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典籍英译研究
——典籍文本特征与文本、翻译策略的选择

2020-02-11 23:13
焦作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典籍太极太极拳

秦 琴

(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根据中国外文局首次发布《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调查显示,海外认知度前100名的中国词语排行榜中排在前几位的就是太极,太极也成为中国在海外认知度和理解度最高的内容。作为中国功夫的瑰宝,太极拳融中国传统文化,如道、儒、佛、理学、中医于一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健康、养生的追求日益俱增,而太极拳因疗疾、养生等功效吸引了世界习拳者的追捧与喜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1]。太极拳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为人类共同繁荣发展提供重要借鉴,成为在世界传播的重要内容,但学界对太极拳翻译问题并没有足够重视,尽管张佩瑶[2]、 朱纯深[3]等以太极理论运用于翻译理论中,从现有文献得出,与太极拳文论、太极拳理疗等文章相比,太极拳翻译相关的研究还相对匮乏,而太极拳典籍翻译实践研究可以说完全阙如。典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典籍文献对揭示和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坚定和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深入研究才能掌握太极拳典籍翻译全貌,才能为中华太极外译提供切实有效的方针指导,因此,我们应对太极拳典籍翻译问题予以重视。

太极拳典籍翻译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话语的产生,只有译文在译入语社会中被受众接受时方为成功。因此,我们要研究目标语及现有目标语的翻译规范,规范是翻译行为和翻译事件的核心。按照图里的说法,翻译时帮助译者做决定的基础是“翻译规范”,如果在特定社会条件下译者做出较为稳定的选择就形成了翻译规范,规范反映的是一个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和思想。图里进而将规范分为三类: (1) 初始规范。图里进一步指出,规范不仅存在目标语中,源语系统中也存在规范。如果译者倾向于源语,则会遵循源文本的语言及文化规范,译文表现出“充分性”。如果译者倾向于目标语,则会遵循目标语的规范,译文表现出“可接受性”的特征。(2) 预备规范。翻译政策和文本的来源。(3) 操作规范。操作规范指的是指导译者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进行决定和选择的规范[4]。包括语言材料的分布模式、文本构成以及语言表述。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太极拳典籍的英译如若符合英语世界的翻译规范,就需要探究译者文本选择、译文文体特征以及翻译策略选择等。通过对太极拳典籍翻译规范的梳理,有助于我们了解太极拳典籍英译译本的发展历程,帮助我们认识太极拳典籍英译的真实面貌。

1.太极拳典籍文献的文本特征

太极拳典籍文献由两部分组成:第一包括由已知或未知作者撰写的最古老的文献,如:王宗岳《太极拳经》、武禹襄《十三势行功心解》等。第二由杨、陈和吴式等家族的祖先传下来的歌诀、拳诀或练拳感受组成。如:陈王廷所传《拳经总歌》、陈鑫所撰的《陈氏太极拳图说》、陈长兴的《太极拳十大要论》、杨澄甫的《杨澄甫十要论》、吴鉴泉的《吴鉴泉六要论》等。太极拳典籍文献是由精心编写的说明性片段和记录的口头传统片段组成的,多以押韵诗的形式流传下来。钱钟书曾论述过翻译活动存在的三种距离,即文字距离、译者文风与原作形式之间的距离和译者本身的距离,其中文本距离是最根本的。文本层面关注文本本身,着眼研究于译文、原文文本之间的对等关系。卡特福德曾把翻译定义为:“用对等的其他语言(目的语)的文本材料代替一种语言(源语)的文本材料”[5]。对文本的形式意义、文本的言外之意以及文本的文化意义和联想意义等的传达,都是译者需要面临的选择。从上文分析得知对太极拳源文本进行科学的分析,我们才可以寻找克服障碍的方法,提高翻译实践的能力。鉴于此,全面、客观地对待太极拳文本,有助于加强对太极拳文献的理解,下面我们来看太极拳典籍文献的文本特征。

