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燕
【摘要】数学阅读是指对数学材料(不仅是课本和数学题,还包括数学故事、绘本、数学史等数学材料)进行数学化分析(信息提取、转译、内化),形成并表达自己数学观点的过程。阅读不仅仅是学生动口,而是眼耳手脑口有机结合的统一协调过程。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这其中就包括数学阅读能力。数学阅读首先有益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利用数学阅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分析问题,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思考,形成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交流;阅读;形式过程;内化知识
一、课内阅读,书本为主
数学课本是学生了解世界的窗口和工具,可是,数学老师总是有意无意地挡住这个窗口,有时甚至整节课也没让学生翻过书,没有意识到必须让学生主动去接触、使用这个工具。这样,学会学习又从何谈起?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因此,课本必须成为学生自己赖以学会学习的文本,一个好的数学老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激励学生自己去学数学。
(一)学会在“动手”中阅读
在“动手”中阅读就是边读边让学生做一做、画一画、写一写。在低年级的应用题教学中,以“动”带读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低年级可以把题目转化成简单的图形或数字。在中高年级要让学生学会边看题边画线段图、或简单列出条件、问题以帮助解题。例如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单元,要求学生能够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教材中都是用纯文字的形式出示问题,学生在对文字的阅读中,能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但因问题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此时学生对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还有些模糊。这时教材恰到好处地提示:“可以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画出示意图”,那么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画出示意图表示题目中条件和问题。这样题目中数量的增加或减少便一目了然,学生也能很轻松地通过示意图方便快捷地解决要求的问题。
(二)学会在“交流”中阅读
在“交流”中阅读就是读读、议议,让学生在相互交流阅读中发现的问题,相互协作来解决问题,提高认识,积极创新的一种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读读议议,对知识的内容、形式和形成过程,从多个不同的侧面,从不同的角度开展思考、讨论,可以内化知识、深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多样性和创造性。例如教学正负数时,让学生阅读课本上“你知道吗?”中关于“正负数”的故事,在研究“分数”、“小数”、“面积”时,通过学生的自己阅读、上网阅览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阅读课本中的“读一读、数学小故事及一些数学史的内容”,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学会在“比较”中閱读
在“比较”中阅读就是通过比较知识的纵横联系、差别,来掌握课本知识,把知识内化的一种读书方法。学会比较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使学生明确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例如在学习四年级的混合运算时,由于这是本套教材安排的整数混合运算的最后一个教学单元,所以我们就对整个混合运算进行了一次运算大搜查。把教材中出现的所有整数混合运算都列举出来,如:加减混合、乘除混合、乘(除)加、乘(除)减、不含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只含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以及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通过多种练习形式进行比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促进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总之,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学会认真看书、用心思考,养成读读、议议、动手动笔、仔细观察、用心体会的好习惯,真正学会阅读数学课本。
二、“问题”阅读,联系实际
解决实际问题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新课程背景下的解决实际问题更加贴近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呈现形式也很多样,除了文字叙述外,还有表格、图画、对话等方式,并且适当添加了多余条件或开放性的问题。在平常的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不会分析问题,大部分学生在做题目时,根本没有把题目读完就动手解答,或者在读题时出现添字、漏字等现象。有的时候学生题目做不出来,只要教师将题目读上一遍,有时甚至读到一半时,学生就会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读题,从整体入手,先把题目读完整,把关键性的语句做上记号,深入的理解,提高了阅读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经验,学生自然而然就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了思维的阶梯性成长,为顺利、正确的解答实际问题打好了基础。比如四年级数学课本上有这样一道图文并茂的题目:小军家离学校520米,学校离少年宫390米,小军从家到学校走了8分。用同样的速度,他从家到少年宫要走多长时间?学生读题时就要找到关键词“用同样的速度”,通过这个隐含的条件,解题的思路就很清晰了。当遇到有表格或图画的应用题要让学生用语言将其叙述出来,并找出有价值的数学信息,这样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他们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课外阅读,提升素养
数学阅读不仅要“课内读”,更要“课外读”。我们结合教材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读物,比如《笨笨猫学数学》,《不一样的数学故事》等,结合晨诵、暮读、班级图书漂流、亲子共读等活动,让数学读物走进学生的课外阅读,还指导学生利用电脑课到一些数学网页上查找相关的数学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延伸学生的阅读空间。除此之外,还开展一系列以阅读为载体的数学课外活动,如:写数学日记、做数学小制作,定期开展“阅读汇报”、“故事大王”、“编写数学绘本”等活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增强,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不断提高。
加强学生对课外读物的阅读,除了可以扩大学生视野,拓宽知识面,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提高阅读能力,并且学会捕捉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总之,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语言。数学阅读这种新型的教学已经逐步走进了我们小学数学课堂,让学生慢慢喜欢上数学阅读,已经让阅读逐步从“有趣”走向“有效”,从“约读”走向“悦读”,不断提升学生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