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探究
——基于多模态教学模式的视角

2020-02-11 13:04胡江萍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模态互联网+信息技术

胡江萍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江西 南昌 300046)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 年7 月4 日,国务院正式颁布《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 号),明确提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2015 年9 月1 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要高度重视国家实施“互联网+”战略的历史机遇,着力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1]。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迅猛发展且融入进各行各业,互联网也融入了我们的工作、学习、教育和生活之中。它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当“互联网+”与教育融合后,它的移动性、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使得大学英语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多媒体、多模态、多环境互存的教学新模式被引入了英语教学课堂。这些不同的教学新模式极大地丰富了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为英语教师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教学天地,同时也给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通过《理工英语》多模态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探索出时代给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新课题,不仅促进英语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进而提高英语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学校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核心概念

国内“互联网+”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11月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在发言中首次提到了“互联网+”。2015 年3 月,“互联网+”一词写入了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互联网+”就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2]。通俗地说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讯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3]。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会实现大数据的共享,由此促进线上教育的快速发展,为教育开辟新的发展方向,并促进教育事业转型。

多模态研究最早产生在英国,兴起于20世纪90 年代,多模态教学模式是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一种教学模式。多模态是指除文本外,包括语音、图像、图标、空间,以及其他可以用来构建意义的各种符号资源[4]。多模态教学是1996年由New London Group 作为一种教学理论提出的,他提出利用网络、图片、角色扮演等多种渠道、多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语言学习,培养学生的多元读写能力[5]。多模态教学理论给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教学视角。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便利,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选择多种媒体、多种模态呈现教学内容,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以增强学习效果。

教师专业发展,国内学者的界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归结起来主要是指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提升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理念、教学行为的专业能力过程[6],是一个由不成熟走向成熟且自我超越的专业发展过程。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科学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渗透到了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教师来说,也就是互联网与教育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由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强有力地改变着教学和学习方式,多种模态教学模式出现在了教学过程中,如虚拟课堂、线上线下教学等相结合,讲授、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相混合,这些多元混合的教学学习模式拓展和丰富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使得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出新的职业价值追求,并呈现出了信息化、技术化等特点。因此,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环境、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教学途径来促使英语教师通过终身学习在职业道德、专业思想、专业知识、教学技能、专业精神和专业态度等方面不断完善的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二“互联网+”时代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教师的发展意味着学校以及学生的发展,教师发展的核心是专业发展。在“互联网+”时代,随着社会时代的向前发展,数字化、个性化、网络化、终身化教育体系的构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实践运用,深刻地改变教育发展模式,在教学模式发生深刻改变的同时,教师专业发展内容也随之发生改变。因为互联网的开放性、便捷性、移动性、虚拟性及交互性等特点,使得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资源、教学技术等方面都很大程度地发生了改变。这些变化对大学英语教师来说,不仅是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次机遇,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首先,教学理念改变的挑战。无处不在的信息技术,随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方式,使得教与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深刻地改变着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课程观,教师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等多种途径,与学生互动,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网上平台进行探讨和交流,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方式由封闭走向开放。全新的教学理念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将面临与时俱进的挑战。

其次,教师角色改变的挑战。“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教学课堂发生了改变,由过去的封闭教室走向现代的开放网络平台,课堂突破了时空界限,因此,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深刻改变,从传统的单一讲授向多元化、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化转变;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向引导者改变;从过去的组织领导者向协调者转变;从以往的教育者向终身学习者、行动研究者转变。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自我知识储备必须跟上时代更新的节奏,这对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来说,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再次,教学方式转变的挑战。教师的舞台发生了改变,由过去的三尺讲台转向了屏幕。近年来,不断兴起的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就是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体现,这些新的多模态教学方式的应用,可以使学生生动、立体、形象地学习各种英语知识,因而,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从不同的角色、环境、模态等考虑整个课程,这对英语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教学思维、教学能力、教学手段等提出了挑战。

最后,知识基础改变的挑战。在传统的教育时期,学习资源比较单一,一般是教科书或图书等有限的纸质资源,而在“互联网+”时代,多种模态教学手段的运用,给大学英语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面对丰富的网上资源,要求教师具有获取、整合、提炼出更为优质、更加新颖的教学资源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具备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处理应用能力,同时还应将自身的专业知识融入现代信息元素中。

