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斌
马克思以人类文明史的宏大视野剖析了国际政治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对当今时代仍具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提出了构建国际政治理论的分析框架。通过结合《政治经济学批判》和《法兰西内战》的相关段落进行分析,我们清晰地看到,尽管马克思没有完整地构建国际政治理论体系,但是他对国际政治问题的基本看法已经挑战了正统的现实主义国家中心论和流行的新葛兰西分析方法。马克思运用严谨的哲学分析和宽广的国际视野,从无产阶级利益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国际政治变迁和推进国际关系格局的基本范畴、认知逻辑和路径范式,对理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国际关系变迁的演进模式具有指导意义,对人类社会制度的秩序重构和实践摸索具有启发意义。
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对于马克思国际政治思想的分析形成了两派针锋相对的观点:一方认为,马克思在原著中并未将国际政治问题纳入明确的研究范围,也无意要建立透视国际政治行为的思想体系,其国际政治研究缺乏体系性;另一方认为,国际视野是马克思研究的基本前提,其关于国家、工人运动、阶级联盟、世界市场和交往等一系列概念都是围绕着世界范围内的生产交换和社会革命展开的,马克思展望的共产主义社会也是以“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作为根本出发点。所以,马克思缺乏国际政治视野的论点不能成立。在笔者看来,《共产党宣言》是验证马克思国际政治思想的最佳文本,它以阶级性为切入点,关注了国家行为体的社会性与历史性,研讨了生产性社会生活对国际政治的深刻影响。
1848 年革命之后,在总结无产阶级革命经验的过程中,马克思将理论视野转向了国际政治,认为推进人类解放事业的新高潮,需要无产阶级的领导,同时要建立工人运动的国际联盟。为了表述第一国际的宗旨和发展目标,马克思撰写了《共产党宣言》,明确提出工人要知悉国际政治的知识,同时要 “洞悉国际政治的秘密”,为各国反抗资产阶级统治的阶级斗争提供理论依据。《共产党宣言》展现的国际视野始终贯穿了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整个论述过程。“国际工人协会成立的明确目的是要把欧美正在进行战斗的整个无产阶级团结为一个整体,因此,必须有一个充分广泛的国际纲领,使英国工联,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蒲鲁东派以及德国的拉萨尔派都能接受”(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1.。因此,《共产党宣言》研究的对象是资本主义的全球现象,而非局限于国内问题的分析。从这个角度看,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思考源于对全球社会的审视。资本主义在根本上体现了全球社会的特征,资本主义的走向决定着国际社会的未来。《共产党宣言》的国际政治面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际社会是一个相互依赖、内在统一的世界体系,每个民族国家的独立是国际合作的前提。《共产党宣言》中以波兰的民族独立为例,阐述了构建国际政治生态的基本前提。“一个独立的波兰的复兴是一件不仅关系到波兰而且关系到我们大家的事情。欧洲各民族的真诚的国际合作,自由当每个民族自己完全当家作主的时候才能实现。”(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4.“不恢复每个民族的独立和统一,那就既不可能有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也不可能有各民族为达到共同目的的而必须实行的和睦的与自觉的合作。”(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6.
