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改仙
(山西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思政部,山西 晋中 030600)
政治的发展不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政治教育亦是如此,将文化融入到政治教育全过程,既是教育目的所致,也是有效的教育途径尝试。探索地域特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模式有着积极的时代意义,而三晋文化作为山西地区文化的核心,是黄河流域文化的中心,是华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将其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在提升学生文化认同、丰富教育资源、助推社会转型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助益。纵观三晋文化,它最早起源于春秋时的晋国,涵盖了从古至今三晋大地一切的物质与精神文化元素,具有浓厚的地域适应性,对不同文化的广泛接纳性以及因势而导、变革性与独立性等特征[1]119-123。三晋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优秀素材,同时也是贯彻和实施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教育中融合传统文化”这一要求的重要途径。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时代的到来,不仅实现了物质的跨时间、跨空间交流,更是形成了精神的广泛拓展,各种外来思想、外来文化对我国本土的文化发展形成了较大冲击,作用于高校领域,主要体现为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多层次。文化多元融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学生中的培育和践行,关系到伟大的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在多元文化中强化我们本民族、本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思想政治课程肩负着为祖国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必须在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中“积极建树”,通过将地域特色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中,能够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1-43。三晋文化作为一种有着显著地域特征的特色文化,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优秀本民族文化精神内核,是可以被充分挖掘和拓展的高校思政课程优秀教学资源。
三晋文化的精神内核是极其丰富的,它涵盖了勤俭节约、勤劳勇敢、爱国爱家、诚实守信、重民精神、创新求变等不同维度,这些优秀的精神元素对于学生完善自我、修炼道德品性、培养创新精神、提升综合素养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因此将其融入到高校思政课程中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是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淬炼理想信念的有效资源载体[3]29-33。
另一方面,三晋地处南北交通要塞,是南北不同文化的交融之地,正由于此使三晋文化在广博性与创新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特征,其兼容并蓄、积极进取的文化内涵在激发创新意识、鼓舞前进步伐、提供发展动力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建设意义,对于当前我国的社会转型发展有重要助推作用。社会转型离不开宽广的视野与灵活、创新的思维,而在对三晋文化的弘扬和传播过程中,则可以实现对其中丰富的创新创业精神与实践经验的借鉴,从而借助文化这种软实力,不断强化对转型发展的信心,提升发展能力,从而加快我国社会转型发展的步伐。
1.地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情况
三晋文化作为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在当前高校思政课程开展中有了一定的融合性,但总体来看,融合程度还远远不够[4]56-57。文章对山西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一学生进行了随机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三晋文化的认知停留在有一定了解的程度,这个比例达到69%,仅有5%左右学生对此非常了解。此外,在认知深度上也有较大欠缺,很多学生对三晋文化的认知仅限于一些浅层化的局部了解,缺乏系统性。这就决定了在高校思政课程中融入三晋文化教育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当前高校思政课程的教育内容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在地域文化融合上还需进一步强化,应结合思政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比如教育方式单一,内容枯燥、师资力量欠缺等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全面提高地域文化与思政课程融合发展的效率。
2.地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情况
当前地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运用总体尚显不足,主要体现在对文化内容的挖掘度不够、资源使用率较低、师生重视度不够、缺乏足够的发展氛围、文化维护力量薄弱、理论研究欠缺等几个方面,其中尤以资源使用率与内容深度为要。比如在资源使用率方面,很多高校的相关文化教育内容都比较接近,都选择一些普遍的热点问题作为教育资源,几乎千篇一律,缺少个性,不同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性也比较差,这些都制约了资源的高效使用。而对于三晋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方面,大多数的学生都已经意识到融合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文化自信以及淬炼自身道德品质、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等方面有更为凸显的意义和价值[5]79-82。
