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永强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 医学护理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1)
社会结构理论是马克思建构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理论方法。马克思正是通过对资本主义市民社会的解剖,发现人类社会通过生产方式的变革促使社会内部结构的演化变迁,逐步发展到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发展变化过程,这为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现代中国社会的优化重构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1]。高校具有主流意识形态改造和调整功能的思想政治教育变革创新活动触动或反作用于社会结构的优化重构,寻求在社会冲突和融合中推动社会发展进程[2]。面对社会转型的发展和社会结构变化中利益冲突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经验事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创新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话语体系的重复建构上,而要适应社会结构的变化发展开展结构性议题的切换与管理模式的创新。
对于人类社会结构的科学剖析是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核心所在。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与西方很多社会研究理论不同之处在于,马克思是从“社会要素”的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把握社会这个多层次复杂体系的。马克思将社会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微观层次的社会结构是人们依托社会生产形成具体的社会关系,如由人口、家庭、社区、城乡、阶级等要素构成的社会子系统结构;中观层次的社会结构是马克思依据人类活动性质不同而划分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社会结构要素所组成的子系统结构[3],其中中观社会结构要素的经济结构对于同级别子系统结构要素有着基础决定性作用,而从属于文化结构要素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社会意识形态属性,现实生活中统治阶级往往通过主流意识形态建构来凝聚人心,达成国家治理的社会共识;最后,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中处于最宏观层面的社会结构是由人、自然与社会构成的世界物质结构系统。马克思关于社会变迁和发展的理论均是以社会结构理论为基础拓展出来,其社会结构理论最大的特征是将不同分类要素构成的社会结构视为具有层次性的社会系统结构,并且认为这样的世界结构始终处于生成、变化、发展的人类实践活动之中[4]。马克思社会结构分析法作为一种科学实用的分析法基本遵循透过社会表象间的因果联系寻找隐藏在其后的必然本质性的历史发展规律。
从人类迈入阶级社会后,由统治阶级主导创设的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就客观存在了,与此相适应配套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也随之生成。其中统治阶级的主流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主导性,一方面社会结构变化发展,尤其是经济结构的变动决定了文化思想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由统治阶级主导的意识形态其对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均有促进、调整、延缓的反作用。从属于文化思想上层建筑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意识,在有效反映社会结构变化的同时,也要通过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和宣传,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可和遵守,持续性推动社会结构的优化与有序运行,能够现实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5]。可以说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性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性质、目标选择和内容规范,同时作为反映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面向大众群体、引导其对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理解和认同的有效途径。很明显,社会实践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发展的决定因素,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如马克思认定的先进理论源于群众,又必须用于掌握群众去指导革命建设的实践观点及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具有“调节着自己时代的思想生产与分配”功能,我们能够知道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结构变化发展的趋势,不断通过内容与管理教育模式的创新推动社会结构的优化配置和稳固运行。
由此,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是社会结构的变革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转型发展,当社会结构各层次的子系统能发挥推动社会系统有序高效运行的时候,社会结构对社会的进步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而当其子系统的运行导致社会结构整体上的无序混乱时,社会结构最终会发生整体性的变革。作为社会存在状态整体性描述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时,就意味着社会发展进入了所谓的社会转型期,阶层利益、规范观念的变化意味着社会系统的秩序也发生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充满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的社会选择性活动,其整体运行均处于依据实践变化而动态发展的社会系统结构之中。对社会结构的分化整合起着思想上引导,调控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受到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从而在主流意识形态微调、主体性实践选择上与社会结构形态的变革保持相应的协调一致性,且具有审视社会问题,参与社会建构,引导社会行动,推动社会历史合理运行的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关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必然受到外部社会结构环境的变动影响。在思想精神领域的深刻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主客体对社会转型变革的适应性上。由此出现的各种思想观念、行为信念等问题,都将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现实背景。
1.市场经济发展的加速运行。中国社会生活的转型以及经济市场化的加速运行一方面让市场配置资源被社会认可为最有效的资源配置形式,促进社会经济结构中劳动分配的均衡以及各种利益的协调;但是另一方面,社会中市场机制万能论、市场经济原则泛化等思想同样盛行,现实社会中出现一种基于经济体制转轨、物资富足而精神迷茫的现象。
2.政治意识形态淡化倾向。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蓬勃发展,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受全球思想文化多元化的影响,社会公民政治意识形态淡化,主要表现为在社会生活中更多公民对不涉及自身利益的政治活动参与热情不高,政治效能感弱化,社会结构中普通公民日常思想和观念中出现的“超党性”“超阶级”的政治意识形态属性淡化的倾向较为明显。
3.公民法治意识的不断增强。当代中国社会已经迈入法治社会,无论是社会结构分析中的国家现代化治理,还是社会公民、单位的现实维权,社会生活中普通民众的法治意识不断增强。
4.西方文化思潮渗透与冲击。西方社会以追求利己主义和推崇个性自由的思想理念对当代中国转型时期社会结构中个体的侵蚀和冲击较大。尤其是以解构和无序性为价值元素的后现代主义和以刺激及满足个体欲望的消费主义对中国现实社会影响较大,社会生活中公民理性缺失、盲目攀比的现象较为常见。
5.社会心理失衡和信仰迷失。社会心理失衡往往是社会结构中一类具有群体性特征的亚健康心理倾向,主要是指部分社会公众对于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存在认知上的偏差而引发的不良心理反应,包括看客心理、仇富心理、习惯性怀疑等。此外,在利益格局多元化的当代社会转型期,公众社会信仰的缺失问题也较为明显。
6.网络文化的社会影响加剧。如今,社会生活网络化引发的社会变迁较为明显,网络交往活动让社会生活中的缺场交往迅速扩展,经验传递的地位迅速提升,社会认同力量不断彰显。随之出现的崭新社会形态同样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为此,我们不应低估互联网社会兴起对社会结构变迁带来的持续性影响。
1.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更新较为滞后,这让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教育功能定位出现偏差。很多教师认为自己教学任务只是对大学生开展政策性的理论灌输和主流意识形态输出,未能清醒地认识到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的动态变化给教育工作和教育对象带来的变化,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实效性弱化。