第二,国际合作、国际冲突和国际格局的形成,最重要的推动力是资本主义对全球市场的持续开拓。“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封闭的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5.。全球市场使不发达国家沦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料提供地和劳动力供给地,利用资本优势发达国家开启了对世界政治格局的重构。
第三,大国始终存在着霸权政治,要结束这种不均衡政治发展的根本出路唯有无产阶级革命,创造一个以和平与合作为国际交往原则的新世界。马克思将无产阶级的跨国联合从自为解决上升到自觉行为,使工人阶级意识到他们共同利益的基础正是现代工业,他们共同的敌人是资产阶级的寡头统治。因此,马克思透过复杂的国际政治表象,揭示了资产阶级统治者的利益动机,洞悉了各国外交政策的实质目的,体察了国际政治发展的必然规律和残酷本质,进而指导无产阶级探寻彻底解放的国际斗争方法论(5)姜安.马克思的国际观及其当代价值[J].中国社会科学,2017(11):4-26.。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马克思对工人阶级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作用成为学界研究的“漏网之鱼”。“布哈林主义者”的社会历史观和国家观认为对“资本主义的绝对信任”并不合时宜,而且很容易屈从于苏联马克思主义的决定论和列宁主义的机械功能主义认识论。另外,依附理论和世界系统理论试图摒弃对国家间关系的分析,转而选择社会学的边缘模型,倾向于将国家分解为自由的制度主义。面对这一理论危机,许多“马克思主义”分析家只是简单地采用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或新现实主义理论来展开批判。国际关系被简化为发达国家的霸权支配、大国的衰落以及“超级帝国主义”崛起,而这些传统更多要归功于马基雅维利和摩根索,而不是马克思。当涉及国际政治时,我们不能放弃马克思的阶级立场,那就是将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看作全球阶级关系的一部分,国家本身就是构成全球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关系的形式。
《共产党宣言》中沿着阶级分析线索,考量和梳理了国际政治体系形成及演变过程。工人运动的屡次失败与国际政治形势密切相关,而工人对此却束手无策。因此,《共产党宣言》强调了要加强工人国际联合,在斗争策略上为工人运动走上世界政治舞台奠定制度基础。同时,也指出只有用科学的国际政治理论领导国际工人运动,才能实现夺取政权的最终胜利。正如《共产党宣言》中表明的那样,国家之间的斗争应该被理解为全球范围内资本与劳动之间的斗争,这种斗争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国家资本对劳动力的影响。毋庸置疑,马克思清晰地阐明了工人阶级在国际政治舞台中的历史地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强调:“只有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才给无产阶级指明了如何摆脱被压迫阶级至今深受其害的精神奴役的出路(6)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14.”。马克思并未将视野仅仅局限于社会经济关系,而是将工人阶级视为国际政治的重要参与者和国际主体,体现了他坚定的唯物主义价值取向。要言之,阶级关系分析是马克思国际政治分析的重要切入点,是贯穿国际关系分析的一条重要线索。
总之,阶级分析是马克思国际政治思想的基本立场。通过对国际体系和世界历史演变进行分析,马克思深刻揭示了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运动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究了国际政治发展的演化“秘密”。从本质上看,国际政治是一部工人运动和社会革命的历史。要准确分析《共产党宣言》中的国际政治思想,需要研究三个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 (1) 世界性的交往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了国家在相互交往中,进行精神与物质交流的社会活动,对国际关系中的合作、竞争、冲突和调适进行了阶级立场和资本逻辑的深层次分析;(2) 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在国际政治中扮演的角色,即研究主权国家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3) 研究国际社会的政治关系及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和变化规律,进而构建激进的国际政治思想分析框架。
世界性的交往关系是国际政治和国家关系得以存在的逻辑前提。这种交往不仅仅指物质领域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交互,而且包含世界性的精神交往。国际交往是社会交往关系的必要组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突破了家庭和地域的局限开始了普遍的、世界性的交往。这种人类的社会化交往逐渐延伸到了国家的层面,于是出现了国家间交往的客观需要,地域性的国家被历史性的、普遍性的国家所取代,国际政治由此产生。