1.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度不够
当前绝大多数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对于在高校思政课程中融入三晋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的必要性和价值的认知在不断加强,不少高校相继开展了各种主题的三晋文化课程教学,但纵观对三晋文化总体的挖掘程度,却依旧略显不够:首先,在数量上,相关的传统文化教学课程整体偏少,难以在弘扬文化领域起到规模化效应;其次,在质量上,教学内容尚显表浅,仅停留在对传统文化的阐述和介绍层面,而对于现象的深刻解析则涉及较少,且内容设置多有重复,课程复制度较高,缺乏个性。比如很多高校的三晋文化课程主要以晋商文化内容为主,大讲特讲晋商的经商发家之路,介绍他们的励志创举,但事实上,三晋文化并不等同于晋商文化,其有着更加广阔的文化范围,三晋大地的民俗、饮食、风土等等都是文化的一部分,都是三晋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仅局限于具有代表性的晋商文化来作为教学资源是比较狭隘的,且亦无法满足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切实需求[6]172-175。
2.师生对地域文化缺乏深入了解
高校思政课程中三晋文化内容的教学效率既取决于教学资源的丰富程度,也与教师及学生对三晋文化的认识状态息息相关,当前三晋文化与思政课程融合度尚有较大空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师生的了解认知度不足,一方面师生对于三晋文化的探索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造成很多教学内容选择只停留在表面,深度和广度的拓展远远不够;另一方面,文化本身具有多元的特征,总是隐藏于点滴实践中。要想对某一文化有足够的认知必须具备善于观察、发现、总结的眼光与思维,同时还要有足够的研究精神和学习精神,能够主动地加强对三晋文化相关内容的学习思考。但很多师生缺乏对文化潜下心来耐心细致研究的精神,只抓皮毛,将一知半解当作全面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有所引用便认为是开展了文化融合教学,如此的做法自然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也深深局限了三晋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程的融合发展。
3.缺乏必要的思想政治教学环境支持
任何教育都离不开环境的支持,高校思政教育亦是如此。提升教学效率就必须形成积极的教学氛围与环境,然而当前很多高校尚未形成三晋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环境氛围,师生只是在课堂上接触相关文化元素,课堂外则很难寻觅到文化元素的身影,既没有相关的文化活动,也没有必要的宣传引导,教学环境支持相当薄弱,因此局限了教学成效。加之文化与思政的融合本身就带有浓郁的隐性教育特点,其作用于学生的意识形态,发生于日常的点滴影响之中,若没有足够的环境支持,其发挥教育功效的力量则甚微。另外,教学环境也包括家庭与社会支持,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家庭对教学的支持不足,社会对教学的支持则大多从校园建设整体出发,很少专门针对某一课程来进行,这些都进一步造成了环境支持的薄弱性。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设严重不足
高校思政课程与三晋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融合发展进程缓慢的重要原因在于缺乏长效性,也就是未能以理论机制的形式使二者的融合发展走向长效建设的道路。当前高校对教育机制虽有一定研究,但大多从宏观角度出发,比如高校教育整体的管理与运行机制,教学评价机制等等,但鲜有从较为具体的课程建设出发,使得思政与地域文化融合发展难有可以依托的机制保障。另外,当前的教学机制研究在传统文化等方面缺乏深度和广度,尚停留在概念、特征等最基础的宏观理论研究阶段,步伐有待加快。
当前全球化发展进程日益加快,文化与价值观的多元性特点日益突出,并对社会的主流价值理念产生影响。以传统文化为突破口,借助与思政课程融合发展的契机来提升民族自身文化对多元价值理念的对抗性、在多元价值中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有效的途径。思政教育本身具有隐性的特点,难以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因此与三晋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的融合发展也必须从长效角度出发才能保障其顺利发展,而这离不开健全的管理机制作为支撑。由此可见,实现三晋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与思政课程的融合教学,必须以健全管理机制为首要事务。
第一,应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二者融合发展的目标指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示的,高校思政课程建设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的目标导向中进行,三晋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与思政课程的融合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第二,充分挖掘三晋文化中“孝,德,敬,公”等价值基因,实现三晋文化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融合,通过弘扬三晋文化,夯实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第三,强化组织管理,从优化高校组织结构、提升管理能力、加强党团组织建设、提升专业师资力量等维度出发,促进三晋文化与思政课程的高度融合发展。
