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翠微,高美惠子,孙广耀
(佳木斯大学 a.马克思主义学院;b.学生工作部,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交流互动、交融互嵌形成了灿烂而悠久的历史文化。正是这五千年来形成的华夏文明,文化自信的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理论基础,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可能。增强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团结兴盛的不竭动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的坚强基石。
当今世界,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一方面西方反动势力打着“自由”“民主”的旗号,煽动偏远地区少数民族搞分裂,破坏民族团结;另一方面,西方文化霸权主义不断地对民族地区进行西方价值观的文化渗透。在这样的情况下,面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民族化、宗教化、西方化的不轨图谋,必须深刻认清其目的与危害。对于这种企图以文化渗透煽动策划民族分裂,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影响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瓦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象和问题应予以高度警惕和坚决抵制。
我们也要注意到各民族发展存在不平衡的问题,特别是偏远、落后地区少数民族群体的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巩固。经济发展不均衡不充分导致利益共同体稳定性不足。在我国经济调整增长的新时代,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分化、贫富差距扩大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这无疑会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负面影响。受地域资源分布不均、国家优先发展战略、拥有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区域间发展的差距扩大,让西方反动势力和民族分裂分子抓住可乘之机,故意夸大事实,制造民族矛盾,不利于民族团结,更会破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最终影响到各民族人民对中华共同文化的认同,影响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巩固和发展。
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变革大大推动了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技术将世界各地的人们连为一个整体,不仅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人与人之间进行社会交往的方式也在随之发生变化,因而伴随着经济全球,文化全球化也迅速铺开。而网络世界的信息量大而庞杂,良莠不齐,网络世界的人们在文化知识水平、价值判断能力、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信仰等方面各有不同,不可避免地会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碰撞和冲突,因此,客观上会导致各族人民文化价值取向的模糊和弱化,甚至可能带来一定程度的理性思维紊乱,这无疑会给西方反动分裂势力带来制造民族分裂的可乘之机。另外,由于多种原因,部分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对本民族文化教育传承重视不够,导致有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失,甚至受经济和金钱诱惑等因素影响对西方文化产生盲目推崇,对本民族文化产生认知偏差,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更是认识不深不透。这种情况下,不仅无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巩固,而且可能由于政治思想意识不坚定而被国内外的反动分裂分子利用和操控。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进一步提高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使各民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是一个集合概念,是由56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冲突斗争、交往融合形成的统一体。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1]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沧桑,各民族文化也在碰撞与交融、传承与创新中积淀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并在共同抵御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中,在各民族相互交往、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和相互交融的过程中,在政治信仰、生产方式、生活习俗等方面共同的因素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有温度、有历史、有内涵的集体意识,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是由中国各族人民缔造的,中华文化则是把各族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的精神纽带;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基因,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又一脉相承。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文化的滋养。只有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2]
围绕我国历史发展的主线来看,可以说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过程。中华文明从古代时期就有“华夷之别”,以此来区分“我”与“他者”。到1840年鸦片战争,帝国主义大肆侵略中华大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内忧外患的共同作用之下逐渐被唤醒。此后,以“五族共和”思想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自觉联合初步形成。再到后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取得反帝反封建斗争胜利,进一步加深了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一体性的理解和认识。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厘清“多元一体”问题是把握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处理好“一体”与“多元”的关系,即把握好中华民族共同体与每个民族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中华民族与56个民族之间是整体与部分、一体与多元的关系,各民族在历史实践中积淀形成了多样的文化形态,正是这多民族国家文化上的多样性与差异性构成了丰富灿烂的中华文化。在坚持政治一体化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鼓励各民族文化的个性发展,既要尊重各民族差异化发展也要重视政治上的团结统一。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只有稳定的“一体”才能保证“多元”的正向健康发展。
通过探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可以看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实际上外显为对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认同。我国各民族历史文化发展源远流长,在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与实践中形成的文化认同,是指各民族在文化交流与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从承认到认可再到赞同的心理认知过程,各民族均能从中获得文化满足感、归属感与自豪感。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也是对本民族自身文化的认同,对本民族自身文化的认同也内在地包含于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因此,作为各民族文化集合体的中华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在地需要各民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作为得以巩固的内动力支持。