交往是社会人重要的存在和生活方式,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互动关系,“生产关系合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特征的社会”(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24.,以上表述清晰地阐述世界性交往的本质是物质交往与经济交往的总和。其一,世界性交往是一种国家和个人不断互动、不断联系形成的社会关系,是人或国家之间相互交往的产物,互动是世界性交往最重要特征;其二,世界性交往与从生产到流通的整个过程同步进化,是在人类经济活动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关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世界的交往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而交往的根本目的也恰恰是为了满足人类对基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其三,推动世界性交往的动力不是血缘关系或族裔发展,而是经济需要。资本积累和世界市场扩张是支配世界性交往发展的根本动力,“资本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6.。在价值规律的支配下,世界性交往扩展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全球范围内资本主义生产体系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支配各种交往发展的核心力量,这种世界性联系最终构成了国际社会。因此,国际政治并非是一种社会发展的自发产物,而是资本主义的人为创造物,国际社会始终受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所支配。
世界性交往强调了劳动分工、生产方式变革等因素是国际政治关系发生深刻变革的内在动力,也是导致国际性扩张的重要原因。世界性交往的加深给国际政治带来了双重影响: 一方面,密切的交往推动了世界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地域的狭隘界限被彻底打破,人的精神、物质和心理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国家间的沟通和交流也更加顺畅。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交往的发展,交往范围的扩大反过来推动了生产力和劳动分工的进步;另一方面,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国际政治话语体系和社会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造成了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生活稳定性下降,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资本积累的地理进程要求资本主义制度的全球扩张,政治和经济进程受国家和国际战略支配,而为了保持对发达国家有利的“非对称性”交换就成为了国家的重要职责。正如马克思预言的,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国家,都由于世界交往而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了普遍竞争的争斗中。而要矫正国际政治的负面影响,坚持不懈地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是唯一可行的方法。无论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国际政治的关系,还是人类自身的彻底解放都与阶级关系有着密切联系。
《共产党宣言》中探讨的国家问题始终与阶级对立和斗争的主题直接相关,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力和生产工具逐渐分离,进而形成了阶级的分化,国家是阶级斗争的直接产物。对于以上观点的认识,形成了两派不同的观点,一方认为《共产党宣言》中的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马克思和恩格斯认可工具论的国家观;另一方则认为,国家虽然代表的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利益,但它独立于所有社会阶层,并凌驾于所有社会阶层之上。它是社会的主导力量,而不是统治阶级的工具。马克思和恩格斯持一种自治论的国家观,是对工具性国家观的“进化”。因此,研究《共产党宣言》的国际政治理论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国际政治参与主体的性质和利益取向进行正确的认识,以及如何圆满解决这些歧义。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描述了资产阶级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资产阶级——随着大规模工业和世界市场的建立——终于通过现代国家获得了排他性的政治控制”(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6.。由此可见,现代国家仅仅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共同事务的工具。
