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晔,沈美华
(海门市人民医院骨科,江苏226100)
跟腱断裂是常见的足踝部损伤,多见于青壮年,多由于运动不当或外伤所致[1-3]。本研究选择2015 年9 月—2018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22 例急性跟腱断裂患者,观察医用可吸收性缝线的临床疗效。
1.1 一般资料 急性跟腱断裂患者22 例,均为跟腱体部断裂,按术中所用缝线的不同分为高强度缝线组12 例和可吸收性缝线组10 例。高强度缝线组中男性 11 例,女性 1 例,年龄 30~49 岁,平均 32.16±5.39 岁;左侧 6 例,右侧 6 例;受伤至术前时间 1~14 d,平均5.03±2.87 d。可吸收性缝线组均为男性,年龄30~50 岁,平均 33.09±5.77 岁;左侧 4 例,右侧 6 例;受伤至术前时间1~13 d,平均5.09±2.45 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采用持硬麻醉或全麻。患者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巾,驱血后上止血带。在跟腱内侧纵行切口长约10 cm,打开跟腱腱鞘,游离跟腱,避开外侧腓肠神经。按Kessler 法将跟腱上下端予以编制后缝合,两组分别采用高强度韧带缝线(美国施乐辉公司)和可吸收性缝线(美国强生爱惜康1 号可吸收缝线)。然后均予0 号可吸收线外周缝合1 圈使断端光滑。检查跟腱松紧合适后以3-0 可吸收线仔细缝合跟腱腱鞘。彻底止血冲洗后,皮肤采取Allogower-Donati 方法缝合。术后予短腿跖屈位石膏固定1 个月,然后予以带足跟垫踝关节支具康复治疗(共5 层足跟垫,每周去除1 层),3 个月后完全弃支具正常行走。术后随访24 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再断裂发生率、术后切口感染、皮缘坏死及排异反应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3 疗效评价 依据Arner-Lindholm 评分标准[4],分为优、良、差。优:踝关节正常,提踵有力,肌力无异常,小腿周径减小<1 cm,跖屈或背伸角度<5°。良:踝关节轻度不适,行走略不正常,提踵略无力,肌力较健侧减弱,小腿周径减小<3 cm,背伸角度减小5°~10°。差:踝关节明显不适,不能提踵跛行,肌力较健侧明显减弱,小腿周径减小>3 cm,跖屈角度减小>15°,背伸角度减小>10°以上。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校正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临床疗效高强度缝线组优8 例,良4 例,可吸收性缝线组优7 例,良3 例,两组优良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跟腱再断裂;可吸收性缝线组未出现术后切口感染、皮缘坏死及排异反应等并发症,高强度缝线组出现2 例(16.67%)排异反应,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跟腱断裂分为部分断裂和完全断裂,一些跟腱部分断裂患者因未及时就诊而发展至完全断裂[5]。保守治疗主要适用于跟腱部分断裂,但跟腱再断裂发生率较高,因此有学者认为手术治疗是治疗跟腱断裂的首选方法[6]。目前手术方式较多,但根本要点还是肌腱的缝合。以往通常采用不可吸收的高强度缝合线,常会出现排异反应,或由于缝合线异物刺激导致局部组织术后粘连,影响预后。本研究中高强度缝线组12 例患者中出现2 例排异反应,发生率为16.67%,而可吸收缝合线组未见排异反应。医用可吸收缝合线主要由乙醇酸和乳酸构成,能被机体逐渐吸收,组织反应低,减少术后局部组织粘连,强度可靠。本研究结果显示,可吸收性缝线组临床疗效优7例,良3 例,优良率为100%,未出现跟腱再断裂,也未出现术后切口感染、皮缘坏死及排异反应等并发症。提示可吸收性缝线用于急性跟腱断裂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研究样本量较少,有待于扩大病例数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