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育视角下《中国建筑史》内容设计初探

2020-02-16 05:46黄文进蒙华川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建筑史梁思成广西

黄文进,蒙华川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广西 南宁530022)

一、引言

《中国建筑史》是应对《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而新设置的课程。在国家开放大学专业课程体系中,与“统设课”对举,属“省开课”,是整个课程体系一个重要组成,也是我校完全自主的部分,最能体现办学特色和个性的要素。因此,如何进行省开课的设置,亦即设置什么课程,直接涉及专业建设和改革的问题,既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也有权衡整个专业体系动态平衡的意义。因此,这门课程的设置和建设,体现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办学新思路和新理念,将成为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品牌的标志。

本建筑史是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主导整个专业体系建设的主方向。通过本课程的建设能较为准确的把握广西的行情和地域文化特点,把握主要是来自广西本土的学生的特点,并且也能准确的把握开放教育技术以及网络平台的传播,这三点把握,将是课程建设达到预期目的的基本保证。如此,可以基本的肯定这门课程将成为土木工程专业的特色课程,也是标志着我校开放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能成为面向广西社会的一个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并且其中的经验也将具有可借鉴意义和推广的价值。如果降低一点期待值,至少这样的研究是具有学术意义的,就教学改革而言,它无疑既能“深化”,也能“推进”。

二、建筑史的学术史回顾

中国建筑以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丰富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成为世界建筑之林的一支奇葩。然而长期以来因为道器分途,重士轻工的固习,未登士大夫大雅之堂,未进文物典章之列。朱启钤创营造学社时说:“中国之营造学,在历史上,在美术上,皆有百劫不磨之价值。”相继聘请梁思成、刘敦桢、林徽因等学者,综合现代科学的方法和中国传统考证考据之学,并参考当时匠师的技艺,对建筑物进行考察测绘,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开启了现代中国传统建筑研究之路。也奠定了这一学科的发展基石。中国营造学社相继出版了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刘敦桢《同治重修圆明园史料》,梁思成、刘致平合编《中国建筑设计参考图籍》等等专书以及大量的实地勘测、调查和研究报告以及文献考证史料丛编和研究论文等。这些成果都集中发表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之上。

在梁思成建筑史之前,已经有日本学者伊东忠太的《中国建筑史》。在梁思成刘敦桢之后,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学者们又有新的论著,如东南大学潘谷西的《中国建筑史》等多种。

从民国年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这段时期,有三部中国建筑史值得我们注意,第一部是乐嘉藻的《中国建筑史》,第二部是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第三部是刘敦桢的《中国古代建筑史》。这三部书都是古代建筑史,第三部的书名特别标出“古代”二字,是因为当时拟编写古代建筑史、近代建筑史和建国后建筑史。

这三部书已经成为建筑史的经典著作,我们编写中国建筑史,应当对建筑史的学术史有一定的了解。首先要了解的是它们的著述体例,目的为我们的编写体例寻找合理依据。

(一)乐嘉藻的《中国建筑史》

先说第一部,乐嘉藻的《中国建筑史》。乐嘉藻(-1944),字彩澄,贵州黄平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恩科举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赴京会试,参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领导的“公交车上书”,即近代史上著名的“戊戌维新”。在维新期间,乐嘉藻曾游访日本,购置图书、仪器等。维新失败,乐嘉藻被流放甘州(今甘肃张掖)。民国年间受徐悲鸿之邀执教京华美专,教授中国建筑史,他的《中国建筑史》这本书,就是在其讲义的基础上写成的,乐嘉藻年轻时就留心建筑,民国四年(1915)年他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有感于当时中国展馆的草率简单,遭受外国人的讥笑,内心颇感羞耻,认为“本国建筑学之整理,为不可缓之事”(绪论),同时乐氏往来京津,“始知世界研究建筑亦可成为一种学问”,于是暗自发奋著述一部中国建筑史。可见乐氏着建筑史,有受西方学术观念的影响,也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在推动。其书始于民国十八年(1929),民国二十三年(1933)出版。乐嘉藻逝世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享年七十七岁。也就是说,是在他去世前十年出版的,当时六十七岁。可以说是他人生中晚年的力作。