第一,《共产党宣言》提出政治或国家权力已经被资产阶级所征服或接管。资产阶级故意采取政治行动并维护和增进本阶级的利益。因此,《共产党宣言》提出了阶级理论的政治分析。更具体地说,是对国家观的“工具论”认识。在这种观点中,国家被视为资产阶级控制社会的工具,以其自身发展为根本目的。在本质意义上,政治力量为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提供了可能。这一提法明确指出,国家的主要职能是维持阶级统治,并以一种本质上是强制性的手段来描述国家。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因阶级冲突而分裂,以至于资产阶级需要一种强制性的国家制度,以维持其在经济上占统治的地位。同样,革命推翻资本主义要求无产阶级以统治阶级身份组织自身,通过夺取国家政权获取支配性的权力。因此,工人阶级也把国家作为一种阶级统治的工具,以反对资产阶级抵抗,直到实现阶级的彻底无差别,公共权力不再代表政治特性。在《共产党宣言》中,在阶级冲突的语境中,国家是一个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而在没有阶级的社会里,这种工具性也随之“消失”。
第二,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制度、阶级构成方式存在着对应关系,因此工具论的国家观也支持经济决定论。《共产党宣言》认为在经济上占主导地位的阶级在政治上也占主导地位,主张“自由竞争”(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与社会和政治发展相辅相成,与资产阶级的经济和政治规则相伴而生。古典主义国家观是马克思国家观的“基本原则”,即法律和政治等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由经济结构的性质决定的。这种对国家的看法似乎呈现出与自由主义观念的对立。但对于马克思来说,国家不是一个独立的结构,也不是社会的上层建筑,而是“公共权力”。它深深根植于社会经济关系中,并与特殊的阶级利益紧密联系。因此,资产阶级认为正义只不过是阶级的意志被提升到法律地位,它的内容建立在阶级统治的物质环境中。由此可见,政治植根于社会经济结构中,国家仅仅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但是,工具论的国家观也存在局限性,对于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一些现象无法做出完美的解释。例如,从资本主义的发展史角度分析,很难断言自由民主仅仅是资本主义阶级统治的工具,或者福利国家的存在只是对阶级利益的一种回应。于是,一些理论家开始从其他角度对《共产党宣言》中的国家观进行分析,以期获得更有说服力的观点。
有学者将《共产党宣言》中的国家观进行了三个维度的解读,即工具论、弃权论和阶级平衡论。后两者是统一的,表明国家存在自治权。资产阶级虽然代表整个阶级的共同利益,但也存在着局部利益,统治阶级的分裂和多样性使谁控制国家的问题复杂化。资产阶级并非完全统一的整体,占统治地位的仅是阶级中的一部分人。因此,在资产阶级和国家之间需要建立一种更松散的关系,并给予国家一定程度的自治权,来执行一些不能简化为资产阶级利益的行动。这使国家独立于所有社会阶层,并凌驾于所有社会阶层之上。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共产党宣言》认为国家权力实际上并没有牢牢地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无产阶级革命在夺取政权的情况下,来自下层的压力能够有效地促使国家采取行动,以回应工人阶级的要求。也就是说,资产阶级并不能完全控制国家行为,因而国家也会对工人阶级的利益作出反应。自治论的观点强调政治拥有结果的开放性和改革的潜力,这些改革确实削弱了资产阶级的利益,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开放了资本主义的渐进式改革,但是改革的潜力是有限的,必须强制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才能真正实现对国家权力的转移。
国家自治的实现途径是赋予国家以独立于任何阶级的利益。虽然工人阶级的力量在国家利益关系中发挥作用,但是国家仍然未能摆脱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地位。因此国家需要从资产阶级手中获得自治权,即把国家本身纳入利益分配中。米利班德认为国家是社会的主导力量,而埃尔斯特则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可以看作资本和国家之间的“战略博弈”。我们可以看到,《共产党宣言》创新了对国家“经典观点”的关键假设,产生一个更复杂的国家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国家被视为三种截然不同的利益集团的载体:统治阶级、从属阶级和国家本身。埃尔斯特提出了两种对立的国家模式(要么是自治的,要么是资本主义的利益代表),显然不足以找到可行的替代方案。这两种极端的模式是由三种利益之间的平衡概念产生的。“相对自治”的概念旨在精确地捕捉这种介于不同理论之间的关系:国家不能简化为资产阶级利益,但也不能完全自治。与此同时,“古典观点”的主旨也可以通过论证,即资产阶级的利益通常凌驾于工人阶级或国家之上而得以维持。
综上所述,《共产党宣言》从不同的角度对国家本质进行了论述,但是有几个核心要点是内在统一的: (1) 国家并非凌驾一切的存在,社会与国家间存在紧密联系,国家存在社会属性;(2) 马克思国家观的核心思想是经济决定论,即对政治和国家的解释是在经济学中被发现的(反之亦然);(3) 马克思的国家观代表着特定阶级或党派的利益,而不是仅仅将国家政治权力与经济实力完全统一起来。《共产党宣言》对国家本质的阐述是研究马克思国际政治观的重要基础,与激进的国际关系理论一脉相承。其一,对国家本质的理解有助于研究国际政治的目标、手段与途径;其二,对国家属性进行分析有助于对世界政治的同一性与多样性进行深入理解;其三,对国家属性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与时代特征;其四,对国家属性的研究有助于将国别政治和区域政治与国际政治有机结合进行认识。因此,《共产党宣言》使用了大量篇幅对国家问题进行剖析,以期引导无产阶级参与国家政治事务,进而实现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