三晋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与思政课程融合发展长效性机制的形成,离不开与时俱进、创新型的传统文化挖掘和融合模式的探索。应以发展的、动态的视角不断学习,实事求是地进行传统优秀文化的开发,才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第一,注重教学内容的创新。纵观当前的思政课程,多以纯理论的讲授为主,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厌倦等负面情绪,从而降低教学效率。而将三晋文化融合到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通过分享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来注入课堂活力,让学生在三晋人民勤劳勇敢、爱国敬业的文化实践中受到洗礼,让三晋文化中人民的奋勇抵御外敌、谱写红色赞歌的励志传奇历史走进课堂,用太行精神感染学生,用名人轶事感召学生,使往日枯燥的思政课程因三晋文化的加入而变得丰满而立体,从而有效提高教与学双方面的效率。
第二,不断优化三晋文化的教学载体。任何教学内容都无法脱离有效载体而独立存在,三晋文化的教学亦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思政课程在文化弘扬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要发挥思政课程的主渠道作用,从课程设置,教材的选择与编写,到专业师资建设,课程评价机制构建等多个层面来完善思政课程的建设,同时积极创新教学模式,革新教学方法,从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出发,探索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实践途径,以此来发挥思政课程这一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阵地作用。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学习活动的组织、信息技术的应用等其他的载体模式,充分挖掘这些载体的作用和功能,使其在弘扬传统文化,促进三晋文化与思政课程的融合发展上形成更加有效的合力。
三晋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程在价值理念上具有一致性,都是作用于人的意识领域,且有助于提升被教育者的综合素养。但要想在二者融合的过程中更加凸显这种一致性,则还应该加强构建协调的运行机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协调社会、学校、家庭之间的作用,发挥教育合力,使得各种关系主体能协调运作。
第一,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革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让教师从教学的管理者、灌输者转变为引导者、协调者,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此基础上,优化教学模式与方法,开展丰富的分层、小组教学等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第二,充分发挥社会、家庭、学校三方的教育主体作用,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为三晋文化与思政课程教学融合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譬如就社会而言,要不断加强法制建设,通过政策制定、法律宣传等方式来强化三晋文化保护,加强三晋文化发展规划,为高校开展三晋文化教育提供充分的资金、人才、设施保障;就学校而言,应围绕传统文化弘扬加强文化元素的渗透,在图书馆、活动中心等诸多公共活动场所设置相关的能体现三晋文化的文化景观,比如名人雕塑、景观模型、文化陈列展览展示等等;就家庭而言,则是要建立良好的家庭与学校沟通渠道,发展家校共育,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赢得家长对文化融合发展的理解、认同、支持与配合,并积极征求家长意见,促进多方教育合力的形成。
三晋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离不开长效机制的完善和保障,而长效机制的形成则要依赖于完善的评价机制和保障制度,只有完善评估系统、健全保障体系才能使二者的融合发展少走弯路,及时发现并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在科学评价中获得成长。
第一,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着手建立完善的三晋文化融合教学发展评估体系。确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拓展考核主体范围,将学校、社会、家庭都纳入到考核主体中来,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同时结合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扬长避短、发扬优势、改正不足,以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第二,强化物质保障,突破课堂局限,引进专业人才。比如开展文化报告会,组织学生到红色革命根据地参观学习,聘请三晋文化知名人士走进校园开展宣讲,增加关于文化元素的标语、广播宣传,利用信息技术开设专门的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加强理论研究,增加对相关课题的支持,等等。
第三,从规章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出发,使三晋文化的融合发展制度化、条文化,形成稳定机制,使相关的组织建设、监督监管、评价考核都能以条文的形式确立下来,促进长效机制的形成。
综上所述,三晋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既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落实国家关于文化建设走进校园的要求的必然。当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文化和价值理念的多元性对我国主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冲击,而高校思政课程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建设和弘扬的主阵地,自然需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将三晋文化等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政课程的建设发展中,对于其更好地担负起弘扬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无疑是一种极其有效的尝试,而构建相应的管理机制、创新机制、运行机制、评价和保障机制则是二者得以更好融合的实践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