乐氏的建筑史的体例,按照他夫子自道,分上下两编,上编“就形式上分类”,下编“仿欧人就用途上分类”。上编:平屋、台、楼、阁、亭、轩、塔、坊、桥、门、屋盖、斗拱凡十二种。下编:城市、宫殿、明堂、园林、庙寺观凡五类。上下两编合计十七类。除了“园林”之外,每一类分别作一章论述。其中园林一项分“苑囿园林”和“庭院建筑”两章。实际分十八章。也就是说,乐氏分别论述了十八种在他看来是重要的古典建筑样式,我们这里不妨按照原书的先后顺序,将这十八种建筑样式分别列出来:平屋(即民居)、台、楼观、阁、亭、轩、塔、桥、坊(华表、棂星门附)、门、屋盖、斗拱、城市、宫殿、明堂、园囿园林、庭园建筑、庙寺观。其中的门可以视为独立的一种单体建筑,也可以视为一种构造,另外,屋盖和斗拱这两种应该算是建筑构造,乐氏将这三种和其余十五种类别并列,从类型学的角度看似乎有些不合理,但如果明白门、屋盖和斗拱是作为中国古典建筑特征性的构建,也就可以认可对乐氏的这种处理其实是有其合理性的。另外,这部书的体例,可能考虑到授课对象是艺术学科学生的因素。

乐氏的研究方法,首先注重实物考察,自谓“其初预定之计划,本以实物观察为主要。”遗憾的是,乐氏因为精力和经济等原因,除了北京建筑之外,各省则无能亲临,只能藉助照片加以考察。乐氏也自叹“凭借终嫌太薄”。尽管如此,乐氏之书至今仍有不可忽视的参考价值。

乐氏之书简明易懂,是典型的民国讲义风格,对我们当下编写这部建筑史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二)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和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

上文所论之乐嘉藻,为梁思成(1901-1972)、刘敦桢(1897-1968)二人之前辈。乐氏建筑史出版后十年,也就是1944年,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成书,而刘敦桢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又晚二十年,即1964年成书。梁思成和刘敦桢二人对中国建筑学学科建设有重大贡献,1930年2月成立的中国营造学社,二人即营造社的中流砥柱,梁思成为法式组之主任,刘敦桢为文献组之主任。当时社长为朱启钤(1872-1964)。

梁思成的建筑史以历史分期为经,每个历史时期下分别论述相应时期的建筑活动、建筑典型样式以及这一时期的特征。其书分为八章(以绪论为第一章),实际论述建筑史各个阶段为七章,相应七个历史阶段:(一)上古,(二)两汉,(三)魏晋南北朝,(四)隋唐,(五)五代宋辽金,(六)元明清,(七)清末民国。其中最后一个历史阶段即清末民国可以算是近代,因此其书分六个阶段论古代建筑,这也可以理解为梁思成对古代建筑史的分期。

刘敦桢的《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编写,缘起于1959年中国建筑科学院理论与历史研究室召开全国建筑三史会议,拟编写《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近代建筑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史》,由梁思成、刘敦桢等三十一名学者组成编辑组。前后八稿,第八稿1964年完成并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刘敦桢实为该书的主编,当然也是最主要的贡献者。

《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历史分期从实际上说跟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大体相同。微异者,因为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因此在古代建筑的历史分期上稍微做了调整,共分为七章,也就是七个历史阶段:(一)原始社会,(二)夏商西周春秋(对应于奴隶社会),(三)战国秦两汉三国(对应于封建社会早期),(四)两晋南北朝,(五)隋唐五代,(六)宋辽金,(七)元明清(对应于封建社会末期)。显然这一分期思想是受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分期影响的。这可以理解为是对梁思成历史分期所进行的历史唯物主义修订。

梁、刘二人的研究方法注重实物的田野调查和对遗构的考古,并注重对历史文献的运用。从这一点来看,确实比乐嘉藻的建筑史要做得深厚。梁思成注重证据,证据之中,首重实物,“以实物为理论之后盾”,自谓“秉私旨以研究建筑,始庶几得其门径”。可见梁思成的治学观念,受西方实证科学的影响,同时也运用了清代的考据学方法。刘敦桢治建筑史的理念,大致和梁思成相差不多。营造学社在其活动期间,进行了大量的中国古代建筑文献的收集和整理,梁的工作重点在法式,刘的工作重心在文献。法式和文献,可以视建国前后一段时期内建筑史研究的两大支柱。梁刘二人的建筑史都反映了这一学术特征。因为刘史后出,所以论述的内容更加丰富。