2.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目标设置同实际践行相脱节。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目标需要以适应和满足受教育者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的双重标准来设定,但现实运行状况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追求一种崇高的社会理想价值,此种理想化乌托邦式的教育,让受教育者更多地成为承担道德义务和政治责任的工具,很难实现自身道德政治素养真实有效地提升。于是当前不难发现,大学生通过理论学习都能明白崇高社会理想和道德完善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意义,但一旦面临社会利益多样化和价值多元化的冲击,思想道德基本遵循和规定容易被消解,社会群体倾向更多地遵守和求助于法律为社会中的权利与个人利益奋斗,这无疑也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实效性发生弱化。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人的需求存在某种程度的脱节。社会转型期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大量新议题、新观念和新原理被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同时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社会生活和个体人性化需求。思想政治教育除了要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外,更应重视人的生存和发展,教会学生如何在社会竞争中修身立德,寻求属于个体的幸福生活。显然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还是侧重培养学生对社会政治秩序及道德规范的认同与遵守,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过多地呈现出政治化、理想化的发展倾向。
4.思想政治教育架设目标与教育内容及方法的科学性存在缺失。针对转型时代出现的观念冲突、价值多元化等经验事实,一方面需要创建相应的社会理论与研究方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结构变化中的重大议题的解释研究功能,让其理论与方法能够很好地贴近社会实践。另一方面,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是过于侧重道德说教和理论灌输,忽视大学生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导致教育内容无法被学生内化践行,无形间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重理论、重形式、轻实践、轻实效的学术化倾向和教育形式主义,让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变得刻板教条、枯燥乏味,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思想深处对社会变迁、人生理想的疑惑,在教育方式上不能有效激发大学生的心灵共鸣,自然无法将理论知识入脑入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创新源自对社会结构转型期思想观念、精神价值出现的各种疑惑与迷茫的审视、批判与反思。问题的关键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何种程度上融入了社会结构,对社会场景展开分析并通过多方合力主动性参与社会建构、引导社会行动。为此必须首先认识到社会结构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社会结构的优化发展、功能升级乃至社会历史进步都依赖人的实践活动变革。其次,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运行逻辑,必然会将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同思想文化、价值理念、制度体制紧密联系在一起,发挥系统性的变革功能。在此基础上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演变规律,实现理论变革和方法创新,拓展研究视野和解释维度,方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社会结构转型间的互动共生。最后,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浓郁的政治教育功能,那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系统工程中所显现的社会结构性张力会自然的倒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革和创新。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必须从人的实践性及社会系统的复杂性和整体性着眼,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理念上有所变革。第一,建构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结构中的上层建筑,突出实践进程中人的主体性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坚持人的主体地位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必须为受教育者谋求合法合理的主体利益。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让大学生感受自身获得精神上的自我超越。最后,受教育者主体利益实现、精神上的自我超越需要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生成。第二,建构系统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要坚持从社会系统整体性出发,全面审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要善于整合社会系统中其它要素,发挥系统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坚持系统育人还要从大学生道德成长连续性、个体成长与群体交往关系以及结合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出发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第三,建构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内容到方法上都要跟得上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创设出与时代社会转型发展相适应的理论与现实议题。如何在研究方法上突破学科界限,从交叉学科的研究视野,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工具和各类实证研究方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能够获得教育实效的例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中关于社会转型发展以及人的主体性实践发展层次需求来革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让其更富有教育的层次性和内容的新颖性。首先,要针对学校教育的阶段性,调整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确保中学和大学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既能承前启后又能高效对接,避免因教育内容的同质化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学生个体实际和专业学科的发展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转型发展和个体社会生存。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围绕社会结构的变迁开发与时代发展相呼应的教学内容。如怎样解决社会生活中公德和私德间的矛盾?怎样利用互联网络新媒体等教育载体展开有针对性的点对点思想政治教育?怎样引导学生分析看待社会各阶层的思想道德变化?怎样让理论回归到大学生日常生活?如何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培育大学生更多生态环保意识和社会志愿者服务精神等。
高校要适应社会转型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不断深化体制改革,推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发挥更大的实效性。为此,高校要借鉴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中的系统分析方法创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柔性化管理模式。通过高校职能部门的合理的分权与制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管理效率。首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将稳定性管理与动态性管理、法治化管理同柔性化管理相结合,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服务功能。其次,要发挥好“两课育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主渠道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综合采取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和实践调研法,让学生更多地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基层治理中,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理解政治意识形态的理论解释与实际运用功能。最后,针对社会生活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对大学生思想动态及日常管理的及时化,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筛选信息,识别信息,分析社会舆情,认识社会现象,提升其主动参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