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芙芬,冯 慧
(解放军总医院政治工作部人力资源处,北京 100853)
随着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推进,军队医院应积极适应新体制新职能新使命,努力开创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工作新局面。
当前,军队医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处于新旧体制转换期、工作机制磨合期、提质增效起步期,主要面临“一高三难四突出”矛盾困境。
1.1 “一高” 即离退休干部诉求高进入新时代,军队离退休干部从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逐步转向追求高品位精神文化生活。
1.1.1 情感慰籍高 特别是子女不在身边、长期患病、离异的干部,期待个人隐私、交往得到更多尊重,情感、心理上得到更多安慰。
1.1.2 社会参与高 更加注重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渴望自身价值继续被单位或社会重视,从事医疗保健、教学科研的业务骨干大部分在社会上发挥余热。
1.1.3 政治关爱高 组织归属感愈加强烈,希望社会地位、政治荣誉得到有效保护,享受军改红利,很多离退休干部希望单位组织的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都安排其出席、列席。
1.1.4 幸福指数高 期盼居住环境优美、生活美好、身体健康、家庭平安,过上更加幸福的晚年生活。常年患病的离退休干部对健康诉求要求高,特别是军人家属纳入军队医院优先医疗范畴,移交安置后不能享受,期望军改时能赶上政策“末班车”。
1.2 “三难” 即解决遗留问题、落实安置住房、加强教育管理难
1.2.1 遗留问题难解决 有的干部犯错误,当时受到组织处理,而后对原单位领导有积怨,故提要求、提条件,反复多次;有的单位调整改革,干部档案移交,主件丢缺失等等;有的管理单位变更好几次,原单位早已撤销合并,导致地方不予接收,无法移交。
1.2.2 安置住房难落实 军用土地越来越少,军队统建住房保障出现“瓶颈”,一些城市虽有军建规划,但代建计划落实难。医院相当一部分待移交离退休干部未参建任何安置住房建设项目;有的离退休干部虽参加原单位经济适用房建设项目且缴纳部分房款,但因种种原因,工程进展缓慢,至今没有交付使用。
1.2.3 教育管理难跟上 退而不休的人员多,大多离退休干部返聘在医、教、研工作一线或者从事社会活动,对外交往广、融入社会深;居住高度分散,有的住统建经济房,有的住营区公寓房,有的随配偶住外单位房,有的跟子女住外地。种种现实导致教育管理难度加大。
1.3 “四突出” 即军建住房、服务队伍、涉法纠纷、移交安置政策滞后问题突出
1.3.1 军建住房问题突出 一方面是离退休干部现有住房落不了户。已解决安置住房的离退休干部中,大多因小区建设手续不齐全或其他原因,无法办理落户手续,导致无法移交安置。另一方面安置住房问题多。已落实安置住房的离退休干部中,个别因住房面积不达标、房屋质量有问题、小区环境设施不完善、未办理房产证、住房补贴及公积金未兑现等原因,移交不出去。
1.3.2 服务队伍问题突出 医院离退休干部管理人员中,专职少,绝大多数是兼职,流动快,对相关政策规定、移交安置等不了解,对教育管理、服务保障等不清楚,对离退休干部反映的情况,常常是有心无力,只“应”不“答”。
1.3.3 涉法纠纷问题突出 离退休干部中出现离异再婚、子女赡养、房产等纠纷。例如有的单位所建商品房与代建单位合同存在纠纷,项目整体竣工和规划验收手续尚未办理,争议长期未能达成和解。有的单位离退休干部因房价最终未明确,导致住房补贴无法结算,且该小区环境设施及规划久久不能完工,离退休干部意见很大。
1.3.4 移交安置政策滞后问题突出 地方接收政策越来越严,离退休干部移交安置政策相对滞后,军地协调难度越来越大。比如,北京市明确规定,退休干部无法办理落户、患重大疾病治疗未终结的,明确不予接收。这就出现“离退休干部愿意走,部队同意交,地方不肯收”的窘境。
做好军队离退休干部工作,涉及军地多个单位部门,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从“管理链”上看,各级党委机关要扭住“四管”抬高起点、找准落点、打破难点,创新管理举措,提升管理实效。
2.1 思想教育管理要在“退休不退色”上下功夫见实效针对军队离退休干部容易出现放松政治学习、放松思想教育等问题,把教育管理提升到维护军队安全稳定的高度紧抓不放,强化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传承红色基因”教育,从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政策上保障等系列厚爱,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对党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做到思想不抛锚,信仰不偏移。
2.2 移交安置管理要在“即交即接”上下功夫见实效加强军队离退休干部移交安置计划管理,压紧压实移交安置联抓联管责任,加快制度化安置进程,调整优化移交安置工作机制,协调军委机关和地方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 拓宽安置渠道,放宽政策限制,打通制度瓶颈。对已解决住房暂难以落户人员,采取落单位集体户口方式,“签协议,先交人,后办证”,允许给予接收[1];对档案主件缺失无法补充的,由军以上单位作出情况说明后予以接收,保障离退休干部合理安置需求,实现军地离退休干部融合发展,尽快构建形成“随退随审、即交即接”工作格局。
2.3 作风纪律管理要在“挺纪在前”上下功夫见实效要牢记军规军纪、党规党纪是带电的“高压线”,将明确的“不准”“反对”“禁止”刻在心上,规置言行,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要严格落实离退休干部出国出境前审查把关和政治纪律十不准等制度规定,加强离退休干部参加社团管理,特别是对在地方公司兼职的离退休干部的监管,不允许存在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要贯彻落实军委关于加强新时代军队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经常提醒离退休干部,普通百姓能干的事,军队党员干部不能干,防止退休后放纵自我。
2.4 服务保障管理要在 “精准供给”上下功夫见实效无论是文化生活、医疗服务,还是心理、法律服务,抑或住房保障,都要坚持精细、精确、精准。对已经在建项目,要严格质量监管、全程质量把控,按期交付使用;对早已开工建设,存有问题、久未完工的,要抓紧解决问题;对离退休干部已住建房,但面积确实不达标的、大家意见较大的,加快研究给予货币补差等措施[2]。建议把离退休干部住房保障纳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社会保障体系,优先购买保障性住房、限价商品房,形成军队提需求、政府来主导、社会齐参与的住房保障新模式。要把离退休干部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需要当作第一选择、利益当作第一考虑,对离退休干部的意见有答复、建议有回声、需求有满足,做到“离退休干部在想的提前想到,离退休干部要做的提前做到”,急离退休干部之所急,忧离退休干部之所忧,帮离退休干部之所需,解离退休干部之所难,防止和克服“差不多”“就这样”“可以了”的粗放式服务,大力推行亲情化、个性化、精准化、规范化服务,把工作落到人头,做到心里,努力提高医院离退休干部服务保障质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