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媛媛, 王宇婷, 陈家倪, 齐 军, 何振业
(1.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检验科,广东 深圳 518116;2.深圳市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妇科,广东 深圳 518000)
2019年12月,武汉地区突发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病例。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这一新发传染病正式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同时,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这一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SARS-CoV-2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传染性极强,医务人员感染率高达29%[1]。患者常规检测的临床样本(血、痰液、粪便及尿液等)可产生气溶胶,具有潜在致病性和高传染性。为了给临床提供快速、准确的诊疗依据,且能避免实验室人员感染,本文就SARS-CoV-2的病原学特点、临床实验室检测手段及临床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作一综述。
SARS-CoV-2是直径为60~140 nm,且有包膜的β属冠状病毒,与非典型性肺炎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SARS-CoV)及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MERS-CoV) 为同一属[2]。目前研究发现SARSCoV-2编码15种非结构蛋白(nsp1~nsp10、nsp12~nsp16)、4种结构蛋白(S、E、M和N)和8种辅助蛋白(3a、3b、p6、7a、7b、8b、9b和orf14),且这些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上,与SARS-CoV之间存在差异性氨基酸位点,如编码的8b蛋白(121个氨基酸)的长度要长于SARS-CoV(84个氨基酸)[3]。有学者用冷冻电镜技术发现SARS-CoV-2的S蛋白对人体ACE2的亲和力高于SARS-CoV的S蛋白[4],提示SARS-CoV-2与SARS-CoV在致病性、传染性和抵抗力等方面存在差异。SARS-CoV-2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30 min以及脂溶剂(75%乙醇、含氯消毒剂、氯仿等,氯己定除外)均可有效灭活病毒[5]。人类为SARS-CoV-2易感宿主,在人际间除飞沫传播外,还存在粪-口传播、间接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等多种传播途径[6],传染性比SARS-CoV和MERS-CoV强[7]。COVID-19患者常出现发热、咳嗽和乏力的症状,严重时会导致呼吸系统功能衰竭,还可能引起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泌尿系统的功能障碍[8]。
COVID-19患者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计数减少,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升高[5]。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可用于评估COVID-19患者病情的进展程度,准确性较高,如COVID-19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3.13,表明患者有较高重症的风险[9]。有研究结果显示,COVID-19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虽然都有明显减少,但状态均表现为过度活化,且CD8+T细胞有高毒性[10]。这是COVID-19患者免疫系统损伤的重要原因。
COVID-19患者会出现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以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5],还会出现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升高,部分患者还出现尿蛋白水平升高[11-12]。有学者研究发现,COVID-19患者血浆中细胞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等)水平明显升高[13],表明SARS-CoV-2感染会引发细胞因子风暴。
有研究结果表明,COVID-19患者纤维蛋白原以及D-二聚体会升高;当COVID-19患者出现早期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D-二聚体可显著升高,伴有凝血酶原时间的轻度延长;当COVID-19患者出现显性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血小板计数会显著减少;COVID-19死亡病例中,患者血浆中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也显著升高[13]。
2.4.1 SARS-CoV-2的核酸检测 目前,主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 e a 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患者标本(鼻咽拭子、痰液、肺泡灌洗液及粪便等)中是否含有SARS-CoV-2特异性的RNA序列,来对COVID-19进行早期病原学诊断[14]。但这一检测方法存在一定的假阴性,原因在于:(1)临床样本采集的部位与方法不同,导致SARS-CoV-2的载量过少,无法检测;(2)诊断试剂的可靠性及敏感性有限。为此,在检测之前,应做到以下2点:(1)对临床样本的质量进行评估,保证采集的临床样本病毒载量能在检测范围内;(2)验证试剂的性能,保证结果的精密度和符合性。
此外,目前还有纳米孔靶向测序(nanopore targeted sequencing,NTS)方法。该方法主要检测SARS-CoV-2的10 kb基因区域,增加捕获SARS-CoV-2核酸的概率,且可读出其基因序列,敏感性和准确性高于RT-qPCR。NTS可实现在4 h内准确检测SARS-CoV-2,且可检测SARSCoV-2基因组变异情况[15]。