马克思的国际政治理论以激进的姿态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认为国际政治的本质是追求霸权和侵略其他国家。通过剖析欧洲外交史揭露了欧洲大国的争霸内幕,进而揭示了工人阶级国际团结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构建了以暴力革命为主要手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解放道路,对工人阶级的国际政治意识起到了启蒙与动员的作用。马克思对国际关系的处理方法,充分考虑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性视角,即对资本积累和剩余价值进行理论批判。在《共产党宣言》的分析过程中,马克思沿着四个维度对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关系的本质进行了剖析,即阶级斗争和社会生产关系,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革命性”动力,全球政治依附理论和不平衡发展,以及社会危机与政治斗争,进而揭示了国际政治的本质。
《共产党宣言》的中心命题是“迄今为止的社会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但是对这一论述的误解由来已久。如果像通常理解的那样认为阶级斗争是公开的政治行动或社会运动,那么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马克思的陈述是错误的。正如德圣克鲁瓦(de Ste Croix)所指出的那样,这种解释不仅是对《共产党宣言》的扭曲,也是对马克思的误读。相比之下,如果我们把《共产党宣言》的序言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表述的核心思想相联系进行分析,就会得出一种更为连贯的解释。马克思所关注的不是生产劳动是如何完成的,而是资本家如何直接从生产者的劳动中提取剩余价值。如果我们将剥削看成阶级斗争的根源,那么就可以把历史看作是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的持久斗争史。通过理解阶级斗争,我们可以获得对包括公开的/隐蔽的、积极的/消极的抵抗形式的更连贯认识。
第一,国际关系归根到底受世界市场与资本逻辑规制。马克思在分析了生产条件的所有者与直接生产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独特的社会理论并改造了社会的政治形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正如梅克辛·伍德(MeiksinsWood)所指出的那样,个人资本主义与劳动者权力的配置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政治形态。阶级力量和国家权力的平衡,允许直接向生产者征税,对资本家的私有财产进行维护,以及对生产和占有进行控制(10)ELLEN M W.The separation of the economic and the political in capitalism[J]. New left review, 1981(127):66-95.。社会生产关系概念的发展,建立在个体生命的再生产基础上。马克思将国家和市场理解为世界历史的阶段性特征,进而借用了黑格尔对“公民社会”研究中提到的整体性观念,研究了生活的物质条件。黑格尔抓住资本主义社会的运动定律,从而分析了国家和市场的矛盾统一,简要描述了封建社会的社会生产关系以及解体过程,“在商品生产中,所有商品的神秘性,所有的魔法和巫术都消失了(11)刘传春.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思想: 演进与逻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8-30.”。
第二,构建经济与国际政治内在统一的分析框架。《共产党宣言》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关键特征是,伴随着大宗商品生产和交易的普遍存在,历史上第一次,直接生产者的剩余产出成为“纯粹”的经济形式。其他所有阶级分化的社会都是基于亲属、习俗、宗教、法律或武力进行的直接经济制裁来运作的,而资本主义社会是通过商品形式的广义强制执行来达到目的。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进行斗争,试图取代以原始的血缘关系、自然、贵族与奴役的关系来整合社会的方式,以商品形态和市场社会形态来取而代之。资本一旦形成,其发挥作用的过程就是将所有的生产都集中在自己身上,在任何地方发展和完成劳动和生产资料之间的分离,劳动和劳动条件之间的分离。然而,这一过程又都是通过法律和政治形式来维持的。因此,在资本主义公民社会中,“经济”是在“政治”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不是“分化”过程。国家不仅是一个统治性机构,而且是一个形式化的过程,积极形成社会关系的过程。因此,阶级斗争将国家行为引向了非阶级化形式——公民的权利和国际人权。理解资本主义国际关系的关键在于,理解一种基于商品形式进行运转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在各个层次上的再生产,取决于资本在商品形式的范围内驾驭和控制劳动的能力。在强制劳动的过程中,通过劳动时间的商品化来调节消费,以及在利润范围内生产使用价值,产生了持续的不稳定和危机。这是反对商品形式主导地位的一种日常斗争,表现为“国家”的经济危机、国际收支问题或国际货币投机问题。因此,从社会关系方面理解国家之间的关系,要意识到国家是全球阶级关系的组成部分,国际关系的本质与阶级斗争和社会生产息息相关。
