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保障机制研究*

2020-02-11 14:07赵斯建汪先平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保障机制党的领导中国化

赵斯建,汪先平

(安徽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历程,不仅表现在理论与中国实际的相结合,也表现在党对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问题的哲学反思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新的理论境界、理论内涵、理论高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保障机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动力机制研究问题的重要补充,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可以更有力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意义。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机制是指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动力运行的主观与客观上的各方面的总和,目前学界已经就其动力延缓机制、动力发生机制、政治动力机制等进行了广泛研究。纵观党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但在其根本上,它呈现螺旋式上升的总过程,具有稳中有进的特点,这种总的历史进程、趋势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保障机制有密切关联。对其动力保障机制问题的研究,可以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脉络。党的奋斗史表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保障机制,其中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处于基础性地位、社会主义道路处于决定性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处于关键性地位。三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发挥作用,保障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持续发展。

一、基础性政治保障——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是政治保障,在其动力保障机制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党一经成立,就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思想旗帜,不断实践其真理性。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根基,实践证明,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才有基础性保障。这在于马克思主义具有的科学理论品质以及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在此意义上,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就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动力的政治保障。

(一)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性保障地位在于其科学理论品质

认识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认识其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具有人民性、科学性、实践性、发展性等理论品质。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鲜明特征,马克思在《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中写到:“这些哲人和奥林帕斯山上的诸神塑像一样极少人民性;他们的运动就是自我满足的平静,他们对待人民的态度如同他们对待实体一样的客观。”[1]这里,马克思已经立足人民的角度和立场,中国共产党传承了人民立场,始终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念,在实践中积累了广泛的群众基础。马克思主义正确揭示了自然、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本质和规律,这种科学性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广泛传播,从而撼动了其他经典理论的哲学地位。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重要条件、重要前提、重要保障,这种科学性同时揭示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发展性,是其动力保障机制的重要因素。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写道:“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理论体系,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也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也必须有创新的理论进行指导。发展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征,如列宁继承马恩学说,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中不仅指出了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少数国家甚至在一国取得胜利,而且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在各国同时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历程,彼时俱进,以理论创新为领,以实践改革为先。之所以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性,党始终根据中国的历史阶段与发展矛盾,作出适应时代变革需要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具有的鲜明特征表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性动力影响因素。

(二)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使其成为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3]马克思主义挽救了近代中国,并指导中国走上了正确的道路,这与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仅仅在于它具有科学的理论品质,也在于马克思主义是观察时代、引领时代的学说。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同时也是对历史发展脉络的科学把握之上。今年我们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了光明前景,这其中最关键的作用是党的领导,而党之所以能够承担这个历史使命,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理论武器。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共产党人挫败一切风险考验的精神支柱,也是共产党人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动力保障机制的重要组成要素。

综上所述,理清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辩证逻辑关系,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品质和精神实质,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和强大生命力,才能提高对马克思主义动力保障机制的基础性认识。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是保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动力的基础性政治保障。

二、决定性道路保障——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道路保障,在其动力保障机制中处于决定性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线。”[4]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化发展和对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我们党正是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70年来,社会主义道路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接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道路保障。

(一) 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定性地位在于其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首要问题

邓小平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从五四运动到现在六十年来的切身体现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历史结论。”[5]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等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对中国发展道路进行了艰难探索,1949-1956年的过渡时期,我们党提出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新政权的巩固和社会主义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56-1976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如何在贫穷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面临的一大难题,中国共产党从照搬苏联模式到以苏为鉴,实事求是探索出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这期间,“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轻率发起,使我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困难,但是,这绝不是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而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加上急于求成,在没有调查的基础上就作出决定,才使社会主义建设遭遇曲折。在这两个历史阶段中,我们党围绕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提出了许多正确的理论,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这说明,近代以来决定中国命运的首要问题是道路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道路问题。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表现。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的优越性不仅侧面决定我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而且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奠定道路基础。因此要充分地认识到其优越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动力机制之间的辩证关系。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仅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落实人民的主体地位,还有利于集中资源和力量办大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会出现新的问题,面对新问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会促使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提出新的理论来解决这些问题。这就间接的保障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这不仅体现在理论上,还体现在实践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也能反作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促进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可见,这种关系归根结底是社会主义道路带来的,所以社会主义道路是基石,是保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动力的道路保障。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其道路保障机制的集中体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党和国家的实践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一定时期内的创造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保障机制的集中体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突破思想枷锁,逐步回到本国实际,开启了中国共产党探索新时期符合中国国情发展的道路。这一探索概括性的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6]

1978年后,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从农村实践改革到城市的实践改革,党及时提出对内搞活经济,对外扩大开放,逐步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邓小平同志始终是改革的总设计师,他集全党、全人民智慧,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统一,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相结合发展,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实践,我国发展也出现了城乡差距拉大、生态环境恶化、人民群众收入失衡等问题,这就直接导致我们党所服务的工人、农民及其他阶级的利益受到损害,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根基受到严重挑战。江泽民同志及时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力解决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推动马克思主义向前发展。进入21世纪,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持续增加。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教育、住房、安全等方面问题日益严峻,许多地方官员过度重视GDP增长,忽视底层民生改善,严重损害了人民利益。为构建和谐社会,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坚持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发展理论,深化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各领域高质量发展稳中有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绽放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今天,我们难免会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与遏制,国内腐败现象滋生,反腐败斗争是顺应历史的潮流和人民的期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国内政治环境需要。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了完成祖国统一、为了实现民族复兴和实现国际合作与共同发展等,我们党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新时代中国实践的科学指导思想。