2.4.2 SARS-CoV-2的特异性抗体检测 血清中的SARS-CoV-2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检测可用于筛查和辅助诊断COVID-19。IgM是COVID-19患者体内早期(发病3~5 d)出现的抗体,而IgG则是感染中、后期产生的抗体[5],对COVID-19患者进行血清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检测,不仅可用于早期疑似病例筛查,还可以用于COVID-19患者的病程监测和回顾性诊断。特异性抗体检测也有其局限性,主要为:(1)产生抗体前存在窗口期;(2)抗体检测易受干扰,如患者血液中存在类风湿因子、非特异IgM或自身抗体等,会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
3.1.1 实验室分区 实验室须合理划分清洁区、缓冲区和污染区,避免交叉污染。须在生物安全二级以上的实验室内进行COVID-19患者的常规血液检测、体液检测以及SARS-CoV-2的核酸检测[6]。应注意的是:(1)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等检测建议采用闭管操作,病毒抗原或抗体筛查等开放性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2)实验室环境须符合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基本要求,并获得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SARS-CoV-2的核酸检测工作;(3)若负压实验室出现正压时,实验室人员应紧急撤离。
3.1.2 实验室环境消毒 临床实验室需采用以下的消毒措施[16]:(1)实验室每天都要进行紫外线照射进行空气消毒,照射时间不短于30 min;(2)实验室每天需在试验前后使用1 000 mg/L有效氯消毒液对工作台面及地面进行消毒;(3)生物安全柜等金属设备和仪器采用75%乙醇进行消毒。
3.1.3 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失误或意外的防护处理 当临床样本出现溢洒时,应将实验室空间密闭,防止污染物扩散;采用5 500 mg/L有效氯消毒液的毛巾覆盖污染区30 min后进行擦拭消毒[17],消毒液必须现配现用,有效期为1 d。
需要接触SARS-CoV-2标本的实验室人员应实施生物二级以上的个人防护[16]。
实验室人员防护用品穿戴顺序为:在非发热门诊等常规检验区域执行手卫生,戴帽子、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和手套;在发热门诊实验室和PCR实验室等进行SARS-CoV-2检验的高风险区域需戴护目镜/防护面罩(屏),穿隔离衣和穿防护鞋套(靴),戴橡胶手套。
实验室人员防护用品脱顺序为:在污染区脱手套、脱隔离衣、脱防护鞋套(靴)、脱防护面罩/护目镜。注意事项:(1)执行每一步动作后需执行手卫生;(2)脱防护服前,可用500 mg/L有效氯消毒剂进行全身喷雾消毒;(3)防护面罩与护目镜须75%乙醇浸泡消毒后方可重复使用。在缓冲区脱口罩、帽子后执行手卫生,方可进入清洁区。
3.3.1 检验前的样本处理 检验前对临床样本的处理需采用以下防护措施[18-19]:(1)标本采集。采集者须按照三级生物安全防护,且在采集过程中要做到尽量减少接触患者皮肤、衣服、用品等;避开患者咳嗽的时刻,避免飞沫传播;尽量缩短在床旁的持续时间。(2)样本转运。COVID-19患者的临床样本需专人运输,运输者须采用二级生物安全防护,需采用具有3层包装的专用运输系统,包括SARS-CoV-2专用转运箱、样本盒和有生物安全标识的密封袋,标本采集后,将临床样本装入密封袋,置于样本盒中,再放入转运箱。运输时间不超过2 h。运输期间保持转运箱平稳。若运输发生意外,须到接收地点与接收者共同处理。(3)样本接收与处理。接收、分拣、离心疑似或确诊患者临床样本时,实验室人员须采用二级生物安全防护。交接环节需有记录,以便溯源。开启转运箱取样本前,应使用75%乙醇喷雾消毒转运箱;从密封袋取出样本后,应用紫外灯或75%乙醇对样本及转运箱、样本盒进行消毒。样本离心后静置10 min方可取出。若离心时临床样本出现洒漏时,实验室人员须按照三级生物安全防护,需立即停止离心,静置30 min以上后进行75%乙醇喷雾消毒处理方可取出标本,并使用75%乙醇擦拭(喷淋)消毒离心机。
3.3.2 检验中的样本处理 检验中对临床样本的处理需采用以下防护措施[6,19]:(1)血常规由闭管的全自动仪器检测,执行此操作的实验室人员须采用二级生物安全防护。若需涂片镜检,实验室人员须按照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在生物安全柜内操作,涂片完成后须紫外照射30 min后再取出阅片。阅片完成后,应将玻片置于5 500 mg/L含氯消毒液的锐器盒中。(2)生化、免疫与凝血功能检测需开盖检测。应在生物安全柜内完成开盖后,用专用箱运输至全自动仪器检测。执行此操作的实验室人员须采用三级生物安全防护。生物安全柜操作前后需开启风机运行5 min。(3)SARS-CoV-2的核酸检测:样本进行核酸扩增前需对临床样本进行病毒灭活(56℃孵育30 min后加入蛋白酶K或试剂盒自带的核酸提取裂解液)。执行此操作的实验室人员须采用三级生物安全防护。
3.3.3 检验后样本处理 检验后对临床样本的处理需采用以下防护措施[6]:(1)检验报告建议无纸化,若需要纸质报告,须有效消毒才出检验科。(2)开盖的临床样本检测完后须在生物安全柜中重新盖上新的管帽密封,置于有生物危害标识的双层医用垃圾包装袋(黄色)中密封放置。(3)所有的临床标本,包括密闭试管和开盖的试剂盒,均需要采用高压灭菌。
对于检验过程中产生的感染性废液,需用10 000 mg/L有效氯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且需验证消毒效果,确保感染源被彻底灭活[20]。
对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如检验后的临床样本、耗材和个人防护装备等)须使用双层标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包装袋包装,采用鹅颈结式分层封口,经高压灭菌后,集中将其通过废弃物通道送至固体医疗废弃处理单位处置[21]。
定期监测处理后的污水及压力蒸汽灭菌效果,并如实填写所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标本的处理记录,且此资料保存3年[21]。
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和快速干预对于挽救COVID-19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快速、准确的实验室检测可以为COVID-19的诊疗提供重要的依据。目前临床上用于COVID-19患者诊断的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有血液检测、生化及免疫检测和病原学检查。其中病原学检查,包括SARSCoV-2特异性抗体和核酸检测为COVID-19确诊提供了病原学依据。由于这些临床样本具有潜在的致病性和传染性,故实验室人员在检验操作的全过程中,应采用必要的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在检验过程中交叉感染,而且要防止临床样本中可能含有的病原体对外界环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