将文化认同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有其必然的内在逻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各族人民历史文化发展与思想观念不断演进的结果,也是中华民族振兴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身也是对中华文化的承认、认可与赞同。因此,进一步厘清中华文化认同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中华文化在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追溯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自商周以来,就开始了各民族之间的联合,直至56个独立的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这个统一的大家庭。可以说,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正是中原民族所谓正统文化吸引了周边民族,彼此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吸引、相互同化、相互融合,最后形成了统一的中华文化。可见文化上的认同是中华民族形成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而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交流产生的融洽的民族情感又是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是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3]由此可见,有了文化认同才会有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等多种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中华各民族和睦团结的基础。中华民族之所以经历了跌宕起伏的考验和磨难,仍然世代绵延不绝,生生不息,就是因为中华各民族之间早已形成了坚定的中华文化认同,铸就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年,渗透于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骨骼血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支撑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走到今天的,支撑 5000 多年中华文明延绵至今的,是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4]中华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凝聚共识、规范行为功能,使文化认同成为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共同体意识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文化基础和核心内容。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悠久的文明史和多元、多层次的民族结构,并逐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5]。共同的文化基础使各民族具有相同的心理素质及情感特征。中华文化蕴含着的集体记忆、文化的凝聚力是达成民族共识的精神纽带。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经历的每一次磨难都是一次洗礼与厚积薄发,孕育了强大的民族精神与顽强力量,形成的价值指引与精神支撑,使各民族同胞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共同命运唤醒与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并且极具导向性与持久性。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早期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它是各族人民通过劳动实践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既包括汉族的传统文化,也包括各个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我们既要着力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要重视用现代的表达方式予以呈现,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要充分展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特质,还要特别重视和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保护与传承,从而在促进全国各族人民文化发展与繁荣的进程中不断强化中华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个民族要认识自己,就要走出自己的墙,从外面看。一个民族要认识别的民族,就要走进别人的墙,从里面看。[6]当今世界,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各种不确定因素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从未有过的挑战,面对风险和挑战,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即物质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实力即民族精神的力量。新时代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何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关键。这不仅需要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需要借鉴和吸收世界其他民族的文明成果,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消除隔阂和偏见,促进包容和理解。在与世界其他文化文明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和中华文化认同,从而进一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可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和交融是增进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当前,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下,各民族文化有着自身的历史必然性和文化独特性。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与感召下,各民族之间要在交往中互学互鉴,在交流中彼此认同,在融合中创新发展,形成精神文化合力,共同抵御外来文化的侵袭。
各民族文化交流与互动的前提是互相尊重,各民族人群因生产、生活区域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在交流与互动中应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并在交流与融合中得以发展与进步。应积极搭建各民族文化交流平台,丰富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形式,加深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共享文化交流的成果。通过“个性”与“共性”的碰撞,增进各民族间的文化认同,进而提高各族人民的文化认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力量。
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是民族兴旺与国家强盛的源源动力。青年人价值观的塑造最根本的途径就是教育。在日常教育中要重视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此涵养广大青年的民族精神,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让他们懂得分享与合作,浸润他们的心灵,使其自发地转化为团结向善的行为和对祖国的认同、对民族的认同以及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在这个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全球化时代,共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首先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文化认同尤为重要。特别是在2020年春季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期间,中华民族面临国内国际前所未有之挑战,更要求各民族、各地区人民团结一心,共克难关。每一次民族危机都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次唤醒。强大的中华民族拥有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中华儿女,通过组成医疗队、筹集救助物资等各种方式从各地驰援武汉,一幕幕感人的场景触动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灵,为激发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保持中华文化的生命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赋予了新的内涵,谱写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