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2020-02-12 07:57
焦作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技能型双师院校

张 艳 岳 锋

(1. 焦作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3 2. 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焦作 454003)

1.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提出了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的号召。众所周知,我国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但却不是制造业强国,我国制造业的科技含量低,作为制造业主体的技能人才更是严重缺乏,人才结构和供需矛盾等问题亟待解决。作为培养技能人才主体的高等职业院校势必要担负起自身的社会责任,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创新型人才,改变中国制造业的尴尬局面。

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针对目前陈旧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理念、亟待更新知识结构的教师团队等,都必须进行改革,多渠道、多方位进行探索,为培育出更多适应企业生产、掌握现代生产技术的技能型人才而努力。

2.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状

当前在全国高校中,高等职业院校有1321所,学生人数接近三千万人,为了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实现国家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政府提出到2020年之前,将职业院校人数提高到接近四千万,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在高等教育的占比超过了半数。高等职业院校一直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宗旨,这类人才将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支柱,成为制造业的主体。随着现代加工技术的发展,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培养人才主体的高职院校势必要打破传统的培养模式,更新教学理念,多渠道多方位进行变革,有效地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高职院校一直以来和本科等其他的高层次学历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承担着自身特有的使命,从培养目标来说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但是从招生层面上来说,由于社会上重学历、轻技能的观念依旧很严重,招来的学生大多自身的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压力很大。从就业层面来说,技能型人才的发展渠道偏窄、待遇偏低的现象,还没有根本扭转。面对现代生产技术对人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高标准要求下,对学校、学生和企业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建立健全培养、考核、使用、待遇相统一的激励机制势在必行。

3.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有利条件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2014年,财政部、教育部又出台了《关于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生均拨款制度加快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意见》提出,到2017年,各地高职院校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应不低于1.2万元的本科院校拨款水平。中央财政建立“以奖代补”机制,引导各地提高高职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对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已达到1.2万元且以后年度不低于这一水平的省份,中央财政给予拨款标准奖补并稳定支持。由于高等职业院校一般都是由当地政府所属,高职院校的建设与地方政府的联系密不可分。高职院校的发展需要政府在政策、经费、设备和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这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社会基础。高职院校在专业和学科设置上更是要结合地方经济的产业结构和职业岗位需求。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特点,就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风向标,直接决定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招生计划的制定。在新的现代工业模式的驱动下,当地政府不仅要给予高职院校财力支持,更要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积极搭建桥梁,引导当地优秀的企业资源和高职院校充分协作,从设备资源到人力资源给予充分融合,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为培养高精尖的技能型人才做出贡献。建立高水平、高质量的高职院校,不仅能有效提高当地政府的社会地位,更能大幅度提高当地经济水平。因此,作为地方政府部门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建立有有利于高职院校发展的配套制度,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从高职院校来看,高职院校牢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转变的需要,及时更新办学理念和办学指导思想。积极行动起来,学校领导要走出学校大门,主动同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联系,积极参加地方政府的技术服务活动,提升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4.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措施

4.1 校企联合,共同育人

高职院校在和企业融合的过程中,不要把工作仅仅停留在表面,认为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就万事大吉。高职院校要注重增强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要把和企业的合作放在首位[1]。高职院校就是为企业培养合格人才,针对企业的人才需求,高职院校要敢于改革创新,实现订单式培养。学校的各院系可以和自己相关的企业共同设置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使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等能够适应市场需求,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既可以聘请企业的优秀员工和技工当兼职教师,也可以安排自己的教师到企业进行实习顶岗,实现共同办学,合作育人,双向互赢。

4.2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增加学生教学实践环节

高职院校应该认识到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经难以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的教学。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高职院校在软硬件建设方面都需要大力投入资金[2]。学校不仅要更新和增加实验实训设备,创建实验实训基地,建立教学做一体化的智能教室,还要进行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培训和提高。高职院校也可以从企业引进优秀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参与到教学中来,可以按照有关规定,聘请企业优秀的工程师和技术员到学校进行任职授课,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4.3 进行双师培训,提升教师综合能力

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来说,要打破传统教学观念,一本教材、一根粉笔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积极响应号召,参与到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去。国家提出的实行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就是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与同行的技术专家、企业家沟通交流[3]。教师可以和企业的技术人员一起承担行业、企业关键技术的项目开发,将传统的舞文弄墨转化成真刀真枪的实干,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通过教师在企业顶岗,可以使教师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自身的综合实践技能,掌握本专业的新技术、新技能和新知识,通过教师的企业顶岗可以真正实现职业院校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的“零距离”对接。通过双师培训可以有效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视野,增强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实训岗位上,将原本枯燥单一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使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提高了教师学习积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了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通过双师培训,教师可以反观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不足,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断加强自身专业课的学习,增加积累,改进工作方法。教师通过下工厂、进企业将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将现代工业中的新知识、新技能融入到教学中,保证自己的业务水平不和社会脱节。通过双师培训,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和专业课程教学能力[4]。教师在实践操作中找寻教学的切入点,为教学过程中更好地传授专业知识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双师培训,使学生们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成绩的考核,打破传统一考定成绩的模式,可以进行考试改革,可以用职业资格证书认定等方式代替传统的考试,真正切实有效地激励学生去提高自身的实践水平,为成为一名真正的匠人打下坚实基础[5]。

5. 结语

高职院校要不断探索校企合作、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为师生搭建新的平台,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培育出更多技艺超群、爱岗敬业的技能人才,为国家的制造业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技能型双师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框架下《PLC与变频器应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