1.1 普通词汇专业性

太极拳中有一些普通词汇演成为太极拳专业术语,如“意”“心”“形”“神”“意气”“以气运身”等。虽然是普通名词,但却是太极拳习练中重要的习练要旨,人们通过调心、意、形、神,日臻达到阶及神明的状态。但笔者在翻译实践中发现,心与意、形与神看似简单却蕴藏重重玄机。根据汉语字典“心”表示心脏和思想器官、思想感情等[6],因此可译为heart/mind。“意”根据汉语字典意思为意思、心思和心愿[6]。根据字典的解释可知,“意”跟“心”的第二层意思相似但又有所不同,在翻译时不可同日而语, 可译为intention。动作类词汇如:“收”“放”“黏”。“收”的字面意思是接收、收获、收集等;“放”有扔、放手、泄露等意思。在太极拳中,“收”指感受对方的力量,“放”指顺着对方的劲进攻。“黏”在太极拳中指当你不断提高跟随对手的灵敏度,并且能够粘着对手移动的任何方向时,这种力被称之为黏劲[7]。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些普通词汇在太极拳语境中具有专业术语的意义,可分别译为receiving, throwing, yielding。

1.2 多元性

太极拳与中国哲学、中医、兵法水乳相交,因此作者有意识地根据文化的需要“引申”之,“假借”之,使语言呈现互动性。引经据典,“绍圣”述圣是中国的话语传统。因正统经典在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意识中地位崇高[8]。如:《太极拳经》中的“无过不及”It’s without excess or insufficiency. 指太极推手时不要过量, 保持平衡, 当对手移动时, 你立即做出反应, 这与新儒学大家朱熹所提倡的“中庸”理念高度契合。陈鑫所撰的《陈氏太极拳图说》中对陈式太极拳缠丝劲的描写“阴阳无始又无终,来往屈伸寓化工。此中消息真参透,圆转随意运鸿蒙[9]。”“鸿蒙”语出《庄子·在宥》篇:“云将东游, 过扶摇之枝, 而适遭鸿蒙。”鸿蒙在这里应当作元气未分、混沌初开之时的朴素境界,也就是无极而太极。可译为Yin and Yang have neither beginning nor end; your internal power is expressed in coming and going, bending and extending;if one can obtain the essence of practicing, he will turn round freely to attain Pre·heaven state.和式太极拳拳理曰: “一圆即太极, 上下分两仪, 进退呈四象, 开合是乾坤, 出入综坎离, 领落错震巽, 迎抵推艮兑。”这段话将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俱以呈现,将太极拳动作与八卦完美地融合一体。语言优美,一气呵成,但也成为翻译一难点。可译为Taiji is a circle composed of Yin and Yang in a constant state of advance and retreat.Opening and closing are represented by Qian (He ven) and Kun (Earth) respectively. Inhalation and exhalation are represented by the opposing forces of Kan (Water) and Li(Fire), drawing up and settling down as Zhen (Thunder)and Xun (Wind) while welcoming in and warding off are Gen (Mountain) and Dui (Marsh).太极拳与中国养生导引之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拳术。如专业术语:导引Daoyin、吐纳Tuna等。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太极拳典籍翻译的译者不仅要掌握多样的翻译技巧,还要熟谙中国传统文化,破译文本中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意所在,从而帮助外国友人真正领悟太极拳的技术要领与文化内涵。

1.3 修辞性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由于中西思维方式不同,语言表达也不尽相同。而中国的汉字是最善于表达形、音、义的文字,历经四五千年的发展,信息丰富、言简意赅。为了提高表达效果,使自己习练的经历和感受能最大程度地为接受者所接受,太极拳典籍文献的作者使用了修辞描写,如: 比喻、对偶、用典等。“比喻”思维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中,成为华夏民族特殊的语言表达与思维方式。太极拳的创始人在创拳之初也使用比喻,将难以言说的太极拳理论概念付诸形象的语言。如“运劲如抽丝”Mobilize energy like drawing silk。但有些中国文化独有的喻体与英语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并不完全一致,这就要求译者既要考虑独有的词汇,又要国外读者能够读懂太极拳技术、文化、社会心理的内涵,这着实考验译者双语水平及双语文化认知的能力。二是“对偶”。相等的字数、相似的句法、相对的平仄声音,可以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整齐平衡的视觉美感、抑扬顿挫的听觉享受。如:“动之则分, 静之则合”(In movement it differentiate; in stillness it consolidates)。朱光潜说:“中文汉字大部分是单音词,而西方单音字与复音字相错杂[10]。”由于中西文字的性质不同,在翻译时要考虑字数、句法结构等问题,因此,这就造成翻译时的障碍。第三“用典”,典故是不同民族智慧的凝结,是优秀文化的历史沉淀。如:“舍己从人”yield to the initiative of the other,这一重要概念直接引用了《孟子》中的一段话,“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一个道德行为的概念运用到武术的精神气质中。因此,在翻译该类修辞时,还需要理解源语的隐性意义,以免出现纰漏。