《共产党宣言》的第一部分中指出,“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值;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6.”。资产阶级利用资本积累和生产力变革创造了全新的世界,尽管资产阶级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扮演了最革命的角色,马克思却坚持认为这是价值规律决定的,资本的积累迫使变革发生。虽然现代工业的发展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但是这些进步现在已经对资本主义阶级关系产生了影响。“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6.”,资产阶级需要不断扩大的市场,使商品遍布整个世界,这种情况对国际关系产生了两个显著的影响:
首先,“在世界市场的扩张中,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具有了社会性(14)李爱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专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14-120.”。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依附理论”已经提出近150年,正如马克思提出的国家自给自足变得越来越不可能,相互往来和相互依赖不仅可能摧毁“国家”的产业(并导致“国际化”的生产),还会创造“新需求”,从而推动国际贸易。
其次,随着生产条件和通信设施的迅速改善,所有的国家,无论其占主导的生产方式如何都必须要适应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廉价的大宗商品击垮了所有国家的贸易壁垒,并引起了普遍的国际仇恨情绪。简而言之,它迫使所有国家采取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或屈从于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迫使他们引入所谓的文明,即成为资产阶级。一句话,它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一个世界。后冷战时代国际关系的历史和试图设计“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似乎给《共产党宣言》的这一见解赋予了全新的意义。
马克思意识到资产阶级的控制力体现在它能够通过商品的形式来强迫工作,从而获得最大的盈余。与亚当·斯密(Adam Smith)和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不同,他认为国际关系可以是一场所有国家都受益于全球分工的积极博弈(15)RICARDO D.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M] .London:Everyman, 1973:827.。马克思指出,“赶超”和均衡发展理论是没有现实基础的。“欠发达”国家很可能在全球体系中处于不利地位,越来越依赖“先进”国家。在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背景下,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一个明确的观点,即所有国家都将被卷入资产阶级的生产模式中,但它们不会以平等的方式存在。资产阶级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表明,冲突与合作是全球体系的常态,并以国家间的斗争来表现。国家内部的国有化和国家间的国际化的辩证关系建立在“依附”理论和更正统的列宁主义处理国际事务的论述上。
马克思在分析劳动力与资本之间的斗争时提出了一种全球关系理论,超越了“经济”与“政治”之间的狭隘视域,为国际关系研究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资本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6.”,只有社会所有成员的联合行动才能使它运转起来。这指明了资本主义关系的不稳定性和阶级斗争的持久性。资产阶级在不断制造雇佣劳动的过程中,也参与了激烈的竞争,并最终受到价值规律的约束。私人财产制度,是阶级对立的基础。马克思不仅提到了“有效需求”的标准经济学意义,他更关注社会的核心问题。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关系已经变得过于狭窄,无法涵盖他们所创造的财富。社会发展不仅是劳动的产物,而且是大规模生产力本身被摧毁(社会发现自己被放回到一种短暂的野蛮状态)的过程。为了减轻这样的危机,一方面资产阶级对生产力进行了强制销毁,另一方面是对新市场的征服和对旧市场进行更彻底的剥削。因此,资产阶级为更广泛和破坏性的危机铺平了道路,并削弱了防范危机的手段。
因此,马克思也强调用阶级斗争的方式回应国际问题。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全国性的斗争,每个国家的无产阶级必须首先摧毁自己国家的资产阶级。当国家内部的剥削停止了,一个国家被另一个国家的剥削也就结束了。简而言之,马克思提出了一个谨慎的论点,即反对以民族主义为基础的工人阶级组织,但承认全球关系是以国家的方式进行表达的。因此,工人们的民族斗争使整个无产阶级的共同利益成为了“独立于所有民族”的共同利益。
