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开阔的眼看世界
——评郭建鹏的《翻转课堂与高校教学创新》

2020-02-12 19:34张新宇颜铁军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理论教学模式课堂

张新宇 颜铁军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四平 13600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各个领域都可以发现大数据技术正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大数据技术也正在推动着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翻转课堂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与研究的热点问题。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就是将课上教师教授知识,学生课下完成作业的教学模式进行翻转,变成由学生课下通过教学视频的形式来进行知识的学习,课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作业的教学形式。笔者2020年1月份在google中搜索“Flipped classroom”和“Flipped learning”共得到53700000条结果。笔者发现,对翻转课堂关注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国外主要关注在利用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混合学习,并形成大量的研究成果。翻转课堂自从在美国教育成为主流,在美国各地的教育会议上需求量变得很大,甚至还举办“翻转课堂会议”培训教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可汗学院(Khan Academy)的出现,它在全美媒体上占据显著位置,存有数千个教学视频的在线资料库,并且得到了比尔盖茨的投资。

通过调查发现,我国2010年开始尝试研究与实践翻转课堂,2014年到2020年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持续升温。笔者在中国知网检索“翻转课堂”,得到34084条结果,可见此类研究在我国教育中正受到高度的关注。虽然翻转课堂作为一个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新教育模式已经进入了我国的教育工作,并成为热点问题,但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还不够,郭建鹏的《翻转课堂与高校教学创新》无疑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实践,增添了靓丽的一笔。

该书作者郭建鹏曾就读于香港大学教育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现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育心理研究所所长,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建鹏博士主要从事教学论和教育心理学研究,关注如何把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方式中来,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其中就包括了翻转课堂的学习机制及在教学中的有效性。他的不少学术成果发表在《中国高等教育》《教育科学》《心理学科》等教育学与心理学的权威期刊上。从其理论研究成果、教学实践成果来看,郭建鹏可以称之为教育研究领域一颗闪亮的新星。

一、理论的新视界

现如今,虽然翻转课堂这一热点在国内外都极为盛行,吸引了全球教育界的注意,慕课平台等网络教学也开始应用在各个高校。但笔者在国内文献的查阅中发现,大家对于翻转课堂的意义众说纷纭,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对于翻转课堂的具体实施方式与方法也都模糊不清。很多实践教学中的‘翻转课堂’也只是局限于课下看教学视频的模式。由此可见我国的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发展已经远远超过了理论发展,而实践教学中并没有相应专业的理论知识的引导。而郭建鹏先生的《翻转课堂与高校教学创新》一书中也提到,我国的翻转课堂教学课题出现了“实践热,研究冷”的现象,并且呼吁广大学者要加强对翻转课堂的理论研究,从理论上论证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在书中,作者详细阐述翻转课堂的起源与定义,以及其的理论基础。作者还提到了六个理论,分别是教学本质理论、教学目标理论、混合式学习理论、教学指导理论、自我决定理论、认知负荷理论。作者在教学本质论中阐述了古今学界对“学习”的定义与本质的研究,从理论出发,提出讲授法和探究法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劣,而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结合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发挥其中的优势,体现了翻转课堂多样综合的教学理念与方法。

作者在教学目标理论中提到了布鲁姆的教学目标,认为布鲁姆过于重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过程从而忽视了高级认知能力的培养。而当今知识的获取途径变得方便又快捷,显得能力的重要性要超过知识。从布鲁姆的教育目标理论进行分析可以认为翻转课堂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作者认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解决知识和能力谁更重要的问题。

作者在混合式学习理论这一角度中阐述了什么是混合学习,并把它分成几个角度去看,首先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然后是教学目标,最后是学习空间。作者认为翻转课堂无论是在时间、空间、教学模式上都体现了现代教育综合和多样化的特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作者在教学指导理论中提到教学指导一个重要的形式教学解释,“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必须以学生的个体特征尤其是先进知识为基础”,“基于学生特定需要的教学解释能够最大地激发学习潜力,帮助学生构建出相关的心理特征,补修理解,消除错误概念,并促进新旧信息之间的联结”。作者在自我决定理论中阐述了自我决定理论的概念,以及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为主体的弊端,而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可以构建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作者在认知负荷理论中提到教学效果除了受到教学方法的影响,还受到学生个体特点的影响。笔者有着相同的观点,学生的学习是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的,而学生之间又具有个体差异性,所以传统以讲授为主的大班制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无法顾及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教学,而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有着较多的教师的讲课视频的选择以及可以自行地反复观看,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有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作者从教学理论和学习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并且分成了六个点对翻转课堂进行理论分析,让读者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什么是翻转课堂,了解其中的内在机制。