1.4 民族性

太极被古代哲学家称为最原始的混沌之气,太极运动而分化出阴阳,由阴阳而产生四时变化,是宇宙万物之源。太极拳典籍文献中很多术语词汇都具有民族性, 如名词术语:“太极”(Taiji)、“无极”(Wuji)、“阴阳”(Yin and Yang); 太极拳的技法: 掤Peng (Ward off)、 捋 L (rolling back)、 挤 Ji (pressing)、 按An(pushing)、采Cai (pulling down)、挒Lie (splitting)、肘Zhou (elbowing)、 靠 Kao (body stroke)、 闪 Dodging(shan)、随Following (sui)等;太极拳功法要领: 气沉丹田(sink qi to dantian),四两拨千斤(four ounces deflect one thousand jin),迎抵 (greeting and resisting)等。从以上文本可知,这些具有民族性的术语很难在目标语国中找到相对应的词来代替,翻译时既要做到“语言的忠实”和“形式的对等”又要体认到“文化交流”实为难矣。在传播这些文化关键词时,如果译者只是按照字面意思来译,很容易引起以偏概全。因此,译者应该在追本溯源、充分了解其内涵,方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原文意旨。

2.太极拳典籍英译策略

2.1 译文文本的选择

笔者从国家图书馆及网络中搜集了100本太极拳外文书籍,其中涉及太极拳典籍文献的有17本。通过对收集的文献整理归纳发现,《太极拳论》《太极拳经》《十三势行功心解》《十三势歌》《打手歌》等广为流传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在不同时期被多名译者进行了多次翻译。由此可见,在社会需求、赞助人、意识形态、诗学规范等内外部因素的作用下,译者在译本内容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趋同性。首先因为译文有实际的需求,太极拳受到很多国外学者与习练者的喜爱是由于其自身的康健作用,而太极拳典籍文献又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太极拳理论的理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辅相成。由此可知,太极拳典籍翻译是经过慎重考虑的,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其次,译者所选择的典籍文本是太极拳最经典、最具有代表性的文本,经典文献会激发更多目标语读者阅读的兴趣,译本可获得更高的销量。

2.2 “靠近源语”和“靠近目标语”的选择

施莱尔马赫曾指出, 译者“要么尽量不打扰作者而使读者靠近作者, 要么尽量不打扰读者而使作者靠近读者”[11]。由于太极拳典籍文献与中国传统文化多元融合, 翻译时是应该向读者靠近以便更好让目的语读者接受还是应该向原文靠近以保持太极拳典籍文献的完整性,这些都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谢芙琳曾说:文本类型、体裁以及译文的目的是决定译文最终语言形式和布局的因素[12]。纽马克将不同的文本分成了三大类:表情类、信息类、呼唤类。对于翻译策略,他提出“传意翻译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和“语意翻译 (semantic translation)”两种。表情文本用语意翻译,信息文本和感染文本用传意翻译[13]。传意翻译从典型意义上看,一般都趋向于考虑目标语读者或接受者的需要。太极拳典籍文献属于信息型文本,应以目标语为归依。根据佐哈尔多元系统理论, 如果翻译在目标语系统中占据中心位置,译者通常不受读者阅读习惯的束缚, 译文便体现出“充分性”;如果翻译处于边缘位置,译者则会更多考虑读者的阅读和审阅需求,译文便更多地注重其“可接受性”。我们再来看翻译目的论,翻译目的论强调译者的专业知识和责任,即选择需翻译的内容,并以最恰当的方式进行翻译[14]。太极拳典籍文献的英译旨在普及太极拳专业知识,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风格与策略。靠近读者可以使外语文本屈从于英语的主流文化价值观,而靠近作者,可以对主流文化的价值观施加一种民族偏离的压力,使主流文化彰显外语文本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异化策略有利于民族的文化构建,有利于构造以异化为基础的文化身份[15]。但奥斯蒙德指出:“在翻译中使用过于生僻的词语,人们的注意力被词语所吸引,而不是被所讲述的事情吸引。”模仿原文的异质性而培育出的各种话语特征“并不都能在各种目的语语境中生根发芽”,只有在一些不为传统表述所束缚,相对宽松的目的语中才能扎根。在汉语文化较英语文化的弱势地位尚未改变之前,太极拳典籍翻译应更倾向于“靠近目标语”的选择,译文应旨在让读者反思和思考其意义。