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一国一制到“一国两制”等,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化发展,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持久动力。基于此,社会主义道路是根本,是决定性因素,必须坚定不移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70余年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充分表明,社会主义道路能够发展中国,是维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持久动力的决定性道路保障。

三、关键性领导保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领导保障,在其动力保障机制中处于关键性地位。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7]党始终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承担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任务、也承担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领导任务。历史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没有各项党的领导制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将失去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动力保障机制的领导保障。

(一)党的领导的关键性保障地位在于其历史的实践证明

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在论党的建设时曾指出:“党的领导是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8]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使中国革命走上了新的革命方式和革命道路。在探索实践中我们党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进而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成功,这说明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党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推动和保障力量。在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不仅在解放区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信任,而且在国民党统治区也得到了群众的拥护,这说明党的政策、方针、领导是正确的,说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在长期实践中的选择。

改革开放新时期,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的重大影响,我们党的领导受到了严重挑战,相应,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倒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的实践也遭遇挫折。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党的领导,因为我们的错误终究还是党来纠正的,不是别的力量。基于这种历史局面,邓小平指出:“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9]我们党进行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等,这些改革都大大改善了党的领导,我们党在人民心中的威信逐渐回来了。我们党逐渐回归了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各项事业得到恢复性快速发展,同时我们党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也再次证明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动力的领导保障。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不断深入,我们党对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有了新的认识,江泽民同志在论党的建设时强调:“健全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10]这体现在党政职能分开与党的领导作用之间的关系;体现不同层次党组织的职能和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改进管理干部方法与筹划干部制度的改革。可以说,在党建的不断深入下,党的领导发生了根本性的好转。与此同时,我们党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进入21世纪,胡锦涛同志强调:“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保障,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在党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做主的有机统一。”[11]新世纪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下,全面推进民主建设、法治建设,使社会更加公平公正,保障人民当家做主,党的领导体制变得更加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党结合社会发展出现的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接续发展。这充分说明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动力的坚强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的领导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得到更充分的体现。这一时期,全面从严治党得到落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深化发展,新发展理念得到落实践行,在国际舞台上,“一带一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着重关心的大事,正如习近平同志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我们当前主要的挑战还是党的领导弱化和组织涣散,纪律松弛。不改变这种局面,就会削弱党的执政能力,动摇党的执政根基,甚至会断送我们党和人民的美好未来。”[12]这表明,党的建设、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处于决胜地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取得胜利的坚强保障。在全面从严治党和党的坚强领导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巨大发展,富有持久动力。我们党的历代领导人对党的建设以及党的领导的有关论述,皆离不开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能否实现并保持动力的关键问题,党是维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动力发展的核心领导力量。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才会得到深化,这是历史实践的经验,也是未来必须遵循的实践准则。

(二)党的领导制度的完善是坚持党的领导的保障

前文提到,党的领导是维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动力的领导保障。但是,维持这种领导保障的关键又是什么呢?这就是完善党的领导制度。这三者是一种递进与被包含的关系,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是为了更好的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又是维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领导动力保障。基于此,有必要对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做科学分析。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一直在建设、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成立之初,党确立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为始党的组织性得到充分保证,党相继形成了党代会、党委制度、选举制度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中对党的领导制度作了科学探索,其中包括干部领导职务的改革、权力过分集中现象的改革、以党代政现象的改革等,这一重要改革在新时期对改善党的领导和党的领导制度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党的领导和领导制度分别提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和“提高党的科学化水平”等;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提出要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这为党的领导制度建设开启了新的时期;进入新时代,党的领导制度持续完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突出强调要完善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制度。为进一步优化领导制度,我们党还相继出台了《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对领导制度的不断完善使得我们党的执政能力不断增强,党的正确领导有了充分保障。随着社会以及实践的发展,我们党对党的领导以及党的领导制度也处在不断认识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伴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接续发展的,党对党的领导制度和党的领导认识每前进一步,那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也就前进一步,其中也包含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问题。认识党的领导以及领导制度的完善是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动力问题的重要突破点。

基于以上,正确认识党的领导问题和领导制度的改善问题可以直接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动力的保障问题。党的历届领导人对党的领导的不同认识其本质上是完善党的领导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包含着我们对党的领导制度的不断丰富和完善。维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保障,党的领导处于核心地位,这是领导保障,是处于主观角度的要素。这一主观角度的要素作用比客观角度的要素有时更具有影响力,更具有决定性因素。因此,对党的领导的深化认识是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动力保障问题的关键着力点。

四、结语

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保障问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础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经验呈现了作为其动力保障的三要素,这三要素来源于实践,同时也发展于实践。政治保障是其动力保障的基础性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不动摇,才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才能保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方向;道路保障是其动力保障的决定性问题,社会主义道路是一切问题的重要前提,这条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动力保障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领导保障是其动力保障的关键性问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领导制度的完善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动力具有决定性作用。政治保障、道路保障、领导保障共同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保障机制。这一动力保障机制的提出和认识有利于我们增强理论自信,将为新时代实现党的目标和国家目标提供思想动力。

猜你喜欢
保障机制党的领导中国化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坚持党的领导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学习百年党史 坚持党的领导
关于完善事业单位财政保障机制的探讨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履职尽责 主动作为 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发挥人大作用
禁止令适用保障机制和程序的完善
建立大病保障机制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