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进程的不断发展中,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逐渐形成。《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完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式形成的标志。从唯物史观发展的逻辑角度出发,逐渐形成分工的理论,这是从抽象的人本主义逻辑分析而来,将人本主义的逻辑理解应用到哲学问题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社会分工和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阐述了社会需求,社会个体间的交流和社会分工的基本理论。这也为人民的自由解放事业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马克思;分工理论;唯物史观;《德意志意识形态》
分工是迄今为止历史的主要力量之一。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带来社会分工的变化,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带来的社会所有制形式也是变化的。由此可知,社会分工的不同阶段决定着社会个人和社会劳动,劳动工具和产品之间的复杂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将社会分工的发展过程分为不同的三个阶段,因此,也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其一,部落所有制。其二,社会群组所有制以及国家的归属权。其三,阶级所有制形式[1]。这三种不同社会所有制形式表示了在社会的发展的不断进程中的生产关系。社会分工是生产力进步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劳动分工促社会制度和社会阶级,个人利益和社会共同利益,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之间的矛盾发生。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不断向前进步的基本动力,生产力同时也决定社会个体之间组织关系,这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
一、分工和生产力是社会活动发展的动力
社会生产力,社会地位以及社会个体意识,这三者之间存在矛盾。个人主观感受和社会劳动以及生产的消费都是由不同的社会个体分担,不同种社会活动会逐渐不断发展并形成现实。保持三种不同种社会因素不变则不会引起社会矛盾[2],只会消除社会分工。社会分工包括所有这些矛盾,其中由家庭因素形成的分工和个人的分工以及由社会因素引起的矛盾就是基于此。由此产生的不平等分配和分工同时形成,从而创造了所有权,即劳动分工。
(1)社会生产是人类存在和进步的第一先决条件
一般意义上的生产始于人口增长。社会不同民族之间的复杂关系完全由不同国家的社会生产能力决定,社会劳动分工和社会个体内部的有效沟通。国家的完整内部结构完全是由产生国家的社会个体的生产以及不同个体之间内部和个体与社会外部之间的关系的发展。
社会生产带来生产工具的不同。在大型工业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社会私有制度和劳动者之间的矛盾(个体累积和社会劳动之间的不平衡)第一次被表达出来。这组矛盾表现为:人的劳动进而人本身被劳动产品支配,被物统治;资本统治了生产;人与家庭和群体之间的联系已被打破,除了交流之外,人与人之间没有其他联系;体力与脑力劳动分开并产生对立;社会大型企业依然依靠社会分工,没有社会分工社会高效生产就不会存在。
(2)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社会资本制度下的私有制分工直接引起社会生产活动的改变,这也是社会分体的变化。马恩指出:“这种社交活动的固定,我们自己的产品被聚集成一种统治我们的物质力量,不在我们的控制之下,使我们的愿望无法实现,并使我们的意图失败。这是迄今为此历史发展主要因素之一”。只有当我们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时,我们才能取消私人所有权并取消固定的分工。“真正的个体自由、人的全面发展”。
马恩认为:消除社会异化必须有两个先决条件和条件[2];其一是能够迫使这种社会关系的变化成为一种不可接受的力量,也就是社会变化将引起社会矛盾并将这种矛盾无限放大;其次,大多数人完全没有财产。形成共识)。这两个方面都是生产力大幅增长和高速发展的先决条件。它表明马克思恩格斯两个重要的思想:一是共产主义不是空想的产物,而是现实矛盾;二是,社会共产主义他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制度,他是我们生活中现实存在的活动。
二、分工是资本社会异化和不平等的根源
所谓的所有权是控制他人劳动和产品的权利。由此可见,社会分工等同于资本私有制,社会分工关注于社会活动,然而资本私有制则更多的表达了国家的意志。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开始出出现,社会个体利益和与该个体相关的社会群体间的共同利益,这彼此间同样也存在矛盾。当社会分工不是完全按照社会个体的意愿发展,那么社会分工对于资本私有制必然是一种差异性的反对力量。这种力量支配着人,而不是人支配着这种力量。这是因为分工对个人施加了一定范围的活动,因此必须允许个人在分工范围内操作以获得生活资料。在以生产资料共同所有的社会中,社会个体能够完全按照个体自己的思想在国家机构的任一部门成长,社会组织完善整个社会生产的过程。
(1)分工制约是社会力量产生的基础
社会生产的基础来自社会分工。由于人們在分工和联合活动中对这种权力缺乏了解,这种权力被认为是持不同政见者的权力[3]。由于这种反抗力量的逐渐变大这也最终成为革命力量,因此,社会发展的全部都将是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个体间的交流范围扩大为基础的。
在过去,在所有历史中,人们受到生产力的限制,与此同时,人们与生产力相互作用的方式是公民社会。公民社会建立在家庭和部落生活的前提和基础之上。这同时也是全部能够从社会生产中和生产的交互行动中成长中形成的社会组织的标志,这也是构筑全部国家机构和社会上层建筑的基础。