《共产党宣言》从发表之日起就成为全世界共产主义者的理论基石和行动指南,它以宽阔的国际视野和严谨的思维方法,以无产阶级立场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世界历史发展和国际关系变迁的基本理论,将国际问题的根源追溯到阶级关系和社会革命的矛盾运动中,它旨在将国际关系与一个国家的社会交往、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等内容进行统一研究,将国际问题的本质引申到国内矛盾、阶级对立和资本积累等分析层面,为我们开辟了国际问题研究的新维度。
第一,以《共产党宣言》的辩证思维和方法论取径为逻辑前提,打造当代国际政治理论的分析范式和话语体系。马克思始终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作为国际政治研究的基本法则,在研究中始终坚持批判性、建构性与辩证性的历史研究方法。虽然国际政治的世界语境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但是马克思关于国际政治的观点、立场和方法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依然是分析国际社会属性与时代本质的思想指南。为此,在打造当代国际政治的话语体系与分析范式时既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与辩证思维方法,又要体现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紧跟国际社会新形势,着重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的演进逻辑,着重研究中国对国际体系和秩序流变的话语回应模式,着重研究国际政治理论的价值重塑和伦理法则制定问题,着重研究马克思国际政治理论的当代创新研究。以此寻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化的新方法、新路径,推进当代国际政治理论获得在分析范式和话语体系构建中的重大创新发展。
第二,以《共产党宣言》国际政治理论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向度为理论导向,推动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共产党宣言》中对人类未来进行了展望,“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6.”,打造全人类的联合体,实现一切人的自由与发展是国际政治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导向。这一认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谋而合,为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价值判断依据。借助马克思对国际政治的哲学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当注重人类整体性发展的广阔视域,强调共同行动和整体利益,构建符合全球不分民族和国家的共同体秩序,排除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破除一切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自我主义,推动世界朝着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共同发展、共同治理的方向迈进。
第三,以《共产党宣言》的批判性和建构性特质为方向指南和基石,打造全球治理新格局。《共产党宣言》对资本逻辑与阶级压迫的批判指向了国际发展不平衡、不均衡的问题,强调了要加强国际治理和权力平等分配的核心理念。这就需要在全球治理中打破传统的两分思维方式,使民族国家、公民社会和国际社会进行有效合作,探索新型的和平发展模式,走一条“共商共建共享(1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0.”的新路。倡导构建民主化的国际关系,坚持所有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一律拥有平等的发言权和发展权,构建和谐共生、合作共赢的新型治理格局。
第四,以《共产党宣言》的理论逻辑和正义观念为依据和指导,探索新时期国际政治秩序的指导原则。《共产党宣言》明确展望了一个共同富裕、权利平等、自由正义的共产主义社会,财产和收入要“征收高额累进税”,“促进城乡对立逐渐消灭(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2-53.”等,这些措施都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打造共同富裕和民主平等的社会,为我们进行国际秩序的伦理选择指明了方向。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革命性的生产形态和分配模式正在引领世界走向一场国际政治经济学变革,在无政府主义、恐怖主义、民粹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的推波助澜下,人类价值信仰迷失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历史已经进入了文明再造的重要关口,构建共享、共赢、包容、和谐的国际秩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因此,要从伦理重构的角度考虑倡导建立正义、平等、道德、良知相统一的国际伦理秩序,积极促进世界的和平与永续发展,保障全世界人民的基本权益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