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制定良好的评价机制。从上到下自觉落实主体责任,将乡镇工作人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纳入绩效考核机制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畅通性和联动性;最后,政府和社区联合教育。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深入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教育群众,使群众更能够真正信服。
3.文化环境。“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5]政府及各个部门应该充分利用佤族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的部分进行宣传教育,实现“文化交融”,[6]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在实现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加强佤文化建设,当前政府打造的“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翁丁”在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的保护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光荣新村”、“帕良村”、“勐来村”等精神文明村寨顺应时代发展,向大众传递了村寨的文明、祥和、繁荣的良好局面。为此,要加大建设民族团结示范村寨建设,建立文化基因库、文化艺术长廊,党建文化长廊,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存在于佤族人民的身边。
4.法治环境。“全面依法治国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5]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法治建设中,融入到沧源的民族政策、自治条例及其治理中,发挥法治的规范、示范和保障作用,保证人民当家做主,让佤族人民时刻坚守公平正义的底线,推进沧源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用法治开启“和谐沧源”建设。
1.实现话语转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众化、乡土化的语言融入到佤族节日、习俗、宗教信仰、生产生活中。佤族是友好、善良的民族,佤族的经济日益繁荣,生活富裕,民主生活会得到全面开展,佤、汉、傣、拉祜各族和谐相处;在社会层面,佤族宗教信仰自由,佤族人民历来对待各族民族都是平等,“江三木落”的传说时刻体现佤族人民的公平观,佤族法治意识非常强烈;在个人层面,从“班洪抗英”、“黄果事件”体现出佤族爱国主义意识强,“新米节”反映出阿佤人的勤奋、敬业,性格直爽,做人真诚,而且爱护树木。在佤族村寨到处的都是绿树成荫,利用佤族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的内容传播,使传播的内容和佤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接受起来更容易。
2.优化多元文化交流平台。利用多元文化交流平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7]对宣传栏的数量和质量优化,虽然在沧源县城可以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标语,但总体来说还不是很多,也存在盲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活,必须加大宣传力度,随时更新标语,紧跟时代的步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做成沧源的一道风景线。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引导佤族人民“文明上网”,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各部门及时更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宣传内容,利用“微动画”、“微电影”的方式宣传,百姓更易了解和接受,把网络宣传当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重要阵地。
3.加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和爱国意识的宣传。争取从县级到乡镇、村村都设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用海报、标语及电影等形式制作爱国教育题材,在抗英纪念碑、烈士陵园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宣传的内容生动、真实,要时刻激起佤族人民的爱国情怀,形成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佤族爱国人士特别多,要充分利用爱国先辈的典型示范作用,凝聚民心。
1.提高佤族人民整体文化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大佤族人才的培养,资助有困难的佤族学生接受教育,扫盲全覆盖,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佤族人才,增强佤族人民的思想品质,道德责任意识,开拓佤族人民视野,向佤族人民传播正能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对懂佤语的、对佤文感兴趣的人进行佤语培训,双语型教师对佤族地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着重要作用,应充分用双语方式教育。[8]
2.强化各方面教育。首先,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环节不容忽视,父母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夫妻和睦、孝敬老人、待人诚信,让孩子在日常的生活中得到启发。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从学校抓起,加大引进专业型师资,教师以身作则,做好带头示范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课堂中,实现教育常态化。最后,社会教育。社会教育实现了家庭和学校教育三者的无缝对接。社会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例如,通过组织志愿者参与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书写爱心故事,倡导更多的爱心人士献爱心、为社会服务。
3.坚持正确立场。宗教信仰的多元化和价值观的多元化必须从政治上加以引导,全面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法律法规,教育教徒人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价值观,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对宗教场所进行规范化管理,定点开展宗教活动,宗教活动宗旨不能违反党的大政方针政策。将原始宗教、基督教和佛教所倡导的和谐、自由、平等、诚信、友善等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衔接,用大众化的语言向佤族信教人员讲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实现宗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9]推进“和谐沧源”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10]总之,为更好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在知、深、感、行上下功夫。首先,落实到“知”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现全覆盖,无死角,全方位的宣传教育;其次,落实到“深”上,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毫不松懈,而且必须教育常态化,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再次,落实到“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佤族文化的丰富多彩;最后,落实到“行”上,一切以实际行动作为衡量标准,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一同践行,做到爱党爱国爱家乡,忠于职守,真诚待人,团结友善,实现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