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又嘉,胡 爽
(沈阳工学院生命工程学院 11312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进步,畜牧养殖业有了明显的发展,羊养殖规模明显增加。 但同时,羊胃肠炎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对羊群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羊养殖业的发展。 因此,对羊胃肠炎的防治措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羊胃肠炎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受到了多种致病因素的刺激,导致胃肠道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 例如通过表层黏膜逐步扩散至深层组织,最终转变为出血性或坏死性胃肠炎。 刺激物在胃肠道中与胃液、肠液、胃肠组织接触后,会先对肠壁上皮细胞造成损伤,导致上皮细胞脱落,同时还会促进肠壁的蠕动,甚至对消化和吸收胃肠道内容物造成影响。 由于大肠段吸收液体的作用受到影响,因此羊会出现腹泻的症状。 另一方面,当消化道中的内容物开始异常分解时,会进一步对胃肠壁造成刺激,导致羊排出有恶臭味的粪便。 当羊出现腹泻症状时,机体会损失大量的水分、氯化物、电解质等,从而出现脱水症状。 由于羊机体吸收过多的有毒物质,且细菌中也会产生一定的毒素,导致消化道表层黏膜受损严重,机体血液和体液大量流失。 此外,当羊因脱水、盐损失引发酸中毒时, 血液会有明显的浓缩, 外周循环阻力大幅上升,加剧了心脏的负担,一旦心脏代偿作用无法正常运作,会引发心力、外周循环衰竭,导致休克。 此时由于肠黏膜已经受损或坏死,机体不具备屏障功能,导致细菌、毒素极易侵入至血液中,导致败血症。
根据羊胃肠炎的特点,可分为两类:原发性胃肠炎和继发性胃肠炎。
原发性胃肠炎的引发因素较多,但其主要原因是饲养管理不当、饲养环境变化的影响,使羊的自主调节能力下降,胃肠菌群稳定性受到影响引发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羊饲养过程中的饲料质量较差,例如放牧时冰冻饲草摄入量过多,或摄入已霉变的干草、玉米、精饲料等;羊饲料中包含经农药、化学物质处理过的种子、植物等;饲料中含有硝铵、磷酸钙等刺激性化肥;水质不卫生;摄入过量芒硝、芦荟、蓖麻油等;羊圈过于潮湿,环境较差;冬季、早春等寒冷季节缺少保暖措施,营养不足;定时服用驱虫药物。
继发性胃肠炎主要是由于羊患有其他前胃疾病、部分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导致的, 同时羊器官病变也可能导致继发性胃肠炎,例如口腔、牙齿、心脏等。
当羊发生胃肠炎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中医、西医两种方法进行治疗。
西医治疗方法如下: 将50g 硫酸镁、2g 鱼石脂、10mL 酒精以及适量水融合为混合溶液,给羊灌服,同时注射4mg/Kg﹒bw 庆大霉素,2 次/d,持续治疗3d。 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对羊的监护,为了避免发生脱水等症状,可适当给予病羊静脉注射300mL 5%葡萄糖、4mL 10%樟脑磺酸钠、20mL 维生素C 组成的混合溶液,2次/d, 持续治疗3d。 酸中毒是西药治疗不良反应中较常见的类型,可以给予静脉注射500mL 氯化钠或静脉注射100mL 5%碳酸氢钠的方式进行预防,持续2~3d。 或给予病羊300mL 水、100mg盐酸异丙嗪、50mg 腐殖酸钠以及2g 链霉素组成的混合溶液。 当病羊处于恢复阶段时,为了尽快恢复羊的食欲,可适当给予健胃散,例如龙胆酊、人工盐等,2 次/d,持续2d 左右即可痊愈。
中医治疗时可采用多种组方。 组方一:白芍、秦皮、银花、当归、黄芩各20g,干草、山楂、木香、郁金各10g,加水煎煮后给病羊内服;组方二:木香、黄连各4g,内金、陈皮各18g,白头翁24g,山楂、这些、茯苓各12g,山栀、大黄、黄芩各6g,加水煎煮后给病羊内服;组方三:干姜15g,槐花、地榆、葛根各20g,白术、防风各25g,加水煎煮后给病羊内服;组方四:丹皮、黄连各6g,葛根12g,黄柏、赤芍、黄芩各9g,陈皮、银花、白头翁、连翘各15g,加水煎煮后给病羊内服。
在羊胃肠炎的预防方面,主要需要加强饲养过程中的管理。在选择饲料时,应以质量优良、易消化的饲料为主,严禁使用混有霉变、腐蚀性、刺激性化学物质的饲料,合理搭配草料,保证羊的营养平衡。 同时,定期对羊圈进行清理、消毒,维持羊圈的干草,提供纯净的水质。 羊场过道等区域可通过生石灰、3%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消毒, 从而保证羊群的健康, 降低羊胃肠炎的发病率。 同时,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制度,保证高效养殖,注意日常饲养管理工作的落实。 定期观察羊群情况,例如采食、饮水、粪便等,遵循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促进病羊的尽早康复。
近年来,我国羊养殖业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羊胃肠炎的频繁发生对羊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应当加强对羊胃肠炎发病机制的了解, 分析病因, 从而采取有效的治疗与防治措施,保证羊群的健康,促进羊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