二、实践的新探索

在本书中的实践篇中,作者提到了实施翻转课堂所需要的关键性因素。首先是翻转课堂的课程模式,翻转课堂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点就是在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上对知识进行集中讲授,课后用于问题的解决;而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是在课前以视频的形式对知识进行讲授,而课上的时间集中用于问题的解决。作者提到,“翻转课堂是一种课程模式的改变,实施翻转课堂需要从课程的各个方面进行重新设计和调整,才能保证翻转课堂的顺利实施以及教学效果。”而在课程中的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都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变。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作为教师就会加大工作量,首先是教学目标的确立,一门课程首先需要确定课程目标,如新课标中提到的三维目标,而在翻转课堂中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理念,整个教学过程不能只满足对于知识性目标的掌握,要更加注重完成能力性目标。对于课前教学视频的录制,书中也说到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还是由任课教师亲自录制,这样会让学生更能够接受其中的知识,而且作为教师也更明白所教授学生的大体情况,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教学视频的教学方式与教学风格等等。在教学视频中,可以加入适应所教授学段学生所喜爱的内容,这样可以更能够促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效益。伯格曼说,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不只是提前看了所录制的教学视频就结束了,他检查他们的笔记,要求每个学生带一个问题来上课。在课后他可以更容易地询问个别学生,探究关于科学概念的误解,并改正学生不正确的概念。对于课堂内容的设计,教师要更偏向于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逐一解决,而不是再重复讲授知识,把更多的时间用于解决问题、探究问题和实践内容上。教师要转变在传统教学课堂中教师一味的“知识讲授”方式,要以学生为中心。

山姆和贝格曼说“翻转课堂通过改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使教师更有责任感。这种课堂需要的是一个对设计有责任感、爱心和理解的专业教育工作者。”在书中还提到教学环节中应该有课堂知识掌握的测试,这个环节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接下来的教学计划的实施。作者提到了两个环节的测试,分别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检测学生在课前有无观看教学视频和能否基本理解视频中的知识点。而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更好的让学生把问题带到课堂中来,有利于教师进行针对性教学,这也是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一点。综合来看,作者对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已经相对完善,对翻转课堂实施每一个环节都有进行阐述,在课堂的准备,实施和评价方面都有一个完整的实施方案,并且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理论文献和实验数据支撑,就比如在翻转课堂的实施中,经作者多年研究提出了一个O-PIRTAS翻转课堂教学法,并且仔细阐述了这种教学方法的具体步骤和方案,让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翻转课堂实施步骤,以及其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为更好地实施翻转课堂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三、认知的新维度

在《翻转课堂与高校教学创新》一书中,也提及了翻转课堂这一模式适用的学段,像是何克抗教授曾经指出:“翻转课堂可以在学习阶段的高端扩展,甚至大范围实施。但是在低端扩展是就必须非常慎重;尤其是像小学阶段扩展”。当然,笔者也非常认同书中所包含的一些观点,比如说翻转课堂的实施更多地适用于高等教育阶段,博士生比研究生适合,研究生比本科生适合。因为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环境影响下,现阶段的学生都是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在中国,只有更高学段的学生会有更好的积极主动学习、查找资料、发表见解的学习方式,在这种环境下也印证了这一观点。笔者认为,在现阶段下实施翻转课堂,根本上的阻力来自于没有在学生学习的初始阶段形成一个良好的引导,以至于出现了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微信刊登的文章《沉睡中的大学生:不失业,天理难容!》。笔者认为,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之前的教育阶段,学生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已经形成了难以转变的思维方式,并不能很好地和高等教育模式所衔接,因此说在这样的环境下实施翻转课堂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整体来看,《翻转课堂与高校教学创新》一书明晰了翻转课堂的定义,从理论的各个角度对翻转课堂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翻转课堂的有效性以及其内在的机制,证明了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了翻转课堂在实践中的一些关键性要素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书中的案例可以为读者在进行翻转课堂的实践活动中提供一定的经验,通过这本书,能够更好的让一线教师更好地实施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方式。

猜你喜欢
理论教学模式课堂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甜蜜的烘焙课堂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美在课堂花开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