2.3 太极拳典籍文献的英译方法

当源文化和目标文化有密切的文化接触或有相似的文化历史时,文本往往更容易翻译。由于中英语言之间的天然鸿沟,太极拳典籍文献翻译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三点: 一是典籍以文言文呈现,二是太极拳相关的专业术语,三是典籍文献中蕴含较多的修辞手法。由于中文表达言简意赅,就会导致源文本信息不明,如: 修辞模糊化、人称不清晰、逻辑不清晰等。对于以上问题,译者可通过增译、意译与信息具体化的方法予以解决。

2.3.1 增译

太极拳典籍文献采用文言文的形式,其精炼的语言使得太极拳理论得以阐发至精妙入微。如上文所述,太极拳典籍文献语言的民族性、多元性、修辞性等特征,语言出现省略等现象。由于目标语读者与源语之间的语言距离,这就需要在翻译时补充源语省略的内容,以便达到译文信息完整、减少阅读障碍的效果,以王宗岳《太极拳经》中一段话为例:

“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这句话将中文意合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句子之间的关系模糊不清。“不偏不倚”是气还是身体?忽隐忽现又具体指什么呢?在翻译时应补足缺失的信息,表达全原文中的要旨。

Internal power should sink to the lower part of the abdomen. Your posture should keep to the center. Do not lean in any direction. Your movements should be constantly changing from the substantial to the insubstantial[16].

2.3.2 意译

通过对历史的钩沉得知,太极拳典籍文献创作者有着深厚的文学素养,文学修养深厚。通过对语料观察发现,太极拳典籍文献与文学文本之间界限不明确,这就极容易望文生义。针对这种现象,我们需要在理解拳理的基础上通过意译体现原文的深层含义。例如在英译《太极拳经》中的这段文字就可以采用意译: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原文中“仰之”“俯之”所指并不明确,是自己“仰之”还是对方“仰之”?这里“愈长”指迈步长还是距离长?“促”在这里又指什么呢? 根据太极拳名师对这两个术语的解释得出,“愈长”指距离长, 而“促”在这里并不是急促, 拥挤的意思, 因此, 不应译为“crowded”,下面我们来看Waysun Liao的译文:

Make your opponent feel that when he looks upward,you are much taller, and when he looks downward, you are much lower. When he moves forward, he should feel that he cannot reach you, and when he retreats, he should feel that he has nowhere to escape to[16].

译者在这里将“愈长”“促”译为“ he cannot reach you”和 “he has nowhere to escape to”。

2.3.3 修辞具体化

比喻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一旦被创造出来,无疑丰富了文学语言的表现力。太极拳拳架大多基于动物的形态、动作,结合太极八法中的掤、捋、挤、按、採、挒、肘、靠等加以提炼形成,唤起人们对这种相似性的基本感觉,帮助习拳者更好理解其动作。早期太极拳习练者在实践中凝练出以拳论、拳歌和拳诀等各种太极拳典籍文本,其中的术语也含有比喻,人们求助比喻,将抽象的概念付诸形象的语言,使文句更形象,更有感染力。太极拳典籍文献有明喻和隐喻之分,但在内容上存在信息不明现象,下面举例说明。

如:《太极拳经》中“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一羽”在这里信息不明,该词有两层含义,可以指一根羽毛,还指一只禽鸟。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这句话指太极拳修炼的最高境界,身体的感觉极尽灵敏,达到了空虚灵动之际。直接解释就是一根羽毛都不能加于身上,苍蝇、小虫子都不能落于身上。只要触及人体任何部位,都能立即感知并迅速反击。下面我们来看Waysun Liao的翻译:

Your body’s sensitivity should be such that you are aware of the tiniest feather brushing against your skin.Even the mosquito finds no place to land on you without causing you to move[16].