三“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面临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界限,也冲击着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此背景下,多元化教学手段应运而生,多模态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入了英语教师视野。多模态教学模式就是将多媒体资源引入到教学中,利用语音以及视频等资源开展教学活动[7]。这种集视听一体化的教学手段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使得教学内容更生动、立体、有趣地展示,而且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灵活性的英语语言知识及异国文化的学习,还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多样化、个性化、网络化的预期理想效果,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理工英语》是国家开放大学在全国体系范围内开设的一门大学公共英语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大学英语语言必修课程,其整体教学目标是以英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提高学习者现在或未来职业岗位需求相适应的英语交际能力为目的,融英语语言知识及相关专业应用技能为一体[8]。这门课程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还有学生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为学习者构建英语语言学习及真实工作和生活的桥梁。因此,它不仅是一门语言课,同时也是一门拓宽知识面、让学生了解世界的素质教育课程。如何在多模态教学模式下,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成为英语教师努力的新方向。在通识教育理念不断发展的时代,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多模态化的大学英语教学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首先,构建教学环境的挑战。“互联网+”时代,随着网络化、数字化以及多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广泛运用,表达意义的图像、声音、动作、音频、视频等多模态教学模式能够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可以为教师提供构建虚拟现实的高逼真的教学环境。《理工英语》课程的学习,它不是仅意味着学习一门语言的词汇、语法、句法,还应该学习在不同的场景如何使用语言以及不同的文化。因此,如何借助网上教学学习平台,利用多模态教学手段,构建虚拟的场景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是一个挑战。

其次,创建教学资源的挑战。多模态PPT 能把静态的资源(如图片、图表、文字等)和动态的资源(如声音、音响、视频等)融合并呈现给学生,甚至可以把静态的资源动态化[9]。《理工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专业课程,同时也是一门语言课程的学习,语言的表达不能离开语境,在“互联网+”时代,教师通过网上教学平台,可以生动地展现PPT课件画面,使学生打破时间、空间、距离的限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如何在海量的网络资源中甄选出与教材内容相匹配且合适的学习资源,并引导学生利用有效的学习资源,实现英语语言交流能力及文化素养的提升,也是一种挑战。

再次,运用信息技术的挑战。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已成为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网上教学平台的广泛使用,在线上线下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需将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并根据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选择多种适合的教学模态,创建逼真的语言体验式教学学习环境,使学生能生动、形象、立体、直观、高效地学习和理解英语各种交际场景。但仅以语言技能见长的英语教师,其专业背景及学科知识结构大多局限在语言文学范围。在“互联网+”时代,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及多模态教学手段,构建线上线下多元互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英语教师来说无疑又是一个挑战。

四“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其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的实时共享,给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同时为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全新平台,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新的要求。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从以下途径展开:

1.更新专业发展观念,树立终身学习思想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随着信息化时代知识的时时更新,学习资源的逐渐开放,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获取英语学习的知识,因而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传播者。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传统教与学的方式,教师角色呈多元化发展,因此,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专业发展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终身学习是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所有人的终身学习》一文中提出的概念,是指社会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需要的学习,它强调持续一生自我导向的学习,简言之就是活到老学到老,其终极目标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英语教师来说,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为自身的专业发展提供可能,因此需用终身学习理念启迪思维,使之捻熟于心。应积极主动通过网络、书籍等学习资源,不断汲取最新、最前沿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来充盈自己的专业知识,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自己的专业结构,以形成持续的专业发展终身学习思想体系。同时还应积极投身于新的教学实践,充分灵活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并将新的教育技术运用与学科知识相融合,设计出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对英语教学的要求。与此同时还应在《理工英语》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始终关注和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排忧解难,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积极开发出针对性强、易于学习的教学资源,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提高学习信心、学习效果和归属感,从而达到最佳学习效果,以此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最终实现英语教师的专业持续发展。

2.营造智慧学习环境,提升信息应用能力

随着网络技术走进英语教学课堂,原有的教学学习环境发生了改变,英语课程的教与学突破了时空限制,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取学习资源进行学习,实现了教育资源信息实时共享,由此教师专业发展增加了新的内涵。在专业发展的进程中,英语教师应积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工作实践中,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智慧学习的环境。

智慧学习环境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启迪学生的智慧为根本目标,为学生提供全面、多元化的学习服务与支持[10]。创建一个英语智慧学习环境非常重要,因为,英语课程的学习不仅是要学一门语言、词汇、文化、习俗等,更重要的是能创设不同的情境,进行情景教学,使得学生学会依据情景恰如其分地使用语言。