刘史强调中国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和建筑的关系。认为自然条件决定了建筑的基本构造类型及构造特征。注重每个历史阶段的特征性建筑形式和相应的建筑技术,并关注它们的兴衰和演变。对实物和遗构进行了准确的测量以及运用考古学的方法进行严谨的统计和分析,对文献的如《考工记》《营造法式》等建筑文献的建筑史价值的挖掘既深且细。这比乐嘉藻注重实物,以“见”为直观描述的研究方法是大大的超越了。这是建筑史学科意识的深化以及研究方法的提升所致。

对建筑史进行分期和界定,又反映了建筑史研究的史学自觉意识。刘史认为中国建筑的特征体系之基本形成是在汉代。隋唐是封建社会的高峰期,建筑体系基本成熟。明清是封建社会的又一个高峰期。

梁刘二史属于中原地区汉民族建筑史。二书均以中原地区汉族为主,兼略及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梁书尤其注重京都并大邑之建筑历史活动和实物遗构之考察,刘史则在其基础上从地域和民族以及相应的建筑形式上进行补充,使之更为丰富全面饱满。同时,就某个特定时期而言,其论述的面也较为宽广。具体而言,既关注建筑的基本相状,如单体结构,庭院与组群布局形式、建筑的艺术形象、园林、城市等,同时也顾及这些形式相应的文化背景,当然也包括了对建筑制度史的考察;在每个研究点上有深入的论说,如分析艺术形象,又分别就单座、组群、室内装饰以及色彩等要素进行分析。可以说在纵横的方向上都考虑了研究的尺度。

综上所述,梁刘二人之建筑史研究方法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

三、本建筑史内容设计初探

打造一本适合广西开放教育土木类专业的《中国建筑史》,这是我们研究的出发点,故在确定研究对象时,遵循“广西人——广西地”关系的原则,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广西区域,分三个内容进行研究: 城市城镇(主要是城市规划和发展); 民居(包括城市民居、村庄聚落民居,主要是村落的规划和具体的民居建筑); 园林和景观建筑(寺庙和亭台等景观建筑)。

(一)广西古代城市发展和建设

广西地理特点是环山向海,内则“三江环抱”,城市沿江分布,依山水形势而建。从东部漓江流域逐渐向西推进。最早发展起来的是桂江、贺江流域上的城市(桂林、梧州、平乐、贺州等),其次是黔江(柳江)、浔江(郁江)、南流北流流域上的城市(南宁、横县)。再其次是左右江流域上的城市。河流是文明形成的摇篮,聚落社会形成的载体,是社会有机体的血脉。经济文化联系的通道。广西城市大致分布在桂江、黔江、郁江及其支流。苍梧郡的县主要分布在贺江流域以及以广信县附近的西江流域上。郁林郡以布山(今桂平西、贵港东)为中心,合浦郡沿海。今贵港、合浦的汉墓考古发现,反映当时的城市状况。

广西古代城市是在民族对抗中建置起来的。所以选址上首先考虑防御守战的军事功能,凭借山川之险要作屏障。交通便利,城市间距离不会太远,以便相互呼应。故城市属性是军事防御为主。先有城,后有市。先武化,后文化。先对抗,后融合。而城市的兴衰是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纵观历史,城市的建置和行政区建置基本是统一的。在设置州县行政区的同时,也就是城市开始建设的时期。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有兴有衰有废。城市的兴起,跟中央皇权对广西的政治方略有关。城市的繁荣程度,跟城市的行政级别以及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交通条件等有关。城市的衰落与城市的地理条件以及由此决定的军事战略地位、经济地位等条件有关。这些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特定历史时期的政策。如容县,在唐代为都督府、州、县三级行政机构所在,当时主要是为了控制交趾,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中央皇权的控制力不断的向西推进,其军事地位和重要性也就逐渐减弱,从唐代经过宋代再到明清,逐步由都督府降为州,继而降为县。又如梧州,因为它在岭南地区以及南海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独特的地理位置,所以在整个汉文化传播的历史进程中,基本上维持了它的重要地位,一直以来作为西控南海诸国、内控境内西部少数民族的后方城市,同时又是海路国际贸易和岭南贸易的一个中心城市。在完成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归入中央政权的掌控之后,其历史使命也就得以完成,相应的,其重要性也就相对不是那么重要。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公路、铁路以及航空交通打破了以水路交通为主的格局,很多原先依赖水路交通的沿江城市的优势便相对的削弱甚至丧失。典型的城市,除了容县之外,还有平乐(唐宋昭州,明清平乐府)、桂平(唐宋浔州,明清浔州府)等。

