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培训结合个体化指导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一线医护人员职业防护培训中的应用

2020-02-12 11:45:40吴卫娟朱龙凤张丽萍刘晓蓉
关键词:考核成绩个体化口罩

吴卫娟, 朱龙凤, 张丽萍, 刘晓蓉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江苏省中医院研究院1. 神经外科; 2. 护理部, 江苏 南京, 210028)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救治压力增大,大量的医护人员参与救治。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轻症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无肺炎表现,无症状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1]。职业防护技术是医护人员的重要保护屏障,可减少因暴露导致的高感染风险,在隔离防护、降低医院感染风险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部分医护人员缺乏足够的职业防护意识。为了提高医护人员防护意识,减少医院感染风险,迫切需要做好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培训。笔者援鄂期间所在支援医院的科室团队采用线上教学结合个体化指导的模式对一线医护人员进行职业防护培训,现将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加培训的人员为2020年2月在武汉市江夏区中医院发热病区工作的医护人员,共36名,其中男5名,女31名;本科及以上学历22名,大专14名。

1.2 方法

1.2.1 理论培训: 理论培训采取统一线上教学结合个体化指导的方式。建立武汉市江夏区中医院发热病区的线上学习资料群,于每日上午8:00发送职业防护理论知识,每段内容控制在300字内,精炼语言,用最少的字数表达需要掌握的内容,重要的内容用红色字体标记,以便医护人员尽快熟记;于每日上午8:15发送职业防护操作的视频,以短视频为主,操作具体到细节。

1.2.2 技能培训: 技能培训采用个体化培训的方式。根据每个医护人员的休息时间安排培训,在每次开展技能培训的前1天安排好培训次序,落实好每个人的培训,每人培训时间为30 min。在江夏区中医院发热五病区的清洁区的示教室内建立一个操作练习室,每位医护人员按前日时间表在操作练习室进行单独练习,同一时间段只允许1名医护人员在现场,操作指导或考核人员在练习地点外通过手机视频通讯方式指导培训人员的相关规范及动作要领。医护人员进入操作练习区域需要佩戴口罩,不得着工作服,以进入清洁区的状态进入练习区。接触操作练习物品前必须使用含酒精液消毒液进行手卫生,自己佩戴进入练习区的口罩中途不得取下,将佩戴自己的口罩视为未戴口罩状态,在佩戴自己口罩的基础上再进行戴和脱口罩的练习,以保证练习操作用的物品可以重复使用,杜绝不必要的浪费。医护人员也可以利用休息时间进行相互之间讨论或与负责培训指导的工作人员线上讨论。

1.2.3 考核方式: 每周组织考核1次,考核分为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2个部分,理论及操作考核总分各为100分,并分别统计。①理论考核:理论考核采取线上考核,考核题目由题库随机出题,每次10题,每天考核1次,医护人员根据自己的休息时间进行随机考核,考核成绩汇总后按比例折算为百分制,考核成绩不公布,不增加培训人员心理负担。②操作考核:医护人员根据自己休息时间和培训老师预约考核时间,考核采取总分为100分的减分制模式,可以多次考核,以最后一次考核成绩为准。

2 结果

职业防护培训后开展考核,其中操作考核平均分92.60分,理论考核平均分91.58分。

3 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根据 2005 的国际卫生管理规则,提出了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临时指南,其中对医护人员的防护要求包含了手卫生及呼吸道防护、根据风险分级佩戴防护装备、避免针刺或扎伤;对医疗行政及政策提出建议,包括建立持续的感染控制的基础设施和活动、医务工作者的培训等,同时关注可能由医务工作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而传播的潜在风险,监测医护人员是否遵守标准操作程序等[2]。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疫情初期,由于部分综合医院的医护人员缺乏应对传染性疾病的经验,对病毒认识不足,消毒、隔离、防护知识缺乏,致使部分医护人员被感染[3-4]。因此,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对降低医院感染、保障医护人员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培训模式为现场培训,这种模式需要医护人员在同时、同地点学习,但这在疫情期间实际操作存在困难,分析原因如下:①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性,大量的医护人员聚集会增加聚集性疫情发生的风险;②疫情期间工作量大,医护人员需要轮班工作,休息时间不一致,要保证医护人员的充分休息,难以在固定的时间实现共同学习;②单纯的现场学习,要使每个人都有实际操作练习的机会,可能需要浪费大量的防护物资。因此,针对疫情期间培训的时间紧迫、要求高以及现实条件有限的情况,采取线上教学结合个体化指导的培训模式更为合理。

我国目前大多数本科院校未开展职业防护知识课程,临床医院也缺少系统的学习和培训,部分医院已开展的以集中理论知识学习加操作训练为主[5],而国外开展职业防护培训较多且以模拟训练为主[6]。通过此次疫情,总结护理管理经验包括:重视对护理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院感及职业防护知识培训,制定工作流程及消毒隔离的管理规范,并严格执行及考核;针对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对传染病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的情况,应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为护理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包括严格的隔离分区、充足的防护设施、科学的消毒方法、完善的污物处理系统等[7]。此次疫情援鄂期间,团队采用线上教学配合个体化指导的培训模式,培训人员所取得的各项考核成绩均较好,且可以减少医护人员的聚集,将聚集性疫情发生风险降至最低,可供临床培训参考。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考核成绩个体化口罩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今传媒(2022年12期)2022-12-22 07:20:12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戴口罩的苦与乐
意林(2020年9期)2020-06-01 07:26:22
因为一个口罩,我决定离婚了
海峡姐妹(2020年4期)2020-05-30 13:00:08
雾霾口罩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要戴口罩的雾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