劳动分工包含全部这些矛盾(社会生产力,社会条件和社会个体意识),它基于家庭组织中的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化为个体的,相互对立的家庭。在这种形式下,进行不同阶级之间的真正斗争。分工是异化存在的前提。当且仅当社会特别利益和社会共同利益之间平衡被打破并产生分歧,社会分工不再是出于社会个体的自愿,但是这种分工的出现完全是社会自发完成的。所以,社会个体自身的社会活动也就成为一个和当政者的思想完全相反的力量。
(2)物质和意识促进分工的发展
在历史发展的每一个过程中都有一些物质成效出现,固定量的社会生产力,以及在社会历史中社会个体与自然社会的关系[5]。在一些情况下,社会上一代将固定的生产力,社会资本以及产生资本的社会环境传递给社会下一代。
社会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生产的社会分工最终导致社会城市个体和农村个体分开。城市个体代表社会人口,社会生产工具,社会资本以及社会需求的总集,而农村则表示社会分割和社会组织的分散。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分割同时也表明了土地,房屋和资本的分离。在这一阶段,社会分工依然不够成熟,这仅仅局限与城市的现有行业,而行业内部不存在分工;由于业务不发达,交通不便,缺乏联系,居民稀缺和需求有限,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
三、消除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由于社会分工导致社会发展的异化,给社会带来了更多的矛盾,消除强制分工是当前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能够进一步的使用生产带来的社会力量[6]。马克思和恩格斯学习空想主义,借用空想社会主义提出的“消灭分工”的理论,并从新定义其内涵。大型工业的第一个前提是自动化系统,其发展过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生产力,私人所有制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1)分工存在的局限性
社会发展存在其必然性和局限性,分工的发展带来社会的异化,这种异化进一步促进社会分工的产生。当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讨论关于这个前提的必要性时,共给出两条不同点。第一,如果没有社会生产的物质的高度发展,社会个体将不可避免的再一次陷入社会必须品的争夺中。“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会死灰复燃”[7];其次,只有在普遍发展生产力的情况下,才能建立普遍的人际互动。
(2)实现“消灭分工”的条件和方式
根据马克和思恩格斯的理论,社会劳动分工与社会制度密切相关,即劳动分工代表私有制,消除分工就是消除私有制[9]。由此可见,高水平发展的生产力是消灭分工并实现社会公有制必须的基础。当它具有更高的水生产率时,基于全部物质生产的社会劳动时间将会被缩短,它也可以理解为为社会个体的个体发展和个体化发展的形成提供更多基础。并以此为社会个人和个体的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社会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资本主义哲学通常宣扬通过改良的方式来为私有制经行辩护,其主要讨论的问题是怎样建立一个高效政治制度问题。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来说,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是能够消灭私有制以及消灭分工,消灭社会共同体的基本方式。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建立自由个体的统一,进一步实现全人类在社会中的解放。资本主义阶级的革命这仅能够完成基于社会个人的政治变革,然而,面向全人类全社会的政治解放必须由无产阶级的政治变革去完成,这也是历史,社会赋予了社会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王玉丽.《德意志意识形态》分工理论的三条线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 (27):91-94.
[2]黄璐.《德意志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016年年会”综述[J].教学与研究,2017 (02):110-112.
[3]孙金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01):33-35.
[4]冯晨光.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初探——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J].学理论,2017 (11):32-34.
[5]王婷.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中国问题”探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7 (S2):5-6.
[6]刘利品.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工理论以及对当下中国的分工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7 (14):84-85.
[7]张佳霓.《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
[8]张歆.探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當代中国现实之间存在的问题[J].才智,2017 (33):222-223.
作者简介:赵梦(1994.11)女,汉族,山东青岛人,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专业:广播电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