(二)广西聚落

广西少数民族村落,称谓峒。据史书记载,少数民族的村落一般都在深山之中,与中心城市有一定距离。有些村落人烟较为繁盛,并不是我们想象的蛮荒。《宋史》卷四九五《蛮夷三·抚水州传》:“地曰帚洞,五十里至前村,川原稍平,合五百余家,夹龙江居。”《宋史》卷四九五《蛮夷三·广源州蛮侬氏传》:“广源州蛮侬氏,州在邕州西南郁江之源,地峭绝深阻……颇有邑居聚落。”宜州的少数民族村落有五百多家,这个规模在宋代不算小,南宁西南的少数民族村落,史书虽然没有定量的记载,但“颇有邑居聚落”也能领略少数民族的村落的繁盛风貌。这些少数民族聚落也因为较为繁盛,所以能一度与地方政权相抗衡。

汉民族或者汉化程度较高的村落,其文明程度相对较高。这些村落一般围绕着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分布。一些水路交通要道上的村落甚至还发展成经济贸易的城镇中心。

(三)广西民居

广西的原住居民史书称为“楼屋”,当即干栏式的竹木建筑,至少有两层。楼屋四周有竹栅栏维护。《宋史》卷四九五《蛮夷三·抚水州传》:“(村)中有楼屋战棚,卫以竹栅,即其酋所居。”这段记载让我们略可了解宋代宜州地区的少数民族建筑形制和布置。而且这是酋长所住的住宅,算是少数民族中等级最高的建筑。而汉族民居自宋代开始制瓦(原为茅草屋盖,侬智高乱后,李师中建议改进结构,夯土技术加梁瓦技术)。明清两代湘赣人民迁徙到广西,形成湘赣式民居样式。主要集中在桂北。

从社会来总观建筑,建筑是族群的建筑。不同的族群因为文化观念、族群制度、地域条件、生活内容和方式的不一样而形成不同的建筑形制。族群是建筑的主体。因此建筑的族群类型是首先要注意的。因为族群的不同,广西民居表现出鲜明的族群特征。壮族、瑶族、苗族、侗族、汉族、客家等不同的族群,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建筑特征,成为自己族群的一种文化标志。就特定族群而言,建筑特定阶层的特定角色的建筑。以汉民族而言,上层社会有帝王皇族贵族的建筑,中间有地方政府的衙门建筑和士大夫住宅,民间则有士农工商的角色分别,社会分工的不同也决定建筑有不同的特征。总而言之,建筑的千差万别是因为不同的群体和不同的功用所决定的。“谁的建筑”中的“谁”,是我们划分建筑类别的基本依据。

建筑还是特定地域和地理条件下的建筑。因为不同的地理条件,影响了建筑的很多因素。建筑因为要适合特定的地理条件,如地形地貌、风向、日照等因素,又必须考虑基本的安全、生活用水、土地资源利用等因素,此外,也需要考虑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审美关系。因此,建筑类型是可以按照地形进行划分的,这是建筑的地形类型。具体的建筑将直接涉及建筑结构和构造的问题。这是建筑学本位的问题。广西民居有干栏式、半干栏式、砖木混合结构等主要的建筑结构型式。

(四)广西园林

广西的园林分为公共园林、私园以及民宅的园林化和寺庙园林。公共园林在唐代主要开放自然山水,如大历年间李昌巙开发桂林隐山和南溪山,元和年间裴行立开发訾家洲,到了宋代形成独特的自然山水景观。在私家园林方面,在明清时期较为兴盛,如桂林雁山园,南宁西园等。而寺庙园林在广西也有一定的建树,如桂林七星山,贺州瑞云山,容县都峤山,北流勾漏山,桂平白石山,梧州白鹤观等。

