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历史思维

2020-02-11 05:28周利娟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理政治国规律

周利娟

(川北医学院 麻醉学系,四川 南充 637000)

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理论思维发挥着重要作用。历史思维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能有效指导我们正确评析问题,使问题的分析更具有说服力与影响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蕴含着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等等。其中,历史思维是他思维方式的重要特点,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他阐释“中国梦”的内涵,提出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两个不能否定”,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科学评价毛泽东,多次提到“赶考”等。这些都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具有深远的历史眼光、深厚的历史智慧和深邃的历史思维。

一、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历史思维内涵界定

目前学界关于历史思维有一定研究,如白月桥认为:“历史思维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指导下,由形式思维和辩证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理论思维结合的,以时间和地点为主线的,通过史料中介逐步认识历史客体发展规律,不断揭示历史本质,朝着认识终极目标永无休止前进的特种思维。”[1]基于此,习近平坚持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及中国共产党人在治国理政中历史思维的总结,始终以历史视角评历史问题、观现实问题、预未来趋势,最后形成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历史思维。

二、习近平治国理政历史思维形成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唯物史观的阐释

习近平治国理政中历史思维的出发点是坚持唯物史观,而不是唯心史观,这种立场的来源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唯物史观的论述。唯物史观坚持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列宁注重历史的辩证法,强调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唯物史观。他认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2]这种观点启示我们分析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不能超越时代的条件,要用历史眼光审视历史问题。

(二)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

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研究历史问题,他们坚持运用唯物史观观察分析问题。毛泽东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中指出:“国民党怎么样?看它的过去,就可以知道它的现在;看它的过去和现在,就可以知道它的将来。”[3]他的这种贯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历史大视野的分析方法能引导我们认清当时国民党的本质属性,对抗战的时局做出准确的判断。关于中共党史研究的方法,毛泽东同志强调用“古今中外法”这种全面的历史的方法研究中共党史。邓小平强调要懂得中国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这些中国历史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他还指出我们要总结经验,对历史问题做出实事求是的恰如其分的分析。江泽民强调用历史的眼光来认识中华民族注重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同时他还强调要了解中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和党史,把握住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人重视历史知识的学习,始终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不断总结历史经验,丰富中国智慧。

三、习近平治国理政历史思维产生的条件

(一)学习历史知识

学习历史知识是为了更好地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学习历史知识还有助于正确认知历史,还历史真实面目。历史承载了一段珍贵的集体记忆,习近平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历史是前人的实践和智慧之书”,特别要注重学习鸦片战争以来我国近现代历史和中共党史,全面了解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演变过程和最终结果。对于一些重要的历史著作和重大历史案例,要沉下心来精读细读,在举一反三中感受历史的真知。习近平还特别注重阅读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历史原著,从第一手资料中直接汲取营养,提高历史修养。习近平认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同其他国家和民族进行学习交流的优良传统,如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取经、郑和七下西洋,因而我们要放眼全球,学习一些世界历史知识,用宽阔的历史眼光更好地了解外部世界。通过学习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从而不断丰富自身的历史知识,开阔眼界,提高精神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善于引经据典,这与他努力学习历史知识有关。他还告诫党员干部要增加智慧必须读史书。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只有了解了她的昨天,才能知道她从哪里来、未来会往哪里去。

(二)总结历史经验

历史记载了前人的成功与失败,习近平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要总结历史经验,树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习近平善于从历史事件得以发生发展的错综复杂因素中,总结和反思重大历史经验教训,从而在进行抉择时能够保持清醒头脑、做出准确判断。中国历史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创业史和发展史,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今天和今后遇到的许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中找到影子,因而习近平认真总结了这些历史经验,充分运用中华民族5000 多年积累的伟大智慧来化解前进道路上遇到的问题与挑战。他还通过历史经验的总结,学会如何驾驭复杂局面,确定科学运用合适的工作方法和思路,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开创性地开展工作新局面。同时,习近平注重贯通改革开放前后历史,做到全面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有效发挥历史经验的借鉴作用,避免少走弯路。

(三)把握历史规律

习近平从回顾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高度深化五大历史规律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也即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对治国理政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4]习近平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尊重历史规律,自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历史总是按照一定规律向前发展,任何力量阻挡不了历史前进的步伐。他也指出历史发展虽有其规律,但我们并不是完全消极被动,仍然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认清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四、习近平治国理政历史思维的逻辑实践