再看隐喻,如:《十三势歌》里“若言体用何为准, 意气君来骨肉臣。”太极拳是用意不用力的运动,特别强调用意,故练意是太极拳的主脉。意即思想,是大脑的作用,为人体的司令部,全身上下里外都在意的作用下进行运动。下句是Alfred Huang的解读:

With regard to the body’s reality and its function,what should be the proper standard? Yi and chi are the king to command; muscles and bones, the officials to follow[17].

2.3.4 人称具体化

太极拳典籍存在主客体不分、主动被动不分等特征。因此, 在原文不清楚的情况下插入隐含的句子主语, 或者在原文代词的指称不明确的情况下用名词代替代词。如《太极拳经》中这段文字:“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左重则左虚,这里的“左虚”指对方左虚? 还是自己左虚?“杳”在这里又做何解? 这些原文中至关重要的信息在译文中应予以体现,在英译时需要根据文段上下文以及解读《太极拳经》的相关文献解读,如:陈薇明[18]在《太极拳术》解释为: 与彼黏手, 觉左边重则吾之左边与彼相黏处,即变为虚。右边亦然。杳者不可捉摸之意。与彼相黏,随其意而变之。这句话中“虚”和“杳”都是隐隐约约、虚无缥缈、不可捉摸的意思。无论是套路练习还是推手对练,都要求练习者上肢和下肢动作的劲力、身体重心的位置以及意念,都要不停地变化,不能呆滞不变。基于此对文本的解释,由于缺少主语,译文就需要补充主语,使语言表达完整,译文可以译为(译文黑体部分为增译部分):

If [the opponent’s] left is heavy, then [mind] is empty;if [his] right is heavy, then [mind] disappears[19].

再如:“动急则急应, 动缓则缓随。”

If [he] move quickly, [I] respond quickly. If [he]moves slowly, [I] follow slowly[19].

2.3.5 逻辑清晰化

逻辑不够明朗是造成西方读者不易理解典籍文献的又一重要原因。文言文以小句依次递进的方式构建语篇,但小句与小句之间少有逻辑连词,这就使文本结构零散。陈王廷《拳经总歌》中这段关于太极技术的描述就存在逻辑不清晰的问题:

“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劈打推压得进步,搬撂横采也难敌。”

这句中“人莫知”与“我皆依”是什么逻辑关系?“得进步”与“也难敌”又是什么逻辑关系呢?只有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才能完全掌握其内涵,通过梳理得出:纵放屈伸,是指不拘方向角度或伸或屈,不但人不能知,我也不能预知。不管对方是用哪种缠锁法以及绕撞等,我方都依着对方顺其来势而随屈就伸,依着其劲力变化而变化。劈、打、推、压、搬、撂、横、采,是指陈氏老架太极拳常用的八种基本手法,前四法以进攻为主,后四法以引化防守反攻为主。搬撂横采,搬撂,是随势引化反攻的手法,横采,是拨转来劲的擒拿等法。难敌,是对方不了解我使用八种手法和步法配合变化,是攻是守难于招架。这句可通过添加连接词以梳理清晰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可翻译为:

Even people do not know the direction of opponent’s bending and extending;

I can make some changes based on his movement;If we go forward by chopping, pushing, and pressing;The counter-attacks are also hard to oppose.

4.结语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的瑰宝,太极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优秀代表。越来越多的海外友人通过习拳、练拳感知太极文化,进而受益于中国文化。而太极拳典籍翻译可以帮助海外习拳者掌握其内涵精髓,扩展研究领域。通过对太极拳典籍文本的分析可知文本语言言简义丰、涉及内容广泛,其语言具有民族性、多元性、普遍名词专有化、修辞性等特征。而通过对现有太极拳典籍英译文本统计分析得出,太极拳典籍的英译以“向目标语读者靠近”为导向,以译文信息明确、内容表达清晰为目标。原文中信息明确、陈述客观的内容可采用直译,而原文中信息不明,省略的内容可采用增译、修辞具体化、逻辑清晰化等方法使内容完整;而在目标语中无对应的文化信息时可采用意译、音译加注等方法使译文逻辑连贯,语言流畅。

猜你喜欢
典籍太极太极拳
晚清来华德国人的中医典籍译介及其学术影响
游太极洞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太极+』,未来可期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世界,从此『太极』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
太极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