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礼湘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3第6课是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关于“琵琶声停欲语迟”,课本注释有:“欲語迟”,“要回答,又有些迟疑”。对这个注释,杨为仁老师撰文《“迟”是“迟疑”的意思吗?》,通过多方面分析得出结论:“把‘迟理解为‘迟疑是错误的,应该当作‘缓慢‘晚来理解。”(《语文月刊》2019年第5期)对杨老师的分析和结论,笔者有不尽相同的看法,下面不妨陈述之,与杨老师商榷,不当之处请方家指正。
课本将“欲语迟”注释为“要回答,又有些迟疑”,的确是错误的。琵琶女在“水上”(江面上)的船上专心弹奏琵琶,怎能听到诗人在靠近“江头”(江边)的船上发出的“暗问”声?听不到“暗问”声,又何来“要回答”?即使听见了“暗问”声,而琵琶女在那船上还没“出来”,江边船上的诗人又怎能看到她“要回答”又“有些迟疑”的举动?这些疑问充分说明,这个注释不合上下文,正如杨老师所说“课本注释实在破绽百出,万难自圆其说”。
杨老师认为:“琵琶声停欲语迟”即“欲琵琶声停语迟”,意思是说“要等到琵琶声音停止了,再告知我们,就嫌慢(晚)了”。这样解释仍有破绽。其一,琵琶女究竟能否听到“暗问”声,还不得而知,这里将“语”理解为“告知”,该从何谈起?其二,如果按此解释,“琵琶声停欲语迟”写的就是诗人的心理,即在琵琶声音没有停止之时,就有急于见到琵琶女、急于知道“弹者谁”的愿望。那么接着“移船相近邀相见”,即在琵琶女弹奏还没结束的情况下,诗人就移动船只接近琵琶女并邀请见到她,这不是很无礼的打扰吗?这种于情于理皆不合的事,想必诗人是不会做的。故此,笔者以为,“琵琶声停欲语迟”所写并非诗人的心理,应是真实的存在——诗人的行为。
“琵琶声停”,即琵琶声音停止;“欲语迟”,又该如何解释呢?杨老师认为:从原诗看,第二段前面六句写主客邀见琵琶女的经过,主体都是江边话别的主客。——这样的分析无疑是正确的。明乎此,笔者以为:“寻声暗问弹者谁”,就是寻着声源“暗问”(悄悄地问)弹琵琶的是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就是在琵琶声音停止之后欲“语”还“迟”。这里描写的对象是主客,“语”只能解释为“说”而不可能是“回答”或“告知”;“语”照应前句中的“暗问”,应是“明说”(公开地问)的意思。“迟”有“缓慢”“晚”“迟疑”等义项,若将“欲语迟”解释为“欲说还嫌慢(晚)”,则表示最终还是“说”了,而事实上并没有“说”什么,可见这里的“迟”不能理解为“缓慢”“晚”;若将“迟”理解为“迟疑”,则比较符合语境——既想说又没说。综上可知,“琵琶声停欲语迟”,意思当是“在琵琶声音停止之后,想公开地问又有些迟疑”。惟其如此,才能紧承上句“寻声暗问弹者谁”,并转接下句“移船相近邀相见”;惟其如此,才能凸显主客“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后的兴奋之情和犹豫之态。
杨老师还认为:“琵琶声停欲语迟”是倒装句,若以正常语序划分节拍则为“欲/琵琶声停/语迟”。笔者以为;这种判断基于个人理解,难以令人信服,因为判断句子是否倒装,必须以准确理解句子的整体意思为前提。如果对句子的整体意思理解有了偏差,那么在语序上作任何调整都是不可信的。
还有,杨老师以“‘迟单独运用,表示‘迟疑‘犹豫的意思,尚无例句验证”和“‘迟作‘久‘缓慢的意思理解……唐诗中更是不乏例句”为据认为,“琵琶声停欲语迟”中的“迟”不能解释为“迟疑”,应该理解为“缓慢”“晚”。笔者以为,这种判断也失之偏颇。既然《词源》《辞海》《汉语大字典》等工具书列了“迟”的“迟疑”“犹豫”义项,我们便不能根据已知例句的有无或多少来判断“迟”单用时不能表示“迟疑”的意思。曾读一首诗:“念君千里寄相思,一纸红笺欲语迟。不知何处轻落笔,泪望广寒谁人知。”其中的“迟”就是“迟疑”,“欲语迟”就是“想说不知该说什么”。值得提一下:汉典,解释“迟”字列有“迟疑;犹豫”义项,例句就是“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百度汉语、百度百科也都是这样的。
总而言之,关于“琵琶声停欲语迟”,“语”即“说”,“迟”即“迟疑”,“欲语迟”即“要明说(公开地问),又有些迟疑”。
[作者通联:安徽无为襄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