(一)以历史视角评历史问题

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为理论基础,认识事物时充分结合其历史大背景并全面分析,从而有效避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现象的发生。他指出:“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别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5]因而他强调革命领袖虽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人生经验,但是他们会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不能因他们的失误抹杀其历史功绩。

(二)以历史视角观现实问题

习近平强调:“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6]习近平注重从历史中捕获智慧,坚定以历史视角观现实问题,把握现实问题的本质。西方敌对势力善于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影响我国人民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妄图以和平演变的方式颠覆社会主义政权。当前“非毛化”思潮及英雄“污名化”现象的出现是对历史事实的否定,肆意污蔑领袖人物与英雄人物。历史映照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方面,高度重视汲取苏联的前车之鉴,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的建设,多次阐发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注重还原史实,引导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客观评价领袖人物及英雄人物,发挥他们的榜样示范作用。习近平强调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是历史创造者,是我们力量源泉,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

(三)以历史眼光预未来趋势

习近平通过阅读品读历史,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为未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他提出了“中国梦”的重大战略思想,强调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7]中国梦成为中国走向未来的鲜明指引,能激励我们不断进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革命取得了胜利,改革也取得重大突破,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奇迹,我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国际影响力大大增强。前途是光明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经过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中国共产党有能力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五、习近平治国理政历史思维的作用研究

(一)涵养正确的国家观

国家性质观、国家职能观、国家利益观、国家发展观、国家安全观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在治国理政中,探寻历史足迹中形成的历史思维有助于我们涵养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使我们更加明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国家性质,了解国家的对内对外职能,坚持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认清国家发展所处的阶段,区分传统国家安全与新型国家安全,从而树立正确的国家性质观、国家职能观、国家利益观、国家发展观及国家安全观。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值得我们深思在面对现实及网络负面言论时,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强烈的爱国之情,投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中。在深入分析历史的过程中,我们会惊叹国家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历程的艰辛,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及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在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指引下,我们会创造更多中国奇迹及中国震撼,在提升中国影响力及感召力方面做出力所能及贡献。历史关乎国家的未来,在习近平治国理政历史思维的指导下,我们应自觉树立科学的国家观,坚持“四个自信”,树立“四种意识”,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习近平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高度肯定历史人物创造的历史成就。他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思想境界,为其认识和解决问题提供有益启示,更为今后人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及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古今中外历史记载了历史伟人在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这一过程值得我们去深思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尤其是在人生道路上遇到挫折时有强烈的意志去克服,最终收获喜悦感与成就感。通过阅读历史,从历史人物的历史事迹中正确定位个体人生的目标、价值、意义,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努力做一个对自己甚至他人产生影响的人,最大限度发挥个体作用,推进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与个体的发展息息相关,个体应心系国家,推动国家进步,进而为个体发展提供更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学习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历史思维,有利于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把握事物的本质,不受错误言论的误导,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同时,启示我们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持之以恒追求人生目标,努力寻梦、追梦及圆梦。

(三)确立正确的历史观

历史观是指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见解,有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之区别。唯物史观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强调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唯心史观夸大个人的力量,把历史发展的动力归结为个人的思想观念、理性或“绝对精神”“神”,认为少数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及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唯物史观是研究社会历史的立场,我们应旗帜鲜明反对唯心史观,捍卫真理,尊重历史事实,彰显历史的强大力量,增强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影响力。在认识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尊重历史规律,反对以主观化视角解读历史,避免对历史规律的错误认知。习近平总书记重视历史知识的学习,捍卫历史事实,在治国理政中涵养了丰厚的历史思维。他不从精神因素解读历史,而是坚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分析问题,在研究历史及探索社会发展规律方面注重从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出发,客观全面分析历史人物,分析历史事件所呈现的发展形态,捕捉其内在联系,揭示历史发展所固有的规律,总结历史经验,从而有助于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总之,学习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历史思维有助于我们认清社会现象背后往往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内在联系,帮助树立大局意识、政治意识、核心意识及看齐意识,为认识和解决问题提供有益启示。我们要坚持多学习历史知识,深入了解历史事件,总结历史经验,用宽广的历史视野与深邃的历史眼光分析与解决问题。

猜你喜欢
理政治国规律
排列问题中的顺序处理
巍治国艺术作品欣赏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图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怎么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신시대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提升党的治国理政能力
巧解规律