作为知识传播者、教学设计者、引导者、组织者、协调者等多角色的英语教师,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呈现应充分借助于线上线下等多模态智慧教学手段,运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创设不同的网络虚拟教学情境,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注重信息化与英语教育的融合,努力做到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知识,还应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不断提高使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要将所学的信息技术转化为有效的英语教学能力,即信息资源处理能力和课件制作能力,快速掌握设计完成线上线下等多模态网上课程,并在混合式学习理论指导下,学习开发网络课程及微课制作等;应自觉在日常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对网上海量的教学信息资源进行梳理筛选,并进行有效的整合,来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实现英语教师教学方式的专业化发展。

3.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开展教改项目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内在性、自觉性和主体性,其原动力来自教师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对学生的责任感以及对学术科研的深刻认识[11]。诚然,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依赖自我推动,但也离不开外部环境。“互联网+”时代,传统的英语教学正随着线上学习平台、网络学习资源等教学模式发生改变,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增加了信息化、多样化等特色,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应仅限于个人孤立的发展,而应借助互联网的开放网络,组建集学习、探讨、实践、教研等于一体的虚拟英语教师学习共同体和教学团队。

组建的英语教师学习共同体和团队应由具有相同或相似学科背景和研究兴趣一致、且有共同愿景的老师组成,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教学、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等项目为内容、以网络虚拟手段为途径,以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为理念,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共同体的教学实践和学习活动,比如,共同研课、经验交流、资源分享、课题研究等。共同研课能有利于线上、线下课程远程教学;经验交流有助于英语教师专业思想更新;资源分享可以促进专业知识的提升;课题研究可以在大数据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信息化技术、教学内容、教学关键问题、教学实践创新等教学改革问题,凝练出更多新颖的教学改革项目课题。根据教学团队中的学习共同体人数,分成若干小组,不同小组按各自分工,借助互联网虚拟手段,如QQ,微信、名师工作坊等,建立围绕某个教学专题或教学改革项目专题为研究内容,进行资料检索,然后汇集团队中学习共同体教师的智慧,展开深入细致的实证研究,形成以教学带动教学学术项目研究,以教学学术反哺教学的实证项目研究,实现教研相长的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4.优化教材教学内容,注重课程思政

《理工英语》课程是国家开放大学公共英语系列课程之一,是一门必修的行业英语基础课,覆盖理工类专业,专、本科所有学生,教学时间长达4个学期,是教学计划安排最多,学生耗时比较多的课程之一。《理工英语》不仅是行业英语语言学习,同时还兼有职场英语应用中的行业桥梁特色,体现在语言课教学与未来学生职业发展相结合上。具有历时长、涉及面广、教学内容丰富、实践性强、社会关注度高等特点,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行业进行思政教育。因此,首先教师必须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应以“四有好老师”[12]为标准,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积极探索“课程思政”英语课程教学新模式。其次,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做到立德树人。任何一种语言都承载着本民族的文化精髓,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同样也具有思想、政治、文化的烙印。在《理工英语》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结合教材和学生实情,有效地整合、优化教材教学内容,深挖专业知识的思政切入点,使自己认识的语言、专业知识上升到思政理论高度,借助“互联网+”时代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线上线下、多模态混合教学方式将爱国主义思想通过外语教学展现出来,突出我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学科特色文化和美育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形成中西文化对比碰撞。突出英语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以确保思政贯穿于整个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达到思政教育进入英语教学课堂,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再次,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教学方法,提升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决定了教学质量,在《理工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强化“课程思政”问题导向,结合专业课程实际,积极创新适应新形势下多种教学方式的混合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将图片附上音频、视频的形式,构成三维立体影像,来丰富课程内涵,并由原来的只注重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培养,转向贴近学生的思想内容,贴近社会,既紧扣时代发展,又与理工英语学科专业融合,做到适时地嵌入思政教育。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修炼,培养自身丰厚的人文底蕴,按照‘四有’好老师的要求,不断提升自身育人能力,实现“立德树人”的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互联网+”时代给教育带来了挑战,也给英语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就如同信息技术革命对教育的影响一样。“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一方面为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和资源,另一方面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英语教师在探索自身专业发展的过程中,要认清“互联网+”形势下的背景和形势,积极抓住机遇,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还应培养利用互联网现代教育技术,构建网络智慧学习环境的能力,实现教师信息素养的专业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以促进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而实现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猜你喜欢
模态互联网+信息技术
基于BERT-VGG16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
多模态超声监测DBD移植肾的临床应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跨模态通信理论及关键技术初探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日版《午夜凶铃》多模态隐喻的认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