(五)广西宗教建筑

广西宗教建筑主要分为儒教、佛教、道教以及其他宗教建筑。

1.儒教有舜庙、尧庙、孔庙、武庙、名贤名宦祠庙、社稷坛、宗族祠堂等。桂林有尧庙(在尧山,即唐帝祠)和舜庙(在虞山,即虞帝祠),又有二妃庙(也称双妃庙),反映中原文化在广西传播的形态以及广西人民对中原尧舜文化的景仰的心理。各州都有伏波祠(庙)。著名的有桂林伏波庙和横县的伏波庙。既是武化的威德宣示,也是文化的一种形态。

宋代开始兴建书院。书院同时也是名贤的祠堂。著名书院有桂林有宣成书院(祀宋代名儒张栻和吕祖谦)、全州清湘书院(纪念宋代柳开)、容州的勾漏书院(纪念宋代吴元美)、宜州龙溪书院(祀宋代黄庭坚)。明清两代的书院较为发达。著名的王守仁平定思田八寨之后在田阳、南宁等地所见得阳明书院、敷文书院(祀王阳明)。横州的淮海书院(祀宋代秦观)等。

宗族祠堂主要保存在古村落中。

2.佛教在南北朝有贺州禅封寺,富川福堂寺,桂林缘化寺。唐代四次国家置寺,景星寺,大云寺,龙兴寺,开元寺。奠定各城市的佛寺文化格局。另外地方建置佛寺,如桂林建置延龄寺。五代在开元寺建慈氏阁。容州都峤山建灵景寺。宋代太宗朝诏置寿宁寺(禅院)。英宗朝置治平寺、寿圣寺。徽宗朝置崇宁万寿寺、天宁万寿寺,高宗朝置报恩光孝寺。均属于国家置寺。宋代广西名寺:藤州广法寺(契嵩出家寺),桂林延龄寺、寿宁禅院,永宁寺。南宁天宁寺、罗山寺慧进禅院。柳州天宁寺(时称广右第一)。容县灵景寺。融水的真仙岩(报恩寺)。全州湘山寺(报恩寺)。横县寿佛寺。明代明初平定广西,官方重建佛寺,府州县设置僧司。桂林重建宁寿禅寺。全州重修湘山寺。明中期以前,佛寺建造控制较为严格。嘉靖万历年以后皇权对宗教控制松弛甚至失控,佛寺庵堂遍及民间。汉地佛教也开始向西部少数名族地区渗透,土司开始接受佛教,创建寺院。清代顺治间平定南明政权,桂林建南院寺、定粤寺、栖霞寺等。

3.道教在唐时期开始在广西发展,历经宋、元、明清的发展,基本上形成了一支在广西影响较大的宗教,故历史的道教建筑也较多,如唐时期的桂林七星山庆林观、南溪山玄巖。富川丹霞观(丹霞福地)、碧云巌天师观,明清时期的三清观等。

除了儒教、佛教,道教,在广西还盛行天后宫,龙母庙、盘古庙、马王庙、三界庙、雷神庙等。天后宫、龙母庙等在明清时期制度、规格很高。唐代已经有记载,如兴安县灵渠的龙母庙。宋代龙母庙比较兴盛,《舆地纪胜》有不少记载。明清时期府州县都有建置。横县有清代天后宫遗址。遗存的梁柱、柱础制作精致,纹饰丰富美丽。

四、结语

广西建筑史作为中国建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深度也有广度,深度是指在历史的坐标中从未缺席,而且特征独具,文化底蕴丰富。广度是指广西建筑城市发展、民居聚落、园林宗教等建筑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充分说明广西在历史进程中,区域间、民族间的文化得到不断的融合和发展。因此,编制广西的《中国建筑史》对开放教育学生文化层面的提高是具有一定意义的,更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的理解以及工作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建筑史梁思成广西
广西贵港
建筑史话
穿铁马甲的梁思成
建筑史话
建筑史话
彭真:我支持他们的婚姻
彭真:我支持他们的婚姻
林徽因与梁思成:感情与才情相得益彰
BIM涤荡建筑史 建协助推豫之梦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